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doc_第1页
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doc_第2页
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 doc_123001159如何写好论文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我们写的文章,大都是论说文,即理论文章。论说文是一种议事论理的文章, 而论文属于论说文的一种,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等三个要素构成的,我们习惯上 把它们称为论文的“三个要素”。(一)论点:论点是作者对他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看法和主张。每一篇学术论文,无 论长短,都必须有一个中心论点,也叫总论点。总论点在论文中起统领全局的作用, 它是论文的“灵魂”。论文的主题通常是通过中心论点表达出来。例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总论点是: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必须改造。全篇文章就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论点,为了证明这个总的观点

2、而展开的。 一篇论文如果没有中心论点,就失去了主脑,行文就没有了方向,就不知所云。(二)论据: 论据是作者借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我们知道,写论文“观点材料要统 一”。这里,“观点”就是“论点”;“材料”就是“论据”。一篇论文能不能成 为有血有肉的整体,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当作论据呢 ?一种是“雄辩的事实”。写论文首先要让事实说话,用不容臵疑的铁的事实证 明你的观点正确性,或批驳论敌的观点的荒谬性。正如列宁所说:“为了真正弄清 楚常常被人故意混淆起来的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事实却正是十分必要的。”“应该 设法根据正确的和不容争辩的事实来建立一个可靠的基础。”当然,以事实作论

3、据, 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出来,而不追求全面、完整。另一种是“已被历史证实的道理”。如权威性的经典言论,有生命力的公理、 名言、成语、警句等等。因为它们已然经过证明,具备了无可辩驳的真理性,所以, 就可以作为论据,去证实尚待证明的新论点。我们在文章中经常引用马克思、恩格 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话录,起的就是这种作用。(三)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点和论据如果不同论证过程结合在起,那 它们不过是撰写论文所必须具备的“零件”或“素材”,只有经过论证,才能把孤 立、分散的论点、论据,按照中心思想指示的方向,遵循逻辑思维的正确途径,组 成一个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 1整体。也

4、就是说,没有论证过程,论文就不成其论文。论证按其性质来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立论,即从正面直接论述自己的观点 和主张的正确性;一种是驳论,即批驳论敌的错误言论或不正确观点,从反面间接 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合理性。论证按其方法来讲,也可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归纳论证,即从特殊到普遍, 从个别到一般,由点到面,对若干具有共同本质的事物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概括; 一种是演绎论证,即从普通到特殊,从一般到个别,由面到点,从一般的原理出发 去认识具有新质的个别事物,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总之,论文的论证过程,基本 上就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综合方法的交替使用过程。具体到一篇论文的写作过程,

5、一般地是由三个步骤或三个环节构成,这也是写 论文的基本要领。其一,确定论点,搜集论据要动手写篇论文,首先要进行选题策划,通过策划确立好主题,即总论点。每 一篇论文都要提出一个论证的中心。一篇论文,如果选题有针对性,主题鲜明,立论恰到好处,就成功了一半。那 么,如何立论,提炼主题呢,最主要的有四点:一要正确。这是起码的、基本的要求。主题不正确,是错误的观点,片面的认 识,有害的看法,全篇皆歪,整个文章就立不住了。二要深刻。所谓深刻,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能写出“人人心中 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立论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思想不断“发现”的 过程。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深切的“感受”,没

6、有透辟的“认识”,没有独到的“见的”,一句话,没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点“发现”,就不可有“高人一筹”的立 意,就谈不上深刻。三要新颖。写文章不仅不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而且也不能踩着自己的脚印走。 但现实生活中,雷同、随人“脚后”东西还是甚多,“千篇一腔”,“千文一面” 的现象比比皆是。主题“新颖”与“深刻”有关。深必新,你“入本三分”自能豁人耳目;主题“新颖”和内容的“现实性”强也有关系,你最先揭出,自然十分醒目;另外,“新颖”与“角度”新鲜也很有关系。苏轼有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写文章的道理也是一样,对同一问题,你在确立主题时,如果选择与 别人不同的角度,就会收到出奇制胜

7、的效果。所谓“一般化”,就是因为大家都那 么看,都那么写,太常见了。郑板桥写过一副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 二月花”,下联讲的就是立论的“新颖”。他认为,文章的立意要像“二月花”那 样新颖夺目,那样卓然开放,那样“领异标新”!四要集中。主题必须单一,立论必须集中。古人说得好,“凡作一篇文,其用 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一句话就能概括全文,笼罩全文,要求的就是“集中”。 文章的“着力点”应该单纯,“打击方向”应该集中,“思想焦点”应该凝聚。这正像放大镜只有高 度“聚焦”才能燃烧纸张一样,文章主题、立论只有高度的“集中”,才能形成折 服和打动人心的无比力量。论点明确以后,接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

8、恰当地表达给读者,令人信服。这里, 聚积、选择、使用论据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在使用论据上,要注意三点:一是准确性。不能用未经证实、不确凿的没有把握的材料来做“探寻新结果” 的论据。因为这类材料本身尚待证明,它当然就没有资格去证明别的东西。二是丰富性。一篇文章如同一棵大树,根深叶茂才显得充实健全。没有足够的 论据,论点是立不起来的。当然论据的丰富充实主要在于质量,而不能单纯追求数 量。论据的数量应以具体内容的需要而定,一般不要太多,说明问题即可。三是典型性。材料的说服力是由它的典型意义决定的。材料典型,可以因小见 大,以一当十;否则,材料一般化,就可能形成枝蔓芜杂,覆盖主干,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

