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温州市)语文试题卷一、积累(18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同音汉字。(4分)文学的航船已停(b 6)(1)在名为“科幻”的码头,因此,今天的人们比任何时期更需要兼容并蓄的胸怀和(b 6) (2)采众长的能力。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要紧紧把住时代脉(b 6),通过想象驰骋到遥远的时空中去领略科幻的神奇,感受文学丛林的蓬(b 6)(4) 生机。2 .分门别类辑诗文。下面是某同学以“古人的雅趣”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请在画线处填写相应的 古诗文名句,并在甲处写上恰当的评点。(11分)雅趣出处古诗文名句评点饮洒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1)我醉欲
2、眠卿且去, 。你我皆随意。欧阳修醉翁亭记(2)山水之乐,。酒中启真趣。郊游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 。禽鸟赶春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 亭日暮)(4) ,误入藕花深处。甲鼓乐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 忆洛中旧游(5)杏花疏影里,。难忘那些通 宵!王维竹里馆(6) , 。自个儿乐。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回顾了已学内容,也感受到了运用有效的方法去整理古诗文的快乐,正如论语中所说“,3 .寻找“最美”对联。根据内容,给下面三个地方选出相应的对联。(3分)(1)永嘉上塘殿戏台()(2)文成刘基庙()(3)江心屿文天祥祠()A.侧身天地成孤注:满目河山寄一舟。B.占事考详,明有徵验,开国文臣第一:运筹画
3、计,动中机宜,渡江策士无双。C.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功名利禄真亦假;天长地久,却看儿女柔情,离合悲欢实还虚。二、阅读(57分)(一)名著阅读(9分)4 .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唐僧说“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下列小说人物“彼此扶持”走到“圆满”的一组是()(2分)A.宋江和公孙胜(水浒传)B.保尔和谢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孙少平和田晓霞(平凡的世界)D.简爱和罗切斯特(简爱)5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7分)目录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通过红色大门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遭白匪追逐造反者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在长沙的日子苏维埃运动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同红色农民谈话
4、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真正的”红军彭德怀印象为什么当红军游击战术红军战士的生活(有删节)(1)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领袖”故事会。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显人物特点?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参考目录,简要说明。(3分)A.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彭德怀(2)向斯诺学习写故事。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目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4分)(二)文学作品阅读(20分)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美黄士芬- 3 -一切都在于分门别类。世界终结后的第76 年,最后一个机器人和最后一个人类在一片狂风侵袭的高原上相遇了。在这之前,最后一个机器人一直待在
5、自己的仓库里,按照设定的程序执行任务监测地球,直到有一天,日渐衰弱的传感器突然感应到一个能量高峰。运输系统瘫痪了,最后一个机器人花了432 天时间才来到能量高峰出现的地方,发现了开封的冷冻管。那时,冷冻管里所有的人类都已经死去了除了一人以外。但最后一个机器人还是执行起了她的任务。她必须展开统计调查,尽自己所能维持这唯一一个数据点的秩序。她在高原上找到了最后一个人类,一个为了抵抗狂风而将布层层包裹在身上的人形,正在耀眼的阳光下,将食用菌放在架子上晾晒。“你好。 ”最后一个机器人开口道, “我是 R47-821 ,开罗仓库的指定管理人。我的任务是延续人类物种。 ”“是吗?”最后一个人类说, “进展
