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某水泥厂1×2500td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_第1页
推荐-某水泥厂1×2500td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_第2页
推荐-某水泥厂1×2500td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_第3页
推荐-某水泥厂1×2500td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_第4页
推荐-某水泥厂1×2500td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5 51.1 项目背景.51.1.1 项目名称及企业概况 .51.1.2 公司概况 .5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61.2 项目提出的背景.71.2.1 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 .71.2.2 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 .141.3 项目概况.161.3.1 项目总资金 .161.3.2 建设规模 .171.4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181.4.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81.4.2 主要结论 .18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19192.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92.1.1 环境保护和节能的需要 .19

2、2.1.2 贯彻国家能源政策的需要 .222.1.3 降低企业成本 .222.1.4 增加企业的额外效益 .222.2 项目实施的意义.23第三章第三章 建设目标与规模建设目标与规模 .26263.1 建设目标.263.2 建设规模.27第四章第四章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28284.1 建设用地.284.2 交通运输.284.3 资源状况.284.4 企业技术、管理条件.294.5 外部配套协作条件.29第五章第五章 工程技术及设备方案工程技术及设备方案 .30305.1 厂区现有状况.305.1.1 总图布置 .305.1.2 总平面布置 .305.1.3 交通运输 .305.1.4 竖向、

3、排洪、雨水排除、绿化 .315.2 水泥余热发电工艺说明.315.2.1 水泥工业余热发电的技术发展 .315.2.2 余热发电设计原则 .335.2.3 废热资源条件 .345.2.4 主机设备配置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365.2.5 总工艺流程集成 .405.3 设备方案.415.3.1 设备选型 .415.3.2 主要设备参数 .415.3.3 主要设备配置 .435.3.4 余热锅炉 .455.3.5 汽轮发电机组 .465.4 工程建设方案.475.4.1 电气 .485.4.2 热工控制 .525.4.3 给排水 .565.4.3 相关建筑构物 .605.4.4 采暖、通风、空调 .

4、62第六章第六章 节能措施节能措施 .64646.1 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所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646.2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646.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646.4 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采取的节能措施.656.4.1 节水措施.656.4.2 节电与节油措施 .656.5 项目节能效果分析.67第七章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68687.1 设计中采用的依据和标准.687.2 污染源及环保措施.687.2.1 废气污染.687.2.2 废水污染.697.2.3 噪声治理.697.2.4 绿化.707.2.5 环境管理.70第八章第八章 劳动安

5、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 .71718.1 概述.718.1.1 设计依据.718.1.2 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728.2 职业卫生措施.738.3 劳动安全措施.738.4 消防措施.758.4.1 设计依据 .758.4.2 火灾危险性定类 .768.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768.4.4 消防设计 .768.5 其他安全措施.778.6 卫生.788.6 综合评价.78第九章第九章 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80809.1 组织机构.809.2 劳动定员.809.3 人员培训.81第十章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实施进度 .828210.1 总则.8210.2 项目实

6、施进度安排.8210.2.1 项目实施进度 .8210.2.2 项目实施计划表 .82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 .838311.1 投资估算范围与依据.8311.2 建设投资估算.83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融资方案融资方案 .858512.1 资本金筹措.8512.2 债务资金筹措.8512.3 融资方案分析.85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 .868613.1 财务分析方法及说明.8613.2 财务效益与费用.8613.2.1 成本、费用估算 .8613.2.2 财务效益分析 .8713.3 财务效益评价.8813.4 风险分析.9513.5 财务评价结论.96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7、可行性研究结论可行性研究结论 .9797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附件和附图附件和附图 .9898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及企业概况1项目名称:12500t/d 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2项目单位名称:3企业注册类型:民营4公司地址:5公司法定代表人:6项目建设地址:1.1.2 公司概况xx 水泥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单位“或“昌山公司”位于粤北乐昌市长来镇,已建设 1 条 2500t/d 水泥熟料生产线并投入生产。由于水泥窑在生产水泥过程中,有较多的高温废气排放,为了进一步降低水泥熟料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不影响水泥

