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剥脱PPT参考幻灯片_第1页
颈动脉内膜剥脱PPT参考幻灯片_第2页
颈动脉内膜剥脱PPT参考幻灯片_第3页
颈动脉内膜剥脱PPT参考幻灯片_第4页
颈动脉内膜剥脱PPT参考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 颈动脉狭窄的原因 先天性 肌纤维发育不良 动脉炎 动脉粥样硬化2 颈动脉狭窄的分类 轻度(狭窄程度小于30%) 中度(狭窄程度30%-69%) 重度(狭窄程度70%-90%)3 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 有的无症状 头晕 短暂性脑缺血(TIA) 脑梗塞4 治疗情况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5 手术指征手术指征 年龄在年龄在80岁以下;岁以下; 无明显的心肺疾病;无明显的心肺疾病; 估计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打击;估计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打击; 不论有无症状病人,狭窄程度大于不论有无症状病人,狭窄程度大于70%。6 相对适应症 近6个

2、月TIA发作,狭窄 50%-69% 进行性脑卒中,狭窄70% 近6个月轻-中度脑卒中,狭窄 50%-69% 狭窄70% 同时须行CABG7 不肯定的适应症 TIAs 发作,狭窄 50% 轻度脑中风,狭窄 50% TIAs 发作,狭窄70% 同时需CABG 有症状的急性颈动脉血栓8 下列情况不适合手术 中度中风,狭窄50%, 未服阿斯匹林 单纯TIA,狭窄 50%,未服阿斯匹林 高危患者,多次TIAs发作,未服阿斯匹林 高危患者,轻-中度脑梗塞,狭窄50%,未服阿斯匹林 急性夹层,应用肝素且无症状9 如果如果CTA已经明已经明确,特别是狭窄确,特别是狭窄达成达成90%以上,以上,最好不要行颈动最

3、好不要行颈动脉造影。曾有在脉造影。曾有在造影后发生大面造影后发生大面积脑梗塞而死亡。积脑梗塞而死亡。CT颈动脉颈动脉三维成像三维成像 可以明确可以明确诊断诊断10 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不是常规的检查 颈动脉造影术引起卒中的发生率0.5% - 1.2% 单独无创性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血管造影仅是为进一步治疗服务 可以确定是否外科治疗和末梢血液循环状态 可以明确无创性检查无法解释的矛盾现象 细线样图象11 颈颈 动动 脉脉 内内 膜膜 剥剥 脱脱 术术分离颈动脉分叉,并置带,阻断后,分离颈动脉分叉,并置带,阻断后,用尖刀切开,用内膜剥离器剥离斑块用尖刀切开,用内膜剥离器剥离斑块。操作方法简单。操作

4、方法简单。颈内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颈总动脉12 术中使用颅术中使用颅脑超声,观脑超声,观测颈动脉阻测颈动脉阻断前后颅内断前后颅内血流量的变血流量的变化,以及开化,以及开放血流后微放血流后微栓子进入颅栓子进入颅内的情况内的情况。但实际上毫但实际上毫无意义,对无意义,对手术无任何手术无任何帮助。帮助。术中颅脑多普勒监测术中颅脑多普勒监测13 球囊阻断颈内动脉球囊阻断颈内动脉如果斑块部位较高,如果斑块部位较高,建议不使用无创阻断建议不使用无创阻断钳,而用钳,而用4F取栓导管取栓导管插入颅底,充起球囊插入颅底,充起球囊阻断血流,既防栓子阻断血流,既防栓子进入颅内,又可防止进入颅内,又可

5、防止颈内动脉因易脆而被颈内动脉因易脆而被阻断钳损伤。阻断钳损伤。同时又减少了对颈内同时又减少了对颈内动脉的过多分离。动脉的过多分离。舌下神经舌下神经14 急诊颈动脉切开取栓加急诊颈动脉切开取栓加CEA右侧颈右侧颈动脉内动脉内继发大继发大量血栓量血栓突发急性脑梗塞应突发急性脑梗塞应争取尽可能早地手争取尽可能早地手术。由于病人偏瘫术。由于病人偏瘫或昏迷,手术风险或昏迷,手术风险大。大。15 最后开放颈内动脉最后开放颈内动脉讨讨论论3残端的内膜固定应视情残端的内膜固定应视情况而定。况而定。没有必要过分地强调阻没有必要过分地强调阻断时间,据断时间,据DOPPLER探探测,当狭窄大于测,当狭窄大于80%

