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6/96fc391d-28ed-4bca-9a4a-9d0d6e8f56d8/96fc391d-28ed-4bca-9a4a-9d0d6e8f56d81.gif)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6/96fc391d-28ed-4bca-9a4a-9d0d6e8f56d8/96fc391d-28ed-4bca-9a4a-9d0d6e8f56d82.gif)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6/96fc391d-28ed-4bca-9a4a-9d0d6e8f56d8/96fc391d-28ed-4bca-9a4a-9d0d6e8f56d83.gif)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6/96fc391d-28ed-4bca-9a4a-9d0d6e8f56d8/96fc391d-28ed-4bca-9a4a-9d0d6e8f56d84.gif)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6/96fc391d-28ed-4bca-9a4a-9d0d6e8f56d8/96fc391d-28ed-4bca-9a4a-9d0d6e8f56d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任务书 题 目: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分析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一)主要任务 按照学校和经济系的统一要求,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毕业论文及其他与毕业论文相关的任务。 (二)主要目标 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分析?以滕头村为例的研究,在了解全国各个地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其原因,得出相应的结论或建议,从而
2、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的参考。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腾头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基本情况现状入手,重点是对滕头村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分析,使全国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得到有效地发展。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清楚滕头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在全国范围内更好的做好土地流转的工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必须观点明确、论证有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并能切实反映学生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毕业论文应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资料(详细注明出处和版本)等,字数要求10000字。毕业论文须由
3、学生个人独立撰写完成。论文要求紧扣题目,搜集资料充分,能综合运用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定的个人见解,有一定的创新之处,所提建议对实际工作改进有参考价值,能独立查阅并正确引用中外文有关文献。要求文字通顺简练,条理层次清晰,思路清楚,书写整齐,图表准确等。 三、计划进度 2009年10月 确定选题,检索文献; 2009年10月 下达任务书; 2009年12月上旬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 2010年3月上交论文初稿; 2010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 2010年5月上、中旬 论文定稿、评审; 2010年5月下旬 论文答辩。 四、推荐参考文献 题 目:
4、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 一、引言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土地承包户依法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通过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进行处置,获得收益的行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重要的物权变动行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在实际土地流转过程中,各种问题也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展,也制约了土地流转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作用的发挥。因此,分析和研究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有序地流转,对于进一步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与形
5、式 (一)土地经营没有统一规范的流转程序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流转程序,流转多发生在农户与邻村的农户及亲戚之间,流转时签订合同的比例较少,大多数情况下是口头约定。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形式主要是土地的转包,并且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显著差别。(朱震宇(2009) 在一些调查的数据来看,在实施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会出现流转规模小,流转操作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不健全、流转合同不完善,承让方没有后盾支援,少数流转土地改变用途等现象,给流转工作带来了不好的困难。陆冬妹 唐康元 陈爱平 文克莲2010在流转过程中则会出现多数农地流转无书面合同,流转的主题不明确,合同不规范
6、,同时存在流转市场化程度低,耕作的规模流转难度大,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主开发资金匮乏等问题。(甑靖(2010) (二)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大,范围不广 从规模上来看,据农业部统计,2008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0.072亿hm2,占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90%,到2009年底,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0.10亿hm2,超过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2%。据广东省农业厅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底,广东省流转面积达28.13万hm2,占农村家庭承包面积的14.40%。在浙江等省份,流转比例已近30%。从流转模式上来看,据农业部的统计,目前的土地流转主要有同村内转包、对外转让、
7、土地互换、出租、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等五种模式,此外,一些地方还有分季流转、土地托管等细分模式。土地的集中,造就了众多种粮大户、规模农场,也吸引了更多工商资本和外资的介入,农地的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从流转市场程度上来看,随着土地流转的蓬勃展开,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农村土地市场。农村发展研究所以目前中国每hm2农地538美元的租金中位数、30a租期、5%的回报计算,每hm2农地的价值约为1万美元,全国1.20亿hm2耕地的总市值则约为1.20万亿美元。以其中11%完成流转计,市场规模已达1 320亿美元。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着分户承包经营与产业化集约经营、征地的强势性与农户保护土地弱势性
8、、流转的自发性与土地收益的不确定性等矛盾。(李瑞记2010)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村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上出现规模不大,范围不广等问题。在农村土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情况下,同时存在着农民恋土情深,不易流转,农村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滞后,政策宣传贯彻不到位,制约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缺乏相应的中介服务,少数领导干部执行政策存在偏差,改变流转土地的农业用途等相关问题。(乌志华2010),这些问题同样导致了我国农村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上出现规模不大,范围不广等问题。 三、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 (一)法律和各种制度与机制的不健全 现阶段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国内