8、熟料生产、不增加水泥熟料烧成能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窑头熟料冷却机、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余热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 5000kw 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针对本工程余热特性,有针对性地选用合理的余热发电工艺和设备、有针对性的设计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以达到既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又充分利用项目单位的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建设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提高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余热发电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已被列为国家发改委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1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

9、本) (国家发改委第 40号令) ;(2)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年 3 月出版) ;(3) 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 (粤府办200515 号) ;(4)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2006 年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7 年 11 月 1 日) ;(6)国家及地区的有关政策、法令和法规;(7)项目单位相关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2 2编制原则编制原则(1)认真总结国内水泥行业节能降耗及余热发电项目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做到技术先进可靠、方案优化合理,保证长周期稳定、高效益运行。(2)企业运营要遵守环境保护法,以期实现经济效

10、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各种设施和人力资源,以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3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内容及范围主要包括:研究我国水泥行业余热发电现状及国家相关政策,评估该项目建设的意义;调查项目拟建地各项技术指标(包括地理、气候及社会经济环境等) ,对项目能源的消耗情况进行评估;研究 xx 水泥厂有限公司的技术水平、组织结构状况;对该项目建成后的各项能耗指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该项目的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和财务评价,分析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等。1.2 项目提出的背景1.2.1 项目提出的宏

11、观背景1. 国外节能政策面面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为目的的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是发达国家政府近年来非常关注的重要领域。为此,他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节能的政策和法规。美国是人均能源消耗量最多的国家。在过去 10 余年间,美国共出台了21 世纪清洁能源的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战略计划、 国家能源政策等 10 多个政策或计划来推动节能。2003 年出台的能源部能源战略计划更是把提高能源利用率上升到能源安全战略的高度,并提出四大能源安全战略目标,计划在 2005 年至2010 年间,提供 200 亿美元发展能源技术。 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从 1979 年开始实施节约能源法 ,对能源消耗标准作

12、了严格的规定。2002 年修改的节约能源法还提高了汽车、空调、冰箱、照明灯、电视机、复印机、计算机、录像机等产品的节能标准。日本政府资源能源厅每年财政预算的四成用于节能和新能源工作。 英国为了鼓励节省能源,在提高能效方面有一系列的立法保障和政策引导。例如,鼓励商业和公共部门实施最佳能源措施;要求私人天然气和电力供应商作出能源效率承诺;建立非赢利性节能企业,通过伙伴关系促使私营和小型企业部门向可持续和有效使用能源方向发展;政府自 2001 年起,每年拿出 5000 万英镑的能源效率基金,鼓励企业节约能源。 通过实施减免税鼓励使用节能设备和购买节能建筑,是一些发达国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13、。美国政府在 2001 年财政预算中,对新建的节能住宅、高效建筑设备等都实行减免税收政策。对于超出最低能效标准的商业建筑,每平方英尺减免 75 美分,约占建筑成本的。此外,因为能效的高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房地产开发商和买房用户的成本支出,所以,在财政激励措施中还实施了分级机制。凡在规定标准基础上节能 30以上的新建建筑,可以减免税 1000 美元;节能 50以上的新建筑,可减免税 2000 美元。 在欧洲,荷兰政府制定了一个能源目录,明确规定能够享受能源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项目类型,如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高能效生产设备、余热利用设备、太阳能、风能等。此外,节能设备还可以有 12至 13的能源税收优

14、惠。日本则对使用列入目录的 111 种节能设备实行税收减免优惠,减免税收约占设备购置成本的 7。发达国家政府在要求企业和公众提高节能意识、开发使用节能产品的同时,率先在政府机构开展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行动。美国联邦政府年能源消费量占美国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约 13。加拿大政府每年仅建筑能耗的行政费用开支就在亿美元左右。为了推动节能工作,美国在 1991 年至 1998 年期间,共发布了 10 份行政令和份总统备忘录,要求政府机构加强节能工作。白宫制订的节能计划要求政府公共设施购置和使用高效节能产品。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美国政府每年节约了亿多美元的能源费用支出。 发达国家对节能问题的关注始于上