6、如何?”最后一个机器人的记忆库里有“讽刺”这个词的定义,但她并没有听出最后一个人类语气中的讽刺意味。 “不理想。 ”她回答, “你是我准备登记的唯一一个活着的人类。根据预测,人类物种消亡的时间上限是一百年。”最后一个人类的表情黯淡了下来,带着希望终成泡影的悲伤,问: “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当时我正在监测, ”最后一个机器人说, “ 433 天前的预测表明人类物种已经灭亡,不过一些冷冻舱保持完好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是很小。我监测了下去。”“我很高兴,”最后一个人类说,“我一直都很孤独,没有人和我说话。我曾经希望算了, 没什么。我们现在要做什么?”“我必须给你分类, ”最后一个机器人说。“给我分
7、类?”“是的。为了筛选出实现物种生存的最佳决策树。”“在总人口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有效的决策树还存在吗?”最后一个人类问道。最后一个机器人的处理器迅速查阅了可能的人口恢复模型, “不存在,但我可以根据其它冷冻单位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可能性如何?”“现在接近于零,虽然有误差,但误差范围是有穷尽的。 ”最后一个人类的表情扭曲了一下,哭笑不得, “对你来说,这就是希望吧。 ”“我不抱希望, ”最后一个机器人说, “我只会计算概率。我的工作是帮助人类选择最有可能实现物种生存的概率路径。为此,我需要数据。”“好吧, R47-821 , ”最后一个人类说,凑上前在机器人的机壳上友好地拍了拍。 “
8、我怎么能妨碍你的工作呢?给我分类吧。”“你叫什么名字?”最后一个机器人开始提问。“瓦尔,”最后一个人类回答,“瓦尔马茨米尔。”“你的职业是?”“应用气候学家,”瓦尔回答,“至少曾经是,这个职业现在要么完全无关紧要,要么是全世界最重要 的。”“你的年龄是?”“冷冻时48岁,所以我现在至少 49岁了,主观上来说。”“你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是。”最后一个机器人停顿了一下,“这不是一个选项。每个人都必须属于一个类别。”“我是最后一个人类,”最后一个人类说,“我就是人口的100%你是想告诉我我不存在吗?”“你必须属于一个类别。”最后一个机器人重复道。她的程序只关心物种繁衍。“不,”最后一个人类说,“
9、我是最后一个人类了,该死的。我完全没有需要这个类别的理由。”“每个人都必须属于一个类别。”“不,”最后一个人类突然笑了起来,“你就没有类别,我也没有类别。我们会一起待在这里,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存在。直到末日来临,我们也没有类别。”“我有类别,我是女性。”最后一个机器人纠正道,指了指她的金属面庞上已经淡去的痕迹。某个人 曾经给她画过眼睫毛。瓦尔呛住了,开始笑出声来。最后一个机器人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但在阳光下,最后一个人类在风中一直笑啊、笑啊,笑得坐在 了地上还在继续笑着,直到泪水从脸上流下。(选自科幻世界2017年第7期,有删改)【注释】决策树:属统计学名词,是一种树形结构的预测模型,是常用
10、的分类方法。6 .关于“性别分类”,最后一个机器人与最后一个人类产生怎样的分歧?请简要回答。(3分)7 .品读小说最后一段画线句,揣摩最后一个人类的心理,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8 .人类和机器人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小说为何以“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 为标题?联系链接材料, 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意图。(8分)链接材料自然本身并不关心我们对严格分类的执着坚持。我或许应该这么说:自然其本身并不关心我们的坚持。选自黄士芬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创作谈9 .读完本文后,有同学对科幻小说“把人物置于极端环境中”这种写法的作用不太理解。请结合本文和带上她的眼睛,向他简要说明。(5分)【以下是带上她的眼
11、睛的片段,供参考】飞船被裹在6 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 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银!(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0分)“道义世界”与“机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艺术世界”。艺术在“心” “物”之间。由心透到物,而后有艺术之发现。譬如音乐,弹琴吹笛,都要物质。即如唱,也要用嗓子,嗓子是人身一机器,也是物 质。然而唱出声音中有心,要由心发出的声才能感动人。就听音乐的人来说,受感动的是我的心,并不是 我的耳朵。乐声跑进了我的心,不仅是跑进了我的耳朵,才能使我摆脱物质世界的一切,而得到一个艺术 境界,使心安乐。中国人生活上的
12、最长处,在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来,使“生活艺术化”,便也是一种心生活。纵使吃饭喝茶,最普通最平常的日常人生,中国人也懂讲究。所谓讲究,不是在求吃得好、喝得好,不是 在求饭好、菜好、茶好、酒好,而更要是在一饮一食中有一个“礼”。中国古人讲的礼,其中寓有极深的艺术情味,惜乎后来人不能在此方面作更深的研求与发挥。即在饮膳所用的器皿上, 如古铜、古陶、古瓷,其式样、其色泽、其花纹雕镂乃至其他一切,皆是一种极深的艺术表现。直到今天,此等器物几乎为全世 界人类所宝爱。然而其中却寓有一套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寓有中国人心的一种极高造诣,这些都超出于 技术艺能之上。别人虽知宝爱,却不能仿造。科学上所发明的
