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静电场电场电势ppt课件_第1页
MATLAB静电场电场电势ppt课件_第2页
MATLAB静电场电场电势ppt课件_第3页
MATLAB静电场电场电势ppt课件_第4页
MATLAB静电场电场电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1用用MATLABMATLAB解决电解决电磁场中的问题磁场中的问题 -王运霞王运霞 鞠萌鞠萌 费佳成费佳成2 2问题引入问题引入静电场中的电场线,等势线,等势面等图形是一种静电场中的电场线,等势线,等势面等图形是一种抽象的模型,在现实世界不具可视化的空间场的物抽象的模型,在现实世界不具可视化的空间场的物体。所以,形象的模拟出以上问题的图形,对于更体。所以,形象的模拟出以上问题的图形,对于更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电场知识有很大的意义。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电场知识有很大的意义。静电场的问题学习与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静电场的问题学习与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有理论数值的计算,又有图形图像的辅助

2、处理它既有理论数值的计算,又有图形图像的辅助处理与理解。例如:形象的模拟出电场线,等势线,等与理解。例如:形象的模拟出电场线,等势线,等势面,这能在教学中解决教师的授课难题,又能解势面,这能在教学中解决教师的授课难题,又能解决学生的理解上的困难。决学生的理解上的困难。近年来,一直有人在不断的探索这方面的问题,并近年来,一直有人在不断的探索这方面的问题,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而MatlabMatlab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使得这些抽象问题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使得这些抽象问题能有一门精确的工具软件来处理完成。这正是能有一门精确的工具软件来

3、处理完成。这正是MatlabMatlab在图像方面问题处理的应用。在图像方面问题处理的应用。3 3问题一:等量同号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绘制问题一:等量同号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绘制问题分析:根据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问题分析:根据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他们之间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他们之间的力的力F F满足:满足:由电场强度由电场强度E

4、E的定义可知:的定义可知:4 4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 E的势的势函数为:函数为:在在matlabmatlab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U,电场,电场强度强度E E后,可以用后,可以用matlabmatlab自带的库函数绘出一对点自带的库函数绘出一对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5 5源程序源程序 :q=0.5;q=0.5;xm=2.5;xm=2.5;ym=2; ym=2; x=linspace(-xm,xm);x=linspace(-xm,xm);%横坐标向量横坐标向量y=linspa

5、ce(-ym,ym); y=linspace(-ym,ym); %纵坐标向量纵坐标向量 X,Y=meshgrid(x,y); X,Y=meshgrid(x,y); %产生自变量网络坐标产生自变量网络坐标 R1=sqrt(X+1).2+Y.2);R1=sqrt(X+1).2+Y.2);%第一个正电荷到场点的距离第一个正电荷到场点的距离 R2=sqrt(X-1).2+Y.2);R2=sqrt(X-1).2+Y.2);%第二个正电荷到场点的距离第二个正电荷到场点的距离U=1./R1+q./R2;U=1./R1+q./R2;%计算电势计算电势u=1:0.5:4;u=1:0.5:4;%等势线的电场向量等

6、势线的电场向量figurefigure6 6contour(X,Y,U,u)contour(X,Y,U,u)%画等势线画等势线gridongridon%有网格有网格 holdonholdon%设置图形保持状态设置图形保持状态plot(-xm;xm,0;0)plot(-xm;xm,0;0)%画水平线画水平线plot(0;0,-ym;ym)plot(0;0,-ym;ym)%画竖直线画竖直线plot(-1,0,o,MarkerSize,12)plot(-1,0,o,MarkerSize,12)plot(1,0,o,MarkerSize,12)plot(1,0,o,MarkerSize,12)Ex,E