15、个世纪年代石油危机发生之后,而不断攀升的高油价,促使许多国家更加重视节能问题。 2我国节能状况及“十一五”节能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较快,能源供应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日渐突出,能源紧张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主题,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当前煤电油运紧张,能源结构调整难度加大,能源效率水平偏低“九五”末期,能源供求的相对短暂平衡为能源领域提供了进行结构和市场调整的机会。如电力行业关停燃煤小机组、引入“厂网分开”的竞争机制等。但是最近几年,许多地方的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工业偏“重” ,能效不高的小火电不仅没有关停,有些地方又新上了

16、。大量充斥劣质钢材,缺乏综合利用的炼焦能力的中小高炉竞相上马,使部分主要产品的平均能耗不降反升。总体看,我国能源开发与节约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能源效率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效率水平依然偏低。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为例,2003 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每百万美元能耗,我国为 1184 吨标准煤,比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高 2.2 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分别高 2.3 倍、4.5 倍、倍和 0.3 倍。当然,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推荐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我国单位gdp 能耗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大大缩小,但考虑到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其交通出行和居民生活等不直接创造 g

17、dp 的部门能源消耗很高;而现阶段,我国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创造 gdp 的物质生产部门,而“住” 、 “行”等不直接创造 gdp 的部门所消耗的能源很低,在未来 2030 年里这部分能源需求将会快速增长。从这个角度看,即使目前我国按 ppp 计算的 gdp 能耗与美国或世界平均水平相接近,也不能说明我国能源效率水平就高。从单位产品能耗与通用耗能设备的能源效率看,我国能源效率偏低的状况就更加突出。按照有关部门的研究分析,2000 年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 40,其中,火电供电煤耗高 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 21

18、.4,铜冶炼综合能耗高 65,水泥综合能耗高 45.3,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 31.2,纸和纸板综合能耗高120。2000 年,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 6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 1520 个百分点;中小电动机平均效率 87,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 75,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 20 个百分点;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 25,比日本低 20,比美国整体水平低 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 7.6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倍以上。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能效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短期内可以将这些潜力全部挖掘出来。主要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目

19、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工业化本身就意味着对能源依赖程度较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转变成为以油气为主的高效能源消费结构,毕竟能源品质间在能源效率方面的差异,将使单耗水平、系统效率水平间的差距难以缩小。我国提高能效必须立足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能源结构,这也决定了我国提高能效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国节能工作面临的难点市场经济条件下,节能优先不能自动落实。(3)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目前仍难以预料;高能耗工业有可能继续发展;土地、矿产资源以及环境代价巨大。产业结构和终端需求的变化如果继续向高能耗方向发展,仅仅靠技术性节能难以解决问题。如果不切实采取全面而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可持续发

20、展的能源战略难以实现。“十一五”规划能否真正引导我国从目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的情况改变为弹性系数在左右,是决定今后能源整个供需态势的基本前提。 “十一五”能源规划要从全社会的能源消费和效率考虑,从发展道路着眼,不能局限于政府机构的有限职能。决定节能和能效目标能否实现的,首先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大的产业行业发展趋势,是市场的发展方向。节能规划要注重引导全社会节能。“十一五”期间节能领域的工作重点如下:(1)建立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效目标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因此,必须开拓新的发展道路,探索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从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21、选择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引导社会能源终端消费行为,在影响能源需求的作用上,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能效同样重要。 “十一五”期间,必须强化对能源需求进行合理引导和管理。要在科学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论证达到共识,设立国家可持续能源需求总量和能源效率的社会控制目标,建立可持续的能源需求和能效变化预警指标体系,使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多层次多领域的能效技术和经济目标,成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2)向低能耗方向有效调整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包括行业结构、产品结构) ,降低高耗能行业和高能耗产品的比例,是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前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市场经济

22、条件下,社会终端消费的发展方向决定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选择正确的消费目标模式,调整内需和外需之间的比例,将极大地影响今后能源需求总量和结构调整。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在产业发展政策中强化节能概念,将能源效率指标作为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量化指标,落实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工程设计、验收指标体系中。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保证包括引进项目在内的新建项目的能源效率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引进技术的门槛,杜绝国外处于淘汰地位的落后、低效技术和产品的盲目引进,倡导一流、高效技术的引进,推动产业技术水平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从源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降低能源消费。我国产业结构向高能耗方向发展的趋势

