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黄万强_第1页
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黄万强_第2页
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黄万强_第3页
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黄万强_第4页
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黄万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济南外国语学校 黄万强 教学内容分析 【 课标要求 】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 3.7 规定的“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联系的。演 示: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如生物链的存在, 病毒的出现与人口密度、 生活习惯、 环境之间的联系” 的要求。 【 教材分析 】 本框题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围绕这个主题分别讲述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和 联系的多样性。第一层意思 (第一段 ):通过太阳风暴对通讯的影响,说明生活中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列 举“名言”和引用“相关链接” ,概括说明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到人类社 会

2、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是在联系之中。进而指出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对万事万物中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关系的概括,所以把联系的概念定义为: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第二层意思 (第 2-3 段 ):从两方面讲述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一是说明什么是联系的 客观性,指出联系的客观性是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从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 为事物的联系两种情况加以分析。二是指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主观随意性。第三层意思 (第 4-5 段 ):从两方面讲述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一是列举种种联系,并指出把握 联系多样性,对

3、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指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 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教学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识记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页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能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阅读和讲述,提高学生的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科学的联系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 方针、政策(如构建社

4、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认识到与同学间互帮互助的重要性,注 意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 【 教学准备 】 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的材料(如同学的互帮互助,环境对生活的影响,中央提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后采取的措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等) 。 教师调查了解学生有哪些生活经验,初步提出了哪些问题。 【 整体思路 】 课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教材的结构,搜集能够说明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的典型材料(包括事例、音像资料等) ,提出深层次问题。 课上:汇报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反思学习,梳理学生提出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教学互动,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走进生

5、活,学以致用。 教学活动过程 【 自主学习 展示成果 】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题,我们已分组进行了课前自主学 习,下面我们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学习心得。哪个小组先发言呢? 学生代表 杨岩岩:通过自主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框题的基本内容,本课题教材主要讲了联系的普遍性、客 观性和多样性,这是联系的三个特点。另外,教材还讲了联系的定义,那就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 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我们在认识世界、 看待周围事物的时候应当注意把握其中的联系, 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影响, 也要为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2006 年 3 月 23 日是世界气象日, 我

6、们搜集到 世界气象日宣传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 2页 学生于晓治多媒体展示世界气象日宣传片(约 2 分钟) 学生 代表 于晓治:通过刚才的录像片我们看到自然灾害不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破坏,而且还严 重危害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什么会发生然灾害呢?根据我们学过的地理知识,我们知道,发生自然灾害 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这说明,自然界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也存 在着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由于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造成了破坏,大自然反过来也报复了人类。这还说 明,联系是客观的。我们有两个困惑: ( 1)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如电脑和空气 有什么联

7、系?我和美国西海岸的一条鱼之间, ( 2)人类可以创造联系吗?发言完毕。 (学生鼓掌) 教师:刚才小组的汇报很精彩,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刚才同学的分析中提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 界的破坏,导致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那么,自然界又给予我们什么? 学生议论,踊跃举手,然后回答。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之间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内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 异彩纷呈的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 在的。人类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这不正是大千世界存在普遍联系的缩影吗? 教师:那个小组再进

8、行汇报? 学生代表黄韶青 发言: 我们通过课前学习, 了解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的, 并不是 孤立存在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和多样的、有条件的,我们还梳理了本框题教材的基本线索,列表如 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把握固有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 改变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 我们还搜集了一系列事例来证明联系的普遍性。如生物圈这一系统中,有许多元素存在,如森林、草 原、海洋、动物、人类、农田、城市,这些元素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共同维持了生态平衡。再 如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还有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各个 国家之

9、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仿佛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普遍联系的观念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不可 或缺的观念。 我们有一个疑难问题: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这好理解,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 物,为什么还是客观的呢?发言完毕。 (学生鼓掌) 教师:刚才小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事例来证明联系的普遍性,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呢? 学生自由发言。 (略) 教师:好,同学们举出的这些大量事例足以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哪个小组还发言? 学生代表牟笑天:通过自主学习,我们认识到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了解了联系的三 个特点,知道事物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我们要重视这些条件,请大家来看材料: 多媒体

10、显示: (配图片) 材料一:神六飞船花费了 9 亿元人民币,全是国家出资。 100 多个科研院所、基地、高校、工厂和 3000 多家单位、几十万科研人员直接参与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4页 材料二:神六飞船的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这无疑是非常复杂 的空间技术,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重耐力训练、首次进行的大强度微重力生理适应性环 境训练,是对航天员自我极限的最大挑战; 进行连续 5 天 5 夜以负 6 度头低位平卧方式进行太空模拟训练, 是对航天员顽强意志和惊人毅力的最大考验。 学生代表牟笑天发言:神六飞船发射成功,这里面包含了许多联系,说明了事物的联系多

