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沙市流浪乞讨者现状社会调查报告摘要:流浪乞讨现象在中国古已有之,千百年来,乞丐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也在不断地演变、发展当中。时至今日,乞丐群体、乞丐现象作为一种棘手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城市治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有着严重影响,已经引起了广大市民和社会舆论媒体的强烈关注,要求对这一群体进行有效治理的声音越来越强烈,2010学年上半期,我们小组六个人,一同走近了流浪乞讨者,通过调查普通市民和街头流浪乞讨者,开始了对长沙市流浪乞讨者现状调查,研究流浪乞讨者类型、年龄性别比例等情况,并研究其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关键词:流浪乞讨者,流浪乞讨职业化,社会救助,收入差距正文:1.问题的
2、提出近年来,长沙经济水平不断发展,长沙街头却出现乞讨人员大量增加的现象,乞讨者乞讨的方式五花八门,乞讨原因也是各式各样。街头的乞丐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但是随着乞讨者的增多,许多乞丐确实真假难辨,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传统态度也在发生改变。乞讨现象就像城市的顽疾,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有损城市的形象。而且,乞讨者还为城市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对长沙市的乞讨现象,做了初步的调查研究。2.研究方法调查分类:年龄性别比例、乞讨方式、乞讨原因、乞讨日收入、乞讨年数、家庭情况、来源地、食宿问题以及对救助站的看法。去火车站、商业街、公交车、旅游景点等地考察采访流浪乞讨者。通过观察、拍照、与流浪乞讨者交谈等方
3、式了解他们的来源地,以及乞讨的方式、原因、目的等信息,并填写我们设计的“乞丐版长沙市流浪乞讨者现状调查的问卷”;设计“市民版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询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流浪乞讨者的看法;走访民政局、救助站和派出所等相关部门,采访流浪乞讨者活动场所的工作人员、小贩和清洁工等。并就流浪乞讨者的各种信息,以及处理流浪乞讨者的方案进行调查;去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流浪乞讨者的现况、对流浪乞讨者的政策法规、历代流浪乞讨者产生的原因、行乞方式、对流浪乞讨者的安置方法和各国有关流浪乞讨者的资料总共发放长沙市流浪乞讨者的现状调查问卷(市民版)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0份,实地
4、采访长沙市流浪乞讨者104位,获得有效采访记录100份。3.调查结果与分析3.1 长沙市街头乞讨现象现状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当日,长沙市收容遣送站更名为长沙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站本着乞讨者自愿的态度,对所有自愿受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均实施救助,解决其临时生存困难,帮助他们重返家园,对乞讨者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近7年后,长沙市区流浪乞讨者的现状究竟如何?我们小组一起走上街头,通过询问流浪乞讨者活动场所的工作人员、小贩和清洁工,走
5、访民政局、救助站和派出所等相关部门,以及实地采访、考察了104名流浪乞讨者,获得有效采访记录100份,对长沙市流浪乞讨现象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关于流浪乞讨者的来源地,根据我们调查估计,目前常年分布在长沙市区的流浪者约25003800名,其中外省的占54,本省其他市的占29,本市的占17,主要由以下几类人员组成:1.有劳动能力但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2.老年人;3.智障、残障人员;4.以乞讨为工作的正常成年人;5.未成年人;6.有组织的团伙乞讨人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外省流浪乞讨者占据了长沙市流浪乞讨群体的半壁江山。关于行乞形式,我们以蹲点、跟踪、接触采访等形式,观察了步行街、火车站、芙蓉广场等场
6、所的104名流浪乞讨者,统计后归纳的主要行乞形式有:才艺表演、通过老弱病残等弱者形象博取同情、强迫兜售、以悲惨遭遇博取同情、以僧人尼姑道士身份化缘五种,其中才艺表演约占23%,通过老弱病残等弱者形象博取同情约44%,强迫兜售约11%,以悲惨遭遇博取同情约18%,以僧人、尼姑、道士身份化缘大概4%。可以看到活跃在长沙市的流浪行乞者大多为老弱病残形象,同时也可以看到:采用才艺展示这种劳动付出形式的行乞者也占到了流浪乞讨群体的1/4。关于行乞原因,通过对100份有效流浪乞讨者采访记录的统计,我们发现,长沙市流浪乞讨的最主要原因竟然是行乞行业低劳动、高收入而形成的职业乞丐,占到了总数的42%,让人非常
