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煤尘爆炸安全措施_第1页
防止煤尘爆炸安全措施_第2页
防止煤尘爆炸安全措施_第3页
防止煤尘爆炸安全措施_第4页
防止煤尘爆炸安全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容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容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防止煤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通防工区2012年2月1日防止煤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意见栏编 制通防工区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通防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防止煤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通过2010年6月沈阳煤科院对我矿C5、C6、C8、C9、C11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结论得知,区内煤尘火焰长度为0mm,岩粉量为0%,挥发分较低,无煤尘爆炸性。但为了更好的杜绝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二、综合防尘措施1、在施工煤、岩钻孔时应采取湿式打眼;放炮时采用水泡泥、放炮喷雾,并冲洗巷帮;装煤、岩时要采

2、取洒水、净化喷雾等综合防尘。2、井下所有运煤转载点必须有完善的喷雾装置,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主要进回风大巷和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装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安装净化水幕距上下出口不得超过30米;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得超过50米,同时距迎头20米应安设一道放炮喷雾或洒水喷雾,最好能自动喷洒;安装的水幕应覆盖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效果好,使用正常。3、采煤机、掘进机必须正常使用内外喷雾。采煤机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 MPa,同时在综采工作面设置移架自动同步喷雾;掘进机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3 MPa,并能覆盖整个滚

3、筒,外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小于3 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4、定期冲洗井下巷道积尘,主要进、回风大巷每月至少冲洗一次,掘进工作面巷道每周至少冲洗一次,采区巷道冲洗周期由矿领导在通防办公会上决定。通防工区做好各施工地点的防尘监督管理工作,并有定期冲洗巷道的制度,做好记录以备检查。5、坚持做好集团公司下达的逢“8”防尘制度,通防工区做好监督、考核管理工作。6、对积尘较厚的地点,应先洒水湿润煤尘,再将煤尘清理装车或载入胶带输送机上运走。7、加强防尘系统管路的管理。(1)、掘进巷道长度在100米以上的应敷设防尘管路。(2)、安设的管路

4、要托挂或垫起,吊挂平直,拐弯处设弯头。管子的接头、接口拧紧,做到不漏水;主要大巷每隔100米应安设一个防尘三通,掘进巷道每隔50米应安设一个防尘三通,并能正常开启使用。8、净化水幕的安装及维护(1)、掘进工作面的净化水幕安装在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50m的范围处,每排水幕设专人管理、维护,必须保持所有喷头的喷雾状态良好,喷头沿巷道横断面布置,喷嘴的安装数量和安装角度应使水雾能覆盖巷道全断面,喷头损坏或堵塞时必须及时更换和处理。(2)所有净化水幕超过规定距离时应及时挪移。9、通防工区必须健全防尘制度,配有足够的防尘专业人员,防尘系统图纸和防尘资料台账保证齐全,记录准确,图纸及时更新。每月按规定进行矿

5、井粉尘的分析、化验、测定工作;矿井必须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并有符合国家关于粉尘测定的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测定仪;井下所有测尘点半月测尘一次,呼吸性粉尘浓度每月至少测定一次,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每6个月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地点时也必须测定一次。三、隔爆安全技术措施为防止爆炸由局部影响到全矿大范围的灾难性,采取隔爆水棚作为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水棚是由架设于巷道顶部充满水的水槽袋组成,当发生爆炸时,冲击波将水棚震翻及破碎,水被泼洒出来,形成水幕带并充满整个巷道,以此抑制熄灭接踵而来的火焰,阻止爆炸的传播。1、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安装的质量要求: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6、第一百五十五条的规定:矿井的两翼、相邻的采区、相邻的煤层、相邻的采煤工作面间,煤层掘进巷道同与其连的巷道间,煤仓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地点同其相连通的巷道间,必须用水棚或岩粉棚隔开。2、容光煤矿隔爆水棚主要采用60L、40L的水袋组成。3、水棚的计算与布置(1)水棚的布置方式为集中式。(2)总水量:G=200s 式中:G总水量L;200每平方米巷道所需水量L/m2; S巷道断面,m2。 (3)巷道需挂水袋数量:按40L/个和60L/个计算; N=200s/40(60)式中:N需挂水袋数量个数; 200每平方米巷道所需水量L/m2; S巷道断面,m2。40(60)

