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入世头五年港粤合作的对策建议附录:广东省第三产业十五计划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十五时期是我省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推进我省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指导全省第三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广东省第三产业十五计划。一. 发展现状(一) 特征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第三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90年代以前,第三产业高速增长,所占比重迅速提高。1981-1990年,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比国内生产总值同期增
2、幅高2.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25.7%提高到1990年的35.8%。第二阶段,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稳步快速增长。1991-2000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0%,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5.8%提高到2000年的38.5% (2000年为预计数,下同)。其中,九五期间我省第三产业年增长率徘徊在8.6 与11.0%之间。1、第三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00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3645.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5%。1979-2000年,我省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4.6%,比GDP增长速度约高1个百分点。2、传统流通行业仍居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交通运输、
3、商贸餐饮等传统行业继续较快发展。1999年,我省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分别占第三产业的27.3%和23. 4%,流通部门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一半。九五前四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9%,比同期第三产业增幅1.8个百分点(见表1)。商品市场繁荣,连锁经营、代理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取得进展。对外贸易规模继续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1999年我省工业产品出口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5.4%,进出口总值占全国的38.9%。交通运输仓储业出现新的发展势头,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空运等的运输方式增长迅速,现代物流体系正逐步形成。3、新兴行业发展迅速。房地产、电信、
4、文化、体育等新兴行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1999年,房地产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的增加值分别占第三产业的13.4%、5.1%和2.5%,九五前四年年均增长分别达12.9%、12.3%和12.5%。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电信业和网络服务业高速增长,2000年广东省入境旅游人数6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40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4.52亿美元。社区服务取得初步发展,新兴的知识密集的法律、会计、技术咨询等中介服务及设计、广告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表1 广东省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发展情况单位:亿元,%1995年1999年年均增长GDP5733.798464.3110.2第三产业1988.243178.69
5、9.1批发零售568.65866.8310.9交通运输427.81745.157.5房地产214.53426.6612.9社会服务236.44371.0711.9教育文化101.49161.5212.3卫生体育52.4479.0312.54、第三产业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外商投资第三产业的领域已从改革开放初的饮食服务业和旅游业扩展到商贸、文化、体育、娱乐、旅游、卫生、教育、电信、科研、房地产等行业。19901999年,我省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67.5亿美元,年均增长26.2%。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比率由1990年的20.6%扩大到1993年的29.9%,后缓慢降到19
6、99年的23.3%。5、第三产业已成为我省新增就业的主体。传统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较大空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推进以及专业化、技术化的新兴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1999年,我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40.49万人,比1995年新增161.89万人,占同期全社会新增从业人数的66%。6、珠江三角洲成为全省第三产业发展中心。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基础条件良好,经过近年的迅速发展,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在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占七成以上。1999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9%。广州、深圳已成为具有相当国际影响的外贸基地。(二) 问题
7、与不足1、总量不足,结构欠优。目前,我省第三产业比重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超过60%),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1998年印度第三产业比重达45%),与现代化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产业整体素质不高,行业发展不平衡。信息咨询业、科技服务业、教育、文化、卫生业等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业等仍需进一步规范管理和发展。2、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步伐有待加快。不少服务业市场准入的限制较多,竞争不充分。市场法制建设薄弱,市场规则和市场组织不健全,电信、铁道、港口、市政、外贸、教育等行业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的领域还比较多,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仍以政府制定和管理为主,尚未建立市场决定服务产品价格的机制
8、。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科技服务等缺乏自我发展机制,许多行业尚处于产业化进程的起步阶段,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代伐还需加快。3、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较弱。第三产业整体开放程度较低,除房地产、旅游、娱乐等行业外,多数服务行业仍然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服务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结构难以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二、环境与形势(一) 服务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主流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知识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全球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服务业发达程度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1998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半数是从事第三产业的跨国公
9、司;综合实力居前10位的行业,6个属于第三产业,国际上第三产业的企业组织已经进入树立品牌、全球经营、跨国购并、壮大规模的时代。近年来全球强强联合,也多发生在电信等第三产业领域。(二) 我国第三产业领域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第三产业领域改革将加快,破除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将促进第三产业多元化市场主体的竞争;市场体系的完善,也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事业单位改制、后勤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等都将为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更多的增长,从而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和活力。(三) 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外商投资的热点我国加入WTO后,将扩大电信、分
