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编写提纲(DOC39页)_第1页
某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编写提纲(DOC39页)_第2页
某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编写提纲(DOC39页)_第3页
某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编写提纲(DOC39页)_第4页
某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编写提纲(DOC3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编写提纲(建议稿)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二O 一三年八月XX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项目组织单位: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工作项目编号:工作起止年限:XX年-XX年项目设计: 项目负责: 报告主编: 参加人员: 项目审核: 站 长: 编制单位: 提交时间: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二O 一三年八月第一章序言.1第一节目的任务.1一、 项目来源 .1二、 工作目的 .1三、 工作任务 .1第二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2一、 工作区概况 .2二、 社会经济状况 .2第三节环境地质问题.2第四节以往调查工作情况.2一、 区域水工环调查 .3二、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 .3第

2、五节本次调查工作情况 .4一、 工作方法和技术路线 .4二、 本项目工作进度 .4三、 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4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5第一节自然地理.5一、 地理位置 .5二、 气象 .6三、 水文 .6第二节地质环境.6一、 地形地貌 .6二、 地层和岩浆岩 .6三、 地质构造 .7四、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7五、 岩土体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7六、 地下水类型与补、径、排特征 .7七、 植被类型及分布 .8八、 人类工程活动 .8第三章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8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8第二节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9一、 地质灾害灾情 .9二、 地质灾害隐患险情 .10第四章地质灾害特征与形成条件

3、.11第一节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11一、 行政区域分布.11二、 地理空间分布.11三、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 .11第二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11一、 滑坡发育特征 .12二、 崩塌发育特征 .13三、 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 .14四、 泥石流发育特征 .14五、 地面塌陷发育特征 .14第三节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15一、 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 .15二、 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 .15三、 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 .16四、 地质灾害与水 .16五、 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 .17第五章专题论述 .17第一节典型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17一、XXX滑坡灾害点 .17二、XXX滑坡灾害点 .17

4、第二节重要地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17一、XXX地质灾害易发地段 .18二、XXX地质灾害易发地段 .18第三节 . 18第六章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述 .18第一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 .18一、 评价原则及方法 .18二、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 .18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19一、 评价原则及方法 .19二、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 .20第三节各乡镇地质灾害综合评价 .20第七章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20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21一、 防治原则与方法 .21二、 重点防治区说明 .21第二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2一、 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22二、 地质灾害隐患

5、点群测群防 .22三、 地质灾害避让搬迁 .22四、 地质灾害点监测 .22五、 重要地质灾害点治理 .22第八章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23第一节项目概况 .23一、项目基本情况 .23二、提交成果 .23第二节工作方法及流程 .23一、项目组织与实施 .23二、原始资料概况 .23三、工作方法与流程 .23四、专业分层 .23五、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23六、质量监控 .23第三节数据质量评述 .24一、数字化图形质量 .24二、属性卡片质量 .24三、属性数据库质量 .24第四节 补充说明与结语 .24一、补充说明 .24二、结束语 .24第九章 结论 .24第一节基本情况 .24第二节主

6、要成果 .25第三节环境效益与防灾减灾效益评述 .29第四节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与防治地质灾害的建议 .30第五节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32一、存在问题 .32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32附图:XX张附件:1、 调查资料汇总表2、 照片集3、 信息系统说明书4、 重要地质灾害点勘查报告及图件5、 搬迁避让新址适宜性初步评估6、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7、 附表:地质灾害综合统计表第一章序言XX年以来,我省先后有计划的开展了 XX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 初步摸清了全县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减轻了地 质灾害损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工

7、程活动日趋强烈,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呈 加剧趋势,并形成了大量不稳定斜坡,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 发展。根据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我省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许多造成 人员伤亡等重大损失的地质灾害发生于村民房前屋后高陡斜坡处,且由大暴雨激发形成, 发生时历时较短,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规模小、危害大等特征,因此,更大比例尺精 度更高的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尤其是对人口居住区斜坡、谷地进行详细调查并将危险斜坡和 谷地纳入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对我省今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求,在开展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

8、与区划的基础上,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将围 绕人民生命财产、生存环境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要矿山、旅游景区开展滑坡、崩塌、泥 石流、地面塌陷及不稳定斜坡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比例尺1: 5万),为各级政府制定地质灾 害防治规划和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提供基础地质依据。为此,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开展XX 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并将此任务下达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第一节目的任务一、项目来源描述项目下达情况,包括任务书编号、项目经费、委托单位、承担单位和工作周期 等内容。、工作目的查明XX县境内地质灾害分布、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 价,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

9、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建立地质灾害信息 系统,提高广大民众的防灾抗灾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 城镇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地质 依据,为国土整治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防灾资料。三、工作任务在XX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调查精度,对人类活 动区范围内的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开展详细调查。1开展XX县地质条件调查,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岩土体结构条件,阐明 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划分;2、 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

