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职业卫生标准概论职业卫生标准概论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一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二二.简介简介三三.简介简介四四.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由法律授权部门对职业病防治的技术要求作出的由法律授权部门对职业病防治的技术要求作出的统一规范。统一规范。1.按层级分按层级分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2.按性质分按性质分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管理
2、标准3.按效力分按效力分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4.按专业分按专业分 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基础标准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 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标准职业危害防护导则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劳动生理卫生、工效学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三)(三).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计计量反量反应关应关系系毒理毒理学研学研究究职业职业流行病流行病学调查学调查危危险险度度评评估估基
3、于健康基基于健康基础础的的标标准准执执行的行的标标准准经济经济技技术现状术现状社社会会、企、企业现状业现状等等资资料性料性研研究究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四)(四).我国我国制定卫生标准的制定卫生标准的历史与发展历史与发展 编译前苏联的国家标准编译前苏联的国家标准53项项 我国首次颁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标准我国首次颁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标准-101-56),有),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53项项 gbj-62,115项有害物质的最高项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容许浓度 tj 36-79,列出列出130项最高容许项最高容许浓度,浓度,gbz
4、 2-2002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329项,项,47中粉尘标准,中粉尘标准,8种物理种物理因素,因素,1种生物因素标准种生物因素标准gbz 2.1,2-2007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3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衍变衍变1956 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标准101-5619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tj36-79)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1-2002)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1-2010)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
5、研究所(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采样规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采样规范(gbz/t 159)( 2 ) . 工 作 场 所 有 害 因 素 检 测 分 析 方 法 (工 作 场 所 有 害 因 素 检 测 分 析 方 法 (gbz/t-160):包括包括209个检测分析方法分析个检测分析方法分析 85类化合物类化合物303种毒物种毒物(3).粉尘检测方法粉尘检测方法 (gbz/t192)(4).物理因素检测方法(物理因素检测方法(gbz/t189)3.方法标准方法标准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1)gbz3-94 (2)gbz/t1575.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放射性
6、疾病诊断标准: gbz95,gbz/t156,gbz/t1636.放射防护标准:放射防护标准: gbz114,gbz/t144-155 4.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1).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197) (2).控制导则控制导则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施”规范规范 (gbz/t194)“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 等等等等7.其他其他国家安监总局
7、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建设项目施工期持续数年或施工规建设项目施工期持续数年或施工规模较大、因特殊原因需要的临时工业企业设计,以模较大、因特殊原因需要的临时工业企业设计,以及工业园区总体及工业园区总体布局等的规定。增加了在无法避开自然疫源地、毗布局等的规定。增加了在无法避开自然疫源地、毗邻气体输送管道或工业污染区进行工业企业选址时邻气体输送管道或工业污染区进行工业企业选址时的职业卫生要求,以及增加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预的职业卫生要求,以及增加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卫生设计原则。防控制的卫生设计原则。二二.gbz1-2010国家
8、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二、二、gbz1简介简介(一)(一)gbz1-2010框架框架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要求应急救援要求附录:规范性目录附录:规范性目录总则总则工业企业设计的工作工业企业设计的工作方针、工业企业建设方针、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优选原则项目的设计优选原则、对工业企业设计人、对工业企业设计人员要求、职业卫生员要求、职业卫生“三同时三同时” ” 、职业卫生、职业卫生专篇、职业卫生组织专篇、职业卫生组织机构以及人员编制、机构以及人员编制、
9、项目预算设计经费要项目预算设计经费要求等内容求等内容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二、二、gbz1简介简介(一)(一)gbz1-2010框架框架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要求应急救援要求附录:规范性目录附录:规范性目录防尘与防毒防尘与防毒防暑与防寒防暑与防寒防 噪 声 与 振防 噪 声 与 振动动防 非 电 离 辐防 非 电 离 辐射与电离辐射、射与电离辐射、采光与照明采光与照明微小气候微小气候一般规定一般规定车间卫生用室车间卫生用室生活用室生活用室妇女卫
