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辩证思维能力探究_第1页
高中语文辩证思维能力探究_第2页
高中语文辩证思维能力探究_第3页
高中语文辩证思维能力探究_第4页
高中语文辩证思维能力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辩证思维能力探究 【摘要】辩证思维是当前高中语文课堂中要极力培养和提升的思维品质,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设置思辨性问题、挖掘文本情感冲突、开展课堂辩论并融入作文训练,来引导、激发、促进和强化学生辩证思维,最终实现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辩证思维;培养策略 一、设置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辩证思维 质疑是辩证思维的起始。通常,在教学的过程中质疑带来的往往是否定,在否定中超越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规律,运用辩证思维对客观事物或主观看法进行分析、判定、归纳、总结,最后形成自己的认知。这种认知既来源于思维发起者积累

2、的知识和经验,也来源于客观事物存在的具体形态,两者都对辩证思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思辨性问题为思维引线,营造辩证思维的氛围,引发学生辩证性思考所学内容,在相互的思维碰撞和交流中,逐层深入地解读文本,领会文本要旨与精妙,并让学生从中体会思维的乐趣。例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对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教材理解和各式的教学参考书都是把他定位为“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告密者”,他胆小懦弱又反动,令人可笑又可恨,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坏人。他最后死了,很多人认为很解恨。但是不是可以试着引导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他真的那么可恶吗?我们不妨

3、设置这样的思辨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性的思维:别里科夫为什么要躲在各式的套子里?如果说这些有形的套子,只是他外在的“套子”,那么禁锢他思想的无形“套子”又是什么呢?借助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由禁锢主人公身体的有形“套子”深入探究禁锢其思想的内在的无形“套子”,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就能认识到他终日躲在套子里生活,可能是因为他曾经被现实重重地伤害过,只好以这种另类的方式来躲避现实,未必是真的想辖制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这个层面上看,他一个人终日躲在套子里生活,也是值得“同情”的。况且他对“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总是闷闷不乐,他总是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他总是担心闹出乱子来会

4、给参与者惹来什么麻烦甚至迫害,哪怕是漫画事件让他陷身困境,但他依然对科瓦连科怀有善意,这些都表现他的善良和爱心的一面。站在对生命悲悯的立场上来看别里科夫,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可怜的老好人,而不是一个沙皇专制的助纣为虐者,他的胆小和行为客观上为专制统治张本,但是他的死却不该让人拍手称好。当然,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思想陈腐的人,对他迂腐不堪的行为要予以唾弃,但倘若对别里科夫的死感到痛快,只能说明同属被压迫中的俄国民众和看客们的冷漠和残忍。这样的思辨性问题导向教学,不但加深了文本思想内容与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辩证性思维,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挖掘文本

5、情感冲突,激发学生辩证思维 如果说运用辩证思维挖掘教学中存在的思辨性问题,是学生辩证思维的起点,那么将教材文本中存在的情感冲突展现在学生面前,就是对其的一种升华,这是思辨性问题导向教学的具体化,也是其中的关键部分。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其中的基础知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语文是人文性极强的科目,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些都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关键要帮助学生抓取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人文内涵,特别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情感冲突,通过辩证思维来转换视角,体会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的反应,进而引发出不同的情感体验。辩证思维能够最大限度解

6、决历史局限及个人局限的思维方式。在辩证思维的引导下,学生充分体会文中角色身处的环境及对应的情感反映,借助教学辅助工具,实现对人物情感的真切体会,梳理出其中的情感脉络,把握文本主旨;即便学生与作者或作者营造的角色并不是身处同一历史阶段,依然能够最大程度地转换为文中的角色,在文本的环境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总之,运用辩证思维处理文本中的情感冲突,是对问题导向教学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例如,陈情表一文,从题目可以看出,本文的基调是“情”。文章写得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祖母病危需尽孝是事实,却也是他不出仕的借口。因为李密深知晋武帝的残暴与狡诈,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方面残酷