10、性进 行评估;3、 对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 进行评价;4、 选择重大单体地质灾害进行测绘和勘查;5、 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 系统;6、 协助地方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 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区、重大地质灾害点搬迁避让新址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初步评估;7、 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8、 在调查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第二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一、 工作区概况插图 XX县交通位置图XX-XX二、 社会经济状况据XXXX年末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全县面积X

11、XKm2,辖X个乡、XX个镇、XXX 个村,村密度XXX个/100 Km2,人口 XXX万,人口密度为XXX人/Km2,其中非农 业人口 XX万,占总人口 XX% 。 .第三节环境地质问题综述所在县环境地质方面的问题,包括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等。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评述所在县地质灾害发育情况,介绍造成的损失情况。简述 近十年来,发生在该县境内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事件。第四节以往调查工作情况自五十年代以来,先后有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XX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等单位,在本县开展了一系列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的普查、 勘探、综合科研以及专项地质灾害调查等工作, 提交了一批成

12、果资料。前人工作的成果,为本次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一、 区域水工环调查(一)环境综合调查及研究描述区域地质工作、区域水文地质、区域工程地质的承担单位、完成时间、提交成 果等情况,10万湖南省地质环境评价、城市地下水调查、水资源调查等综合研究类的项 目。上述成果为本次工作提供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资料。(二)矿产资源勘查方面。包含全省矿山环境调查,描述该县矿产资源分布简况。描述矿产勘查程度、开展的 工作,承担单位、完成时间、提交的成果等。如数量较多,选择典型的、重要的成果说 明,其他的一句话概括。(三)地质灾害调查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情况10万调查是本次工作的重要基础,5万调查是1

13、0万调查的延续和深入,因此需要 详细的介绍10万调查情况。包括任务书下达时间,工作完成时间,承担单位,采取的 工作方法,调查成果资料以及成果应用情况(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防治规划等各方 面均有应用)。2、地质灾害常规工作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其中国土资源部门作为职能部 门具体承担相应的防灾减灾工作。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均在工作区内开展地 质灾害巡查、调查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完成有汛期防灾总结、年度防灾总结、地质灾害 应急调查报告等工作报告等。二、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介绍XX县历年来的防治工作情况,简要介绍 XX县国土资源部门的地质灾害防灾 减灾建设情况。1、

14、对辖区内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的掌握程度;2、地质灾害管理机构以及监测预警机构的设立情况;3、是否建立了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设立了应急处置队伍,编制了不同级别的地质 灾害应急预案;4、在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能力建设方面有何保障措施,即在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程度。第五节本次调查工作情况一、工作方法和技术路线(一)技术路线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以工程地质及地质灾害理论为指导,以遥感解译、地面调查、 工程地质测绘为主要手段,对重大地质灾害体辅以必要的钻探、岩土测试等手段进行勘 查,查明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开展地质灾害 分区评价,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

15、害信息系统。(二)工作方法本次详细调查是按 遥感解译与地面调查相结合,重点调查区和一般调查相结合、灾害调查与环境背景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调查、核查、测绘和勘查 4个层次分 级开展,以专业调查为主。重点区的调查是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走访群众,对灾害点或 出险点逐一调查,对县城、集镇、矿山、学校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均进行 现场调查,不漏查”地质灾害点,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所有居民点进行现场调查。一 般调查区是沿滑坡、崩塌、泥石流易发生的沟谷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进行追索调 查;采用网格控制调查,对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修测,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演化的地形地貌、 岩(土)体结构等地质背景条件,

16、人类活动较弱地带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等。二、本项目工作进度简要说明项目申报时间、任务书下达时间、设计编写时间、项目开展及结束时间等 几个重要时间点。简述项目实施阶段的时间安排:1遥感解译阶段:2、地面调查阶段:3、重要灾点勘测阶段:4、资料整理与野外成果验收阶段:5、成果编制阶段:报告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6、成果初步审查阶段:三、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一)完成的工作量依据项目设计安排,开展并完成 XX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1地面调查阶段本阶段共完成调查面积XXkm 2,其中一般区调查面积XXkm 2,重点调查区XXkm 2。 调查任务包含XX个乡镇(X镇X乡)X个居委会XX个行政村,人口

17、XXX万,调查 线路XXXkm。调查完成各类调查点 XXX处、重要地质灾害预案 XX份、工作明白卡 和避险明白卡XXX份、实测剖面XX条、简易土工测试XX处、野外工作小节XX份 和实际材料图XXX套。各类调查点包括灾害点XXX处(含复核点XX处)、环境点XX处。其中灾害点: 不稳定斜坡XX处、滑坡XX处、崩塌XX处、泥石流XX处和岩溶区地面塌陷XX处; 环境点:地貌点XX处、地质点XX处、水文点XX处、居民点XX处和工程点XX处。2、勘查测量阶段简述完成的勘查、测量工作量包括地面测量的面积、钻孔长度、槽探、浅井数量等。3、提交成果(1) 成果报告:调查报告;(2)附件:勘查报告、遥感解译报告、