7、的惊讶。而因年老、疾病、残疾确实丧失劳动能力不得不沦为乞讨者的只在流浪乞讨大军中占36%,同时因为遭遇天灾人祸行乞的约13%,受人操纵被迫行乞约9%。虽然我们调查采访的人数有限,样本的代表性不是非常的强,但是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认为依然能一定程度上反映长沙流浪乞讨的现状,流浪乞讨的职业化确实广泛存在并占据较大比例。以年龄来分,乞讨者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分布。经调查,长沙市流浪乞讨者年龄比例如下:0-17岁的青少年大致占总流浪乞讨者的9%,流浪乞讨者的低龄化越来越明显,18-40岁的青年约为21%,41-65岁中年约43%,66以上的老年人约占27%,男女性别比例约为74:26。关于乞讨者的收入,我
8、们在街头对五种不同乞讨方式的乞讨者每类五人进行蹲点暗访,通过目测25名乞丐在二十分钟内收入,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估算出采用不同乞讨方式的乞讨者的月收入(如表):乞讨形式20分钟内目测平均收入(元)平均月收入(元)才艺表演 52400通过老弱病残等弱者形象博取同情3.81824强迫兜售 4.52160以悲惨遭遇博取同情2.51200以僧人、尼姑、道士身份化缘314403.2 市民对乞讨现象的认识分析 近期,我们小组对长沙市民发放了一些问卷,主要是分析市民对城市流浪者的看法,流浪者在市民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以及对市民对流浪者行为的分析。我们总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有效问卷170份。经过我们小组
9、整理、统计、补充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l 目前,长沙市流浪乞讨群体庞大。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超过91.2%的市民表示会经常遇到流浪者,表示没有遇到过的市民仅占2.3%,可见城市流浪乞讨者的数目巨大,而且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也部分反映出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失效以及管理的不完善。(1、经常遇到;2、遇到过一两次;3、没有遇到)l 流浪乞讨者在人流量大、经济繁华地带居多。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市民表示通常会在繁华街道、车站及旅游景点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遇到乞讨者,少数市民表示居民区内也有少量乞讨现象。由上可以看出,城市流浪乞讨者更倾向于在经济发达繁华地带、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乞讨。 火车站、汽车站公交车商业街居
10、民区地下通道旅游景点其它l 流浪者大部分是通过老弱病残等弱者形象和才艺表演博取同情。170个有效被调查者中,有145人遇到的流浪乞讨者是通过老弱病残等弱者形象进行乞讨,83人遇到的流浪者是通过才艺表演进行乞讨,61人认为流浪乞讨者是以悲惨遭遇博取同情进行乞讨,少数市民认为流浪乞讨者是通过强迫兜售以及以道士等形象化缘乞讨。可以看出,大多行乞行为是以市民同情心为基础的,利用人们的同情获得一定的金钱或生活必需品。较少的行乞者凭借自己的才艺展示来进行乞讨,另外的少部分行乞者则利用假的行乞条件进行乞讨。(1、才艺表演;2、通过老弱病残等弱者形象博取同情;3、强迫兜售4、以悲惨遭遇博取同情;5、以僧人、尼
11、姑、道士身份化缘)l 面对流浪乞讨者,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冷漠走开。由下图可知,面对流浪乞讨者,48.3%的市民会当做没看见、走开,但仍有约44.2%的人会给钱,6.4%的人会给食物, 只有1.1%的人会斥责,更吸引我们注意的是,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表示会报警。其中男性公民选择给钱的方式多于女性公民,女性走开及给食物的的比率比男性高,可以看出,大约一半的公民会以给钱和食物来对待流浪乞讨者,而且其中男性更容易以此方式对待他们。由上图也可以看出,大约一半的公民选择离开,多半原因是行乞现象日趋严重,数量过大,而且真假掺杂,流浪乞讨者中包含了许多“职业乞讨者”以及暴力、黑暗的不法乞讨组织,利用人们的同情
12、心获得暴利,使得市民不敢相信流浪者。而且没有一个公民选择报警,可以看出公民们对流浪乞讨者的管理还没有很深层次的社会理解力,当无法确定是否是真实的乞讨,我们最好的选择方法其实就是报警,如果是假的,警察可以将其抓获以防止其骗人,如果是真的,警察将送其到收留所,避免他的流浪,以上可以看出,公民还需加强报警意识,与警察一起配合,已达到最佳效果。由上图可知,在年龄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青年以给钱和食物的方式对待流浪乞讨者的比老年人多,而老年人大多选择走开。原因可能是年长者社会经历更加丰富,防御意识更强,也包括年长者经济实力没有中年人充足。l 大部分市民对流浪乞讨现象表示同情。由下图可知,当面对流浪乞
13、讨者时,约50%公民会表示同情,22%的公民会表示厌恶,5%会表示愤怒,23%的公民会表示没感觉。其中,女性表示同情的比例远大于男性的比例,而男性表示愤怒的比例也比女性要高,可以看出,女性更容易对弱势群体感到同情。由下图可知,在年龄的分类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加,表示同情的人数在逐渐下降,而表示没感觉的人数却一直在增加。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长,由于有些人看到部分乞讨的虚假和诈骗性而挺高警惕,所以渐渐的人们的同情因为现实的情况而减少了。l 大多数市民认为年老、残疾和疾病是乞讨的最主要原因。由下图可知,42.4%的市民认为乞讨的最主要原因是因年老、疾病、残疾和丧失劳动能力,34.7%