10、生室妇女卫生室总则总则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选址要求选址要求总要求:依据我国现行法规、标准及拟建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避开自然疫源地避开可能产生或存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和设施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二、二、gbz1 3、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2)总体布局要求)总体布局要求(1)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u功能分区明确,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u分期
11、建设的要一次性整体规划,避免破坏整体分区设置。u按照无危害、危害类型及其浓强度分开布置车间,不同车间绿化带防护。u高温车间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夹角大于45,热源尽量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u其他:警示标识设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应急通道。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竖向布置竖向布置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的设计:n宜采用单层建筑。n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n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的厂房设计:n宜安
12、装在单层厂房内。n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噪和减振措施。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设计:n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n若需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气逸散至室内。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厂房设计厂房设计厂房建筑方位: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高建筑物的高度;以自然通
13、风为主的厂房的车间天窗设计: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的车间天窗设计:阻力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之和。热加工厂房: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宜高于地面不宜高于1.2m1.2m。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厂房侧窗上方宜设置遮阳、遮雨的固定板(
14、棚),避晒。厂房侧窗上方宜设置遮阳、遮雨的固定板(棚),避免阳光直射,方便雨天通风。免阳光直射,方便雨天通风。产生噪声、振动的厂房设计和设备布局:应采取降噪和减产生噪声、振动的厂房设计和设备布局:应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振措施。车间办公室设计:宜靠近厂房布置,但不宜与处理危险、车间办公室设计:宜靠近厂房布置,但不宜与处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应满足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应满足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要求。要求。空调厂房及洁净厂房的设计:按空调厂房及洁净厂房的设计:按gb 50073gb 50073等有关现行国家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执行。标准执行。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
15、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 () )防尘、防毒设计的优先原则防尘、防毒设计的优先原则源头控制: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控制: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参照gbz/t 194的规定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gbz2.1要求;个体防护: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参考gbz/t 195、gb/t 18664的要求同时设计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
16、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的选择: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原材料选择的原则:原材料选择的原则: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的原则。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的原则。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
17、研究所可能产生或存在毒物的工作场所的卫生学要求:可能产生或存在毒物的工作场所的卫生学要求: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冲洗设施;高毒物质工作场所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耐腐蚀、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车间地面n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n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的布置: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的布置:贮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罐区周围应设置贮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罐区周围应设置泄险沟(堰)。
18、泄险沟(堰)。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风侧;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防尘和防毒设施设计原则:防尘和防毒设施设计原则:应依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点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通风、除尘、排毒设计通风、除尘、排毒设计 : 原则:通风、除尘、排毒设计应遵循相应的防尘