13、机器,作用大,但可仿造,而且一学便会。发明机器诚然要极高的心智,而制造机器则仅是一项技术,在机器中,也并不能寓有人的个性,即是 说心生活并不在机器中。至于艺术便不然,凡属艺术品,必然寓有人之“个性”。纵使模仿的艺术,依然还见有个性。使用机器,不要个性;欣赏艺术,则仍寓有个性。所以机器世界人在外;艺术世界人在内。 机器无生命;而艺术有生命。要学绘一幅画,要学拉一张琴,须得把自己生命放进去。因为它是艺术,需 要从人的心灵里面再发现。每一件艺术即是一人生。须能欣赏艺术,才能创造艺术。“艺术”与“人生”紧贴在一起。这是艺术世界与机器世界之大不同所在。机器世界是偏“物”的;艺术世界是偏“心”的。机器世界
14、在“改造”自然;艺术世界则在自然之“心灵化” 。心灵跑进自然,两者融合为一,始成艺术。天地间有高山大水,这是天地间一大艺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人的德性和自然融合,成为一艺术心灵与艺术人生。中国文化精神便要把外面大“自然”和人的内 心“德性”天人合一而艺术化,把自己生活投进在艺术世界中,使我们的人生成为一艺术的人生,则其心 既安且乐,亦仁亦寿。中国人的亭园布置,只在家里庭院的一角落,辟出了一个小天地,一花一草,一亭一阁,莫非艺术境 界。画一幅山水花鸟挂在房间,只是一株垂柳、一双飞燕、一只渔船,也便如这个艺术世界就在身旁。中 国人总要把你整个日常人生尽量放在艺
15、术境界中,而使你陶醉,而使你不自觉。(选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有删改)10 .以上文字选自钱穆的讲稿,请为其选择一个标题,并结合内容简述理由(3分)A.生活艺术化B.机器和艺术【摘录】中国古人讲的 礼,其中寓有极深的艺术 情味.惜乎后来人不能在 此方面作更深的研求与 发挥【联想】你联想到现实 k生活中什么事情?(2分), XJ【摘录】心灵跑进自然.两者融合为一,始成艺术。【联想】(2)你联想到湖 心亭看雪$中的哪个句 于?(I分)11 .阅读选文,完成任务。(7分)反思:(3)上面这种“联想”的阅读方法,如何帮助你 更深入地理解选文"请具体阐述(4分)(四)古诗阅读(4分)玉仙馆唐张
16、籍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鹅鸽啼。(选自全唐诗)12.请你完成这首诗歌的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来展现诗歌的意境。(4分)镜头脚本设计(部分)景别摄法整体画面配音预期效果从人物后而拍摄(1)水流声、鹏鸽声(2)(五)文言文阅读(14分)跋吕侍讲岁时杂记宋陆游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自丧乱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 间,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然年运而往,士大 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对泣,者,正未易得。抚卷累欷。庆元三年二月乙卯,笠泽陆某书。(选自渭南文集)【注释】跋:文体的一种。吕侍讲:与文中的
17、“吕公”同指岁时杂记的作者。丧乱:战乱,指金兵攻取北宋首都,北宋灭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新亭对泣: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累欷:屡次叹息抽泣。13.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4分)(1)【固】A.固已知有后日耶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2)【易】A.正未易得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14 .对于“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为何从“若不必记”变为“不可阙”?请简述原因。(3分)15 .根据上下文,联系注释,推断文中“新亭对泣者
18、”指哪一类人。(2分)16 . “抚卷累欷”,字字千钧,吟之更觉有味。你吟读时会将重音落在哪里?结合全文,阐述理由。(5分)三、写作(70分)17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0分)班级以“周末补习的利与弊”为辩题组织辩论赛。请你任选一方,以辩手的身份陈述己方观点。周末补习利大于弊VS周末补习弊大于利反方- 11 -120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 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18 .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地球上只剩一个人?把自己的生活投进艺术世界中?这个暑假,我独自背包去旅行?这,可能真的会发生!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以“这,可能真
19、的会发生!”为开头进行写作。【写作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写作助手】你可以叙述事件,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发表观点展开论述,可以说明某一种现象或事理,还可 以你可以根据经验自由写作。如有困难,可参考下面表格内容进行构思。明确所指“这”指的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什么现象?探本溯源是什么原因,什么契机、什么方法等让“这”可能真的会发生?推想反思如果真的发生,会有什么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你有怎样的思考?浙江省 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温州市)答案及解析书写( 5 分)略一、积累( 18 分)1. ( 4分) ( 1)泊 ( 2)博( 3)搏( 4)勃【解析】本