23、,一方面源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但更重要的是我国在资源、土地、环境等外部性成本方面缺乏及时而必要的内部化,使高能耗产品和产业在我国的直接成本过低。一旦市场需求旺盛,高能耗产品和产业就成为集中的利润追逐点。由于资源环境土地的低价出让和使用,不但使高能耗产品的生产不断扩张,也使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的发展长期处于低质高耗状态,短期内反复拆除重建,大量投资形成的有效资产累积量低。这样,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我国目前面向外需的产业结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我国的土地、环境、资源的高度消耗和破坏为代价,其中包括大量以矿产资源和高能耗为基础的产品、甚至是能源资源的直接出口。这种发展片

24、面追求直接经营者短期利益,忽视了全社会的利益,忽视了长期利益。 “十一五”规划要从我国人民自身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出发,重新研究和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要使产业结 构的调整从市场信号和政策法规两方面得到引导。(3)向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方向引导社会能源需求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的是使全国尽可能多的人民能够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享受到较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我们的发展目标要考虑让中国大多数人都可以分享,而不仅仅是为少数人服务。其中能源服务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的基础。在“十一五”能源规划中强调节能优先,强调提高能源效率,就是要使更多的人民得到更有保障的能源服务。建设节能型社会,就要在需求管

25、理方面对各种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得到的能源服务提出更高的能效标准要求,或实行更高的能源价格。例如,各种以公用事业定价提供的服务都应该对超量使用的用户提高超额部分的价格,如供热、供水、供电等。对生活方式的引导要比建立节能型生产方式困难得多。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的节能法律和法规不完善、节能投入不足,公众接受节约型消费观念存在极大障碍。 “十一五”期间,要在强化公众节能意识方面有所突破。要安排一定的财力支持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入先进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和生活理念,明确建立在新发展观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方向,鼓励社会合理的消费选择。(4)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激励机制

26、完善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和社会的节能行为。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引导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最基础力量,如果价格信号不合理,促进节能必然事半功倍。 “十一五”期间要把能源价格体系合理化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要改变过去对价格的管理着重讨论生产成本变化而较少引进外部成本的倾向。应加紧研究能源消费税的可行性,适时推行。要尽快实施和完善燃油税。制定节能产品鼓励目录,对生产和使用目录的产品和企业实行减免税政策。探索采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实行特别加速折旧的政策。学习国外经验,研究实施能在生产和消费领域推动节能的税收优惠政策。指导国家政策性银行为节能项目提供贴息

27、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向节能领域投资。倡导地方政府建立节能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 ,支持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节能工程的示范及相关的能力建设。 “十一五”期间应实施禁止能源直接出口和严格限制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政策。进一步变资源型产品的出口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的经济效益,以缓解“十一五”期间可能持续出现的国内能源紧缺状况。制定鼓励引进消化、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先进节能技术的政策,推动先进节能技术的国产化和市场化,提升我国节能技术领域的整体水平。(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健全的节能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能源需求的基础。“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包括:强化各级政府

28、的节能管理机构并使其职能法制化和规范化,建立政府节能管理机构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节能政策的落实首先要靠组织落实,要改变目前政府节能管理人员过少,节能服务机构能力削弱的现状。进一步加强能源管理、能源服务、能源监测和监督系统的能力建设;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评价和公报制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能源统计体系;积极探索在公共财政框架内持续支持节能能力建设的扶持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能力。1.2.2 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1. 项目实施的各项条件(1)燃料本项目余热锅炉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篦冷机和窑尾预热器废气,无需任何燃料。(2)建设场地本余热发电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项目单位原厂区内,利用厂区内

29、空余场地,可满足布置余热锅炉、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及辅助设施要求,不需要重新征地,交通利用原有厂区内道路和厂外交通。(3)供电余热发电系统的启动电源由水泥厂降压站通过 10.5kv 线路倒送至余热发电系统提供。(4)供水工厂用水采用地表水,取自厂区围墙外小河沟,水质、水量均能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需要。(5)气象条件工厂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如下:表 1-1 工厂所在地气象资料一览表年平均气温20.7最高月平均气温29.8最低月平均气温8.4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3.6年平均降雨量2012.6mm最大年降雨量2713.0mm最小年降雨量1392.8mm雨季 49 月年平均相对湿度 79.0%