18、信息系统说明书、搬迁避让新址适宜性初 步评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照片集等(3)图件:XX张;(4)数据库:一套;(5)调查原始资料:调查卡片、记录本、野外工作手图等;(二)质量评述项目工作成果以及阶段性成果,均采取自检、互检、专家抽检等内容工作程序严格把关,保证数据质量,共保留各类检查表格 XXX份,对发现的问题 ,采取 措施保障各项工作质量。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自然地理一、地理位置XX县在湖南省的位置,其相邻情况,位于那些山脉之间等。介于东经XX XX-XX XX,北纬XX XX-XX XX之间,东西宽 XXkm,南北长XXkm,总面积 为XXkm 2,占全县总面积的XX %,居

19、第XX位。二、气象叙述XX县所处的气候带及特征,叙述降雨概况:据 XX县气象站X年-X年资料, 多年平均雨量 XXmm/a、一般降雨量 XX-XXmm/a,最大降雨量 XXmm/a,最小降雨量 XXmm/a,最大、最小月、日降雨量,降雨区域和时空分布特点,年均降雨日数。并分别叙述蒸发、温度、湿度情况(包括年均、最高、最低等)、降雪、霜冻情况插图: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XX县典型暴雨统计表表XX地点所属暴雨区最大24h暴雨(mm)时间(年月日)过程降雨量(mm)时间(年月日)三、水文概述县内地表河流所属流域情况和水系分布情况。简述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特征。如 有资料可插图:XX县河流分布图。第二节地

20、质环境一、 地形地貌首先简述所处的区域地貌单元、地势总特点,(标高:一般XX-XX米,最高XX米, 最低XX米,指出所在地)。插图:XX县地势图。按照工程地质编图规范要求,地貌形态有 XX类型(如山地、丘陵、丘岗、平 原等),各种类型所占比例。根据地貌形态特征以及成因类型,将省区地貌划分为 XX地貌区域,地貌区名称, 可用 区域名+构造成因+形态”插地貌分区图。二、 地层和岩浆岩(一)地层首先叙述县内层(系)(元古界第四系),再简述各层系地层岩性、分布区域;插 地层时代划分表。(二)岩浆岩概述岩浆岩发育、分布特征。出露总面积约 XXKm2,占XX县总面积的XX。三、 地质构造首先叙述所处的区域

21、构造位置;发育有哪些构造体系,以什么构造体系为主,发育 有哪些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以及分布区域。插图XX-X : XX县地质构造体系图四、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一)新构造运动首先叙述新构造运动迹象、类型,如抬升掀斜、隆起、褶皱、断裂等,然后分类叙述。如:1、升降运动,叙述整体抬升运动的特征,如此地所表现的特征;河床堆积变化、 垄岗低丘剥蚀夷平(地壳相对稳定)。2、 断裂运动分第四纪成生的新断裂和继承性活动老断裂分别描述。概括新构造运动总体趋势。(二)地震概括所在县及其周围史上地震发生情况,最高震级发生地点、时间等。叙述近年来周边内发生影响到该县的地震时间、震级、烈度、震中及影响情况等。九江、汶川、

22、玉树、云南等(三)地壳稳定性分区按国家标准,将所在县所处地震烈度等特征数据分别叙述。插图:XX县地壳稳定性分区图。五、 岩土体工程地质基本特征(一)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岩体类型按两级进行分类,第一级按岩体成因进行建造划分,如分为岩浆岩建造、变质 岩建造、沉积碎屑岩建造,沉积碳酸盐岩建造等类型。第二级按岩体岩性,岩石强度及岩体 结构类型进行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将省区内各岩体类型划分情况及其特征分述。(二)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分为砂性土、粘性土、特殊土三类。分别描述六、 地下水类型与补、径、排特征(一)地下水类型与特征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省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

23、裂隙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四大类型。分别叙述各地下水的特征。(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与动态特征1地下水补、径、排条件2、地下水动态特征七、 植被类型及分布(一)植被资源现状(二)植被分布特征插图:xx县植被分布图。八、 人类工程活动省内主要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分矿产资源开发、水利电力建设、交通建设、城镇建设等几个方面简述人类工程活 动对环境的破坏情况。第三章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根据XX县调查数据统计,共调查地质灾害点 XX处,其中不稳定斜坡调查点XX处, 占灾害点总数XX%滑坡调查点XX处,占灾害点总数XX%(见表XX,图XX县地 质灾害类

24、型图)。与XX年区划资料相比新增灾害点 XX处;核减地质灾害XX处,其中滑 坡XX处(包括稳定XX处,搬迁XX处,工程治理XX处),崩塌XX处(已治理),不稳 定斜坡XX处(已稳定), 。XX县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表XX地质灾害种类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1不稳定斜坡合计数量(处)占百分比(%原区划资料新增灾害数核减灾害数第二节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一、地质灾害灾情(一)地质灾害灾情概况据XX县XX个乡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统计,全县共有地质灾害点XX处,按照地质灾害灾情分级标准,灾情中型 XX处,小型XX处。因地质灾害死亡XX人,毁坏房屋XX 间,毁坏农田xx亩,毁坏公路XXm毁坏水渠XXm直接经济损失