19、、原则:通风、除尘、排毒设计应遵循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a)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全面通风换气量。除上述有害气体及蒸气外,其他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通风量仅按需要空气量最大的有害物质计算。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b)b)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能满足防尘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能满足防尘、防毒的要求、防毒的要求: : 应单独通风系统的情况:应单独通风系统的情况:-容易凝结蒸气和聚
20、积粉尘-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几种物质混合形成危害更大物质。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c)c)采用热风采暖、空气调节和机械通风装置的车间进、采用热风采暖、空气调节和机械通风装置的车间进、排风口设计:排风口设计:其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区并低于排风口。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d)d)进风口的风量计算原则:进风口的风量计算原则:应按防止粉尘或有害应按防止粉尘或有
21、害气体逸散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有条件时,应气体逸散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有条件时,应在投入运行前以实测数据或经验数值进行实际调整。在投入运行前以实测数据或经验数值进行实际调整。 e)e)工作场所空气供给和放散气体的排出:工作场所空气供给和放散气体的排出: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放散气体的排出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条件及气体密度合理设置排出区域及排风量。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f)f)密闭罩的设计:密闭罩的设计:确定密闭罩进风口的位置、结构确定密闭罩进风口的位置、结构和风速时,应使罩内负压均匀,防止粉尘外逸并不致把和风速时,应使罩内负压均匀,防止粉尘外
22、逸并不致把物料带走。物料带走。 g)g)不宜采用循环空气的三种情况:不宜采用循环空气的三种情况:空气中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含尘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的25%时;对于局部通风除尘、排毒系统,在排风经净化后,循环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其职业接触限值的30%时;空气中含有病原体、恶臭物质及有害物质浓度可能突然增高的工作场所。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h)h)局部机械排风系统排气罩设计局部机械排风系统排气罩设计应参照应参照gb/t gb/t 1675816758的要求的要求遵循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设计原则,罩
23、口风速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尘、毒吸入罩内,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局部排风罩不能采用密闭形式时,应根据不同的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伞形排风装置。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i)i)输送含尘气体的设计原则:输送含尘气体的设计原则: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45。必须设置水平管道时,管道不应过长,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清扫孔,方便清除积尘,防止管道堵塞。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j)j)粉尘通风管内流速设定原则:粉尘通风管内流速设定原则:按照粉尘类别不同,通风管道内应保证达到最低经济流速。
24、为便于除尘系统的测试,设计时应在除尘器的进出口处设可开闭式的测试孔,测试孔的位置应选在气流稳定的直管段,测试孔在不测试时应可以关闭。在有爆炸性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系统中,宜设置连续自动检测装置。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k)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原则: - 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所排出的尾气以及由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浓度较高的有害气体应通过净化处理设备后排出; -直接排入大气的,应根据排放气体的落地浓度确定引出高度,使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的落点浓度符合gbz 2.1的要求,还应符合gb 16297和gb 3095等相应环保标准的规定。 l)含有剧毒、高毒物质或难闻气
25、味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或含有较高浓度的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排至建筑物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之外。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事故通风及事故排风系统泄漏报警装置的设计事故通风及事故排风系统泄漏报警装置的设计 设置场所: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事故通风的组成: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12次/h。事故通风通风机的控制开关设置:分别设在在室内、室外便
26、于操作的地点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事故排风的进风口设计要求:设在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的物质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点。对事故排风的死角处,应采取导流措施。事故排风装置排风口的设置要求:应尽可能避免对人员的影响-设在安全处,远离门、窗及进风口和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排风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自