9、。其二、构思布局,编好提纲 论点和论据基本确定以后,接着就需要把它们按照一定的形式组织在一起,即 布局谋篇。 论文在结构布局上的总要求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什么叫“条理” 呢?“条理”就是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轮到说什么就说什么,川页理成章。文章的 “条理”是顺乎客观事物的情理而自然形成的。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有条有理, 自然就会有清晰的层次,做到层次分明。当你研究了大量的材料,形成观点之后, 然后把准备论证的观点贯穿起来。一个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思想顺畅的论文布局, 就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为了达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要求,我以为还应当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纲目要清楚、思想要畅通。写论文首

10、先要解决中心论点,即主题问题, 然后就要解决思路问题。从结构上讲,“论点”的确立和“思路”的形成,具有关 键意义。也就是说,作者必须清楚地分析出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从属的、 递进的;分清各个意思之间的亲疏远近的关系,以便有秩序地、有步骤地表达中心 思想。这里,重要的一环是抓住”纲”,带好“目”。俗语说:“挈领而顿,百毛 皆顺”。第二、眉目要清晰,顺序要合理。安排论文结构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于思 想论点的逻辑划分上,把外貌相似而实质不同的观点剥离开来;把实质相同而貌不 相似的观点归并在一起。不要把所有问题,不分彼此地堆在一块,眉毛胡子一把抓。 条理捋清楚,论述的顺序就好安排了。论点之间

11、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一定要把论 点之间的从属关系、亲疏关系、上下关系、里外关系、先后关系等等区分得清清楚 楚,安臵得顺顺当当,这样,动手写起来就可以按照思维活动的逻辑规律,有层次 地向前推进了。第三、首尾要连贯,衔接要牢靠。论述问题要分层次、有条理,但并不是说要 把一个完整连贯的思想,人为地肢解和切割成互不关联的几段。布局论文的层次时, 一定要保持主体思想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前后文要相互照应:前面有问题,后面有 答案;前面有伏笔,后面有交待,从而保证一篇论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 在文章层次的发展和转换当中,一 定要设立交待联系的媒介或中间环节,使之承上启下,通畅自然。 第四、中心要把稳,“

12、收”“放”要谐调。一般写论文总是要提出问题,然后 加以分析和解决。但聪明人写论文时,开头并不把所有的问题和盘托出,而只是简 要地概述几笔,并不急于展开。也就是说,这时的笔锋是“收”着的;待到该展开 论证时,再“放”开笔锋,像剥笋一样,一圈一圈地娓娓道来,即议论一段,概括 一下,如此回旋前进,议论就会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有 力,并且又保持了从中心思想出发的层次脉络的内在连贯性。这样,一篇论文就在 “放”、“收”的交替过程中完成了。总之,结构布局论文时,要紧紧盯住“论文逻辑”这个问题。具体说,就是要 按照一定的问题,一定的提出问题的方向,找出这个问题本身应有的若干方面,以 及

13、这些方面的内在联系,然后抓住它,作为线索,作为思路,有条理、有秩序地组 织有关的思想观点,清楚明白地加以论述,以达到便于读者理解和认同的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编写提纲是最好方法。有人写文章不习惯列提纲,列几个“小标题”就匆匆动手,看起来简便,实际上边想边写,边写边想,翻来复去,有 时顾此失彼,并不省力,倒不如把提纲思索得细致一点,把思路理顺固定下来,一 气呵成。因为细纲写成,文章就“府拾可得”了,即使成文之后有些变动和修改, 也不会伤筋动骨,发生“颠覆性的推翻重来的情况。论文的提纲一般应包括这么一些内容:总论点是什么,怎么提出的;分论点有 哪些,如何安排先后次序;每个分论点附什么材料,讲什么具

14、体道理;论证每个论 点方法:如果是立论,是用形象说明的方法、统计数字的方法,还是用回忆对比方 法或分析比较方法 ?如果是驳论,是驳论点、驳论据,还是驳论证;如何开头和收 尾。其三,围绕论题,精心论证 论文的写作过程,归根到底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因而,“论证”是写 好论文的最关键环节。论证过程的基本要求,我在前面讲布局时讲到,要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这也 就是说要把论点和论据、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不能有零乱、散漫 之感。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作者需要处理好下面几个问题:第一,充分认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对于写论文的作者来说,理论思维主要反映在两个基本能力的养成和运用上, 一个是概括的

15、能力,一个是推理的能力。概括是理性认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人们的认识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转 化的阶梯。概括,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一种“舍弃”,即去掉事实材料中的杂质, 显露出它的本质。论说文的语言无论多么具体、生动,都不会是事物表象的重现, 而是一种概括性的关于事物本质的抽象。写论文一刻也离不开概括,不了解这一点, 就不能真正认识论说文的特点,也就写不了、写不好论说文。推理是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从逻辑学上说,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 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一个人如果没有推理的能力,那他的认识就只能 停止一个认识水平上。写论文既然是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形式谈论问题,那 么,就必

16、须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在论文写作中表现为各 种论证方法的具体运用,如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等等。第二,熟练掌握论文的基本结构形态 论证过程是通过文章的结构布局体现出来的,因此,论证的好与坏,与布局形 式关系极大。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文章的结构形态正是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运动规 律、内部联系和人们反映事物的逻辑思维脉络。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是多样复杂的, 它们的变化形态一般是有分有合、有开有合、有放有收的,所以论文的结构形态也 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安排布局,不要拘泥于一格一式, 即必须顺应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也呈现出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分而又总、总 而又分、分而又总等多种形态。这就是说,论文的基本结构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先总后分式,这是演 绎推理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种结构类型,故可称作“演绎式”;(2)先分后总式,这是归纳推理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种结构类型,故可称作“归纳式”;( 3)总、分、 总式,这是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使用的结构类型,故可称作“演归式”;(4)分、总、分式,这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使用的结构类型,故可称作“归演式”等等。第三,不断丰富论文的表现手法写论文讲道理,不但要讲得对,而且要讲得好,也就是说,不仅要求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