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月迹是于1982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该书收入了贾平凹早期的34篇散文。这些散文意韵之深远,恰似“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令人“欲辩已忘言”。以下是的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4月迹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4月迹优质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的线索来记叙事件、抒发感情。2体会孩子们丰富的心灵世界。3欣品味清新优美、富有诗意的散文语言。教学重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教学难点1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2对外婆形象的认识。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搜集有关咏月的诗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
2、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留下了很多的名篇佳作。那么当你月的时候,你会想起哪些咏月的诗句或歌曲呢?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今天,我们随着贾平凹一块去寻找一下月亮的踪迹,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二、出示目标检测预习ppt三、会晤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当代小说家,散文家。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
3、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晚唱商州散记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浮躁废都及直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他的散文常由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俗而又俗的平常事物写起,引出一个充满寓意和深度的哲学命题,散文集有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论集等,他的小说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他的长篇小说浮躁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文版及港台版本。现为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
4、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媚自然。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分角色、个别、集体)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五、质疑探究(1)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原来月亮是长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品味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活了,形象逼真。(2)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品味透过这样的描写手法,我们似乎窥见了孩子们水晶般的心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3)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我们就都跑出门去
5、品味表现孩子们的好奇心理,以及对事物勇于探索的品质。(4)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品味“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5)“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品味这里的月亮已不再是自然界中的景物了,而是美好事物,孩子们心中美好梦想的化身。(6)大家都觉得满足了品味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文章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幸福的渴望追求。六、合作交流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
6、么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最后得到满足呢)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失望。(指名朗读)(板书屋中之月失望)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指名朗读)(板书院中之月争执)寻月寻出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
7、属于每个人的(集体朗读)(板书沙滩之月满足)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教师点拨好是什么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3、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品味通过寻月,孩子们清楚认识到月亮、天空及未来的一切都属于他们的。因而把“月亮”当成自己的“印章”按在天空上了。体现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
8、念,说明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也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世界,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凭据和证明,也表达出作者通过神奇、大胆的想像而揭示出的深刻的哲理。4、齐读最后一部分,说说月亮在“我”眼里究竟是什么?“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思考这三种说法各有特色,你是怎样理解的?弟弟、妹妹的回答含着喜爱,赞美,热烈渴望之情。稚气的语言,显得拙朴而有诚挚。“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很有诗意的回答,运用比喻的修辞,长天为纸月为印,形象贴切,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5、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9、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让学生自己发挥)提示月迹就是月亮的足迹,大家能从课文中概括出月亮踪迹的转换场景吗明确屋中院中沙滩6、文中谁的话引起了这些场景的转换明确奶奶的三句话“月亮进来了!”“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7、在文中,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奶奶是一个童心未泯,对生活充满爱心的一个人。她了解、爱护并有意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引导孩子们发现、感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教师小
10、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总结全文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象。作者借此表达了一种要培养孩子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的情趣。七、望月遐想文章结尾孩子们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睡着了。他们会做什么梦?八、月话名称ppt九、谈谈收获师老师更希望你们追求美好理想,登上月球,探索宇宙的奥秘为航天科技做贡献。本文有以下写作特点(1)曲中见直,欲扬先抑,盛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手法。文章写屋内
11、品月、院内月、酒杯捞月、河沿追月、沙滩议月等情节,意在告诉人们,对美好的、光明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得到的道理。写月中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内蕴。写庭内月很自然地将身后的桂树联想成“月桂”,线索清晰、虚实相生、相映成趣。(2)语言清新隽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给人一种轻松、甜美的感觉如“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象尽的骨朵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一句,想像自然,富有诗的意境美,令人心驰神往。立意丰富而深刻。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4月迹优质课教学设计2文本分析这篇散文描写了作家贾平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
12、童趣。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把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在学生读顺读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表达的作家对生活、对美的理解和感悟,进而联系实际体会对美好的事物的发现都源于生活,源于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教学目标认识本课“悄、累、袅”等8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联系上下
13、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播放歌曲童年,引导学生感悟童年的美好,引出本文内容。导语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内心的欢悦;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我们人生的斑斓!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她记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闪烁着童心孕育的梦幻之光。这节课上,就让我们睁大双眼,
14、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当代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童年乐园,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去感受他那颗纯洁的童心,去追寻月亮的足迹,欣月光下的美景吧!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明确“月迹”是文章记叙的核心,作者就是通过追寻“月迹”来寄托种种思绪的。紧紧抓住“月迹”理解课文,会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介绍作者。贾平凹 原名贾平娃,1952年生,陕西丹凤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作品曾多次获文学大奖,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商州浮躁废都等。自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和人物语气,圈画出生字新词。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
15、生识记生字。没声儿(2)理解重点词语。累累接连成串的样子。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袅袅指烟雾缭绕升腾,也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嫉妒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寻找月迹在文中找出有关揭示“月迹”的位置的句子。预设紧扣文章题目,寻找相关语句是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勾画,同桌讨论,依据这些语句,学生就能大概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思考问题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2)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