10、销、旅游、音像、电影等服务的对外开放。第三产业将成为外商投资重要登陆点。这将带动我省第三产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结构、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外资的进入也将带来极大的挑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四) 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将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巨大空间我省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第一产业加速走向市场,需要大量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将加大对研究开发、中介咨询、市场营销、网络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一大批城镇的建立,将带动商业、房地产、物业管理、邮电运输等服务业的迅
11、速发展。(五)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要求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将引起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从而促使教育、旅游、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成为服务业的新增长点。同时,老龄人口的增加,为老龄人服务的相关行业也将加快发展。三、发展方针和目标(一) 发展方针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我省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要环节。必须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破除垄断,放宽市场准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12、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全面推进第三产业的现代化。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以及山区、城市和乡村等不同类型地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有所侧重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第三产业。(二) 发展目标根据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十五期间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建立起适应我省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结构合理、外向度高、辐射面广的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在第三产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快
13、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十五期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2005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87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4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传统服务业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新兴服务业增长速度快于第三产业总体水平。2005年,信息、房地产、旅游、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科技服务等新兴行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45%以上。第三产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第三产业对内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广泛进入第三产业,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科研服务等行业的外资、民资比重继续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渠道作
14、用更加突出。十五期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增470万人,占同期全社会新增从业人数的74%;到200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56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5%。形成较为合理的第三产业地区布局和城乡布局。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东西两翼辐射;以大中城市为核心,向周边农村扩散;从沿海向山区推进。加强广州、深圳在科技、信息、商贸、交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地位。四、行业发展的要点(一) 信息服务业以信息网络建设及应用带动信息服务业发展。全面推进政府、企业、社会和家庭的信息化,加速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领域的辐射和渗透,推动产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和网络大众化。继续发展壮大现有的科技、邮电、信息
15、、广电、教育等计算机信息网络,扶持一批省内网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信息服务。初步建成以广州、深圳为枢纽,贯通珠江三角洲和经济特区的宽带调整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形成广东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并延伸到粤东、粤西两翼及粤北地区。推动电信、电视、计算器三网融合,开拓信息网络服务的新业务。发展人才交流、技术引进、贸易顾问、工程中介、房地产中介等中介性信息服务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有形的和无形(网上)的中介市场。加强投资咨询、法律服务、会议展览、技术培训等咨询性信息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扩大经营规模,争取建成若干家具有国际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企业。在继续发展传统电信业务的同时,加快拓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务
16、,形成技术先进、通达省内外、连接港澳的较完善通信网络体系,通信能力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十五期末,网络用户超过100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0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65%。优化、调整和升级传统电信网,建设新一代IP公众业务承载网络和ATM传送网,提供多种业务接入方式,向公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多媒体通信,满足社会各部门不同层次通信需求,进一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继续以提高有效人口覆盖率为基础,逐步更新现有的仿真电视设备和系统,向全面数字化的高清晰度电视方向迈进。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为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等增值业务。开展多媒体网上交流电视,建立广播中心音频网络系统及大型
17、音频数据库,推进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政府各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将政务信息、政府公告、政策法规、办事程序、政府采购、宏观经济信息等向社会公开。加强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工作,逐步无纸办公。建立一批公益性信息库,推动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化。(二) 教育及科技服务业大力实施科教兴粤和建设教育强省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深化教育体系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起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强规范化学校建设,教育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步推行小班教学;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省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70%以上,扩大高中阶