30、年平均风速1.6m/s年最大风速18.0m/s(6)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区划图,昌山公司所处粤北乐昌市长来镇的地震烈度为度。另,项目单位筹资能力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配置合理。综合以上各因素,本公司具备实施本次余热发电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管理、资信等条件。2. 项目实施的理由项目单位已建设 1 条 2500t/d 水泥熟料生产线并投入生产。由于水泥窑在生产水泥过程中,有较多的高温废气排放,为了进一步降低水泥熟料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不影响水泥熟料生产、不增加水泥熟料烧成能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窑头熟料冷却机、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余热建设一座装机

31、容量为 5000kw 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针对本工程余热特性,有针对性地选用合理的余热发电工艺和设备、有针对性的设计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以达到既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又充分利用项目单位的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建设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提高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1.3 项目概况1.3.1 项目总资金1项目固定投资中建筑工程费用 359.43 万元;设备购买1663.62 万元、设备安装费用 416.62 万元(其中设备投资主要包括aqc 锅炉、sp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电气自控设备、锅炉水处理、冷却塔及循环水泵房、废气管道等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施) ;设计及其他费用 133.7

32、7 万元,合计总投资 2859.44 万元。2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 表1-2: 投 资 估 算 表 单位:万元投 资 估 算序号项目名称设备其他项目合计1固定投资2725.6702725.671.1建筑费用359.430359.431.2机械设备购置1663.6201663.621.3设备安装费416.620416.622设计及其他0133.77133.77总计2725.67133.772859.441.3.2 建设规模本项目为一条 2500t/d 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的烧成系统配套余热发电工程规模为 5000kw 低参数汽轮发电机组,年运行时间 6912小时。全部项目改造完成投入运营后

33、,余热发电量达到 2962.50 万kw,折合标煤 10576.13 吨。1.4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1.4.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指标和数据名称单位指标和数据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2859.441.1固定投资万元2659.441.2流动资金万元200.002项目产生总效益万元1622.32正常年份3改造后总成本万元356.07正常年份4所得税万元311.815税后净效益万元935.44正常年份6盈利能力分析6.1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所得税前%43.83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35.106.2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所得税前%5362.53 ic=10%全部投资所

34、得税后%3754.97 ic=10%6.3动态投资回收期不含改造期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年2.30全部投资所得税后年2.986.4总投资收益率%44.286.5资本金净利润率%32.711.4.2 主要结论项目通过国内外节能效果分析、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论证、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等专题分析,认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项目总投资 2859.44 万元,本项目改造前后每年可创造财务效益 1622.32 万元,税金 311.81 万元,净利润达到 935.44 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 2.98 年(不含改造期)。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在技术上和财务收

35、益上均可行。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2.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项目实施的必要性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构筑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是从现在起就要开始重点研究并逐步实施的战略性问题。从全世界范围来讲,工业的发展造成粉尘、so2、nox的大量排放,已带来严重的环境恶化,而且还将面临更严重的挑战。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程之一的“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及相关技术应用也日益在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风靡。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伴生有窑炉的余热排放,本项目拟充分利用生产时排放的大量废气余热能量,并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清洁能源电

36、能,变废为宝,完全符合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所以本余热发电项目是能源综合利用工程。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如下:2.1.1 环境保护和节能的需要1环境保护的需要走进 21 世纪的中国,随着 gdp 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紧张的状态日趋明显。水泥制造业是一个高能耗产业,不仅每年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等一次能源,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二次能源电力,虽然随着水泥煅烧技术的发展,系统热效率得到了较大地提高,1300t/d、2500t/d、5000t/d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熟料热耗已经分别达到 3475kj/kg(830 kcal/kg) 、3140kj/kg(750 kcal/kg) 、2

37、970kj/kg(710kcal/kg) ,但仍有大量的中、低温废气余热未能被充分利用,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 co2的排放量占到了我国 co2总排放量的 20。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循环经济运行体系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重大技术政策,合理地综合利用现有的宝贵资源将是我国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窑外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中,窑尾预热器和窑头熟料冷却机的废气除了部分用于烘干原料、煤以外仍然排掉了大量的低温废气余热,其热量约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热耗量的 30%左右,进一步充分利用这些中、低品位的余热是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综合利用