20、题考查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形义结合。当“泊”读b6时,是动词,意为“停”;“博采众长”的“博”是广博的意思; “脉搏”不断跳动,因此写作“搏”; “蓬勃”的“勃”和力量有关。2. ( 11 分) ( 1) 明朝有意抱琴来( 2)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兴尽晚回舟( 5)吹笛到天明( 6)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甲示例1:美丽的迷路。示例2:迷途有惊喜!【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默写、评点古诗文的能力。注意“寓” “啄” “篁” “琴” “说”等字的正确写法。评点的角度很多,从表格中所给范例来看,可以结合意象和情感来评价。3
21、. ( 3 分) ( 1) C ( 2) B ( 3) 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对联含义的能力。可以从对联中找到和题中名胜古迹、人物相照应的词语。A 项中“舟”对应“江心屿”, B 项中“开国文臣第一”指的是刘基, C 项中“英雄人物” “儿女柔情”等体现的是戏剧的内容。二、阅读( 57 分)(一)名著阅读(9 分)4. (2分)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A.项宋江被奸臣蔡京、高俅等人下毒所害。B项谢廖沙最后中弹而死。C 项田晓霞在一次采访中为了救一个在洪水中被淹没的孩子, 她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D项简爱和罗切斯特从彼此爱慕到最终走到一起的大团圆式的结局,这个是“圆满”的。故选 D
22、项。5. (7 分 )( 1)示例1: A. 毛泽东。我认为应从他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等方面来选择内容。他童年时曾跟父亲进行“斗争”,上学时也曾因不满国文教员的粗暴而逃学罢课,这些可以突出他的反抗精神;他退学后到省立图书馆坚持执行“自修计划”,研读群书,长见识,开眼界。这一内容可以体现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和求知欲。示例 2: B. 周恩来。我认为要从他所受的教育和革命经历等方面选择内容。本有文学天赋的他,后因接受“开明”教育,而投身到社会革命中去,这体现了他“书生造反者”的特点;后来,他组织了上海起义、八一起义等,这些经历体现了他的革命追求和信仰。示例3: C.彭德怀。我认为应从他的日常生活细节和
23、军事才能等方面来选择内容。他脱棉衣给小号手穿的细节体现了他从心底爱护民众,体贴部下的特点,他讲述游击战术的内容能突显他的谋略和智慧。【解析】 ( 1)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选定题中所给的人物,可根据材料中的目录提示,回忆与人物相关的情节,并评价人物所体现的精神性格。(2)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掌握了许多关于红色中 国的真实材料;融入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客观地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他深入一线搜集 资料的方式和客观的写作态度值得我们借鉴。【解析】本题考查纪实作品的写作特点。解答此题,要抓住“真实性”和“客观性”两点来回答
24、。“真实性”是指斯诺通过亲自采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比如目录中“同红色农民谈话”可以看出斯诺通话对话农 民的方式,搜集真实资料。“客观性”是指斯诺以西方记者的眼光看待中国红军,评价中肯。(二)文学作品阅读(20分)【文章解构】2019温州世界上最斤-个机器人全文线索分类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1段):以“一切都在于分门别类”统领全文。第二部分(第26段):最个机器人在高原上找到最个人类,为下文的对话分歧 做铺垫。第三部分(第737段):最个机器人坚决要给最一个人类分类。第四部分(第3839段):以最个人类的笑声收束全文。主要内容最斤-个机器人的工作是执行监测地球的任务,她和最个人类在高原相遇,二者对
25、于 是否该有性别分类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主题总结通过最个机器人和最个人类关于性别分类产生的分歧,启发读者思考:现实生活 中不问意义的分门别类是否应该坚持。6. (3分)最后一个机器人执行设定的程序,坚持要给最后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最后一个人类认为世 界上只剩下自己,进行性别分类毫无意义。【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我必须给你分类”“你必须属于一个类别”等语句中可以看出最后一个机器人坚持要给最后一个人类分类,从“最后一个人类表情扭曲了一下”“我是最后一个人类了我完全没有需要这个类别的理由”等语句中可以看出最后一个人类认为分类毫无意义。7. (4分)地球上只剩最后一个人类,机器人依然