9、的很多研究者有一些共识,首先是法律和各种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有些行为不能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文新2009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农村土地流转在立法层面政策不完善。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从该规定看,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集体所有。李毅、赵兴罗2009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土地流转困难,同样提出制度不健全阻碍土地流转。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
10、低生活保障等,而在农村社会保障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土地充当着社会保障的角色,发挥着社会保障的效用,当农民兼业从事非农生产时,尽管失去非农就业机会,农民仍可返乡从事农业生产以获得农业收入,这时,农村的土地成为他们最后的也是最基本的保障。肖富义2009也认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和有序的管理,出现了损害农民利益等各种问题。目前,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还没有建立,在完备流转手续、规范流转程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具体的规定,致使不少农户私下进行自发性的流转,不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未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一旦出现纠纷很难进行调节。 (二)主权无法得到保障
11、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农民的权益涉及是多方面的,诸如经济权益和再就业权益,这些权益得不到保障,不仅阻碍土地流转,也危害社会稳定。肖富义2009认为土地流转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地方借土地流转损害农民权益。涉及农民“失地”、农民“身份”和农民“失业”问题,以及农民流转土地后,其就业、生计、医疗、教育和养老保险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保障,尤其是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使得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处置不当,不仅影响已开展或正在进行的土地流转,甚至可能危及社会安定。陈亚东,刘新荣2009认为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是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地方
12、把土地流转作为增加村组集体收入的手段和突出地方政绩的形象工程,用行政手段干预农民的土地流转,损害农民的利益。二是农民应得的流转收益存在较大风险。农民从土地流转中得到的利益不够补偿因流转而损失的费用,所以农民不愿意流转造成流转困难。一般来讲,高风险总是伴随着高收益,但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却显著低于其他产业。土地流转所引起的收入流增加很小,甚至不能补偿交易和执行交易的费用。土地价值太低,农民靠种地不可能发家致富,所以无人愿意种地。但除了种地,农民其他选择很少,很多农民“不愿种地,又不得不种地”的无奈,也间接限制了农地的流转频率和规模。农民对于协议规范化以及协议内容不了解,导致利益受损
13、。农户进行农地流转时,一般都没有书面合同,大多为口头协议。协议内容的不完整是导致土地经营权流转后产生纠纷的根源,将会给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有序流转带来严重的隐患,而农户对协议内容的不了解会加剧纠纷的产生。由于土地流转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缺乏一个连接流转双方的中介机构,致使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受阻,延缓了土地流转进程。 出现流转纠纷时,也缺乏有效的仲裁机构进行调解、仲裁。 刘韶华2009提到了流转中介的问题,刘韶华2009认为土地流转信息不畅通,服务机构缺乏。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不完备的前提下,信息供求机制、反馈机制等未建立,土地交易信息闭塞,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不健全,加上社会团体、个人、中介机
14、构很少参与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信息不畅通,造成了“要转的转不出,要包的包不到”的矛盾局面。 陈亚东、刘新荣2009针对土地流转资金缺乏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大面积承包土地从事农业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租金支付。目前,从事农业开发的业主真正有实力的并不多,加之现行金融政策限制用流转的农地、临时建筑及在耕地上新建的厂房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融资,致使无法到银行贷款,项目开发受到极大限制。另外,也有研究人员把诸如流转市场渠道不畅、耕地流转难度较大等作为土地流转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 甑靖同样提出在流转过程中则会出现多数农地流转无书面合同,流转的主题不明确,合同部规范,同时存在流
15、转市场化程度低,耕作的规模流转难度大,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主开发资金匮乏。 四、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一)强化职能部门的引导、管理和服务功能。 培养农村土地市场。通过发挥政府职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为土地流转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搞好政策宣传。建立调节机制.防止土地使用权过于集中.以调节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垄断和不公平现象(甑靖(2010)。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完善合同管理,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双赢目标。( 陆冬妹 唐康元 陈爱平 文克莲2010。 (二)
16、从法律角度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有益尝试。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能够有效保护农民利益。(陈亚文2010) 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有益尝试。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能够有效保护农民利益。(陈亚文2010)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法律地位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些具体问题。 农业法第13条第4款规定“承包人在承包期内死亡的,该承包人的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此条规定满足了继
17、承法第4条关于“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条件。依照上述法律的规定,中国公民享有对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继承权。其次,依据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只要具有财产属性,其标的为财产,就应该可以作为继承法上遗产的继承内容之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对象为土地财产,属于“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应该可以继承。(石胜尧2010) 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永久分离。改“承包制”为“永包制”关于农村土地的承包期限经历了1984年中央提出一般在5年以上、1993年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规定土地承包期15年到期后继续延长