11、种多样。比 如,神六飞船花费了国家 9 亿元人民币,在这里,国家财政投入和神六飞船之间就是直接联系,神六飞船 的发射成功也离不开我国每一个纳税人的贡献,纳税人与神六飞船之间就是间接联系。另外,联系的多样 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神六飞船的发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祖国,离不 开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离不开航天员的刻苦训练。 这些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等等, 是神六飞船发射成功的重要保证。发言完毕。 (学生鼓掌) 教师:同学们在思考一下,在神舟六号研制制、发射、飞行和返回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联系? 学生:踊跃发言,如神六飞船本身存在的内部联系,如火箭和飞船

12、之间,再如神六飞船的发射和天气 有没有关系?任何一个失误都不能出现,做到万无一失,与伟大的民族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等等。 教师:同学们揭示了神舟飞船存在的种种联系,说明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还有哪个小组发言? 学生代表刘九龙:我们还有两个问题: ( 1)学习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呢?( 2 )我们可不可以把两个无关联的事物,变成有联系的事物?如果行,这与联系的客观性矛盾吗? 教师:还有哪个小组进行补充发言?没有了。 【 反思学习 探究问题 】 教师:刚才有 4 个小组进行了展示汇报,同学们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初步了解了世界为什么是普遍联 系的,初步树立了联系的观点

13、,还梳理了本框题的主要知识,并能联系一些,说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和多样性,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各 个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第一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1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如 电脑和空气有什么联系?我和美国西海岸的一条鱼,( 2)人类可以创造联系吗?第二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5页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这好理解,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为什么还是客观的呢? 第三小组没有提出问题;第 4 小组提出的问题: ( 1)学习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 帮助呢?( 2 )我们可不可以把两个无

14、关联的事物,变成有联系的事物?如果行,这与联系的客观性矛盾 吗?同学们考虑一下,以上这些问题是不是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 ( 1)联系的普遍性,就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 2)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为什么还是客观的? ( 3)学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 教师:我们先来研讨第一个问题:联系的普遍性,是否就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电脑和空气有联系吗?我和美国西海岸的一条鱼有联系吗? 教师:那位同学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刘晓旭: (略) 学生刘梦梦: (略) 学生自由发言若干。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的发言,我们是否可以梳理出以下思路: ( 1

15、)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个别事物具有的特点,而是一切事 物所具有的普遍特性。普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 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从 普遍联系的三个方面的含义,我们也可以归纳出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 2)空气和电脑存在真实的联系,这说明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这也证实 了世界上一切事

16、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3)联系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直接联系。因为联系具有多样性,如直接联系 6页 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等。许多事物没有直接联系,但可能通过许 多中间环节而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时揭示这些间接联系的中间环节,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达尔文揭示的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也不要走向极端,去无限 制地尤其不要主观臆造联系。 ( 4)我们还要看到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 条件。只有具备条件,事物之间才会发生联系。 总之,

17、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 要与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否则,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和诡辩论。 下面我们来研讨第二个问题: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为什么还是客观的? 同学们知道,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类的实践关系而言,可以分为两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 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是在人类诞生之前或在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尚未涉及的领域中存在着的联系, 如木星与太阳之间的联系,它们当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人为事物的联系,比如火箭和飞船 的联系、航天员和飞船的联系、航天工作者和飞船的联系,呈现着“人化”的特点,它

18、到底是主观的还是 客观的呢?请大家前后左右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展开讨论: (约 2 分钟左右) 教师:哪个小组先发言 ? 学生勇潇潇:我们认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为火箭和飞船、航天员和飞船、航天工作者和飞 船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他们的联系当然是客观的了。 学生王川: 我喜欢航天知识, 我看到一个资料, 600 年前, 一位叫万户的明朝官员将自己绑在椅子上, 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椅背上, 47 枚捆在一起的火箭被点燃,这位粉身碎骨者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 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这说明只要我们想的到,就 能够做的到,我们能够创造任何联系。我认

19、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并不具有客观性。 学生王琨:我不赞成刚才王川同学的发言,不能认为只要我们想的到,就能够做的到, 600 年前的万 7页 户不是粉身碎骨了吗?我们为什么不能上月球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能任意创造的。 学生杨岩岩: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上月球,但将来我们一定能够登上月球,美国人能够上去,我们中 国人就一定能够上去。只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条件, 我国的“嫦娥工程”就一定能够成功。 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略) 教师总结:(1)联系是客观的,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 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