25、xx万元(表仆 。 按照灾害类型统计如下:不稳定斜坡xx处,。滑坡xx处,。崩塌xx处,。地面塌陷XX处,。XX县地质灾害灾情统计表表XX灾情分级灾情统计灾害类型灾害点(个)中型小型死亡人口直接经济损 失(万兀)不稳定斜坡J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合计(二)各乡镇灾情特征根据调查资料统计,XX县共有地质灾害点XX处,各乡镇均有地质灾害发生,灾情 严重程度不一,直接经济损失存在较大差异(见表 XX XX县各乡镇地质灾害数量及人 员伤亡柱状图,XX县各乡镇直接经济损失柱状图)。现将 XX县各乡镇地质灾害灾情叙 述如下:XX县各乡镇地质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表XX序号r乡镇地质灾害点(个)死亡人数(人)损坏房屋

26、(间)r直接经济损失(万兀)合计1、XX乡地质灾害灾情断龙山乡现辖XX个行政村,XX个居委会,已经进行了地质灾害调查,初步查明地质灾害点xx处,因地质灾害毁坏房屋 xx间,田土 xx亩,公路xxxxm直接经济损失地质灾害隐患险情XX万元。其中滑坡XX处,共毁坏房屋XX间,田土 XX亩,直接经济损失XX万元;地面塌陷XXXX处,共毁坏田土 xx亩,公路XXXXm直接经济损失xx万2、 .(一)地质灾害隐患概况根据地质灾害险情分级标准,XX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XX处,险情大型XX处,中型XX处,小型XX处。潜在威胁人口 XX人,潜在经济损失XX万元(表XX。按照灾害隐患类型统计如下:不稳定斜坡XX

27、处,险情中型XX处,小型XX处。威胁人口 XX人,潜在经济损失XX 万元。滑坡隐患点XX处,险情大型XX处,中型XX处,小型XX处,威胁人口 XX人,潜 在经济损失XX万元。崩塌隐患点XX处, .XX县地质灾害隐患险情统计情况表表XX险情分级险情统计隐患类型 7-隐患点(个)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威胁人口(人)潜在经济损 失(万元)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合计(二)各乡镇隐患特征从各乡(镇)统计情况来看,均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灾害隐患分布数量不一,险情严重程度也 不相同,潜在威胁人数和潜在济损失差异较大(表XX。XX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情况统计表表XX序号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个)潜在威

28、胁人数(人)潜在经济损失(万兀)合计XX县各乡镇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表XX序号乡镇滑坡隐患数崩塌隐患数泥石流 隐患数地面塌陷 隐患数不稳定斜坡 隐患数小计合计XX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人口情况统计表表XX序号乡镇滑坡威胁(人)崩塌威胁(人)泥石流威胁(人)塌陷威胁(人)斜坡威胁(人)小计合计XX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资产情况统计表表XX序号乡镇滑坡威胁(万)崩塌威胁(万)泥石流威 胁(万)塌陷威胁(万)斜坡威胁(万)小计合计1、XX乡地质灾害隐患险情XX乡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XX处,威胁人数XX人,房屋XX间,农田XX亩,公路 xxm潜在经济损失xx万元。其中滑坡隐患XX处,威胁x

29、x人,房屋XX间,农田xx亩, 潜在威胁资产xx万元;地面塌陷隐患xx处,威胁xx人,农田xx亩,公路xxm潜在 威胁资产xx万元;不稳定斜坡xx处,威胁xx人,房屋xx间,公路xxm威胁资产xx 万元。2、XX乡地质灾害隐患险情第四章地质灾害特征与形成条件第一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一、 行政区域分布从行政区域分布看,地质灾害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见图XX):二、 地理空间分布从地理空间分布看,地质灾害分布特点(见图 XX):三、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看,XX县灾害发生分布的年份、月份。(以相关表格、图件说明)第二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根据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地面

30、塌陷规模级别划分标准,XX县地质灾害XX处中,规模等级大型XX处,中型XX处,小型XX处。其中不稳定斜坡 XX处,规模大型XX处,规模中型XX处,小型XX处;滑坡地质灾害XX处,规模大型XX处,中型XX处,小型XX处;崩塌地质灾害XX处,规模中型XX处,小型XX处;泥 石流地质灾害XX处,规模小型XX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XX处,规模小型XX处。一、滑坡发育特征滑坡是XX县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类型。根据滑坡规模、物质组成、形 成原因、滑动体厚度等可分为各种滑坡类型(见表 XX)。XX县滑坡类型统计表表XX划分依据滑坡类型数量占总数比(%大型中型按滑体规模划分小型土质滑坡碎石土滑坡按滑体物

