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_第1页
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_第2页
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 摘 要 本文根据黄土丘陵燕沟流域的实际情况, 搜集 参考文献,采用 ALOS 卫星 2011 年 7 月 2.5米分辨率全色灰 度影像和 10 米分辨率彩色多光谱影像,对小流域进行了土 地覆盖分类。 关键词 几何校正;分辨率融合;目视解译;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4X (2014)22-0016-011 绪论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遥感器被用 于对地观测。目前,遥感技术已经形成多星种、多传感器、 多分辨率共同发展的局面。不同等级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分别 适用于不同范围尺度的监测活动。因此,选择恰当的遥感数 据源对研究黄土丘陵小

2、流域土地覆盖现状的分析具有重要 意义。2 研究区概况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典型黄土高原面积约 40 万平方公里, 位于中国中部偏北。 沟壑纵横, 形态地形复杂, 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燕沟流 域位于陕北延安市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于黄土高原特 殊的自然因素以及人们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该地区水土流 失加剧 1 ,2。为控制小流域水土流失、改善小流域的生态 环境条件,主要采用了以小流域为单元,植被恢复、变坡耕 地为梯田、修建淤地坝等植被措施、工程措施为基础的综合 治理,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对该类型区生态环境建设起 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3 项目区遥感数据选取与预处理 通

3、过对黄土丘陵小流域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时,采用 日本的 ALOS 卫星 2011年 7月 2.5米分辨率全色灰度影像和 10 米分辨率彩色多光谱影像。经过几何校正、图像剪裁、分 辨率融合和目视解译处理获得小流域的土地覆盖数据。(1)几何校正: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是指消除图像中 的几何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 新图像的过程。 本文以 ALOS 卫星 10m 分辨率影像作为参考 影像,对 2.5m 影像进行配准,确保二者做分辨率融合时能 获得较好的效果。(2)图像裁剪:由于原始 ALOS 卫星数据为延安市遥 感影像,覆盖面积较大,在进行分辨率融合时,计算机内存 不足,难以执行。

4、为了方便研究,在进行几何纠正之后,就 对图像进行裁剪,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3)分辨率融合:分辨率融合是对不同空间分辨率遥 感图像的融合处理,使处理后的遥感图像既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又具有多光谱特征,从而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ALOS 是一种新的遥感数据源,本文将经过几何校正的ALOS 卫星 10m 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与 2.5m 分辨率的全色 影像进行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目视解译:目视解译是指根据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标志和解译经验,识别目标地物的办法与技巧。目视解译是 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解译人员必须遵循一定行之有效的程 序和步骤,才能很好的完成解译任务。一般认为,遥感图像 目视

5、判读分为五个阶段:第一,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 搜集与分析有关资料、选择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图 像;第二,初步解译: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定典型解译样 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 础;第三, 室内详细判读: 初步解译奠定了室内判读的基础, 建立遥感影像判读标志后,就可以在室内进行详细判读了;第四,野外验证与补判:室内目视判读的初步结果,需 要进行野外验证,以检验目视判读的质量和解译精度。对于 详细判读中出现的疑难点、难以判读的地方则需要在野外验 证过程中补充判读;本文在室内经过详细判读之后,对燕沟 流域进行了实地勘查, 通过手持 GPS 进行了实

6、地采样以及对坡勾绘法,对详细判读中出现的疑难点以及错判的结果进行补充判读和修改。其中,在燕沟流域实际的采样点为 60 个第五,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在野外验证与补判 之后,目视解译结果就可以以专题图的形式表现出来。4 土地覆盖分类 土地覆盖分类是景观格局研究的基础,是景观生态规划 与管理的前提 3 。目前,在景观生态分类上还没形成一个统 一的分类体系,冯杰( 2009)延安市土地利用 /覆盖动态变化 及其驱动力分析, 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 7 类;温仲 明( 2003)纸坊沟流域近百年来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与环境响 应研究,

7、将土地覆盖类型划分为基本农田、坡耕地、果园、 林地、天然灌木、人工灌木、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居民地、 水域和未利用地等 11 类;张嘉宁( 2009)黄土高原沟壑区 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及其功能评价, 将土地覆盖类 型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 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未利用地等 7 类。本文考虑到研究区的 实际情况以及所能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在 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屏幕人机交互判读 (即人工解译) ,将土地覆盖类型划分为 10 类。(1)林地:包括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以及生长低矮 稀疏的林地。主要为刺槐、杨树和柳树等。(2)灌丛:主要为

8、低矮稀疏的沙棘林。(3)草地:天然草地、退耕撂荒地、人工种植或改良 的草地。(4)裸地:未利用地以及山间小路。(5)居民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工矿企业建筑用地。(6)水体:包括库塘和河流。(7)园地:是种植果树的土地,主要为苹果园。(8)坝地 :是水土流失地区的沟道里采用筑坝、修堰 等方法拦截泥沙淤出的农田。(9)坡耕地:是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跑水、跑 肥、跑土、作物产量低的旱地。(10)梯田:是为了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起蓄水、保 土、增产作用、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5 结论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如(图 1)所示。参考文献1 傅伯杰,邱阳,王军,等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J.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