7、y=gradient(-U,x(2)-x(1),y(2)-y(1);Ex,Ey=gradient(-U,x(2)-x(1),y(2)-y(1);%用等势用等势梯度求场强的两个分量梯度求场强的两个分量dth1=20; dth1=20; th1=(dth1:dth1:180-dth1)th1=(dth1:dth1:180-dth1)* *pi/180;pi/180;%电场线的起始电场线的起始角度角度r0=0.1; r0=0.1; x1=r0 x1=r0* *cos(th1)-1;cos(th1)-1;%电场线的起点横坐标电场线的起点横坐标y1=r0y1=r0* *sin(th1);sin(th1)

8、;%电场线的起点纵坐标电场线的起点纵坐标7 7streamline(X,Y,Ex,Ey,x1,y1)streamline(X,Y,Ex,Ey,x1,y1)%画左上电场线画左上电场线streamline(X,-Y,Ex,-Ey,x1,-y1streamline(X,-Y,Ex,-Ey,x1,-y1)%)%画左下电场线画左下电场线dth2=dth1/q; dth2=dth1/q; %右边电场线角度间隔右边电场线角度间隔th2=(180-dth2:-dth2:dth2)th2=(180-dth2:-dth2:dth2)* *pi/180;pi/180;x2=r0 x2=r0* *cos(th2)+1

9、;cos(th2)+1;%电场线的起点横坐标电场线的起点横坐标y2=r0y2=r0* *sin(th2);sin(th2);%电场线的起点纵坐标电场线的起点纵坐标 streamline(X,Y,Ex,Ey,x2,y2) streamline(X,Y,Ex,Ey,x2,y2) %画右上电场线画右上电场线streamline(X,-Y,Ex,-Ey,x2,-y2)streamline(X,-Y,Ex,-Ey,x2,-y2)%画右下电场线画右下电场线axisequaltightaxisequaltight%纵横坐标轴采用等长刻度纵横坐标轴采用等长刻度titletitle%题目题目 xlabel(x,

10、fontsize,16)xlabel(x,fontsize,16)%X%X轴说明轴说明ylabel(y,fontsize,16)ylabel(y,fontsize,16)%Y%Y轴说明轴说明 text(-xm,-ym+0.5,txt,fontsize,16)text(-xm,-ym+0.5,txt,fontsize,16)8 8-2.5-2-1.5-1-0.500.511.522.5-2-1.5-1-0.500.511.529 9结论:结论:可以清楚的看出同号电荷可以清楚的看出同号电荷相互排斥的现象,各电荷相互排斥的现象,各电荷的等势线呈圈状围在电荷的等势线呈圈状围在电荷周围,且越靠近电荷电场

11、周围,且越靠近电荷电场线分布越密集线分布越密集1010问题二: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势,电场的分布问题二: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势,电场的分布物理理论:平面上在x=2,y=0处有一正电荷,x=-2,y=0处有一负电荷根据: 1111源程序:x,y=meshgrid(-5:0.2:5,-x,y=meshgrid(-5:0.2:5,-4:0.2:4);4:0.2:4);%建立数据网格建立数据网格 z=1./sqrt(x-2).2+y.2+0.01)-z=1./sqrt(x-2).2+y.2+0.01)-1./sqrt(x+2).2+y.2+0.01);1./sqrt(x+2).2+y.2+0.01);%电势电

12、势的表达式的表达式mesh(x,y,z)mesh(x,y,z)%三维曲面绘图三维曲面绘图1212可以看出,在不同位置的两正负电荷由于所带电性的可以看出,在不同位置的两正负电荷由于所带电性的不同电势分布也大不相同,也可以说是在某些角度看不同电势分布也大不相同,也可以说是在某些角度看来是完全相反的。来是完全相反的。-505-4-2024-10-505101313电场分布:电场分布:x,y =meshgrid(-2:0.1:2,-2:0.1:2); x,y =meshgrid(-2:0.1:2,-2:0.1:2); %以以0.10.1为步长为步长建立平面数据网格建立平面数据网格.x,y.x,y的取值