38、水泥生产线排放的废热资源,回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变废为宝,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部分缓解水泥制造厂生产用电的紧张形势;另一方面可降低排烟温度和排尘浓度,减轻热污染和环境污染。早在 1996 年国务院曾以国发199636 号文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 意见中明确指示,凡利用余热、余压、城市垃圾和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及煤层气生产电力、热力的企业,其单机容量在500 千瓦以上,符合并网调度条件的,电力部门都应允许并网,装机容量在 1.2 万千瓦以下(含 1.2 万千瓦) 的综合利用电厂,不参加电网调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由于水泥余热发电项目是利

39、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作为热源,整个发电工艺过程不需要燃烧燃料(煤、油和燃气等) ,对大气环境不增加任何污染物(粉尘、so2、nox)的排放,对减少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能节约,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调整,而且是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身关系的重大调整;不仅是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而且是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发展不应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应是能源资源的巨大消耗和浪费,不应是环境的巨大污染和破坏,不应是吃子孙的饭、断子孙的路。发展应该而且必须是可持续的,应该而且必须是节能环保的,应该而且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只能走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这是基于我国国情得出

40、的必然结论。2节能的需要节能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必须节约,节约才能增长。增长与节约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追求的是“节约型的增长,增长型的节约” ,是增长与节约相统一的经济增长方式。“加法”是增长, “减法”也是一种增长。如果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0的节能目标,按经济增长75测算, 2010 年当年可以节约 62 亿吨标准煤,这些节约量又可以多创造 63 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节约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省了治理污染的成本。节能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反过来说,只有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

41、根本转变,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节能目标的实现。节能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技术进步是有机统一的。据有关部门测算,如果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一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可以相应降低一个百分点;如果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一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就可以降低 13 个百分点。节能是一场改革。发展节能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改革,必然要求经济体制、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革。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对节能的关注支持是不够的。在新的形势下要从根本上

4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进行深化改革。2.1.2 贯彻国家能源政策的需要中央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了新时期的能源产业政策:“能源产业,要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 中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明确指出把“余热余压利用”作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2006 年 9 月下发的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利用的热能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属于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的范围。2.1.3 降低企业成本由于水泥生产企业用电量较大,本发电工

43、程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当份额的电力。余热发电是充分利用产品生产时排放的大量废气余热,所以发电成本很低,相应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2.1.4 增加企业的额外效益项目单位已建设的 2500t/d 熟料生产线,虽然其烧成系统采用了窑外分解系统,与其它方式的水泥烧成系统在热耗电耗方面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仍有大量的中、低温废气余热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产生大量的废气,对这部分中、低温废气余热,国内外大多数的水泥企业普遍采用的回收方法就是余热发电,并已取得了相当成功的经验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经初步计算,建设一条 2500t/d 水泥生产线配套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年可节省用电 2962

44、.50 万度,年可节约标煤达到 10576.13 吨,减排 co2达到25342.5 吨,可以为企业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而且还可缓解因供电不足影响生产的矛盾,符合国家关于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综合以上可以得出结论,昌山公司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气余热发电,是节约能源、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减少粉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方式,利国利民。2.2 项目实施的意义1 1贯彻国家资源节约的战略意义贯彻国家资源节约的战略意义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改革开放 25

45、 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指引下,国家制定了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了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等,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资源节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不少行业、企业和产品的能耗和物耗水平不断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通过技术改造,推行节能降耗工作,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解

46、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源节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 2企业竞争力新标杆企业竞争力新标杆节能降耗,对一个国家来说,是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科技水平、管理能力、消费模式以及国民素质的综合反映。而对企业来说,则是其技术水平、管理效能、市场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先,从某种程度上看,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按照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企业不但要充分

47、考虑满足生产全过程的环保要求,还要将产品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只有对环境“友好”的企业,才能通过“绿色壁垒” ,获得走向国际市场的“绿色护照” 。同时,企业要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将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融入到采购、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其次,节能降耗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近十几年来,经济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政府的环境政策更加侧重于节能降耗,企业能够主动进行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开发、改造和创新,无疑是一种积极应对挑战的明智决策。事实上,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帮助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持续的竞争力,还可以帮助企业在社会