26、坚持进行性别分类,这种荒谬行为让最后一个人类感到 可笑,同时也为自己成了最后一个人类却依然要被分门别类而感到悲哀。【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能力。能够正确理解语句中“笑”的双重含义,也就能明白本句体 现的“最后一个人类的心理”。最后一个人类笑什么?根据文章中“不,最后一个人突然笑起来开 始笑出声来” “直到泪水从脸上流下”可知一是觉得最后一个机器人坚持性别分类的行为荒谬可笑,二是 为自己作为最后一个人类还要被分类感到悲哀。8. (8分)示例:最后一个机器人无视性别分类已毫无意义的事实,不顾最后一个人类的反对,按照设定 好的程序,坚持给最后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作者借机器人不问意义坚持分
27、类的行为,来反思现实生活 中坚持给一切进行分门别类的现象,从而引发读者叩问自己的生活,理性思考“生活中的坚持”,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以“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为题,更突显了这样的意图。【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作用和体会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概括文章内容,然后联系链接材料中的关键词指出作者要给读者怎样的启示。最后总结标题具有体现作者创作主题意图的作用。通读全文可知,文章主要讲述了最后一个机器人,不顾最后一个人类的反对,坚持要给最后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的故事。再结合链接材料“自然其本身并不关心我们的坚持”,可知最后一个机器人坚持分类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作者想借机器人的荒谬行为
28、,启发读者来反思现实生活中的“坚持”,据此分析作答即可。9. ( 5 分)示例:本文设置了世界终结后的第76 年,在一片狂风侵袭的高原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类与最后一个机器人的情境。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中,最后一个机器人依然执行毫无意义的“性别分类”,可以触发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坚持”的思考。 带上她的眼睛中的“她”因飞船故障,无法返回地表,身处地心深处。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她仍然继续坚持研究,更能突显人性的光辉与魅力。科幻小说的这种写法,引发读者对自己的生活和所处的世界进行思考,从而能更深刻地叩问人性。【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首先要抓住题干关键词“把人物置于极端环境中”本文的极端环境是高原
29、,带上她的眼睛中的极端环境是地心;然后找出两文主人公的共同特点坚持;最后结合相关情节作答,并总结出科幻小说的意义即可。(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0 分)10. ( 3 分) A. 本文围绕“生活艺术化”展开论述,从日常生活的讲究、机器和艺术的区别、人与自然融合为一等方面,阐述在“机器世界”之外,怎样获得一个“艺术世界”。以“生活艺术化”为题,能够让读者更加明晰本文的观点。B. 因为本文提出“机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艺术世界”,通过分析二者的区别,阐述如何做到生活艺术化。以“机器和艺术”为题,能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比较二者的不同,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选择其中一个标题,言之
30、有据,自圆其说即可。选择“生活与艺术”,需要结合全文概括内容,体现“艺术世界”与生活的联系;选择“机器和艺术”需要比较二者之间的区别。11. ( 7分) ( 1) ( 2分)示例:古人对居室摆设非常讲究,床铺、桌子和椅子放在哪里都有用意,有“礼”有趣;而现在居室的摆设太随意,缺乏艺术情味。(2) ( 1 分)示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 ( 4 分)示例:湖心亭看雪中天人合一的画面,让我更加理解心灵和自然融合为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居室如何布局,也能帮助我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礼”所蕴含的艺术情味。这种联想的阅读方法能帮助我与文中的观点产生共鸣,引发我
31、反思自己的阅读与生活。【解析】 回答第(1)小题,需要举出具体事例来体现古代的“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消失状况;回答第( 2)小题,需要抓住摘录中“两者融合为一”,写出湖心亭看雪中天人合一的句子;回答第(3)小题,需结合(1) (2)小题内容,并联系文本观点作答。(四)古诗阅读(4 分)12. ( 4 分) ( 1)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 “楚客”孤独一人,渐行渐远,在山林小径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2)用声音、远景镜头从后面拍摄的方法营造出悲凉氛围,表现出楚客思乡不得归的落寞、悲苦的心境。【解析】解答此题,需要理解题干中的“意境” 一词。一个个意象构成意境,而意象指的是诗歌
