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语文备考策略(王芳)参考word_第1页
2012中考语文备考策略(王芳)参考word_第2页
2012中考语文备考策略(王芳)参考word_第3页
2012中考语文备考策略(王芳)参考word_第4页
2012中考语文备考策略(王芳)参考wor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研读试题 从容面对中考 九江市教科所 王 芳近几年来,我省语文中考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分值安排、试题难度等基本保持一致。2012年语文中考考试形式为纸质测试,全卷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保持与往年相同。试题类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写作题。2010年、2011年、2012年试卷题型结构对比表201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201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201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8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古诗文积累(8分)1.字音字形(2分)1.字音字形(2分)2.字音字形(2分)

2、2.词语使用(2分)2.词语使用(2分)3.词语使用(2分)3.病句辨析(2分)3.病句辨析(2分)4.病句辨析(2分)4.句子的选用、仿用、句式变换(2分)4.句子的选用、仿用、句式变换(2分)5.句子的选用、仿用、句式变换(2分)5.组句成段(2分)5.组句成段(2分)6.组句成段(2分)6.语段概括(2分)6.语段概括(2分)7.语段概括(2分)7.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6分)8.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6分)二、古诗文阅读(14分)二、古代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古诗阅读(4分)(一)古诗文积累(8分) (一)古诗阅读(4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

3、)(二)古诗阅读(4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四、写 作(50分)四、写 作(50分)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从上表中可看出,与2011年试卷比较,2012年題型变化有以下几点:1. 前9小题为选择题(第一部分6题及第二部分中“古诗阅读”2题、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题)。2.“古诗文积累”由第二部分第一块移至第三块。3.“综合性学习”从第一部分移至第四部分。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复习效率,应精心研读中考试题,了解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在以后教学中,围绕这些知识

4、点重点讲解,着重复习,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就从2012年试卷题型特点进行逐一分析。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共6小题,12分)1.字音字形试题分析选择题。能力层级为A,识记。考查的是初中阶段应该识记的生字的音和形,以常用词语为材料,将字音和字形合为一体考查。所有字音、字形均出自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文下的注释和文中出现的字词。字音是多音字或比较容易读错的字,字形为比较容易写错的常用字。1 / 9教学建议(1)平常上课时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认真抄写生字的读音、字形,课后加以巩固。 (2)每周的学生练字内容以这些生字为主,每学完一个单元对各课的生字词进行听写。(3)复习时,学会归纳

5、,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所有生字词辑录整理。(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老师挑复习资料时,就注意选附有七九年级教材上的字词的资料;条件差一点的学校,老师找来复印给学生。) (4)早读时间读写,专题考查后易错的再让学生强化。初中生易读错的常用字和常用成语、易写错的常用字词归类重点识记。(5)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附录一:人教版七九年级现代文重点字音辑录附录二:人教版七九年级现代文重点词语(掌握字形)辑录2.词语使用试题分析 选择题。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考查的是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教科书中的重要词语是考查的重点。试题材料可以是选自教材或改编自教材,也可以是自编或选自课外阅读材料中的语句。教科

6、书中每篇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每篇课文之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词,以及课文下注释中的生词,应该重点掌握。近三年试题都是两句选自教材:2009中的A项出自那树,B项出自再塑生命;2010中的A项出自孤独之旅,D项出自故宫博物院;2011中的B项出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C项出自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其余两句出自课外,以报纸中的材料为主。除2010年的C项中“收场”为二字词语,其余均为四字词语,且绝大多数为成语。教学建议(1)平常上课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将“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去查词典,将意思抄写下来。(2)每节早读课,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及文下的注释。每节语文课之前,让学生每人轮流在黑

7、板上抄写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3)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重要词语(以四字成语为主)辑录整理。附录三:人教版七九年级现代文重要成语辑录3.病句辨析试题分析选择题。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识别能力。病句类型涉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等。试题材料可选自或改编于教材,也可自编或选编自课外阅读材料(以报纸中的时讯为主)。2009中的A项改编自故乡,D项出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011中的A项出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C项改编自苏州园林;而2010中的四个选项都出自课外。八年级下册课文后分别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句子成分、句

8、子的主干、长单句的分析的知识短文,本册书后附录部分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九年级下册教科书上课文后分别有句子结构要完整、表达要合事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语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单一的知识短文。教师要给学生细致讲解。教学建议(1)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写作文、练笔时,能够流畅、通顺的组织文字,较少出现病句,并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2)教师在复习时,要将常考的几种病句类型进行详细讲解,并教给学生辨析病句的方法。(3)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4.组句成段试题分析选择题。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即将打乱了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考查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语言的逻辑性。试题材料选自课外书籍或报刊资