27、动报警或检测装置的设计:自动报警或检测装置的设计:设计原则:应结合生产工艺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根据自动报警装置技术发展水平设计。检测报警点的设置:根据gbz/t223标准要求设在:n存在、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作地点,包括可能释放高毒、剧毒气体的作业场所,n可能大量释放或容易聚集的其他有毒气体的工作地点也应设置检测报警点。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选择:n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工作地点,宜采用固定式,n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
28、所毒物报警值的设定原则:应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至少设警报值和高报值。n预报值为mac或pc-stel的1/2,无pc-stel的化学物质,预报值可设在相应超限倍数值的1/2;n警报值为mac或pc-stel值,无pc-stel的化学物质,警报值可设在相应的超限倍数值;n高报值应综合考虑有毒气体毒性、作业人员情况、事故后果、工艺设备等各种因素后设定。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现场急救用品、处置设施的配置原则现场急救用品、处置设施的配置原则: :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点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
29、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泄险区应低位设置且有防透水层,泄漏物质和冲洗水应集中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总体要求:工艺材料选择厂房与工艺设置工程控制劳动组织管理与个体防护;厂房布置与设计: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设计厂房朝向,进风口高度要求;工程控制:机械化与自动化、隔热(水幕、隔热屏等)、局部送风等;其他:设置休息室,减少持续作业时间,加强轮换休息。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取暖室设置要求: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8的月数3个月的地区应设集中采暖设施 ;采暖温度要求:与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相对应的采暖温度要求(
30、1218 );辅助用室冬季室温要求:办公室、休息室、浴室、厕所等;热风采暖气流流速要求;排湿、防潮等的要求。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总体要求:采用新工艺技术等,工程控制与个体防护等。选用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工艺许可情况下,噪声设备宜集中布置;车间布置要求: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分开布置;工程控制:隔声、吸声、消声和减振等措施;非噪声车间噪声强度要求,全身振动限值要求,辅助用室振动强度限值要求。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5)防电离与非电离辐射)防电离与非电离辐射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位置)的选择
31、应与居住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保持一定的距离(4kv/m)。在选择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和电力设备时,应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新建电力设施时,应在不影响健康、社会效益以及技术经济可行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极低频电磁场辐射的接触水平。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制定非电离辐射防护规划,采取有效的屏蔽、接地、吸收等工程技术措施及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远距离操作,如预期不能屏蔽的应设计反射性隔离或吸收性隔离措施,使劳动者非电离辐射作业的接触水平符合gbz2.2的要求。设计劳动定员时应考虑电磁辐射环境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病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电离辐射防护应按g
32、b 18871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6)采光和照明)采光和照明工作场所采光设计按gb/t 50033执行。工作场所照明设计按gb 50034执行。避免自然环境、工艺生产线眩光、阴影的要求。特殊工作场所、环境灯具或光源选择的要求(潮湿、高温、易爆等)。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7)微小气候)微小气候人均新风量要求:封闭式车间微小气候要求:温度、湿度和风速。场所场所人均占用容积人均占用容积人均新风量人均新风量非空调非空调工作场所工作场所20m320m3/h20m330m3/h空调工作场所空调工作场所/3
33、0m3/h洁净室洁净室/40m3/h封闭式车间封闭式车间/30m3/h50m3/h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5、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1)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应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包括车间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生活室(休息室、就餐场所、 厕所)、妇女卫生室,并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卫生设备便于使用。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最多的班组人数进行设计。
34、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计算。工业园区内企业共用辅助用室的,应统筹考虑园区内各企业的特点。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2)车间卫生用室)车间卫生用室:根据:根据车间卫生特征等级车间卫生特征等级来设置浴室、更来设置浴室、更衣室、盥洗设施等。衣室、盥洗设施等。车间卫生特征分级车间卫生特征分级卫生特征卫生特征1级级2级级3级级4级级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剧毒剧毒 物质(如有机磷农药、物质(如有机磷农药、三硝基三硝基 甲苯、四乙基铅等)甲苯、四乙基铅等)易经皮肤吸收或有恶臭易经皮肤吸收或有恶臭 的的物质,或高毒物