32、中的具体 画面内容。因此,第一空需要具体描绘出四句诗所描写的内容。第二空需要根据诗歌内容,结合表格中的 配音、景别和拍摄方法回答出诗歌营造的氛围和诗中主人公“楚客”的情感。根据诗歌后一句“楚客天南 行渐远,山山树里鹅鸽啼”可知刻画了一个独自行走在山林小径中渐行渐远的“楚客”形象,再根据配音“鹏鸽声”可知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同时古诗中常以“鹏鸽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故这首诗表现出 的是“楚客”思乡不得归的悲苦心境。(五)文言文阅读(14分)13. (4分)(1) A.本来B.顽固(2) A.容易 B.交换【课内外链接】本文头词课内实词固已知有后日耶(本来)子固非鱼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本
33、来)14. (3分)因为故都沦陷至今已七十年,前朝遗老差不多都不在了,原来人人皆知的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现在已逐渐无人知晓,这本书就变得尤为珍贵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若不必记”指的是“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不可阙”指的是“自丧乱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找出原句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文意,语言组织要通顺。15. (2分)指思念故国又无可奈何的一类人。【解析】解答此题,先要理解注释中“新亭对泣”的意思,从“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可知江山 易主,从“克复神州”可知对故国的思念和报国的热望。再联系原文可知,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士大
34、夫 偏安一隅,思念故国、伤怀感慨的人难以寻找。16. (5分)示例1:累欷。作者阅读岁时杂记时,庆幸有吕公所著此书,让后人重温往昔,但想到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只能在书中看到,不禁悲从中来。眼下士大夫们偏安已久,连伤怀故国、痛惜山河的 人都难以找到,不禁屡次叹息抽泣。重读“累欷”,可以突出山河沦丧、志士难寻、故国未复的悲痛之情。示例2:抚卷。陆游阅读岁时杂记,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在眼底展现,手抚此书,心中五味杂陈,庆幸 之中,更增感慨。而想到眼下士大夫苟安旦夕, 连伤怀故国、痛惜山河的心情也未必常有,手抚之心痛之,叹息连连。重读“抚卷”,可以突出作者志士难寻、故国未复的悲痛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重
35、音词语的理解能力。先选出重音词,再结合文本和注释叙述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即 可。如选“累欷”。根据注释“累欷”的意思:屡次叹息抽泣。可知作者的悲痛,根据前文“然年运而往 正未易得”可知作者因江山易主、志士难寻、故国未复而悲痛。据此作答即可。【参考译文】 太平无事的时候,故都汴京的节物和中原的风俗人人都知道,好像不必记住。自从战乱以来 七十年,前朝遗老谢世不在了, 这样以后才知道这本书是不可缺少的。吕公著述此书,实际上(记载的是)崇宁、大观年间(的节物、风俗),难道是前辈见多识广,本来就知道有以后的事了吗?然而岁月流逝,士大夫们偏安于江左,寻找伤怀故国的人,恐怕不容易找到。手抚此书,屡次叹息抽泣。
36、庆元三年二月乙卯日,笠泽陆某题写。三、写作(70分)17. (10分)示例1:我方认为周末补习利大于弊。首先,参加周末补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其次,选择提高性的周末补习课程,还可以提升学习能力,拓宽视野;再次,初中生本该以学业为重,多花些时间 在学习上也是理所应当的。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周末补习利大于弊。示例2:我方认为周末补习弊大于利。首先,老师过多的介入会让我们产生习惯性的依赖,限制了我们自 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其次,周末补习占用了我们的休息时间,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再次,周末补习需 要一定的费用,给父母带来了经济压力;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周末补习弊大于利。【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先亮出自己的观
37、点,然后分层陈述理由。认为“周末补习利大于弊”,可从学习知识、学习能力、个人视野、学习需要花时间等方面阐述原因;认为“周末补习弊大于利”,可以从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变弱、补习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主客观方面阐述原因。18. (60分)【审题指导】 审情境。“地球上只剩一个人? ”这句话提示我们,可以写科幻类文章;“把自己的生活投进艺术世界中? ”这句话表明,可以写对生活与艺术关系的思考;“这个暑假,我独自背包去旅行? ”启示我们可以写自己的旅行故事。省略号的内容表示这次作文还可以从许许多多的具体情境生发而来。最后一句“这,可能真的会发生!”是作文立意的关键,意在表明我们的写作应该以