18、段教育规模特别是优质规模;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建设多功能的大学园区或大学科技园区;积极发展各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开放教育网络,建设一批网上教育学习中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逐步推进宽进严出制度;2005年,新建立10多所万人以上大学,创办20多所职业技术学院,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从2000年的11.35%提高到16%,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15万人,其中研究生达3万至4万人。建立起多元投资办学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开放非义务教育市场,在保证国有政办学校的同时,探索和鼓励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合资合办等多元化
19、的办学体制和模式,试行办学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明晰各级各类学校产权。非义务教育可以通过整体改制,组建教育集团,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进行教育和教育消费,引导教育事业的部分领域朝产业化方向发展。要进一步推动教育后勤服务系统的社会化,将住宿、膳食、医疗、交通、环卫、绿化和商业网点等服务逐步纳入社会化范围,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重点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中介与技术贸易等行业,加快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科技信息服务网以及高新技术孵化服务体系。完善深圳中国高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广州留学人员交流中心,强化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企业(集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对外开放和
20、服务功能,促进科技成果交流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办发展环保、气象、测绘、海洋、技术监督等综合技术服务业,不断拓展科技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服务的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有条件的企业与境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跨国公司合作,建立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三) 社区服务业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加快建立起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并存、设施完备和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网络。社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05年,社会福利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公共设施服务业等领域得到全面发展,全省各大中城市和县城镇
21、全面普及四设施(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福利工厂、生活服务站)和六服务(优抚对象服务、老人服务、贫困户服务、残疾人服务、民俗改革服务、其它便民服务)。全面推进向社区的养老、家政、保健、特种护理等社区服务业。以有偿服务为主,加快形成服务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大力拓宽社区服务业的资金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引进国外资金用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民办民助和法人投资、法人管理等新途径。(四) 旅游业全面提高旅游业素质,完善旅游大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一个适应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需求、与国际旅游市场协调运作的旅游经济产业体系,将广东建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化旅游强省。2005年,入境国
22、际旅游人数约达9400万人次,十五期间年均增长8%;全省旅游总收入达1924亿元,年均增长12.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67.9亿美元,年均增长13%。发挥广东省岭南文化、亚热带风情、滨海滩涂、餐饮购物、经济特区等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一批名牌景点的精品游线。深入开展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继续巩固珠江三角洲旅游核心地位,推进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旅游业发展。在继续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省内市场和周边市场。推行国民旅游计划。加大生态、疗养、修学、文化等专项旅游的开发力度。充分利用144小时便利签证政策,加快构筑港澳旅游金三角,将粤港澳旅游区发展成为21世纪中国最主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大力开放市
23、场,积极推行体制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扶持组建大企业集团并向跨国旅游企业集团发展,加强与境外旅游企业的合作。(五) 贸易流通业建立现代流通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巩固和增强贸易强省地位。十五期间,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5%。进一步加快城乡零售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完善现有批发市场功能,大力培育一批辐射全国的重点工业品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加快无形市场建设,积极启动和规范特种商品市场,构筑多种类、多层次的商品市场体系。加快物流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鼓励邮政、交通、铁路、民航、商储等行业的企业开展物流配送业务。打破传统的行政隶属关系,建立区域性与地区性、综合性
24、与专业性并存,多种不同运输方式有效衔接,集信息、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层次、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网络,促进物流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大力推行连锁经营、代理制、配送制等现代营销方式,推进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的发展。积极发展旧货业、租赁业、拍卖业等新兴流通业。推进规模化经营,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现代化大型商贸企业,促进流通业的结构调整。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商业立法,促进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协调融合,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扩大流通领域利用外资范围,适当开放批发业。深入拓展国内市场,尤其要加大中西部地区市场开拓力度,通过举办食品、服装、电器、建材、信息电子产品等专业性展销,加
25、快专业性市场开拓。鼓励本省企业与省外企业合资合作,以品牌专卖店、专业店、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店等高成长性业态形式开拓市场,加快广货分销网络建设。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一体化;抓住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动城市商业、服务走向农村,以连锁折扣店、中小型综合性商场等形式开拓农村市场,以特许连锁、自由连锁等形式把农村的个体、私营经济企业组织起来,纳入大流通轨道,完善县、乡、村三级商品流通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流通的双向功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商品流通网络。扩大外贸出口规模,加快进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建立稳定、高效的出口产业体系,提高广