31、质组成划分岩质滑坡老滑坡按形成时间划分新滑坡自然因素(地震、暴雨)人为因素(工程活动)按形成原因划分综合因素浅层滑坡(iom按滑体厚度划分中层滑坡(10-20m)推移式滑坡按运动形式划分牵引式滑坡(一)滑坡分类1按滑坡规模分类2、按滑坡物质组成分类3、按滑坡稳定性分类4、按滑坡形成时间分类5、按滑坡形成的因素分类6、按滑坡体厚度分类7、按滑坡运动形式分类(二)滑坡形态特征1滑坡平面形态特征2、滑坡剖面形态特征(三)滑坡边界特征(四)滑坡表部特征(五)滑体特征(六)滑带(面)特征(七)滑床特征(八)滑坡危害特征与危害方式1滑坡危害特征(1)突发性(2)阶段性和复活性(3)危害严重2、滑坡危害方式

32、(1)毁坏民房、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2)冲毁农田及水利设施。(3)阻碍交通运输。二、崩塌发育特征(一)崩塌分类将崩塌分别按规模、物质组成、形成机理、稳定性、诱发因素进行分类,县内崩塌 规模以小型为主,崩塌体主要为各类岩石,大部分崩塌不稳定,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诱 发(见表XX。XX县崩塌类型统计表表XX划分依据崩塌类型数量(处)占总数比(%中型按崩塌体规模划分小型土质崩塌按崩塌物质组成划分岩质崩塌倾倒式滑移式错断式按形成机理划分鼓胀式不稳定较稳定按稳定性分类稳定自然崩塌按诱发因素划分工程崩塌(二)崩塌体基本特征1物质组成2、控制结构面特征3、地形地貌特征4、空间发育特征5、危害特征与危害方式

33、(1)危害特征(2)危害方式三、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一)不稳定斜坡分类根据斜坡岩土体类型、目前稳定状况、发展趋势等分别进行阐述。(二)不稳定斜坡形态特征区内不稳定斜坡坡面形态可划分为凹型、凸型、直线型和阶梯状,以直线型为主, 凹型、凸型和阶梯型相对较少,统计数量分别为 XX处、XX处、XX处和XX处(图XX)(三)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XX县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主要有裂缝、表层岩土体蠕动、渗冒浑水等。(四)不稳定斜坡控制面特征及变形趋势四、泥石流发育特征泥石流分类、形态、危害等特征。五、地面塌陷发育特征(一)岩溶地面塌陷发育特征1岩溶地面塌陷分类县内岩溶地面塌陷分类见表 XXXX县岩溶地面塌陷分类统

34、计表表XX分类依据类型处数(处)占总数比(%按规模分小型长列式按排列形式分群集式稳定较稳定按稳定性分不稳定2、岩溶地面塌陷形态特征3、岩溶地面塌陷区地貌特征4、发育条件特征(二)采空地面塌陷发育特征第三节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根据统计分析,地质灾害主要孕灾因子可以归为地形地貌、岩土工程类型、区域地 质构造、水、水系、地震、植被覆盖情况、人类工程活动等几大类。一、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一)概述全县地形地貌基本特征。(二)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地形地貌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和规模的主控因素。有利 于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形地貌条件。插图:XX县地貌分区与地质灾害叠加图。(三)地形地貌特

35、点及致灾条件1地貌单元各地貌单元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插图: XX县各地貌单元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对比 图。各类地质灾害主要分布的地貌单元并举典型实例说明。2、地形坡度将地形坡度分级,统计各坡度区间的地质灾害数量和比例。插图:XX县地质灾害与地形坡度关系统计图。由统计结果分析各类地质灾害体与坡度的关系。3、微地貌(1)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与微地貌不同微地貌(如坡度、坡向、坡形等)与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的关系。(2)泥石流与微地貌泥石流与沟谷流域面积、流域相对高差、沟槽横断面、主沟纵坡降、山坡坡度的关系。(3) .(四)结论二、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全县岩土体基本特征。插表:XX县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

36、型关系一览表。插图: XX县地质灾害点与岩土体关系图。XX县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关系一览表岩土体类型灾种一(分布数)地面 塌陷滑坡泥石流斜坡崩塌地裂缝地面 沉降(一)滑坡、不稳定斜坡与岩土体类型统计滑坡、不稳定斜坡在各岩土体类型中分布,选取典型区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滑 床、滑体、滑带与岩土体关系。(二)崩塌与岩土体类型统计崩塌在各岩土体类型中分布,选取典型区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岩土体控制面与 崩塌的关系。(三)泥石流与岩土体类型统计泥石流在各岩土体类型中分布,选取典型区进行分析。统计分析不同泥石流类 型与岩土体的关系。(四)地面塌陷与岩土体类型统计地面塌陷在各岩土体类型中分布,选取典型区进行分析。