35、质(如物质,或高毒物质(如 丙丙烯腈、吡啶、苯酚等)烯腈、吡啶、苯酚等)其他毒物其他毒物不接触有害不接触有害物质或粉物质或粉 尘,尘,不污染或轻不污染或轻度污度污 染身体染身体(如仪表、(如仪表、金金 属冷加工、属冷加工、机械加工机械加工 等)等)粉尘粉尘严重污染全身或对皮肤严重污染全身或对皮肤 有有刺激的粉尘(如碳黑、刺激的粉尘(如碳黑、 玻玻璃棉等)璃棉等)一般粉尘一般粉尘(棉尘)(棉尘)其他其他处理传染性材料、动物原处理传染性材料、动物原料(如皮毛等)料(如皮毛等)高温作业、井下作业高温作业、井下作业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强度强度 iii级级或或 iv 级级注:注:虽易经皮肤吸收,但易挥发的有
36、毒物质(如苯等)可按虽易经皮肤吸收,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如苯等)可按3级确定。级确定。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3)生活用室)生活用室 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结合人数等。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结合人数等。(4)妇女卫生用室)妇女卫生用室 根据女工人数。根据女工人数。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生产或使用有毒物质的、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的生产或使用有毒物质的、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的劳动定员设计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站)编制和人员定员。劳动定员设计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站)编制和人员定员。
37、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有毒气体防护站。 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在工作地点就近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或车间,在工作地点就近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 急救设施应包括急救设施应包括:不断水:不断水 的冲淋、洗眼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人防的冲淋、洗眼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 置;急救置;急救
38、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4)其他)其他:预案要求等。:预案要求等。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职工人数(人)职工人数(人)最小使用面积(最小使用面积(m m2 2)30030020203003001000100030301001100120002000606020012001350035001001003501350110000100001201201000010000200200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装备名称装备名称数量数量备注备注万能校验器万能校验器2 2台台3 3台台空气或
39、氧气充装空气或氧气充装泵泵1 1台台2 2台台天平天平1 1台台2 2台台采样器、胶管采样器、胶管按需要配备按需要配备快速检测分析仪快速检测分析仪器器按需要配备按需要配备器材维修工具器材维修工具1 1套套电话电话2 2部部录音电话录音电话1 1部部生产调度电话生产调度电话1 1部部对讲机对讲机2 2对对事故警铃事故警铃1 1只只气体防护作业气体防护作业(救护)车(救护)车1 1辆辆2 2辆辆设有声光报警器,备有空气呼吸器设有声光报警器,备有空气呼吸器、苏生器、安全、苏生器、安全帽、安全带、全身防毒衣、防酸碱胶皮衣裤、绝缘帽、安全带、全身防毒衣、防酸碱胶皮衣裤、绝缘棒、绝缘靴、手套、被褥、担架、
40、防爆照明棒、绝缘靴、手套、被褥、担架、防爆照明等抢救等抢救用的器具用的器具空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根据防护人员及根据防护人员及驾驶员人数确定驾驶员人数确定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每人每人1 1套套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药品名称药品名称储存数量储存数量用途用途保质(使用)期限保质(使用)期限医用酒精医用酒精1 1瓶瓶消毒伤口消毒伤口新洁而灭酊新洁而灭酊1 1瓶瓶消毒伤口消毒伤口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1 1瓶瓶清洗伤口清洗伤口0.9%0.9%的生理盐水的生理盐水1 1瓶瓶清洗伤口清洗伤口2%2%碳酸氢钠碳酸氢钠1 1瓶瓶处置酸灼伤处置酸灼伤2%2%醋酸或醋酸
41、或3%3%硼酸硼酸1 1瓶瓶处置碱灼伤处置碱灼伤解毒药品解毒药品按实际需要按实际需要职业中毒处置职业中毒处置有效期内有效期内脱脂棉花、棉签脱脂棉花、棉签2 2包、包、5 5包包清洗伤口清洗伤口脱脂棉签脱脂棉签5 5包包清洗伤口清洗伤口中号胶布中号胶布2 2卷卷粘贴绷带粘贴绷带绷带绷带2 2卷卷包扎伤口包扎伤口剪刀剪刀1 1个个急救急救镊子镊子1 1个个急救急救医用手套、口罩医用手套、口罩按实际需要按实际需要防止施救者被感染防止施救者被感染烫伤软膏烫伤软膏2 2支支消肿消肿/ /烫伤烫伤保鲜纸保鲜纸2 2包包包裹烧伤、烫伤部位包裹烧伤、烫伤部位创可贴创可贴8 8个个止血护创止血护创伤湿止痛膏伤湿
42、止痛膏2 2个个淤伤、扭伤淤伤、扭伤冰袋冰袋1 1个个淤伤、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淤伤、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止血带止血带2 2个个止血止血三角巾三角巾2 2包包受伤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处等受伤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处等高分子急救夹板高分子急救夹板1 1个个骨折处理骨折处理眼药膏眼药膏2 2支支处理眼睛处理眼睛有效期内有效期内洗眼液洗眼液2 2支支处理眼睛处理眼睛有效期内有效期内防暑降温药品防暑降温药品5 5盒盒夏季防暑降温夏季防暑降温有效期内有效期内体温计体温计2 2支支测体温测体温急救、呼吸气囊急救、呼吸气囊1 1个个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雾化吸入器雾化吸入器1 1个个应急处置应急处置急救毯急救毯1
43、1个个急救急救手电筒手电筒2 2个个急救急救急救使用说明急救使用说明1 1个个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三三.简介简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长期反复接触,对,对绝绝大多数接触者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许接触水平。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一一).几个概念几个概念 .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twapc-twa:以时间为权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数规定的8h8h