48、和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此外,企业作为一个社会主体,在享受社会所提供的良好发展环境的同时,也应该为增进社会福利做出贡献,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社会和国际市场对企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社会责任要求和行为准则。我国企业要参与国际间的竞争,要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遵守国际规则。而且,从长远利益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企业品牌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履行包括保护环境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形象建设和宣传的最好途径。总而言之,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但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还是要靠技术进步。无论是结

49、构调整,还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都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低,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低,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低。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一方面要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同时,还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落后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增效。实践证明,在企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最主要的推动力。惟有科技进步能够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不断突破“增长极限” ,从而使节能降耗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3 3行业典范和带动作用明显行业典范和带动作用明显水泥行业作为一个高能耗

50、的行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既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要,也是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项目单位积极作好节能、降耗等工作,在节能获益的同时,成本相对降低,将更多地带动行业内企业进行类似技术改造。第三章 建设目标与规模3.1 建设目标1建设原则尽可能做到余热电站在正常运行时不影响水泥熟料生产线的正常生产,余热电站建设时减少对水泥生产线正常生产的影响,在此前提下余热电站设计遵循“技术先进、生产可靠、节约投资”的原则,具体指导思想如下:(1) 在不影响水泥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2) 在技术方案上统一考虑回收利用水泥生产线窑头熟料冷却机及窑尾预热器的废

51、气余热,冷却机采用中部抽风,合理设计中部抽风口;(3) 在生产可靠的前提下,提倡技术先进。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热力系统)技术方案,以降低操作成本和改造基建的投入;(4) 以生产可靠为前提,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和装备,克服同类型、同规模项目中暴露出的问题;(5) 余热电站设备原则上采用国产设备;(6) 余热电站主、辅机的过程控制采用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7)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对环保、劳动、安全、计量、消防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做到“三同时” 。2建设目标(1)节能效果及使用稳定,同时引进产品设备与现有设备配套;(2)节能经济效益明显;(3)不影响设施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4)基本不影

52、响周边环境。(5)年节省用电 2962.50 万度,年可节约标煤达到 10576.13吨,减排 co2达到 25342.5 吨,为企业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缓解因供电不足影响生产的矛盾。3.2 建设规模本项目为一条 2500t/d 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的烧成系统配套余热发电工程规模为 5000kw 低参数汽轮发电机组,年运行时间 6912小时。全部项目改造完成投入运营后,余热发电量达到 2962.50 万kw,折合标煤 10576.13 吨。第四章 建设条件4.1 建设用地项目单位本次余热发电技术改造项目在原有厂区内实施,不需要增加相关用地。4.2 交通运输乐昌交

53、通便利,京广铁路衡广复线贯穿境内南北,有地方铁路9 条共 185 公里。x 机场距乐昌 18 公里,公路四通八达,107 国道和京(北京)珠(珠海)高速公路途径境内,是粤、湘、桂、赣四省(区)交汇中心,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电讯快捷,50000 门程控电话可直拔世界各地,无线寻呼机(bp 机)和移动电话使用方便。4.3 资源状况乐昌市境内地貌主要分流水地貌和岩溶地貌两大类。地势中部和北面较高,向东西两侧递减,西部有大东山,中部有大瑶山,东北部有九峰山。全市山地占 72%,丘陵占 13.5%,盆地平原占14.5%。地处中亚热带,具有山地气候特征。年均气温 19.6,降雨量 1500mm,无霜期

54、 304 天。有耕地 19.05 万公顷,林地 17.2 万公顷。境内有银杏、榕树、红豆杉、桂花、兰花、乐昌含笑等珍稀古树名木和花卉 10 多种。森林覆盖率达 69.5%,是广东省重点林业县(市) 。河流以武江及其支流为主,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34.8 万千瓦。矿产主要有煤、锑、钨、铁、锌、萤石等。其中锑的储量居全省首位。主要风景名胜有金鸡岭、九泷十八滩、西石岩寺、龙山温泉、古佛岩、龙王潭瀑布等。待开发的有走马岭、庐溪峡、铜鼓岩、九峰十二度水等。4.4 企业技术、管理条件项目单位从建立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水泥生产和企业管理经验,拥有一批勤恳务实和开拓创新的团队。xx 水泥厂有限公司已充分掌握了