18、30年保持不变、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等四个发展阶段。从发展的趋势看,中央是要将“承包制”改为“永包制”,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改革“普惠制”的惠农政策,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杨海钦2010) 在法律制度的保证下,加强政策宣传,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坚持政策原则。确保土地规范流转。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合同。搞好服务,促地土地流转。(乌志华) (三)加快其他产业及各类公共设施基础 通过典型
19、示范作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抓好主体培育,拓展土地流转渠道。应当积极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与利用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陈亚文2010) 唐凤娥则提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则应该做到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模式,改善土地流转的外围环境,加快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唐凤娥2003 加强对土地流转后的监管、协调工作各地政府与土地管理部门相互协调和共同监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合理的各种农业用地的规模指标和结构,特别
20、是对一些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度假区等的建设要严格审批和监管并控制总体规模。建立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防范和保障机制土地流转的成效及土地流出者的利益保障最终取决于流人户是否有持续的经营能力和较好的经营效益。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积极推进农地股份制试点。(方文2010) (四)保障土地流转下农民的利益 农业经营风险与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目前,土地流转主要是委托村委或经联社等组织流转。一旦发生农业企业租金支付困难而集体组织又无力垫付的情况时,就往往会使基层政府的工作非常被动。因此,建立土地流转的风险防范和保障机制,加强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宏观调控也是促进土地流转的重要问题。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各地在土地流转
21、后,农业企业能吸收和安置部分剩余劳动力,但所占比例并不高。如果不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空间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会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五、总结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虽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起点相对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较晚,并且在流转过程中还存在产权制度障碍、政府职能障碍、市场体制障碍和法律制度障碍的影响。但我深信:随着我国改革开 放的进行、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法律的越来越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 立与不断改革和深化,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障碍相对应的产权制度改革、政 府职能改革、市场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改革的逐步进行,最终会使土地承包经 营权在农户与其它利益相关者之间
22、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依法、自愿、有偿的流 转。从而使优化土地这种稀缺资源的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农 业现代化、机械化的进行,从而有利于“三农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新 农村建设”的进行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加快进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 构建。 参考文献 1 方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长效机制的个案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 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浙江杭州310023 2 乌志华.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 , 2005,08 3 朱震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4 杨海钦,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200909 5 石
23、胜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流转的依据与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01 6 陆冬妹,唐康元,陈爱平,文克莲,灌阳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广西农学报2010(2) 7 李毅,赵兴罗.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治理2009(9) 8 甄婧,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4) 9 王仲修.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几点建议j经济与管理,2009 10 蔡志荣,任蒴,张志刚.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十大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6 11 文新.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10 12 刘韶华,浅议土地流转存在的问
24、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00929 13 陈亚东, 刘新荣.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研究 j. 经济纵横, 2009,06 14 肖富义 论土地流转中农民救济机制之建构?基于法律视觉的考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5期 15 文新.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10 16 唐凤娥,农村土地流转的机制探讨j.农村经济2003(04) 17 b lohmar, z zhang. land rental market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j. american agricult
25、ural,2001 18 tom orlik, chinas land reform: speeding the plough j. the far easten econmic review,2008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分析?以滕头村为例 选题的背景、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土地承包户依法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通过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进行处置,获得收益的行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重要的物权变动行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有序地流转,对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我国农业现
26、代化发展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土地经营没有统一规范的流转程序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流转程序,流转多发生在农户与邻村的农户及亲戚之间,流转时签订合同的比例较少,大多数情况下是口头约定。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形式主要是土地的转包,并且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显著差别。(朱震宇(2009) 在一些调查的数据来看,在实施农村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会出现流转规模小,流转操作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不健全、流转合同不完善,承让方没有后盾支援,少数流转土地改变用途等现象,给流转工作带来了不好的困难。陆冬妹 唐康元 陈爱平 文克莲
