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1页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2页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3页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4页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 绪论一、概念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二、填空题1教育学是研究_教育现象_揭示_教育规律_的一门科学。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和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普通教育学_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萌芽 、 _形成独立学科_ 和 _ 科学化发展 等三个阶段。三、选择题 bcbcbcc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2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a康德 b夸美

2、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a卢梭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的概述一、概念1.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可看成教育的职能。育人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

3、能和首要功能。二、填空题1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_ _教育_和_学习_ _的形式进行的。2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 社会生产需要 和 人的发展需要 的辩证统一。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 社会 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 有意识 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传递经验 的形式,是有意识的以影响 人的身心发展 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三、选择题 ba1教育的本体功能是 。a社会功能 b育人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育人b管理学生 c教育学生d教学 四、辨析题1动物界也存在与人类本质上相同的教育现象。错。这是

4、“生物起源论”的观点,把人类教育等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从根本上否认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五、简述题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2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1)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程人的培养培养人是教育的最基本职能,也是教育的特质所在。通过教育,加速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2)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人类文明

5、的传承,不是靠生物遗传实现的,而是靠教育(3)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选择和传承人类经验的精华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人才选拔时学校选择职能的又一方面。六、论述题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人口功能第一,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第二,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第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第四,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2)教育的经济功能第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第二,教育可实现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第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3)教育的政治功能第一,培养政治人才第二,培养合格

6、公民第三,传播政治意识,培养那个主流政治价值观(4)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更新与创造的功能 第三章 教育规律与原则一、概念1.教育规律:即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教育与其外部环境诸因素或自荐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教育原则:使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性准则二、填空题1教育的一般规律,即教育的基本规律、普遍规律,指存在于教育领域之内为一切教育共有的规律,这类规律有两条,即_教育与社会发展_和_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_。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_遗传_、_环境_、_

7、教育_和_人的主观能动性_ 。三、选择题 ddc1.教育的人性化是_的基本特征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知识社会2. 教育的国际化是_的基本特征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知识社会3. 教育的民主化是_的基本特征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知识社会四、辨析题1. “一两遗传胜过两吨教育”错。这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固然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物质前提,但它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性,还要

8、靠后天的环境、教育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错。这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但是,环境仅仅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会任意地使他们加以改变,或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或是乞、小偷 错。这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但是,教育并不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也离不开遗传、人

9、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五、论述题1.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内因,教育是外因,教育只有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有效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第一,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根据顺序性和阶段性特点,要求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尊重不同年龄学生的阶段特征,注意各年龄阶段间的相互衔接,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第二,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在个别方面是不均衡的,存在着发展的关键期。根据不均衡性特点,要求教育把握关键期,及时而教,促

10、使其获得最佳发展第三,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根据差异性特点,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促进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第四,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要求教育把握各个年龄阶段中比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可变性则要求教育把握学生身心发展时代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第五,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人的身心发展是身体与心理、认知和情意等发面整体的、统一的发展。根据整体性特点,要求教育必须重视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是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要适当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前面,以教育促发展。2.教育要适应并促

11、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整体上来看:一方面,教育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发展。1、社会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1)国民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第二,科技发展制约着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变革和发展第三,国民经济不平衡发展状况影响着教育发展第四,教育优先发展是当代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第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第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3)文化发展制约着教育第一,文化知识发展状况

12、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水平第二,文化模式制约着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第三,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传统与变革(4)人口因素、地域环境对教育也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2、教育发展促进着社会发展第一,教育可以通过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劳动能力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产等,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教育可以通过培养政治人才、培养合格公民、倡导主流政治价值观等,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第三,教育可以通过文化传承、选择、交流、创新等,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存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第四,教育可以通过改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发挥教育的人口功能,提高国民素

13、质、优化人力智力资源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章 教育规律的基本构成要素一、概念1.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达到一定的专业性职业标准,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2.教育机智:对一种突发性教育情境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3.教育情境: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包括学习活动、教学背景、教学氛围等二、填空题1.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_教师_、_学生_和_教育影响_。2.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民主平等_、_尊师爱生_、_教学相长_。3. 学生是教育的_客体_,又是自我教育发展的_主体_。4. 教育影响包括_教育内容_、教育方法_、_教育技术_和_教

14、育情境_。5. 广义的教育情境包括_物理环境_和_心理环境_两大范畴。三、选择题 bcc1. _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体现a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 c“主体主导”论 d“主体间性”论2师生关系是通过 而形成的关系体系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教与学的活动 d师生相互尊重四、辨析题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错。这是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观。新课程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有知识拥有者转变为合作学习者;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五、简述题1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

15、。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与方法、个性特点等,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正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正视学生是整体的人、认知与情意发展的统一体,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先导(3)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这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体现(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这是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措施和途径(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这是影响师生关系、做好育人工作的核心因素 第五章 教育目的一、概念1.教育方针: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指针

16、,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2.教育目的: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二、填空题1人的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是随生产力发展出现的_社会分工_。2在确定教育目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_个人本位论_和_社会本位论_。3确定教育目的反映出_社会发展_需要和_人的发展_需要之间的关系。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出发点_,又是教育工作的_归宿_。5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_。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德育 、 智育 、 体育 、 美育 和 劳动技术教育 。三、选择题 bda1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a孔德 b卢梭 c那托

17、尔普 d涂尔干2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_。a卢梭 b孔德 c那托尔普 d杜威3美育即_。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四、简述题1怎样理解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两个不同主张?个人本位论主张:(1)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2)教育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个人的本性,增进个人价值;(3)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4)评价教育的价值应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社会本位论主张:(1)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2)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3)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4)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在处理社会