7、镇压政敌,一方面笼络前朝旧臣,收买人心。那么,李密作为前朝旧臣,且不说他对蜀汉依然有很深的怀旧情愫,单就当时的形势看,他“辞不赴命”,也在情理之中,但他又不能明说,所以他只能打感情牌。文章中,他不谈公事,只诉说自己的艰难处境,以及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情,一番“花言巧语”,即使违背圣命,却获得晋武帝的同情。文章展现的是尽孝的“情”与拒绝为当朝者效力的“理”,“情”与“理”的内心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李密所陈之情的“由衷”与“不由衷”之处,所陈之事“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体会李密所叙述的内容在情和理上的悖论统一,如此一来,在把握文本情感冲突、深刻领会文本内涵的同时,也训练了

8、学生的辩证性思维。 三、开展课堂辩论,促进学生辩证思维 思维的交换是收益递增的一种交换模式,不会因为你的思维分享给了别人,你就会丢掉自己的思维。相反,在你与他人思维的交流中,实现的是思维的递增。因此,科学有效的课堂辩论是学生辩证思维的重要抓手。以课堂辩论形式存在的口语表达,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即时表达,而且能强化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对文本重点、难点、疑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中、教材文本中挖掘适宜开展课堂辩论的主题或者话题,给予学生思维锤炼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针对某一主题(话题),在快速的思考中,通过口语的表达实现对思维的修正和强化,在激烈的交锋中进行思维的

9、碰撞和融合,提升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雷雨一课中,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展开辩论;在教学鸿门宴一课中,可以组织学生围绕“项羽是不是英雄”展开辩论,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对课文观点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有效地激发、训练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同时,可利用一些课余辅导时间,抓住当前适合于高中生辩论的热点话题,比如,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了交通上的环保和便利外,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那么政府对于共享单车是该扶持,还是要禁止?“佛系青年”到底是淡然随性还是不思进取?“闯红灯救人”可不可取该不该罚?等等的问题,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比赛。学生根据自愿原则,组成正反两方,让他们在规定的

10、时间内完成论据的收集与整理,并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和语言,展开辩论。这些都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四、融入作文训练,强化学生辩证思维 如果说,初中作文侧重于感性的表达,那么高中的作文更侧重于理性的思维。从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来看,无论是传统的材料性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强调以立德树人为主旋律的同时,命题者在题干的设置上所包含的思维空间往往尽可能的广阔,立意尽可能的多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素养,特别是辩证性的思维素养。例如,在做关于“碎片化阅读”的作文时,学生必须懂得运用辩证思维来思考:“碎片化阅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利弊各是什么?怎样一分为二地全面地

11、看待“碎片化阅读”?面临碎片化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理性态度应该是什么?如此逐层深入分析,才能透彻阐述“碎片化阅读”。但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因为每年从高考考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来看,许多学生并不缺乏优美的词汇、精巧的构思,而往往是不懂的运用辩证的观点,去揣摩命题者蕴含在其中的信息,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导致文章的文意肤浅化、偏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得思维者得作文”。那么该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渗透辩证思维的训练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运用辩证性思维去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具备初步的辩证思维,在审读作文题干时,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角度地有深度、有广度地挖掘其内涵。

12、第二,进行辩证性界定概念的片段练习。即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语言来界定、陈述某一具体的概念,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思辨性,比如何谓“好”?何谓“坏”?如何看待“义”与“义气”?这一类的概念性片段都能促使学生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写出具有思辨色彩的内容。第三,运用反弹琵琶,来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即要求学生善于把握事物的内在矛盾,进而挖掘其对立统一的属性。比如,抓住生活中似乎已是“真理”的成语、典故、谚语以及约定俗成的对某一类问题的定性“陈见”,来引导学生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挖掘新意。比如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越来越多民众相信广告宣传的当下,酒香真的就不怕巷子深吗?针对

13、“杞人忧天”这一典故,设问:在当今剧烈变荡的国际环境中,“杞人忧天”,真的没有必要吗?这样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分析,若能长期坚持下来,对于提升的学生辩证思维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在进行辩证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若学生无法打开思维,教师有时不妨通过反面例子,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观点的片面性,进而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在遇到学生无法清晰地富有条理性、逻辑性表达意思的问题时,不妨给予一些正面范例加以引导、启迪,让学生从中习得语言的建构之法。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从设置思辨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点燃学生思维的激情,引导辩证思维在新课教学中落地生根;通过挖掘文本情感冲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角色体验,运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促进学生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掌握辩证思维的途径;借助课堂辩论和作文思辨性的训练,来进一步激发、强化和检验学生的辩证思维,最终实现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