27、2010在流转过程中则会出现多数农地流转无书面合同,流转的主题不明确,合同部规范,同时存在流转市场化程度低,耕作的规模流转难度大,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主开发资金匮乏。(甑靖(2010) (二)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大,范围不广 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我们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从1984年的2%发展到2002年的4.8%。 据统计,广东、江苏、湖南、安徽4省的流转耕地占各自耕地的比例均较低,但不同省份流转规模又有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流转规模要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广东省耕地流转比例比安徽高出近10个百分点。 其中广东、江苏、湖南、
28、安徽等4省土地流转存在着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等形式,土地流转形式趋于多样化,但是同时也看出4省的土地流转基本上是在农户与农户之间进行的,如湖南省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的比例达到85%,其他省份的比例也在70%左右。但是,流转户占承包户的比例是很低的,最高的是广东省,也只有25.3%。这说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虽然形式多样,但是还是在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上,农村土地流转还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规模化。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着分户承包经营与产业化集约经营、征地的强势性与农户保护土地弱势性、流转的自发性与土地收益的不确定性等矛盾。(李瑞记2010)在农村土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情况下,同时存在着农民
29、恋土情深,不易流转,农村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滞后,政策宣传贯彻不到位,制约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缺乏相应的中介服务,少数领导干部执行政策存在偏差,改变流转土地的农业用途等相关问题。(乌志华2010)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 1、法律和各种制度与机制的不健全 现阶段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国内的很多研究者有一些共识,首先是法律和各种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有些行为不能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文新2009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农村土地流转在立法层面政策不完善。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
30、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从该规定看,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集体所有。这里的“集体”一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结合土地管理法第十条的规定,“集体”一共有3种:村农民集体、乡镇农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说,这种集体主体的虚拟和多样性,导致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不清,导致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事件时有发生。王仲修2009同样认为法律范畴不健全,尤其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普遍存在不合法、不规范的现象,以及土地流转中的违法、违规问题都是当今农村土地流转中
31、存在的重要问题,阻碍着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同时,还提出除了土地流转本身法律保障不足以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也是阻碍因素之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民对土地流转存在后顾之忧。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土地还发挥着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李毅、赵兴罗2009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土地流转困难,同样提出制度不健全阻碍土地流转。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而在农村社会保障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土地充当着社会保障的角色,发挥着社会保障的效用,当农民兼业从事非农生产时,尽管失去非农就业机会,农民仍可返乡从事农业生产以获得农业收入,这时,农村的土地成为他们最后的也是最基本
32、的保障。刘晓霞、周军2009也认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和有序的管理,出现了损害农民利益等各种问题。目前,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还没有建立,在完备流转手续、规范流转程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具体的规定,致使不少农户私下进行自发性的流转,不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未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一旦出现纠纷很难进行调节。 2、主权无法得到保障 在一些调查的数据来看,在实施农村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会出现流转规模小,流转操作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不健全、流转合同不完善,承让方没有后盾支援,少数流转土地改变用途等现象,给流转工作带来了不好的困难。陆冬妹 唐康
33、元 陈爱平 文克莲2010在流转过程中则会出现多数农地流转无书面合同,流转的主题不明确,合同部规范,同时存在流转市场化程度低,耕作的规模流转难度大,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主开发资金匮乏。(甑靖(2010) 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主权不明确;农村土地产权缺乏保护,侵权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机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吴钦,高超,陈翔2006)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1、从法律角度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有益尝试。依法推进农村土地
34、流转能够有效保护农民利益。(陈亚文2010) 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有益尝试。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能够有效保护农民利益。(陈亚文2010)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法律地位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些具体问题。 依据物权法原理,物权具有支配性,物权权利人有权对物权标的或者物权本身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相关权能。既然农村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物权,是财产权利,那么当承包人在承包期间死亡后,承包权理所当然地成为遗产,成为继承的标的,继承人是可以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见继承法并不排除承