37、统计分析不同地面塌 陷类型与岩土体关系。(五)地裂缝与岩土体类型统计地裂缝在各岩土体类型中分布,选取典型区进行分析。(六) .(七)结论三、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一)地质灾害与褶皱:分析不同的褶皱类型、不同的褶皱部位的地质灾害发育特 征。选取典型区域进行分析。(二)地质灾害与断层:分析不同的断层性质、不同的断层部位的地质灾害发育特 征。选取典型区域进行分析。(三)地质灾害与节理:分析节理与地质灾害发育关系。选取典型地质灾害进行分 析。(四)结论四、地质灾害与水统计分析省内多年平均降水量、月降水量、降水类型、降水集中区、降雨强度、过 程雨量等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并分别插图说明,选取典型实例。分析地下

38、水与地质灾害关系。通过上述分析,进一步分析降雨引发各类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和临界值。五、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概述省内人类活动引发各类地质灾害情况,统计人类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比例。人 类活动引发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区域、地段等特征,人类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损失情况。各 种人类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类型及比例,各种人类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典型实例。人口密度 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矿山分布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第五章专题论述第一节典型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介绍XX处规模较大、灾情险情适当的地质灾害点开展相关分析。要求配套插图。建议选择开展勘查工作的灾害点。一、XXX滑坡灾害点(一)地理位置(二)基本特征(三)成因分析(四

39、)稳定性评价(计算)使用勘查数据 和 测量数据 计算滑坡点的稳定系数 预测评价灾害点的稳定性。二、XXX滑坡灾害点(一)地理位置(二)基本特征(三)成因分析(四)稳定性评价(计算)使用勘查数据 和 测量数据 计算滑坡点的 稳定系数 预测评价灾害点的稳定性。第二节重要地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选择XX-XX处地质灾害相对易发地段(区域)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或者以在建的线路工程区为对象开展相应评估,类似于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以危险边坡分布较多的区域为宜;也可参考乡镇小节中的叙述。一、XXX地质灾害易发地段(一)区段位置(二)灾害特征(三)成因分析(四)危险性现状与预测评价二、XXX地质灾害易发地

40、段(一)区段位置(二)灾害特征(三)成因分析(四)危险性现状与预测评价第三节 .第六章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述本章分为两部分:分别包含易发区划分和危险区划分和。防治区划和气象预警区划 放在第七章论述。第一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一、 评价原则及方法(一)评价原则定性结合定量的评价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原则、类比原则。(二)评价方法本次工作采取的评价方法是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推 荐的 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采取单因素致灾的量化评价和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技 术路线开展工作。对地形地貌、岩土工程、地质构造、降雨、水系、人类工程活动、植 被等各因子进行属性叠加综合分析

41、。二、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通过综合分析,在XX县内共划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等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插表:XX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一览表。XX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一览表丿予 号分区 等级代号面积(Km xx)分区特征(一)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XX崩滑流高易发区描述所在区名称、分区代号、面积、位置和涉及乡镇、易发程度等级,区内地质环 境简况,人类活动情况,所含隐患点数量、面密度,以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2、XX崩滑流高易发区(二)地质灾害中等易发区1、XX崩滑流中等易发区2、XX崩滑流中等易发区(三)地质灾害低易发区1、地质灾害低易发区2、地质

42、灾害低易发区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区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承灾对象的价值,可移动性等)的基础上,以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体与承灾对象遭 遇的概率上分析入手,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客观评估。一、评价原则及方法(一)评价原则定性结合定量的评价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原则、类比原则、区 内相似,区际相异原则。(二)评价方法本次工作采取的评价方法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推荐的危险性评价指 标体系来完成分析。依据地质灾害易发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调查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 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

43、,根据区内相似,区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通过综合分析,在XX县内共划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 灾害危险性大区、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各危险区情况具体情况如下。插表:XX 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一览表。XX县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一览表序 号分区 等级代号面积(Km2)分布区域(一)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1以XX地质灾害为主的危险性大区描述所在区名称、面积、涉及乡镇,所含隐患点数量、面密度,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存在严重隐患的地质灾害点及其威胁人群,统计区内受威胁人员和财产情况。2、以XX地质灾害为主的危险性大区

44、(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1以XX地质灾害为主的危险性中等区2、以XX地质灾害为主的危险性中等区(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参照危评技术要求,为危险性小区不以灾种命名,直接就是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1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2、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第三节各乡镇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按乡镇分别叙述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易发和危险情况。乡镇顺序按照从上之下从左至右第七章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根据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及危害性大小,结合全省各市(州)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 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网络, 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资料查询服务社会化、信息化;完成地质灾害调查与普查,掌握地质灾害分布

45、状况与危 害程度;巩固完善县级地质灾害应急预警指挥体系,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采取 工程措施,使威胁乡镇级以上城镇、居民集中点、铁路和重要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有效治理;落实建设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三同时”制度,有效预防和治理人为 引发的地质灾害。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一、 防治原则与方法(一)防治原则区划原则: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 推进,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责任、利益、义务相统一,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等。(二)区划方法依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易发区特征,结合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通过对地质灾害易