13、范围都是的取值范围都是-2,2-2,2z=1./sqrt(x-1).2+y.2+0.01)-z=1./sqrt(x-1).2+y.2+0.01)-1./sqrt(x+1).2+y.2+0.01); 1./sqrt(x+1).2+y.2+0.01); %电势公式电势公式px,py=gradient(z); px,py=gradient(z); %求电势在求电势在x,yx,y方向的梯度即电场强度方向的梯度即电场强度contour(x,y,z,-12,-8,-5,-3,-1,-0.5,-contour(x,y,z,-12,-8,-5,-3,-1,-0.5,-0.1,0.1,0.5,1,3,5,8,1

14、2) 0.1,0.1,0.5,1,3,5,8,12) %画出等势线画出等势线 hold on hold on %保留上一次作图痕迹保留上一次作图痕迹quiver(x,y,px,py, k) quiver(x,y,px,py, k) %画出各点上电场的大小和画出各点上电场的大小和方向方向,k,k为图形参数控制为图形参数控制%quiver%quiver是绘制点是绘制点x,yx,y处的处的矢量矢量px,py,px,py,即画出各点电场的大小和方向即画出各点电场的大小和方向1414-2-1.5-1-0.500.511.52-2-1.5-1-0.500.511.521515问题三问题三 :带电粒子在电磁

15、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如果一个带电粒子在既有电场又有磁场的区域里运动,则其受到的电磁力为 这里,我们进一步讨论既有电场又有磁场情况下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BvEqF1616题目:题目:设质量为设质量为mm,带电量为,带电量为q q的粒子在的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磁感应强度为B B,电场强度为,电场强度为E E的的电磁场中运动,建立和求解该问题电磁场中运动,建立和求解该问题的微分方程,并分的微分方程,并分E E 0 0,B B 0 0;E E=0=0,B B 0 0和和E E 0 0,B B=0=0三种情况三种情况画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轨画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迹。1

16、7171818源程序:源程序:syms w x y z t B E m q; syms w x y z t B E m q; % %定义变量定义变量E=input(E=);B=input(B=); E=input(E=);B=input(B=); %输入输入E E和和B B值值x,y,z=dsolve(D2x=qx,y,z=dsolve(D2x=q* *B/mB/m* *Dy,D2y=qDy,D2y=q* *E/m-E/m-q q* *B/mB/m* *Dx,D2z=0,x(0)=0,y(0)=0,z(0)=0,Dx(0)=0.01,DyDx,D2z=0,x(0)=0,y(0)=0,z(0)=

17、0,Dx(0)=0.01,Dy(0)=6,Dz(0)=0.01) ;(0)=6,Dz(0)=0.01) ;%初始条件取初始条件取x(0)=y(0)=z(0)=0,Dx(0)=0.01,Dy(0)=6,Dz(0)=0.01x(0)=y(0)=z(0)=0,Dx(0)=0.01,Dy(0)=6,Dz(0)=0.01q=1.6e-2; m=0.02;q=1.6e-2; m=0.02;X=subs(x y z); x=X(1),y=X(2),z=X(3), X=subs(x y z); x=X(1),y=X(2),z=X(3), %赋值函数赋值函数ezplot3(X(1),X(2),X(3)ezplo

18、t3(X(1),X(2),X(3)运行上述程序,例如,取运行上述程序,例如,取E=4, B=8E=4, B=8可得下列特解并给出图可得下列特解并给出图(a a)。)。x =-15/16x =-15/16* *cos(32/5cos(32/5* *t)-49/640t)-49/640* *sin(32/5sin(32/5* *t)+1/2t)+1/2* *t+15/16t+15/16y =15/16y =15/16* *sin(32/5sin(32/5* *t)-49/640t)-49/640* *cos(32/5cos(32/5* *t)+49/640t)+49/640z =1/100z =1/100* *t t19192020感想与总结:经过一学期一学期MATLAB课程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