35、包权的继承,只是设定了一个前提条件,即法律明文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 农业法第13条第4款规定“承包人在承包期内死亡的,该承包人的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此条规定满足了继承法第4条关于“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条件。依照上述法律的规定,中国公民享有对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继承权。其次,依据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只要具有财产属性,其标的为财产,就应该可以作为继承法上遗产的继承内容之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对象为土地财产,属于“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应该可以继承。(石胜尧2010) 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永久分离。改“
36、承包制”为“永包制”关于农村土地的承包期限经历了1984年中央提出一般在5年以上、1993年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规定土地承包期15年到期后继续延长30年保持不变、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等四个发展阶段。从发展的趋势看,中央是要将“承包制”改为“永包制”,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3、改革“普惠制”的惠农政策,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杨海钦2010) 明确承包土地的财产权,
37、界定土地使用权的权利范围,使土地流转在法律上得到保障。大力培植农村土地市场,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机制。形成市场化的土地流转价格。 在法律制度的保证下,加强政策宣传,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坚持政策原则。确保土地规范流转。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合同。搞好服务,促地土地流转。(乌志华) 2、加快其他产业及各类公共设施基础 通过典型示范作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抓好主体培育,拓展土地流转渠道。应当积极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与利用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陈亚文2010) 唐凤娥则提到加快农村土地流
38、转则应该做到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模式,改善土地流转的外围环境,加快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唐凤娥2003 加强对土地流转后的监管、协调工作各地政府与土地管理部门相互协调和共同监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合理的各种农业用地的规模指标和结构,特别是对一些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度假区等的建设要严格审批和监管并控制总体规模。建立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防范和保障机制土地流转的成效及流出户的利益保障最终取决于流人户是否有持续的经营能力和较好的经营效益。三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积极推进农地股份制试点。
39、(方文2010) 3、保障土地流转下农民的利益 农业经营风险与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目前,土地流转主要是委托村委或经联社等组织流转。一旦发生农业企业租金支付困难而集体组织又无力垫付的情况时,就往往会使基层政府的工作非常被动。因此,建立土地流转的风险防范和保障机制,加强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宏观调控也是促进土地流转的重要问题。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各地在土地流转后,农业企业能吸收和安置部分剩余劳动力,但所占比例并不高。如果不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空间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会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方文2010)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
40、旨在通过研究滕头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分析,造成滕头村土地流转的因素的研究,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如何使农村土地经营权更好的流转。具体将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研究: 首先,通过相关资料与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文献进行综述。 其次,采用列数据的方法分析滕头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再次,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原因。 最后,得出分析结论及对更好的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启示。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国内外近几年来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分析的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 实证分析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说明农村土
41、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三)研究难点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虽然是现在的热点话题,但对其研究较多地倾向于某个地区,而真正的农村很难做到普及,对全国的农村研究比较少,对于数据的收集比较困难。 (四)预期目标 本课题首先分析滕头村的土地流转的情况,试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了解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这是本文的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目标是试图发现引起滕头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原因。 第三个目标针对引起浙江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各地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某些参考。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年10月 确定选题,检索文献; 2010年11月 下达任务书; 2010年
42、12月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 2011年3月上交论文初稿; 2011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 2011年5月中旬 论文定稿、评审; 2011年5月下旬 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方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长效机制的个案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 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浙江杭州310023 2 乌志华.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 , 2005,08 3 朱震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4 杨海钦,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200909 5 石胜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流转的依据与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01 6 陆
43、冬妹,唐康元,陈爱平,文克莲,灌阳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广西农学报2010(2) 7 李毅,赵兴罗.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治理2009(9) 8 甄婧,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4) 9 王仲修.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几点建议j经济与管理,2009 10 蔡志荣,任蒴,张志刚.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十大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6 11 文新.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10 12 刘韶华,浅议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00929 13 陈亚东, 刘新荣.农村土地流转