18、发展与个人发展关系的问题上,两种主张各执一端,割裂了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的关系,走向对立,因而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起来,才是唯一科学的观点。2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什么?(1)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2)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3)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3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中,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为各育提供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

19、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五育各有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互独立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相互取代的;同时它们又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实践中,要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五育”并举并非要求学生门门百分平局发展,要正视学生个性差异,把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六章 教育制度一、概念1.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

20、间的关系二、填空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_六三三学制_。2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_单轨型_学制发展而来的_分支型_学制。3义务教育是依据_法律_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 _学校_、_家庭_和_社会_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4现代教育制度发展方向是建立和实施 终身教育 制度。三、选择题 dcabb1当代教育制度发展方向是建立和实施_ _ _制度。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终身教育 2世界上第一个颁布执行义务教育令的国家是_。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4我国颁布

21、的第个现代学制是_。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a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 c壬戍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6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是 。a幼儿园至初中b小学至初中 c幼儿园至高中d小学至高中 第七章 课程一、概念1、课程:在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由具体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和育人计划性能、育人信息载体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方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或“学生中心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3、综合课程:打破分科课程的界限

22、,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把有关联的学科及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几个成分整合成为有机整体的新型课程二、填空题1、美国著名教育学者_博比特_出版的课程一书,被认为是第一本专门讨论课程的著作,也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2、课程的纵向组织结构为:_课程计划_、_课程标准_、_教科书_。3、课程资源的特点包括多样性、价值潜在性、_多质性_等特点。4、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_相互适应取向_所超越。5、从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来看,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_过程_取向的评价和_主体_取向的评价所超越。三、选择题 bdaaca1、“课程”一词在我国文献中的出现,始见于 。 a 汉代 b 唐代 c 明代

23、d 清代2、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a 杜威 b 博比特 c 布鲁纳 d 泰勒3、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洛克4、依据 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于当年秋学期正式启动。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5、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 课程改革,依据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于当年秋季进入实验区。 a第六次 b第七次 c第八次 d第九次 6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博比特 c 泰勒 d杜威四、辨析题

24、1、课程资源就是指教材 错。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教材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五、简述题1、课程标准包括哪些内涵?(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2、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开发任何课程

25、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4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学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4个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确定骄傲与目标是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出发点;选择教育经验和组织教育经验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环节,它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则是课程开发系统运行的结果检验和基本保证 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有哪些? (1)确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2)努力解决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3)因地制宜,体现出地域特性

26、、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 (4)因校制宜,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六、论述题1、结合所学理论,谈谈你毕业学校或所在地区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应怎样改革? 第八章 教学一、概念1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血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制度和程序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3教学观:人们对小学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张,包括对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评价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和主张二、填空题1教学是学校的_中心工作_,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加强素质教

27、育、造就合格人才的 基本途径。2. 教学过程中的三条基本规律包括_教学发展性_规律、_教学教育性_规律、_教学相长性_规律。3、备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钻研教材、_了解学生_、研究教法、_摸索学法_。5. 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以下几个要素:行为主体、_行为动词_、情境或条件。6.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以下三类:陈述性知识、_程序性_、策略性知识。7. 教学中的预设与_生成_不仅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三、选择题 abc1我国当今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a课堂教学 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a备课 b上课 c布

28、置作业 d课外辅导3_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a读书指导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探究法四、简述题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4)关注学

29、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终身发展奠基五、辨析题1、教学就是上课。错。从教学活动全程来看,教学活动包括三大基本阶段,一是教学设计、计划与准备阶段,即备课阶段;二是教学实施阶段,包括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等;三是总结评价阶段,包括学业成绩的检查、评价与反馈。上课是教学的中心任务,但仅仅是教学实施阶段中的一环,因而,不能将教学仅仅视为上课。六、论述题1、论述上好课的基本要求。(1) 教学目标明确:要明确认知方面、情感方面和动作技能方面等三方面目标(2) 教学内容正确:要保证科学性和思想性,既要注意系统连贯性,又要突出重点、难点

30、和关键,图案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3) 教学方法恰当: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是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4) 教学结构合理:整个课的组织合理,结构紧凑,有效利用上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5) 教学语言艺术、教学板书有序、教学态度从容自如。语言要清楚、精炼、通俗、生动,板书规范,教态从容、精神饱满(6) 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好、教学效果佳。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第九章 德育一、填空题1.德育过程是 内化 与 建构 相统一的过程。2.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 社会需要 、_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_、_现代教育理

31、论_ 和法律政策3. 德育内容包括 政治教育 、 思想教育 、 道德教育 、法制教育 和 心理健康教育 。二、选择题 baaa1狭义的德育是 a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 c法纪教育 d 文化教育2.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进行德育时所必须遵循的_ _。a准则和要求 b具体程序 c具体方法 d实施途径3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属于_。a说理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e.品德修养法 f. 品德评价法4班主任的中心工作_ _。 a培养发展性班集体 b个别教育 c管理班干部 d心理健康教育三、辨析题1学校教育应确立德育为首的目标。正确。通常

32、认为学校教育由德、智、体、美、劳五育构成,五育之间的关系式:德育首位,统领其他各育,智育时基础和条件,美育、体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是途径。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往往智育首位德育实效性难保。四、简答题1. 简答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规律。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其中,知是基础,是情和意产生的依据,并对行具有定向调节作用;情和意是构成道德动机和道德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向行过度的中间环节;行时品德形成的最重要标志,是知、情、意的外在具体表现。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又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构成,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工作应注意全面性,对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培养五、论述题1.什么是班集体?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发展性班集体的培养与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1、班集体的特征: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班集体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1)确定集体的奋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