9、料,基本上是说明性文字或议论性文字。教学建议(1)教师在复习时,教给学生做这道题的方法:首先,把几个句子的内容通读一遍,弄清各句话的大意,判断整个语段内容属于哪种类型文字(说明性或议论性);其次,明确整个语段的中心思想,即整个语段主要讲什么;再次,可以通过语段类型和标志性词语来梳理整个语段的顺序,从而完成组句成段。其中,说明性文字可按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来确定句间关系;议论性文字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或者按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来确定关系。(2)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5.句子的选用、仿用、句式变换试题分析选择题。能力层级为D,表达

10、应用。包括根据提供的语境选用句子、仿写句子和按要求变换句式等内容,涉及语法、修辞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试题材料选自课外书籍、报刊资料或自编。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中有对联常识,本册书后附录部分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中有复句常识,本册附录部分有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常见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教师可让学生回到具体的课文去温习修辞,如春一课后的比喻、济南的冬天一课后的拟人、列夫托尔斯泰一课后的夸张、安塞腰鼓一课后的反复和排比)教学建议(1)教师在复习时,应重点给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句式变换(包括主动句与被动

11、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短句与长句的变换、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等)、句式选用、句子仿写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2)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6.语段概括试题分析选择题。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即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概括语段的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相关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语言概括与表达能力。试题材料选自课外书籍或报刊资料。其中新闻材料较多,也有其他文段。教学建议(1)教学毛泽东的两则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时,要详细介绍新闻的知识(要素、结构等),并要求学生人手一份报纸,进行拓展阅读,作文训练学写新闻,引导学生多关注新闻节目

12、和时事政治。(2)复习时,应重点给学生方法的指导。(3)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字、词、短语、句子、文段是语言运用中几个重要的单位,不管是做语言运用题,还是进行阅读和写作,都要涉及这些内容,因此有关的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非讲不可。不过,应该为阅读和表达服务,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空讲,而要放到典型的文体中去讲。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共三块,22分)1.古诗阅读试题分析 选择题。涉及的能力层级是B、C、E,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2题,各2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课外古诗词的理解和初步的鉴赏能力。选材均来自课外,大多出自唐诗宋词鉴赏词典,往往与课文作者或诗词相联系。从内容上看,20

13、09年是写景抒情诗,2010、2011年都是游子思乡诗。教学建议(1)重视积累,夯实基础。指导学生多吟咏那些脍炙人口、蕴含哲理、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古典诗词。课前活动可进行诗词赏析竞赛,或要求学生每节语文课之前每人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则课外古诗词,并略微讲解它的思想内容,其他同学进行摘抄。(2)在复习时,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有关方法。并从语言鉴赏题、形象鉴赏题、表达技巧鉴赏题、思想内容评价鉴赏题四大类分别讲授答题的方法、技巧等。2.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涉及的能力层级是B、C、E。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分值为10分,主要从诵读、实词解释、文意把握、概括要点、写作技巧、人物分析等方面进

14、行考查。 选材大多出自二十五史或其他古书,内容大多与江西的风土人情或课文作者、课文内容有关,体裁是具有趣味性、可读性、故事性、启发性的记叙短文,一般为人物传记。具体分析如下:9题,选择题,句子朗读节奏划分,2分。10题,解释词语,2小题,共2分。全部是重要的实词(以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多义词为主),而且大都是教材当中出现过的词。其余两题(2012年省考试说明中已无“翻译句子”题),均为简答题,分值各为3分。教学建议(1)立足课外,抓好课内。对教材中的每篇文言文都要精讲多练,要求学生养成预习(抄写生字、划分朗读节奏、疏通文意)、归纳(学完每课后,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四个

15、方面归纳整理)、背诵和默写的良好习惯。(2)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四方面)辑录整理。(3)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4)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引导阅读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3.古诗文积累试题分析填空题。能力层级是A,识记。6小题,分值为8分,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试题材料均是课标要求背诵的50篇古诗文中的名句。试题设计形式有直接的默写(直接型默写),即根据上句填写下句或根据下句填写上句(4小题,各1分),以及基于语境的提示性的默写(理解型默写和运用型默写,2小题,各2分)。试题对诗、词(曲)、文以及六册课本会