44、调查研究 j. 经济纵横, 2009,06 14 肖富义 论土地流转中农民救济机制之建构?基于法律视觉的考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5期 15 文新.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10 16 唐凤娥,农村土地流转的机制探讨j.农村经济2003(04) 17 b lohmar, z zhang. land rental market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j. american agricultural,2001 18 tom orlik, chinas land re
45、form: speeding the plough j. the far easten econmic review,2008 (2011届) 毕业论文 题 目: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 姓 名: 专 业: 经 济 学 班 级: 学 号: 导师姓名: 导师学科: 导师职称: 2011 年 5 月 20 日 诚 信 声 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作者签名:
46、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授 权 声 明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本文以滕头村为例研究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首先从流转过程、流转规模、流转形式和流转绩效等方面介绍了滕头村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现状。其次讨论了滕头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土地利用率低、流转形式不规范、流转信息渠道不畅通、改变流转土地的农业用途等问题。最后从土地规划、流转规范管理、土地中介机构和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
47、了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engtou village as an example to research the managerial circulation right of rural land in china.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managerial status of tengtou village from the process of land circulation, the scope of land circulation, t
48、he form of land circul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land circulation; secondly, it researches the lower utilization rate of land, the un-standard form of land circulation, the blocked information channel of land circulation and the change on the application of circulated land; last, it discusses how
49、to improve the managerial circulation right of rural land in china from land projects, the standard management of land circulation, the land agenc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of land circulation. key words: rural land, land contract, the managerial circulation right of rural land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50、 引 言 1 一、文献回顾 2 (一)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与形式 2 (二)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问题 3 (三)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措施 4 二、滕头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5 (一)流转过程 5 (二)流转规模 6 (三)流转形式 7 (四)流转绩效 8 三、滕头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8 (一)滕头村土地利用率低 8 (二)土地流转形式不规范 8 (三)土地流转信息渠道不畅通 9 (四)改变流转土地的农业用途 9 四、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9 (一)搞好土地规划,改造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 9 (二)强化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 10 (三)建立农村土地中介机构 10 (四)加强宣传,调
51、动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11 (五)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机制 11 附录一 12 附录二 13 附录三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引 言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人地矛盾已日趋突出。而随着过去只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对环境忽视、破坏和不重视,致使土地资源沙漠化、肥力减弱,所以不管是在土地资源的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所减少和减弱。而土地问题的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权益的保障、农村乃至全社会的稳定,也就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科学发展观”能否较好的贯彻实施。在2005年12月31日通过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第六个部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中就明确指出: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合理有序的、产权界定清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只有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才能打破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行销管理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综合练习化学试题卷(三模)含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25届初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食品研究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地球系统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植物保护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工程大学《MySQL数据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程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韶关乐昌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圆来如此简单公开课优质课件获奖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 (本科)审计(第五版)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PPT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总复习 教案
- 拖欠货款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 幼儿绘本故事:迪迪不想原谅人
- 碳酸丙烯酯法脱碳工艺工程设计
- 巧用绘本提升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 计数型量具分析报告(Excel带计算KAPPA公式)
- 译林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试卷(江苏南京江北新区2021年真卷含听力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