46、发区内人口密集居住区(城市、集镇、村庄)、重要基础设施(交通干线、通讯工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重要经济区(支柱产业开发区、大中 型工矿区)、风景名胜区(自然景点、文化遗存、地质遗迹)、重要农业区(基本农田保 护区、特色农业区)等所涉区域的调查,根据境内地质灾害现状和需要保护的对象,进 行综合分析,将存在威胁的区域划定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二、 重点防治区说明概述XX县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确定重点防治区(插图:XX县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分区图),并分别叙述各重点防治区。XX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一览表序 号分区 等级代号面积(Km2)分布区域(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1、XX地质灾害重点防治

47、区指出防治区涉及的乡镇区域、面积、人口、地层岩性、主要工程设施、灾害点数量和主要灾害点等。指出需要重点防范的区段和防范灾种。明确区内各个防治分期点近中 远点数量;防治等级重点、次重点、一般点数量;搬迁避让、工程治理、专业监测、排 危除险、立警示牌点的数量。2、XX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二) XX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1、XX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2、XX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三)XX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1、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2、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第二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搬迁避让、工程措施、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排危除险、立警示牌等六种防治措施 是项目规定的名称,所有防治措施最终均需要反映在防治图上。一、

48、防灾减灾基本原则如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法制,依法行政;完善机制,保障经费等。二、 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概述全县群测群防工作概况和工作成绩,全县群测群防体系采取的具体防治措施和 规划。部署全县所有灾害点开展群测群防工作。提出需要设立警示牌的灾害点清单。三、 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目前全县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现状、规划,插表: XX县地质灾害搬迁避让一览表。XX县地质灾害搬迁避让一览表序 号野外编号灾点名称灾害类型搬迁避让 户数(户)搬迁避让 人数(人)防治分期防治分级近中远重点、次重、一般四、地质灾害点监测插表:XX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规划表。XX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规划表主要威胁对

49、象序号野外 编号灾点 名称灾点位置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险情 级别防治分期防治分级近中远重点、次 重、一般五、重要地质灾害点治理插表:XX县重要地质灾害点治理规划,插表:XX县重要地质灾害排危除险规划表。XX县地质灾害治理规划表主要威胁对象序号野外 编号灾点 名称灾点位置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险情 级别防治分期防治分级近中远重点、次 重、一般XX县重要地质灾害排危除险规划表主要威胁对象序号野外编号灾点 名称灾点位置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险情 级别防治分期防治分级近中远重点、次 重、一般第八章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第一节项目概况一、 项目基本情况二、 提交成果第二节工作方法

50、及流程一、 项目组织与实施二、 原始资料概况三、 工作方法与流程四、 专业分层五、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六、质量监控第三节数据质量评述一、 数字化图形质量二、 属性卡片质量三、 属性数据库质量第四节补充说明与结语一、 补充说明二、 结束语第九章 结论概述性总结。女口:本次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圆满完成了任务书下达的各项任务,报告在阐 明工作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面塌 陷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 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和气象预警区,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建立了地质 灾害信息系统,为工作区防灾

51、减灾和制定防灾规划提供了科学基础。第一节基本情况工作区遥感调查采用的数据类型和时间, 解译方法、面积、工作量,解译准确率等。 调查面积(一般区、1:5万重点区、1:1万重点区面积)。调查乡镇、行政村、居委会、居民 点,调查人口、线路等。各类调查表总数、地质灾害预案、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 实测剖面、简易土工试验、野外工作小结、实际材料图等完成情况。完成各类调查点共X)处,分布密度XX处/km2。其中:复核地质灾害点XX处,经过复核,消除地质灾害隐患XX处其中因治理消除X)处、搬迁 避让消除XX处 自然稳定消除XX处。调查地质环境调查点XX处包括地貌点XX处 地质点XX处、水文点XX处 居

52、民点XX处、 工程点XM;调查地质灾害点XM,与1: 10万区划资料相比,本次详查新增各类灾害XM,其中滑 坡新增XM,崩塌新增XM,泥石流新增XM,地面塌陷新增XM,不稳定斜坡新增XX处。完成1:1000地形测量XXKm 1:2000地质测绘XXKm 1:2000地质剖面测量XXKm工程 点测量XX处、钻探XXm槽探XXm 土样实验XX组、岩样实验XX组、水质简易分析XX组、 地下水动态简易观测XX孔。第二节主要成果一、 查清了 XX县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数量、规模和危害XX县是湖南省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县(市)之一,地质灾害遍布全县XX个乡(镇), 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

53、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等,以滑坡和不稳定 斜坡灾害为主。本次调查全县现有各类地质灾害 XX处,按规模大小分为大型XX处(滑 坡XX处,崩塌XX处),中型XX处(滑坡XX处,崩塌XX处、泥石流XX处),小型XX 处(滑坡XX处、崩塌XX处、泥石流XX处、地面塌陷XX处、不稳定斜坡XX处)。根据灾害点灾情分为大型XX处(滑坡XX处、崩塌XX处、不稳定斜坡XX处)、中 型XX处(滑坡XX处、泥石流XX处、塌陷XX处、不稳定斜坡XX处),小型XX处(滑 坡XX处、崩塌XX处、塌陷XX处、不稳定斜坡XX处)。根据灾害点险情分为大型XX处(滑坡XX处、崩塌XX处、不稳定斜坡XX处)、中 型XX处(滑坡X