55、水泥余热发电技术和相关的建设、运营经验。4.5 外部配套协作条件2007 年,乐昌市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38. 24 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8.56 亿元、12.30 亿元、17.39 亿元,分别增长 8.8 %、23.2%和 18.7%。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优势产业发展较快,电力、建材、轻纺、家具业已成为工业支柱。随着韶乐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广乐高速公路即将动工,武广客运专线、梅乐公路建设的推进,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该市的区位条件将大大改善。第五章 工程技术及设备方案5.1 厂区现有状况5.1.1 总图布置1项目单位通过对水泥熟料窑炉附近

56、的初步考察分析,利用水泥生产线旁的空余场地,可满足布置余热锅炉、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及辅助设施要求。2厂区内外交通较方便,厂内道路均可行车,有利于载重卡车直达电站厂址,方便施工建设。3本项目的实施不需要新征土地,符合当地建设用地的相关规划。4根据中国地震区划图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土建设计按度设防。5.1.2 总平面布置2500t/d 熟料生产线 aqc 炉和沉降室布置在窑头篦冷机南侧,sp 炉布置窑尾预热器北侧。主厂房、循环水泵房和冷却塔布置在熟料生产线西侧的空地上。本项目所有车间布置在生产线周围 300 米范围以内,既降低了连接管道的投资,也减少了热损耗,提高了发电效率。本项目设施的坐标、标

57、高及高程等见总图。5.1.3 交通运输本工程建设在公司现有水泥厂场地内,不需建设新道路,利用原有厂区道路即可满足建设、生产、检修需要。5.1.4 竖向、排洪、雨水排除、绿化本工程建设在昌山公司现有水泥厂场地内,排洪、雨水排放、绿化等均利用水泥厂现有设施。5.2 水泥余热发电工艺说明5.2.1 水泥工业余热发电的技术发展1水泥工业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水泥窑余热发电大致经历了中空窑高温余热发电、预热器及预分解窑带补燃炉中低温余热发电、预热器及预分解窑纯低温余热发电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由于电力紧张,我国建设了一批干法中空窑余热发电水泥厂,其中水泥窑废气温度温度

58、为800900、熟料热耗为 6700kj8400kj/kg,所配套的高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发电能力为每吨熟料 100kwh130kwh,尽管该技术落后,但满足了当时水泥生产用电的需要。20 世纪 5070 年代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对水泥需求量的增加和电力供应紧张,为我国水泥窑余热发电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我国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经历了第一个发展时期,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完成了对日伪时期建设的余热发电窑的技术改造,并新建了若干条余热发电窑。在解决了余热锅炉所存在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和难题后,吨熟料余热发电量大于170kwh,标志着我国中空窑余热发电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第二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

59、,我国水泥工业以发展新型干法工艺为主,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煅烧技术的发展,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余热温度已降至 450以下,同时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一时难于缓解,余热发电窑仍然有生存及发展的条件,使我国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经历了第二个发展时期。该阶段余热发电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利用 150至 450的废气余热建设带补燃锅炉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同时将以煤粉为燃料的补燃锅炉升级为以煤矸石等劣质燃料为燃料的流化床补燃锅炉,燃用发热量小于 3000kcal/kg 以下的劣质煤(煤矸石) 进行发电或热电联供,流化床补燃锅炉所产生灰渣全部回用于水泥生产,使我国水泥窑余热利用上了一个新水平。第三阶段:随着人们节能

60、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余热温度已降至 350以下、熟料热耗为2900kj3300kj/kg 的条件下,不需要增加补燃锅炉从而不增加粉尘、废渣、烟气及二氧化硫的排放的单纯以余热利用为目的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该技术从上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研制,70 年代中期进入实用阶段,80 年代初期达到高潮,尤其是日本应用最为广泛。1995 年 8 月 17 日国家计委、原国家建材局与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 签订了基本协议书,由中国安徽海螺集团宁国水泥厂与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建设实施了一套 6480kw 的纯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该项目 1996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