6、以以上时,颅内侧支丰富。上时,颅内侧支丰富。16 当双侧狭窄或当双侧狭窄或程度小于程度小于80%,预计阻断颈动预计阻断颈动脉时间较长,脉时间较长,可以使用颈动可以使用颈动脉转流管。脉转流管。颈动脉转流管的使用颈动脉转流管的使用手术前准备好颈动脉转流管手术前准备好颈动脉转流管17 支架与内膜剥脱术的比较支架与内膜剥脱术的比较 支架支架 优点:创伤小,无手术所致的神经损伤,住院优点:创伤小,无手术所致的神经损伤,住院时间短。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时间短。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 缺点:费用昂贵,对于严重狭窄者风险加大。缺点:费用昂贵,对于严重狭窄者风险加大。 手术手术 优点:病变已切除,对于补片的病人远

7、期通畅优点:病变已切除,对于补片的病人远期通畅率明显提高。费用低。率明显提高。费用低。 缺点:手术风险加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缺点:手术风险加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18 总总 结结 1 自自1995年,血管内支架首次运用于颈动脉后,年,血管内支架首次运用于颈动脉后,其技术也日益成熟。使其技术也日益成熟。使CEA这一传统的方法受这一传统的方法受到挑战。到挑战。 为了比较二者的疗效,为了比较二者的疗效,Europeran Carotid Surgery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and North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

8、arterectomy Trial Collaborative Group 成成立了多中心的立了多中心的“颈动脉内膜剥脱与支架疗效评颈动脉内膜剥脱与支架疗效评估估”组织(组织(CREST)。目前尚无明确定论。)。目前尚无明确定论。19 文献报道将斑块分为四类文献报道将斑块分为四类一、钙化斑块型:内膜完整,内膜下主要为钙化物一、钙化斑块型:内膜完整,内膜下主要为钙化物二、粥样斑块型:内膜完整,内膜下为胆固醇油脂二、粥样斑块型:内膜完整,内膜下为胆固醇油脂三、纤维膈膜型:狭窄主要为增生的纤维膜状组织三、纤维膈膜型:狭窄主要为增生的纤维膜状组织四、附壁血栓型:狭窄处有溃疡,有陈旧的血栓或四、附壁血栓

9、型:狭窄处有溃疡,有陈旧的血栓或 纤维蛋白物沉积纤维蛋白物沉积 支架与支架与CEA的选择的选择20 附壁血栓型附壁血栓型斑块继发血栓形成斑块继发血栓形成,颈内颈内动脉似乎仍有血流通过,动脉似乎仍有血流通过,但切开后有大量血栓,但切开后有大量血栓,显然不适合支架。显然不适合支架。21 此病人为此病人为隔膜型隔膜型,植放支,植放支架较为合适架较为合适22 总总 结结 2 由于脑保护伞的使用,颈动脉支架更趋于安全;由于脑保护伞的使用,颈动脉支架更趋于安全;但当有附壁血栓时,造影时高压注射、导丝及但当有附壁血栓时,造影时高压注射、导丝及脑保护伞穿过狭窄,随时可能使血栓脱落。且脑保护伞穿过狭窄,随时可能

10、使血栓脱落。且由于再狭窄发生率高,再次阻塞后手术困难,由于再狭窄发生率高,再次阻塞后手术困难,且费用昂贵,因此在选择病人时仍应仔细考虑。且费用昂贵,因此在选择病人时仍应仔细考虑。 而内膜剥脱术技术已较为成熟,手术简单,费而内膜剥脱术技术已较为成熟,手术简单,费用低。据国外文献统计,用低。据国外文献统计,50个月个月ICA再狭窄率再狭窄率为为2.5%,完全闭塞率为,完全闭塞率为0.2%。23 结 论 颈动脉狭窄程度结合斑块性质决定手术。 推荐术前了解心血管情况。 术中常规使用转流管。 颈内动脉直径6mm应补片加宽。 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推荐CEA。24 结论 次全闭塞合并血栓形成的病例,如病程少于周,超声诊断是颈动脉狭窄合并血栓形成的病例可考虑手术 如对侧狭窄大于,应先行近闭塞侧,后择期行对侧手术25 建建 议议 如果病人经济困难,估计能经受麻醉和手术,建议行如果病人经济困难,估计能经受麻醉和手术,建议行CEA。故意诱导病人行支架治疗是不合适的行为。故意诱导病人行支架治疗是不合适的行为。 如果病人及家属不同意使用颈动脉保护装置,建议不如果病人及家属不同意使用颈动脉保护装置,建议不要行支架治疗。要行支架治疗。 如果病人高危,又无经济条件,建议放弃干预治疗。如果病人高危,又无经济条件,建议放弃干预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