44、工作日、工作日、40h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度。 .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pc-stel:在遵守在遵守pc-pc-twa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15min)接触的浓度。)接触的浓度。 . .最高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 mac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 .超限倍数超限倍数 对未制定对未制定pc-stel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
45、,在符合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间(15min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pc-twa的的倍数值。倍数值。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pc-twapc-twa(mg/mmg/m3 3)最大超限倍数最大超限倍数 pc-twapc-twa1 1 1 pc-twa 1 pc-twa 1010 10 10 pc-twa pc-twa 100100 pc-twa100 pc-twa1003 32.52.52.02.01.51.5国家安监
46、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二二).接触限值接触限值 的正确应用的正确应用 . .的应用的应用8h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pc-twa)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如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定期危害评价、系统接触评果评价,如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定期危害评价、系统接触评估、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需要对工作环境估、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需要对工作环境影响重新进行评价时,尤应着重进行影响重新进行评价时,
47、尤应着重进行twatwa的检测、评价。的检测、评价。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个体检测:个体检测: 是测定是测定twatwa比较理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评比较理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状况,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价劳动者实际接触状况,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主体性限值。限值的主体性限值。 定点检测:定点检测: 也是测定也是测定twatwa的一种方法,要求采集一个工的一种方法,要求采集一个工作日内某一工作地点,各时段的样品,按各时段的持续作日内某一工作地点,各时段的样品,按各时段的持续接触时间与其相应浓度乘积之和除以接触时间与其相应浓
48、度乘积之和除以8 8,得出,得出8h8h工作日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twa)。定点检测除了反映个体)。定点检测除了反映个体接触水平,也适用评价工作场所环境的卫生状况。接触水平,也适用评价工作场所环境的卫生状况。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定点检测可按下式计算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定点检测可按下式计算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 ctwatwa(c c1 1t t1 1c c2 2t t2 2c cn nt tn n)/8/8(a.1a.1) 式中:式中: c ctwatwa8h8h工作日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工作日接触化
49、学有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mg/m3 3) 88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h h),工作时间不足),工作时间不足8h8h者,仍以者,仍以8h8h计。计。 c c1 1,c c2 2ccn ntt1 1,t t2 2ttn n时间段接触的相应浓度;时间段接触的相应浓度; t t1 1,t t2 2ttn ncc1 1,c c2 2ccn n浓度下相应的持续接触时间。浓度下相应的持续接触时间。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 . pc-stelpc-stel的应用的应用与与pc-twa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相配套的短时
50、间接触限值,可视为对为对pc-twapc-twa的补充。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的补充。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度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在遵守在遵守pc-twapc-twa的前提下,的前提下,pc-stelpc-stel水平的短时间接水平的短时间接触不引起:触不引起: (1) 1) 刺激作用;刺激作用; (2) 2) 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 (3) 3) 存在剂量存在剂量- -接触次
51、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 (4) 4) 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即使当日的低工作效率。即使当日的twatwa符合要求时,短时间接触符合要求时,短时间接触浓度也不应超过浓度也不应超过pc-stelpc-stel。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当当短时间短时间接触浓度超过接触浓度超过pc-twapc-twa,达到,达到pc-stelpc-stel水平时,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
52、超过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不应超过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60min。 acgihacgih规定:规定: 浓度处于浓度处于tlv-twatlv-twa和和tlv-steltlv-stel之间的物质的接触时间之间的物质的接触时间应小于应小于15min15min,每天不超过,每天不超过4 4次,连续接触时间应至少间次,连续接触时间应至少间隔隔60min60min。如果观察到的生物学效应有充分的依据时,建。如果观察到的生物学效应有充分的依据时,建议的平均接触时间不一定是议的平均接触时间不一定是15min15min。 劳动者接触水平的漂移上限超过劳动者接触水平的漂移上限超过tl