14、的市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职业乞丐”,28.2%的市民认为最主要原因是被迫行乞、受人操控,极少部分市民认为最主要原因是遭遇天灾人祸。可以看出,市民们最容易表现同情心的对象是老弱病残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而且“职业乞丐”、暴力黑暗行乞组织也已经被市民所关注,并由此而提高了警惕。(1、因年老、疾病、残疾丧失劳动能力;2、低劳动、高收入形成的职业乞丐3、遭遇天灾人祸;4、受人操纵被迫行乞)市民表示厌恶、愤怒、没感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行乞现象原因是虚假的,过多的虚假行乞现象使市民对于流浪乞讨者的惨痛遭遇都不是很确定。l 对于流浪乞讨现象,大多数市民认同应由政府部门妥善安置。由下图可知,在对待流浪乞讨现
15、象的态度方面,65%的公民认为应该由政府部门和慈善机构妥善安置,15%的公民认为他们是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的爱心援助,12%认为应该严厉打击,8%认为这是乞讨者的自由权利,他人无权干涉。主要原因是乞讨现象的出现,不仅对市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更主要的是对一个社会的安定和结构的稳定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有如近些年来城市流浪乞讨现象的过度增长就已经对社会的治安和稳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解决流浪乞讨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这不仅需要我们的爱心和法律的保障,更需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对此现象的妥善安置和管理,因为只有政府加强监管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从图表中我们可以比较出来,女性选择应该严厉打击的
16、比率更高。而男性更多的认同这是乞讨者的自由权利,他人无权干涉。在年龄的比较方面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更高的比率来选择严厉打击,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会选择由政府部门安置。l 绝大多数市民认同颁发“行乞证”。对于有人提出通过颁发“行乞证”对流浪行乞人员加以辨别、管理的方法,50%市民支持,30%反对,20%无所谓。“行乞证”是用来对流浪行乞人员加以辨别管理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市民辨别乞丐,防止的上当受骗,倡导“文明乞讨”,大多数公民选择颁发“行乞证”的主要原因是目前行乞数量过多,真假掺杂,为避免上当所以希望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识别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而使行乞黑势力受到遏制,从而减少或消失。同时可
17、以看出,女性的支持率高于男性,男性的反对率高于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加重视行乞现象的真实性,而男性则更加侧重于流浪行乞者的人权。可以看出,此方法还是有比较大的群众基础的,可以帮助大家辨别真假行乞,也可以帮助真正有苦难的人更好的生活。目前虽有反对的公民,但是相信适当的改善可以有更好的效果。4. 启示与建议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两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创造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大帷幕。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城市流浪者的身影仍随处可见。女作家毕淑敏对此称之是“不知如何对待”的“大城市眉眼上的瘤”。这个“瘤”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隐隐的痛。面对这一串社会和谐大乐章中不和谐的音符,我们应
18、该怎么应对呢?我们在市民版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询问了市民们对于解决流浪乞讨现象建议,最后经过整理归纳,再加上我们学习、参考的众多国内外专家意见,以及我们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我们对于解决长沙市流浪乞讨现象提出了启示与建议,分别从国家、社会和流浪乞讨者三个方面研究了对策,具体如下:4.1 从国家角度出发l 大力加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坚持在农村培育自食其力、奋发向上的谋生文化。我国城市的乞丐, 基本上来自农村, 而在中国农村封建乞丐
19、文化一直未能彻底根除, 在改革开放之后, 甚至有了很大程度的复活。中国民间一直流行这么一句话: “大不了去要饭”, 这就是乞丐文化的典型表现。要根除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乞丐文化,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长期坚持在农村中进行健康向上的谋生文化的教育。l 建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完善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从基本救济、五保供养、优抚安置、扶贫等逐渐推进,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覆盖面,使农民老有所养、弱有所保、病有所医、幼有所学。再次,建立农村人口流动动态管理机制。
