止血敏在临床应用中产生变色原因分析_第1页
止血敏在临床应用中产生变色原因分析_第2页
止血敏在临床应用中产生变色原因分析_第3页
止血敏在临床应用中产生变色原因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止血敏在临床应用中产生变色原因分析【关键词】 止血敏止血敏(2,5-二羟基苯磺酸二乙胺盐),我国上世纪60年代试制成功,早就用于临床,对增加血小板、增加血小板机能及血小板粘合力,缩短凝血时间有较好的作用。 1 止血敏在临床应用中产生变色反应 我院在临床上应用止血敏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变色反应,造成临床治疗中断、停药,延误病人的治疗。为此笔者根据止血敏的结构及化学性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止血敏在临床上应用不慎,遇到了碱性物质而引起临床应用中产生变色反应,其变色机理是止血敏的结构受到 破坏,放出二乙胺臭,生成醌式结构,导致临床上的变色反应,见图1: 止血敏在临床上应用配伍时,发现pH值的

2、大小与变色反应有直接内在联系,实验表明:止血敏注射液与等渗氯化钠按常用量1000mg/500ml混合后pH值在5.5时没有变色反应,当加入不同数量的0.1mol/L NaHCO 3 时,pH值逐渐升高到6.7时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变色反应,其含量为每毫升溶液中含有2mg止血敏与10PPM的微量碱性物质混合即有变色反应,见表1。 图1 变色反应反应式(略) 表1 止血敏与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变色反应情况(略) 由表1可进一步证实pH越高,时间越长,颜色越深,因此,止血敏的变色反应与药物浓度、环境温度、pH值都成正比例反应。 为了进一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防止与碱性药物和止血敏注射液混合引起变色反应,

3、笔者查阅了很多药物 配伍资料 1,2 及沈阳药学院与沈阳部队总医院合编104种“注射液物理化学配伍禁忌表”,有7种碱性药物与止血敏无配伍变化。对此笔者进一步作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止血敏注射液与7种碱性药物混合后pH值均超过7.0,结果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变色反应,见表2。表2 止血敏与碱性药物混合后的变色反应情况(略) 根据7种碱性药物与止血敏配伍变色反应的结果,笔者基本上可以确认是临床上经常产生变色反应的主要原 因。为此原104种“注射液物化学本伍禁忌表”中止血敏项下应给予修正,见表3,确保临床上用药的安全性。表3 止血敏与下列各药物配伍禁忌修正(略)用临床疗效学观点分析,凡是药物产生变色反应

4、,药物本身起了化学变化,原有药物的结构已发生了改变,失去原有药物的性质,也失去了临床上的疗效价值,为此笔者对变色后的止血敏再次作了疗效价值的实验:用毛细血管法兔子的出凝血时间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正常兔子出凝血时间为3min20s,注射未变色的止血敏注射液的出凝血时间为1min30s,而注射变色后的止血敏注射液,兔子的出凝血时间为3min40s,初步表明变色后的止血敏无明显的止血效能。 2 讨论(1)止血敏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pH值的大小是变色的重要因素,应严格掌握pH值,实验表明pH值不得超过 6.7,最好pH值为5.5左右。(2)凡是pH值偏高的碱性药物,不得与止血敏注射液混合,特别是pH值超过7.0以上的药物容易在临床应用中产生变色反应,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3)临床上发现止血敏注射液在滴注中有变色反应的应立即停药,变色后的止血敏经实验表明无临床疗效价值,防止延误病人的治疗时间。(4)止血敏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凡是直接与止血敏接触的各种容器、输液皮条、注射器等严禁有微量的碱性物质混入,防止变色反应。参考文献 1 南京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