26、东省出口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增强加工贸易带动作用。办好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试点。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国际经营,与国际大跨国公司合作组建国际营销网络,培育广东省的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外贸经营权。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出口格局。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通过简化经营管理人员外派审批手续等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兴办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在继续开展工程承包、劳务输出、远洋运输等服务贸易的同时,积极扩大在信息、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六) 交
27、通运输服务业根据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立起适应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能为客货运输客户提供安全、快捷、高效、舒适服务的现代化运输体系。十五期间,我省旅客运输量的增长幅度大于货物运输量的增长幅度。2005年,全省旅客年运输量将达210,197万人,货物运输量将达153,120万吨;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2,682万人;港口吞吐量将达39,500万吨。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网、铁路出省通道、集装箱大型专业化码头、港口出海航道、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各运输方式间的衔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功能。顺应现代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选择能吸引较为充足和稳定客货源的运
28、输线路,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多式联运,提供便捷的旅客中转换乘服务和运输代理中介服务。大力发展综合物流系统,与商业和服务业企业合作拓展电子商务,提供与网上购物相配套的运输服务。加快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试点的建设及其推广应用,全面提高交通运输质量和服务水平。改革滞后的运输管理体制,打破运输行业界限;破除垄断,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和运输业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铁路、港口和民航业以政企分开为核心,以打破垄断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逐步扩大外资和民资参与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及经营管理。要逐步理顺各种运输方式的比价,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输价格调节机制,促使交通运输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市
29、场竞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七) 房地产业扩大住房有效供给,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积极培育住房有效需求。到2005年,房地产业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2%左右,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17%左右。完善住房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住房商品化,面向市场需求,统一规划,合理开发,配套服务,健全房地产开发经营体系和物业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和健全适应广东省实际情况的新的住房供应体系,不断完善住宅供应方式。加快房地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全面实行住房分配制度以后,要重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双困户的住房问题,合理确定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三者的开发建设比例。各市要制定经济适用房、
30、廉租房建设计划。积极搞活和拓展房地产二级市场,促进物业管理、装饰装修等服务业的规范发展,发展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八) 卫生体育业以人为本,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与小康生活相适应的卫生保健;加快体育产业进程,拓展体育市场,全省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省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5岁。加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中医药三个优先领域;建立由社区卫生机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预防保健机构、急救网络组成的城市卫生服务新体系和新型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2005年,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70人、医师1.25人、医院病床2.2
31、张;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率先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健康服务覆盖城市人口60%;农村卫生机构设施继续完善,所有县级防疫站、妇幼保健院(所)和乡镇卫生院达到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50%的乡镇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巩固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成果。建立国家卫生信息网,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治和监测管理。加强对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直接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的物品卫生监督监测。扩大精神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内容。继续保持较高的儿童免疫接种率。依法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工作,改善公共卫生状况。完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坚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32、、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建立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推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医药分开核算,医药生产经营企业改制和连锁经营,在完善制度的同时,稳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引导卫生保健产业的发展,满足服务性消费需求,鼓励发展医疗集团或医疗联合中心,拓展远程医疗、老年护理、康复服务、临终关怀等服务领域。建立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它所有制形式为补充的多种所有制的办医模式,多渠道提供卫生服务。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营运主权,实行医院后勤服务
33、社会化。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广东省体育产业20012010年发展计划纲要,开展群众体育健身运动。努力开拓健身娱乐、竞赛表演、群体培训、用品生产和销售等体育市场,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进行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兴办体育产业协会和各类型专业协会,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推动作用。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体育实体,促进体育协会实体化。支持组建股份制体育产业集团、各类竞技体育俱乐部及体育物业管理和经营公司等产业实体,推动体育企业连锁经营。建立和完善各项体育设施,重点建设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工程,承办好九届全运会。(九) 文化娱乐业逐步建
34、立起布局合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需求适应的具有南国特色的文化服务体系。十五期间,建成和完善省、市、县、乡(镇)、街道(村)各级的艺术、社会文化、文化市场、公共图书馆、电影放映和文物博物等六大骨干网络。加强新闻出版社的流通领域建设,重点建设新华书店农村发行基层网点,积极扶持报刊杂志、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基本形成一个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效益明显、辐射力强,在国内具较高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体系。在积极扶持公益型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引导若干行业或领域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在充分挖掘文化娱乐业本身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加快商品性质明显的门类和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大力发展会展业