20、意性。 ( 2)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由人们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 系,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正如恩格斯所说: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 花朵。”但这并没有改变或者取消联系的客观性。第一,从联系的产生看,它需要一定客观条件,没有一 定的客观条件,联系就建立不起来。同时,任何联系的建立,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违背了客观规律,也建 立不起联系。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制造联系。第二,从联系的过程看,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 物质活动才能形成。第三,从联系的结果看,当某种联系建立起来之后,它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便独立于 人的意识之外。神舟飞船的发

21、射成功,不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了吗?不是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的国 际地位了吗?我们为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充满感情的)有的同学还提到了人能不能创造联系 的问题,通过我们刚才的研讨,是否应当明确两点:一是人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二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 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像刚才同学提高的神舟六号飞船的发 射所建立的中国人和太空的联系。 现在,我们在来看第三个问题:学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请大家思考 一下,同位之间也可以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交流约 2 分钟。 教师:哪位同学先发言? 学生周曼琼: (略) 8页 学生李晓谕

22、: (略)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今天,我们首先进行了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示,同学们交流了学习 心得,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初步感知,然后我们围绕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的基本观点,即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帮助我们树立起联系的观 点,我们还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掌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于我们的生活所具有的指导意义。从小 处着眼,我们每个人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那么,我们就要正确处理和周围的其他事物的关系,如 同学之间,要建立团结互助的关系;要从自身做起,以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反过来,良好的校风、班 风也促进每一

23、个同学的成长。从大处着眼,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就是全面推进做到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的建设;协调发展,就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 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指导方针,我们必须以科学发 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世

24、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之一。 让我们在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 【 走进生活 体验践行 】 多媒体显示: 人们在选择车号和电话号码上有时还颇费些脑筋,为了搞到末尾带有“518 ”、“888 ”、“ 666 ”“ 158 的车号和电话号码,人们不惜花重金交纳所谓“选号费” 。 据有关媒体报道,有些中学生对网络算命深信不疑,在电脑上,找到一些网站,只要输入姓名、出生 日期和出生时间,几秒钟,便可知道自己的人生、前途和婚姻。 9页 你怎样看待这些现象? 点评: 这节课在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对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进 行了大胆的尝

25、试,较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展示”“问题反思”“师生合作探 究、共同提升”“走进生活、体验践行”的教学路子、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路子,长期坚持下去,有 利于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 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具有主动获取知识、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步步发展;能使师生间的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真正落到实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但是,这是一 条比较难走的教学路子,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且思维活跃;要求教师具有较强 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要求具备现代教学条件和手段

26、;等等。整体上看这堂课,无论是教学活动 实施,还是教学效果,都是较为理想的,达到教学预期,表现出明显的教学个性。 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注重观点的形成,教学目标正确定位。 “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课程标准对这一框题“内容目标” 的规定。这节课,通过学生的自学和一系列教学活动实施,使学生了解联系的涵义,理解联系的三个特性 (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理 解为什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核心问题,增强分析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以学科知识为 支撑,最终目标树立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成为这节课的统领,教

27、学注重学生联系观点的形成。 “三维 目标”和谐统一,目标定位无疑是切实的、正确的。从实际效果看,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高的。 2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深层次的困惑问题,提升了教学效果 这节课的核心问题是,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问题,树立联系的观点。 可以看出来,这节课实际上包括三个阶段: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交流阶 段;师生共同探究问题阶段。但主要的是第三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深层次的困惑问题。 学生课前自学阶段: 学生在教科书的引领下,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前提下,基本上了解了联系的涵 义,了解了联系的三个特性, 并具有了初步的通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28、, 和发现问题、 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但,对学生来说,这时的学习效果是初步的。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交流阶段: 学生展示、交流、讨论与教师设问引导、点拨、归纳相结合,自 然现象、生活现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更加系统、细致的贯穿出联系的三个特性,起到了强化学科知识的 作用,为学生勾画出了整个世界相互联系的画面,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问题。 如果说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教学,学生获取了相应的学科知识,也具有了一定的能力,但三个深层 次的困惑问题还没解决,三个深层次的困惑问题不解决,学生就很难真正树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老师学生共同探究问题阶段: 上两个阶段学生获取的学科知识和一定的技能,为三

29、个深层次的问 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要注意到:今天的课,围绕学生真正形成“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在教师的引 导下,开展了这样一个教学系统。 经过三个环环相扣的阶段性教学,尤其是经过第三阶段,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于教学效果,就 有了一个大的提升。尤其是引导学生集中探讨:掌握一个哲学观点对生活的意义,更是增强了学生的情感 和态度,学习哲学是管用的。这是一般教师做不到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是强的,自信心是强的, 观点的树立是牢固的,学习的态度也是积极的。 10 页 3较好的处理了观点与知识点的关系,教学内容具有观点的鲜明性、思想的深刻性、案例资料的鲜 活性、文化底蕴的厚重性。 这也是创造性实施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需要。 教学中,观点要统帅知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