16、、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事情盼月、寻月、议月。细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1)作者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地方的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预设教师引导学生从五个段落概括回答。穿衣镜上(第2自然段)院子里(第3自然段)小河里(第21自然段)眼睛里(第23自然段)。镜中月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惊喜紧张失望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月色面面相觑羡慕嫉妒高兴水中月银光、多兴奋眼中月小小的、多满足(2)作者一会儿写这里,一会儿写那里,又是屋内又是屋外,还写到了小河边,文章是不是显得很乱呢?为什么?明确不乱。本文记叙的是孩子们寻月的过程,地点的变换比较频繁,作者巧
17、妙地用奶奶的话作引领,使地点的转移显得很自然,不仅不显得杂乱,反而充满情趣。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1)作者写月迹,为什么要写镜子、院子、小河,而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化虚为实。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痕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化的心情。(2)第2自然段写月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拟人。符合儿童的心理,体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3)“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如何理解这句话
18、?明确“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4)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这句话。明确通过寻月,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月亮、天空及未来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这句话体现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也说明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力量源泉。这也正是作者通过神奇、大胆的想象而揭示出的深刻的哲理。(5)在文中,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预设在本文中,“奶奶”这个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奶奶”的身影贯穿文章的始末。教师可引导学生
19、从分析人物语言的角度来感悟“奶奶”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明确奶奶是一个童心未泯,对生活充满爱的人。她了解、爱护并有意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引导孩子发现、感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总结全文。(1)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明确文章的标题“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2)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明确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象。作者借此表达了要培养孩子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情趣。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教师总结本
20、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在我们生活的广阔空间里有着数不清的美好事物,只要用心寻找、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永恒的,对于文中的孩子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在学习这篇美文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都积极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朗读课文,还是在合作学习等方面,大家表现得都很不错,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小练笔用一段话描写出你观察到的夜景。提示可以以一个景物(如月亮或星星)作为描写的主体,然后兼顾写其他景物。完成本课对
21、应训练。朗读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师课文写了“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句子、词语上做好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验,谈谈欣的原因。师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第3自然段中的“满满的”写月亮的满圆,“玉玉的、银银的”写月光的洁白,“粗粗的”写桂树的粗壮,“疏疏的”写枝叶的稀疏,“累累的”写花朵繁多。叠词的运用充满童趣,请同学们注意积累。生第2自然段中“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写活了。师这个想象也很奇特,把月亮的情态写得很有韵味。生我补充一点。这一段中“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一句还
22、照应了前文。师照应了前面的什么呢?生照应了前面的“盼着月亮”。师对。生我品读的也是第2自然段。我把“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改为“深情地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这就把月亮比作一个美女,她偷偷地溜到“我”的院里,拟人修辞手法很传神。师这位同学的品析也很传神,有创意。生第2自然段中的“爬”字把月亮拟人化;“失望”一词写出作者对月亮依恋的感情。生我发现本文的对话很有特点。如奶奶的一句“月亮进来了”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了月亮上;课文第47自然段不仅起到过渡的作用,而且表现出了孩子们好奇的心情;第19自然段中奶奶的一句话结束了争执,也将孩子们引到更远处去寻月;文中,奶奶的话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3、。(全班热烈鼓掌。)师太妙了。老师还没有发现这一点奶奶的话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这位同学也是一位发现美的人。生第24自然段是本文的寓意所在。这月亮象征了人们追求的美好事物,只要我们勇敢、执着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心中了,“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才属于我们。(全班鼓掌。)师同学们的发言精彩纷呈。刚才这位同学实际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的确如此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美,追求美,美就属于我们每个人。师上面同学们对课文优美的词句品味细腻独特,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生因为月亮就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告诉我们要勇于追求这个目标。生作者想要记录月亮留给他们的
24、美好的东西。生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师是啊,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变化的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作者通过记叙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析月迹是一篇精美的文章,其精美之处体现在文章的语言中。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品味文章语言的环节上做得很好,既有抛砖引玉的启发,又有精彩点评的肯定,还有深入总结的提升。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品味细腻,思考独到,探究得当,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想必他们的收获也是颇
25、多的。本文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为了避免让学生读得支离破碎,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我就思考编者的意图,他们是想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在读中领悟作者的美好情感,在读中明白只要我们有了美好的情感就会去发现美好的生活的道理。于是教学中,我就带领学生读课文,由分自然段读,到小组合作读、默读,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把我想到的能读的方法都用上了。一节课下来,学生终于把课文读通了,可是情感的表达还是不够。怎么办呢?于是我从杂志上找到了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文章,在授课前也读给同学们听了。在我的带动下,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感来读文章,分析文章,效果的确很好。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4月迹优质课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会
26、认“袅、嫦”等7个生字,掌握“累”这个多音字。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月之美。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教学重点给文章划分段落。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月之美。教学难点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看到题目,我想起一首诗(出示课件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这首诗是孩子们眼中的月,“白玉盘”、“瑶台镜”多么美好的比喻呀。从中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今天这篇文章也写了孩子眼中的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板书月迹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出示课件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解决这些生字词。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生汇报学习成果课文共分三部分板书(出示课件4)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三、细读,寻月之迹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读文章,(出示课件5)思考文章围绕着月迹主要写了哪件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沪教版选修4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冀少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科版选修化学上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云计算数据中心托管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智能穿戴设备生产承揽合同补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化储藏室货架设计与安装合同2篇
- 2025年度婴幼儿奶粉市场调研与品牌推广合作合同4篇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竖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凡尔赛”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及传播研究11000字(论文)】
- ppr管件注塑工艺
- 液化气站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思路及措施
-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劝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 中国农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规定
- 初中英语-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学课件设计
-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自评报告
- 优秀支行行长推荐材料
- 中国版梅尼埃病诊断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