38、想象为主,所写之事应是还未发生的,但有发生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本题立意可以表达对科技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可 以表达人生审美体验,还可以表达对成长的感悟。审要求。本题在拟题和文体上具有开放性。“题目自拟”要求考生思维多元化,拟出符合文意的标题。“题 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给文章添色。因此,所拟题目可以解释文章主旨,也可以 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吸引读者。“自选文体”要求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发挥,可叙事,可议论,可说明。对此,【写作助手】第一点已作了提示。此外, “不少于600字”要求字数要达标。“不 得套写、抄袭”要求要保证文章的原创性。“不得透露个人信息”,是出于保密
39、性的考虑,考生作文中不得出现任何个人信息。【写作助手】的第二点,提示我们要写出“这”的具体内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并 要写出假如发生以后的结果和自己的思考。因此,本题的写作难度并不大。【拟题示例及选材立意对应表】拟题示例选材立思这,可能真 的会发生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场灾难文明毁灭了地球文明,只有一个人幸存下来了,他不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斤-个人,想寻找着世界上另 一个自己。他的脚步在路上,灵魂也在路上。最终,他找到了 “自己”他的影子,于是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明白了眼前的世界是真的。我们总以为科技 的力量是强大的, 但在自然灾难面 前,科技无法拯救 人类的命运。花开的尸首我有一个画
40、家梦,可画画水平难以如愿,我以为自己天生不是学画的料, 想要放弃。老师给我讲了胸有成竹的故事, “我”信心倍增,觉得自己 可能成为未来的国豕。生活是艺术创作 的源泉,投身生 活,才能走进艺术 世界。梦想在青春 中起舞暑假,我独自背包旅行,去远方寻梦,旅途的经历见闻,让我成长了。然而,这只是我的梦境,现实中,我还要面对书山题海。出门旅行是我 最大的梦想,因为我渴望长大。中考之后,“我可能会独自去旅行。”成长需要出走,见 识了世界的广阔, 才能不断地认识 自我。黑洞中的“量子泡”我(一位星际探险家)堕入了黑洞,遇到了 “量子泡”(由无数个纳米级的微型量子计算机和其他小型装置组成,是上一个文明毁灭后几经辗 转,最后落入黑洞而发生质变的产物)。“量子泡”成了我的“秘密武器”,扶持“人类”这一弱小的文明成长。 人类文明似乎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整个文明的状态却陷入了“停滞”,并逐渐走向了崩坏。人类文明毁灭了!我砸碎了 “量子泡”,开着8船进入了黑洞。再强大的科技,也 不能拯救人类文 明【学生优秀习作】黑洞中的“量子泡”这,可能真的会发生!“为什么我会在这里?我明明”,虽然我的头脑异常清醒,但每当回想起“昨天”的事情时,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宝鸡中北职业学院《影视音乐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石家庄新华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
-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中药文献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当代文学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兽药与兽医生物制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中医药大学《化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西省高三模拟练习联合测验试题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空白房地产租赁合同管理研究
- Unit 2 Know your body(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6.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
- 酒店的突发事件及案例
- 【农学课件】瓜类蔬菜栽培
-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练习200题有答案
- 护士生涯职业生涯规划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24年版)
- DB14∕T 2163-2020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指南
- 交换机调试报告范文
- 口服抗凝药居家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卫龙食品公司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优化的案例分析71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