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第3章第2节试题_第1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第3章第2节试题_第2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第3章第2节试题_第3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第3章第2节试题_第4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第3章第2节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一、选择题1自然环境是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的。如图是自然环境中部分无机物循环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雷雨天氮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自然固氮的一种方式b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氮等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原有平衡c自然界中不存在硫及其化合物的循环,所以在示意图中没能体现d我们身体中的某个水分子可能来源于侏罗纪美洲的一只恐龙身上解析:选c。雷雨天,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o,由单质生成化合态,属于自然固氮的一种方式,a正确;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汽车、燃煤等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等危害,b正确;虽然图

2、中没有给出硫及其化合物的循环,但自然界中存在着硫的循环,如火山爆发、酸雨形成、硫酸盐被农作物吸收等,c错误;根据元素守恒及循环性,可以判断选项d正确。2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no2和no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b57c75 d43解析:选a。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no2和no的物质的量相同,根据氮原子守恒,二者反应后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hno3,所得溶液体积相同,因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3已知nh3难溶于ccl4,下图所示

3、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解析:选b。b项中水上面苯不起作用,不能防止倒吸;c项中nh3不溶于ccl4,但从ccl4逸出后又可被水吸收,可防止倒吸。4(2012·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中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a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稀盐酸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b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d向装置的水槽中慢慢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解析:选a。a项中稀盐酸与cl2不能发生反应,烧瓶内的压强没有减小,不能引发喷泉现象;b项

4、中挤入的naoh溶液与co2作用,导致烧瓶内的压强降低,在大气压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被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c项中鼓入空气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增大,从而将水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d项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使锥形瓶内的nh3·h2o分解生成nh3,并进入烧瓶,与hcl作用生成nh4cl,从而导致烧瓶内的压强降低,锥形瓶内的氨水进入烧瓶而形成喷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no、 no2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a个no分子(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cph1的溶液中,fe2、no、so、na不能大量共存d铁溶于稀hno3,溶液变黄,发生离子反

5、应为3fe8h2no=3fe22no4h2o解析:选c。a项,no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被氧化为no2;b项,n(no) mol,n(no)na;c项,ph1时为酸性溶液,no氧化fe2;d项,溶液变黄,fe被hno3氧化为fe3。6(2013·东北六校联考)向21.6 g fe粉和cu粉的混合物中加入1 l 1 mol/l hno3,充分反应,放出no气体且金属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c(no)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a0.45 mol/l b0.6 mol/lc0.75 mol/l d0.9 mol/l解析:选c。由于反应后有金属剩余,即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不可能含有fe3,生成物中

6、金属离子均为2价。设金属为m,生成的硝酸盐为m(no3)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和升降法配平得3m8hno3(稀)=3m(no3)22no4h2o,hno3在反应中有1/4被还原生成no气体,其余的3/4均在溶液中,即反应后溶液中c(no)为0.75 mol/l。7氮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含氮化合物及其性质的多样性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浓硝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b实验室可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h3c实验室可用ccl4检验no2和溴蒸气d在常温下,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硫酸的解析:选b。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此反应常用于检验蛋白质,a正确。nh4cl分解生成的

7、hcl和nh3遇冷又生成nh4cl(在试管中凝结),b错。no2不溶于ccl4,br2易溶于ccl4,根据ccl4层的颜色区分红棕色气体是no2还是br2,c正确。在常温下,稀硝酸能氧化铜,而浓硫酸不能氧化铜,由此可推出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硫酸,d正确。8红热的木炭与浓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气体x ml气体y ml,假设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则x和y的关系是()axy byxcxy dy解析:选c。由方程式c4hno3(浓)co24no22h2o、3no2h2o=2hno3no、hno3nahco3=nano3h2oco2可知当产生3 mol no2时,最终生成1 mo

8、l no和2 mol co2,再加上原来产生的 mol co2,共 mol气体,原气体总量为 mol,所以xy。9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hcl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fecl3溶液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h2o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选b。挥发出的hcl与nh3反应生成nh4cl固体,产生白烟,a项正确。nh3与浓h2s