7、每个水袋容水量为40L(60L);4、对隔爆水棚架设的要求 (1)、水棚排间距为1.2m,主要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30m。首排水棚与掘进头、回采面上下口、装载点距离为60200m。水棚应设置在巷道的直线段内。水棚与巷道的交叉口、转弯处、变坡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2)、主要隔爆水棚设置在与主、副井筒相连通的皮带、轨道和回风大巷。辅助隔爆水棚设置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采区内的煤巷、半煤巷掘进巷道,煤仓上口联络巷。5、水棚给水系统水棚采用巷道中消防管路系统给水,在水棚附近的消防尘管路上设阀门,接胶管给水棚注水。6、隔爆水棚的安装、拆除与维护:(1)按设计要求选择合理位置打眼并埋设吊钩。

8、(2)隔爆水棚应设置在巷道的直线段内,棚区前后20m的巷道断面与棚区断面一致。(3)隔爆水槽(袋)安装方式呈横向吊挂式布置,水槽(袋)长边垂直于巷道轴线),水槽(袋)应采用易脱钩的吊挂方式,挂钩位置应对正,每对挂钩的方向要相向布置(钩尖与钩尖相对)。(4)水槽(袋)底部至巷道轨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8m;水槽(袋)外边缘与巷壁、顶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0mm,距离顶板不大于1m;水槽(袋)之间的间隙与水槽(袋)同支架或巷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m,特殊情况不得大于18m;同一排水槽(袋)之间最小间隙不小于100mm,不大于1.2m。(5)水槽(袋)吊挂必须排列整齐,要求保证下边缘在同一

9、水平。(6)水棚区应设有加水的三通和阀门,备有加水软管。水棚安装完毕,水槽(袋)内必须加满水,并悬挂隔爆设施说明牌。(7)水棚设专人管理,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发现水槽(袋)损坏,必须及时更换,并随时补充水量,保持水量充足,并做好相关记录。(8)撤除水棚时,首先将水槽(袋)的水放掉,回收水槽(袋)后,逐个拆除水棚托架。(9)撤除的水棚托架、水槽(袋)、配件要及时装车运走,不能及时运走的应在指定地点堆放整齐,并挂牌管理。四、防止煤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1、坚持湿式打眼、水炮泥、水幕、隔爆水棚、转载点喷雾、煤机喷雾、架间喷雾等综合防尘措施,并做好个体安全防护。2、井下严格控制电气焊,不得残留火星,杜绝电器

10、失爆现象,控制一切火源,以防发生意外。3、加强防尘管路的管理。防尘水管应铺设到所能产生粉尘和积尘的地点,并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每隔50m安设一个防尘三通。4、井下电气设备及保护必须选用:电气设备的外壳应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以保证电气设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各种电气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搬迁不允许带电作业。5、全面加强全矿干部职工防尘方面的教育,切实利用粉尘防治设施,杜绝煤尘堆积现象的发生,消除煤尘爆炸的根源。五、避灾路线及避灾措施1、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1501工作面1501运输巷主(副)斜井1024平硐地面。2、井下发生煤尘爆

11、炸事故时,遇险人员的避灾方法: (1)事故发生后,遇险人员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发生事故的地点和自己所处的位置。 (2)当遇险人员位于事故地点的上风侧时,应迎着风流撤退,位于下风侧时,可迅速使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快由捷径进入新鲜风流中。 (3)如果在撤退过程中遇有冲击波及火焰袭来时,应背向冲击波俯卧在底板或水沟内,头要尽量低些。爆炸波过后,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 (4)若巷道破坏严重,又不知撤退路线中是否安全,就应选择顶板坚固,无有害气体,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耐心等待营救。并尽量利用风筒、木板、工作服等材料搭筑风障,阻止和减少有害气体的进入。同时要时刻注意附近情况的变化,发现有危险时,应立即转移。 (5)躲在避难硐室或躲避洞内的人员,应倒卧休息,并关闭矿灯,只留一盏矿灯,挂在硐室口,灯头向外,以示有人,或有可能,应派出两名有经验而又熟悉线路的老工人进行侦察,并在沿途作上信号标志,以便救护队寻找。经侦察人员确认后,在场的领导应迅速组织大家沿安全路线撤离。 (6)避灾中,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主动照顾好受伤的人员,换人随时敲打铁轨或铁管,发出呼救信号,并尽量寻找电话,以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