20、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实行的是以居住地管理制,无法限制人口流动和管理流动人口。所以要出台相应的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如对所谓困难户外出要制定外出召回制;对外出自动返乡的弱势困难户要制订关心制等。l 加强法律管制对原生乞丐,按照相应法规做好救助管理工作。对职业乞丐实施软控制和硬控制相结合的策略, 同时解决相关法律、制度缺位的问题。软控制即文化控制, 它侧重于人的思想教育方面, 目的是要将社会对个人的外部要求内化为人的自我内心尺度。硬控制, 即要针对乞丐群体中存在的一些犯罪现象, 由公安司法部门进行有的放矢的打击。此外, 对于乞丐群体中特有的、隐藏着的违背社会道德和规范的丑恶现象, 如经营乞丐现象、以欺
21、骗行乞、租童乞讨、人为制造残疾乞丐等现象,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遏制和防范此类现象的出现和蔓延。l 规范城市乞丐救助管理城市街头大部分乞丐宁愿露宿街头、流浪乞讨,也不愿意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无偿救助。而全国929个救助管理站相当一部分的救助量不足,造成资源闲置,造成管理区的一个新的盲点。l 政府直接参与救助或者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救助首先,扶持和引导民间力量,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物捐款,创设“浏览者救助基金”或相关救助组织,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慈善救助机制。其次,启动行乞信用机制,以现有救助管理站为主体,联合公安、乞丐户籍所在地机构等部门,对真正贫困和无生活能力的乞丐进行
22、身份确认并颁发行乞资格证明,合理规范其乞讨形式、时间、地点等,使其文明乞讨,这有利于对乞丐进行有效管理,降低其不良社会影响。l 规范社会、政治风气在社会治安的管理中, 传统的控制机制如基层党政机关、治保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软弱、涣散, 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成员不足以发挥充分的强制作用; 导致相当多的流动人口处于无人管理的失控状态,乞讨现象就因此滋生蔓延开来。所以政府要规范社会、政治风气,避免因政府机关纪律涣散导致工作上的疏忽。4.2 从社会角度出发l 社会互助我国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那些富裕的地区和人群要主动帮助贫困的地区和人群。 l 成立相应的社会组织成立慈善机构,对乞丐进行慈善救助,这是公众天然的道德需求。在辨别真伪后,慈善机构可以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乞丐捐钱捐物。加大对乞丐群体的救助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行乞者进行职业培训,改变他们以乞讨为生的观念,广开就业渠道,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其就业。对于那些确实缺乏劳动能力的行乞者应予以保护和帮助,如为残疾人建立福利工厂、为特困人员提供岗位等。l 给予人文关怀。从乞丐的本质上看,他们属于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乞丐处于金字塔最底层生理的需求阶段,即他们连生理需求都难以满足。如果我们在他们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基础上抹杀他们被尊重的需要,那他们达到最高层自我实现的需求的概率基本就为零了。因此,针对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集装箱买卖合同-2024版3篇
- 二零二四年度货物采购合同范本(2024版)2篇
- 2024年工地塔吊维护保养服务协议2篇
- 综合商务谈判练习:2024年康师傅产品经销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弱电工程审计评估合同3篇
- 2024版简化版社保劳动合同3篇
- 2024年项目管理服务条款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环保设备生产与购买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砂浆行业市场推广与广告投放合同
- 2024年版爆炸品车辆运输协议2篇
- 工程伦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转型中的中东经济研究报告
- 药师求职简历
- “互联网+”创新应用(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微视频短剧行业盈利模式解析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二年级上册第8课 小心“电老虎”课件
- 2024年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服务行业技能考试-福彩投注站销售员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校园课件
- 财务科长年终工作总结7
-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11课 门 窗 墙(全国一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