16、尽量兼顾。教学建议(1)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对这50篇都能背诵、默写。(2)在复习时,可将这50篇古诗文原文辑录整理,分发给学生,便于复习。利用每节早读课的后十分钟,每次默写两首,由老师改或同学互改,逐一过关。附录四: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辑录附录五: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词类活用辑录附录六: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辑录附录七: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一词多义辑录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共2块,30分)主观题。涉及的能力层次是B、C、E。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教材以外。其中记叙类文章(主要是散文)必考,一般为5个试题,1618分;说明类文章、议论类文章二选一,一般为5个试题,1214分。现代文阅读

17、重点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一)散文试题分析综观这三年我省中考对散文的考查,从选材上看,偏重于当代名家经典美文,且选文视野开阔,文化内涵丰富,所选材料大多抒发对生活、对社会的体验和感悟,展现作者对追求人生真谛、感悟生命光彩、关注社会生活的情怀。作者都是当代著名散文家,分别是余秋雨(考生在课内学过他的散文信客)、周涛、琦君(台湾女作家,考生在课内学过她的散文春酒),分值都为17分,2009、2010年都是4道题,每道题平均分都超过4分;2011年是6道题,每道题平均分不足3分。也就是说在

18、赋分上从大分值题又回归到小分值题,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涉及的考点越来越多,对文本的考查越来越细。从题型上看,注重对词句理解、要点概括、语言赏析、文章把握等方面的考查,另外,要求考生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也逐渐增多。(二)说明文试题分析纵观近十年我省中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中考对说明文的考查频率明显高于议论文,均为科技类说明文。选材一般出自百科知识杂志,大多以生态环境、前沿科技、社会热点话题为主,注重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从题型上看,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和部分关键信息的提取,注重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三)议论文试题分析从选材来看,这两年的议论文具有明显的散文倾向,即不是纯粹的

19、、严谨的议论文。选文的内容或主题不具有浓重的理论性、政治味、说教色彩,都与社会实践或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有助于考生在考场上短时间内理解文本。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议论文阅读侧重于选取具有人文色彩和时代感的文章,如: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还有一个倾向就是较多的省份选择的阅读文本都与社会热点相关联,这要求考生有关注社会的习惯。附:江西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材料一览(2000-2011年)时 间 选文一 选文二2000年 人口与环境 爱的礼物2001年 勤于用脑 兰 草2002年 可燃冰 紫藤萝瀑布2003年 垂 钓 科学是快乐的2004年 心中的芦苇 生物入侵者2

20、005年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谦卑的人有福2006年 听 雨 城市给了我们什么2007年 看山老爹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2008年 年的召唤 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2009年 闲读梧桐 有关“ 湿 地 ”2010年 黄蜂筑巢 朗 读2011年 方寸田园 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记叙文12篇,说明文8篇,议论文4篇)现代文阅读教学建议(1)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2)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特别是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课外读物。另外,推荐读者、意林、时文选萃、散文选刊、百科知识等杂志供学生挑选订阅。建议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3)按文体复

21、习。将记叙文(主要是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分成若干个专题,以便于各个击破,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4)在复习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文体从课本中选取一些与中考现代文阅读选文水平相当的课文,备课组自行命制与中考题型、题量、难度相当的训练题目,进行有效的训练,以便举一反三。(5)既要立足课本,更要面向课外。扩大阅读面,加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探讨研究等方面的训练,加强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述能力的训练,尤其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归纳。(6)进行解题方法指导:整体阅读了解内容领会主题仔细审题明确考点筛选信息找准语句组织语言落笔答题回顾检查。第四部分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共2题,56分)综合性学习试题

22、分析主观题。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3小题,每题各2分。是与教材相照应的考试内容,即选择一个主题,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包括名著阅读)情况、口语交际能力、非文字类如图表、漫画的阅读能力等综合起来考查。试题材料(情境)是自编的。今年不可忽视名著阅读能力的考查。教学建议(1)平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综合性学习”,不能认为可上可不上,或由学生自学。一般在教新的单元课文之前,可先把这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布置好,同学们分小组去完成,两周后各组汇报成果,或各组办一份手抄报,进行评比。(2)由于我省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均来自课文后面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因此复习时,应将六册课本的综合性学习列表汇总,逐一复习。附:初中人教版六册课本综合性学习汇总表单元/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就是我成长的烦恼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献给母亲的歌雨的诉说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母亲河,黄河让世界充满爱寻觅春天的踪迹微笑着面对生活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感受自然我也“追星”说不尽的桥科海泛舟青春随想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探索月球奥秘戏曲大舞台走上辩论台到民间采风去好读书,读好书乘着音乐的翅膀第五单元我爱我家漫话探险莲文化的魅力古诗苑漫步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马的世界怎样搜集资料背起行囊走四方话说千古风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