53、v-twatlv-twa的的3 3倍,总接倍,总接触时间不超过触时间不超过30min30min。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 . mac mac 的应用的应用 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容许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限值。最高浓度的检测应在了解生产工艺过程超过的限值。最高浓度的检测应在了解生产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能够代
54、表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能够代表最高瞬间浓度的空气样品再进行检测。高瞬间浓度的空气样品再进行检测。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关于关于gbz2.1的的标识标识致癌性标识63项,其中化学毒物59项、生产性粉尘4项(电焊烟尘、石棉(石棉含量10%) 、炭黑粉尘 、矽尘;g1(确认人类致癌物 ):18项(其中化学毒物16项、生产性粉尘2项)、g2a(可能人类致癌物 ):9项、g2b(可疑人类致癌物):36项(其中化学毒物34项、生产性粉尘2项)致敏标识9项经皮标识114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毒
55、物质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系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毒物质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统或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如刺激作用等),或已知这些统或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如刺激作用等),或已知这些物质可产生相加作用时,则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果,进行物质可产生相加作用时,则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果,进行评价:评价: c c1 1/l/l1 1+c+c2 2/l/l2 2+ + + +c cn n/l/ln n=1 =1 (a.2)(a.2) 式中:式中: c c1 1,c c2 2 c cn n各化学物质所测得的浓度;各化学物质所测得的浓度; l l1 1,l l2 2 l ln n各化学物质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各化学物质相
56、应的容许浓度限值。 据此算出的比值据此算出的比值1 1时,表示未超过接触限值,符合时,表示未超过接触限值,符合卫生要求;反之,当比值卫生要求;反之,当比值1 1时,表示超过接触限值,则时,表示超过接触限值,则不符合卫生要求。不符合卫生要求。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三三)关于关于生产性噪声及噪声作业生产性噪声及噪声作业gbz/t 224-2010gbz/t 224-2010职业卫生名词术语职业卫生名词术语中规定:中规定: 生产性噪声: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按噪声的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按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连续声和间断声;声级波动小于间分布
57、分为连续声和间断声;声级波动小于3db3db(a a)的噪)的噪声为稳态噪声,声级波动声为稳态噪声,声级波动 3db3db(a 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持续时间声;持续时间0.5s,0.5s,间隔时间大于间隔时间大于1s,1s,声压有效值变化声压有效值变化 40db40db(a 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的噪声为脉冲噪声。 噪声作业: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声音,且8h/d8h/d或或40h/w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80db(a a)的作)的作业。业。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
58、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gbz 2.2-2007中有关生产性噪声中有关生产性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 每周工作每周工作5d5d,每天工作,每天工作8h8h,稳态噪声限值为,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85db(a 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85db(a a);); 每周工作每周工作5d5d,每天工作时间不等于,每天工作时间不等于8h8h,需计算,需计算8h8h等效声等效声级,限值为级,限值为85db85db(a a);); 每周工作不是每周工作不是5d5d,需计算,需计算40h40h等效声级,限值为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85db(a a) 。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接接 触触 时时 间间接触限值接触限值 db(adb(a)备备 注注5d/w5d/w,=8h/d=8h/d8585非稳态噪声计算非稳态噪声计算8h8h等效等效声级声级5d/w5d/w,8h/d8h/d8585计算计算8h8h等效声级等效声级5d/w5d/w8585计算计算40h40h等效声级等效声级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销售总监合作协议6篇
- 12 做个小温室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 2 弹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 课程汇报:汇报人
- 财务经理晋升述职报告
- 腹部增强CT的护理
- 薛建改生产运营管理
- 《减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七年级美术(浙美版)上册教学设计7.鸟语花香
- 4梅花魂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保密知识题库含答案
- 冷链物流成本控制-全面剖析
- 有关商品房预售合同样本合同样本7篇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三-国开-参考资料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压轴题12个(84题)含答案
- 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5年3月版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文件清单
- 2025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T∕CEC 442-2021 直流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 第二十一章传导热疗法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