9、o4反应,但因浓h2so4难挥发故无明显现象,b项错。nh3遇到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c项正确。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说明nh3溶于水生成的nh3·h2o为碱,但不能说nh3是碱,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0有一瓶白色固体,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消失,放出水蒸气和两种其他气体,试管内除管口有少量水珠外,没有任何残留物。取0.350 g这种固体跟过量的碱液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这种气体正好能和30.0 ml 0.100 mol·l1的h2so4完全反应;另取0.350 g该固体跟足量盐酸反应

10、,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这种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400 g白色沉淀。(1)计算0.350 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的量。(2)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确定白色固体是什么?写出判断的依据。解析:(1)固体与碱液共热时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nh存在;固体与酸反应所生成的气体能与澄清石灰水作用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固体中有co或hco。n(co或hco)n(caco3)0.004 mol,n(nh)2×0.030 l×0.100 mol·l10.006 mol。(2)从固体加热分解后,试管内没有任何残留物以及除水蒸气之外只有两

11、种气体生成可知,该固体中不含任何金属离子和其他酸根离子。所以该固体可能是(nh4)2co3或nh4hco3。在(nh4)2co3中,nh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nh4hco3中,nh和h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固体中,nh和co(或h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60.0041.51,所以该白色固体是(nh4)2co3和nh4hco3的混合物。答案:(1)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4 mol,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6 mol。(2)白色固体是nh4hco3和(nh4)2co3的混合物(判断依据见解析)。11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节约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废旧手

12、机线路板上回收的银(含铜)与硝酸反应制取硝酸银的流程如下:(1)工业上一般选用中等浓度的硝酸和银反应来制取硝酸银。请在下表空格处填空。优点缺点使用浓硝酸反应速率快酸耗较大,产生nox的量较多使用稀硝酸(2)步骤c加入适量水冲稀的目的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工业上氮氧化物nox的吸收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写出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1)生成等量的硝酸银时,使用稀硝酸的优点是硝酸的消耗量较少,产生的有毒气体nox较少,缺点是反应速率较浓硝酸慢。(2)冲稀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cu2水解形成沉淀而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h2ocu(oh)22h。(3)工业上吸收氮氧化物一般用碱

13、溶液,其中用naoh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为2nox2naoh=(52x)nano2(2x3)nano3h2o。答案:(1)优点缺点使用浓硝酸反应速率快酸耗较大,产生nox的量较多使用稀硝酸消耗的硝酸少,生成的有毒气体nox少反应速率较慢(2)使cu2形成沉淀cu22h2ocu(oh)22h(3)2nox2naoh=(52x)nano2(2x3)nano3h2o12查阅文献,得知稀硝酸与铜反应,还原产物起始也是no2,no2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通过下列装置验证。实验发现左侧3 min后开始大量产生气泡,右侧40 min内无明显变化。(1)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2)在左侧加的是2 mol

14、83;l1 hno3溶液,右侧加的是2.2 mol·l1 hno3溶液。左侧浓度稍偏小,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_。(3)将实验改进为:在试管中加入3 ml 2 mol·l1 hno3并放入铜片,然后加入几粒nano2晶体,发现只需1 s,铜片表面就开始产生气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环境;(2)左侧浓度稍偏小,是为了排除浓度的影响,因为no2与水反应会生成硝酸;(3)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no对该反应能起催化作用。答案:(1)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环境(2)左侧通入no2时,一部分no2与水反应会生成硝酸,使硝酸浓

15、度变大(3)no2的催化机理可能是在反应中得电子生成no起催化作用(或no对该反应也能起催化作用)13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b甲分子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18个电子。(1)x的电子式是_。(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_ _。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

16、的化学式是_。(4)n mol丁与n 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_。解析:短周期除惰性气体外的气体单质有h2、n2、o2、f2、cl2。由已知a知x是n2,由b知,甲为nh3,乙为hcl,丙为nh4cl。(1)一定要从化学键的形成角度掌握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如n2、co2、ch4、nh3、h2o、na2o2等。(2)nh3的收集应是向下排空气法。nh3的制取用铵盐与碱反应,但铵盐一般不用nh4no3,防止爆炸。碱一般用ca(oh)2,不用naoh,因naoh对玻璃的腐蚀作用太强。要注意题干“由无色变为红色”。(3)p与cl2反应生成pcl3和pcl5,pcl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