35、。在电影、电视、艺术表演、新闻出版等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组建一批富有生机活力的报业、出版、图书销售、影视、音像和娱乐等文化领域的企业集团。实行以历史文化名城拉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大力拓展境外文化市场,加快构建粤港澳文化交流网络。进一步放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境内外机构、企业、个人依法投资和经营文化产业。逐步扶持发展和规范文化中介机构,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市场。加强市场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十) 农林牧渔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养殖业良种工程,健全以良种繁育供应为重点
36、的产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实施对农产品质量的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名牌农产品的认定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系统、农业科技推广咨询系统、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系统、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和农业预报预警系统,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咨询服务。以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为基础,建立区域性农业试验中心以及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加强农技、畜牧、水产、农机、经营管理等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加强农民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
37、技应用能力。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特别是建设好国家级、省级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和农产品流通协会等,鼓励农民加入农产品流通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较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五、对策和措施(一) 加强规划管理和政策引导研究制定可操作的、符合国际惯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第三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进对第三产业工作的管理。计划部门要发挥对第三产业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的作用。做好各行业规划和政策衔接,促进政策合力的形成。制定引导社会和民间投资参与第三产业发展的措施,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深化价格、
38、投资、财税、工商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改革,重点抓好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清除束缚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二) 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全省交通、电力、通信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市场。突出抓好软环境建设,完善经济法规体系,建立规范的收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对企业的规费和税收征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继续办好中国国际(深圳)高新科技成果的交易会,鼓励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三) 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进入市场竞争按照国家的政策改革步骤,加大对垄断行业改革力度,清理和取消妨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限制,逐步打破电信、铁道
39、、市政、教育、卫生、文化等行业国有经济的垄断局面。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放宽行业准入限制,鼓励和促进集体、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参股、控股、收购、租赁等形式,参与经营一般商品的国有及集体流通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参与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多元经济主体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四) 积极推动经营性领域实行产业化建立良好的第三产业发展机制,合理划分第三产业中的经营性和公益性行业,不同性质的行业实行不同的运行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扶持公益性行业发展;经营性行业要全面推向市场,政府要逐步减少并直至取消补贴;以公益性为主又兼有经营性的行业,应合理区分
40、商业性业务和公益业务。积极推动非义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等产业的形成,鼓励社会办教育、文化、体育、医院和研究所,培育以民间投资为主的经营主体。加快企事业机关后勤服务改革步伐,打破封闭式的自我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机关的企事业单位服务部门与母体剥离,把隐性的服务业转化为市场化、社会化的服务业。(五) 全面推进第三产业对内对外开放以我国加入WTO为机遇,不断拓宽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外贸经营、商品流通、社会中介服务、旅游等领域的开放程度。加快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积极争取商品批发业对外资开放;争取零售业、旅馆业等行业外商独资经营试点;扩展合资经营旅行社试点;争取允许外商投资和经营社会中
41、介服务和技术中介服务;争取对快递服务及电信服务中的增值电信服务部门进行中外合资经营试点。凡是允许外商投资和经营的领域都允许民资投资和经营。推动利用外资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促进内资企业向外商转让企业股权或项目的收益权和经营权,鼓励引导外资以并购、收购、参股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造,促进国企改革和转制。(六) 继续完善第三产业价格形成机制健全政府在基础性、公益性服务行业的价格调节机制,全面实行价格听证会制度,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理,放开竞争性行业的价格。(七) 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第三产业各行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向第一、二产业各个领域的辐射和渗透,最终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紧跟全球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以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技术和软件为载体,推进信息网络化、网络大众化。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电信、农业、商业、运输、旅游、文化、卫生、房地产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逛超市课件教学课件
- 冲刺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案案例试题
- 《骆驼寻宝记》教案设计
-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教案
- 婚礼活动租赁协议
- 五年级上册艺术教案
- 媒体传播培训合同
- 体育馆观众自行车车棚施工合同
- 天津市菜市场垃圾分类指南
- 能源开发行业薪资管理策略
- 2024年消防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附20起典型火灾案例
- 恒牙临床解剖-上颌中切牙(牙体解剖学课件)
- GB/T 44592-2024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
-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 10以内口算100道题共16套-直接打印版
- A760(761)E自动变速器ppt课件
- 超星尔雅学习通《国际金融》章节测试答案
- 田径运动会径赛裁判法PPT课件
- 新教科版(2017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
- 新高考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的六条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