54、X处、泥石流XX处、塌陷XX处、不稳定斜坡XX处),小型XX处(滑 坡XX处、崩塌XX处、塌陷XX处、不稳定斜坡XX处)。根据灾害点威胁对象划分:威胁公路XX处铁路XX处水利设施XX处、集镇XX处、学校 XX4、居民点XX处农田XXO根据灾害点稳定性分为稳定 XX处(滑坡XX处、崩塌XX处、不稳定斜坡XX处)、 基本稳定XX处(滑坡XX处、泥石流XX处、塌陷XX处、不稳定斜坡XX处),不稳定 XX处(滑坡XX处、崩塌XX处、塌陷XX处、不稳定斜坡XX处)。地质灾害已造成XX人死亡,毁坏房屋XX可,毁坏农田XX亩,毁坏公路xxm毁坏水 渠XXm直接经济损失X)万元。按险情等级划分标准,目前共有地

55、质灾害隐患点 X)处,其 中险情大型XX处,中型XX处 小型XX处,潜在威胁人口 XX人 潜在经济损失XXJ元。二、 查明了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成生条件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XX年、XX年的X X月,主要分布在XXX XXX XXX等乡镇的 山地丘陵区,如XX-XX滑坡、崩塌、泥石流分布区,XX-XX滑坡、地面塌陷分布区,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坡度 X-X、坡形为X型、海拔XXm-xxm勺低山丘陵地貌; 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的岩土体类型为坚硬至较坚硬厚至薄层砂岩、板岩岩组,共XX处, 占XX%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的斜坡结构类型为顺向坡,共 XX处,占XX%地质灾害与断 裂构造关系密切、与断裂构造有关的地质灾

56、害点共 XX处,占XX%降水是地质灾害发生 的主要引发因素,由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共XX处,占XX%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活动的 影响明显,共XX处,占XX%三、对重大地质灾害体进行了勘查和评价XX是地质灾害主要致灾地层。选择XXX滑坡灾害体进行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槽探 等,查明了典型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的规模、形态等基本特征及危害性和危 险性,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滑坡岩土体主要物理 力学特征见表X%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表XX岩性含水量3比重 Gs天然密度P饱和密度p sat孔隙比 e饱和度 Sr孔隙度 n液限 3L塑限 3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压缩系

57、数a1-2压缩模量Es内摩擦角(心凝聚力C坚固系数泊桑比弹性模量2(kg/cm )最大最小风 干平均最大最小抗压强度MPa饱 和平均最大最小抗剪 强度(MPa)平均抗拉强度(MPa)风干饱和四、进行了地质灾害专题评价1水电站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岸坡稳定性分析评价XX县受水电站建设直接影响形成的地质灾害共计 XX处,水电站建设对区内地质环 境的影响较大。将河岸坡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稳定性好岸坡共XX段,岸坡长xxkm 占岸坡总长的xx%稳定性较好岸坡共xx段,岸坡长XXkm占岸坡总长的xx%稳定性 较差岸坡xx段,岸坡长xxkm占岸坡总长的xx%稳定性差岸坡共xx段,岸坡长xxkm 占岸坡总

58、长的XX%2、公路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在XX县境内对主要线性工程开展专项调查,受公路建设直接影响形成的地质灾害 共计XX处,公路建设对区内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中,XX公路XX-XX段、XX公路XX-XX 段、XX公路XX-XX段等路段,共计XXkm地质灾害危险性大,需要重点防范 XX XX等 地质灾害;XX公路XX-XX段、XX公路XX-XX段、XX公路XX-XX段等路段,共计XXkm 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可能遭受 XX XX等地质灾害,应加强监测。3、 .五、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分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其中高易发区XX个(各高易发区名称),总

59、面积 XXKm占全县总面积的XX%地质灾害点XX处,占灾害点总 数的XX%中等易发区XX个(各中易发区名称),总面积约 XXkm,占全县面积的XX% 灾害点XX处,占灾害点总数的XX%低易发区XX个(各低易发区名称),总面积为XXk点 占全县面积的XX%灾害点XX处,占灾害点总数的XX%不易发区XX个(各不易发区 名称),总面积为XXkm,占全县面积的XX%六、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根据灾害体的稳定性、危险程度及威胁范围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其中危险性大区共XX处(各危险区名称),面积XXkm,占总面积的XX%,区内人口密度较大,共发育 有灾害点XX处,威胁人口 XX人,已经造成XX万直接经济

60、损失,威胁资产 XX万元;危 险性中等区共XX处(各危险区名称),面积XXk血 占总面积的XX%,共发育有灾害点 XX处,威胁人口 XX人,已经造成XX万直接经济损失,威胁资产 XX万元;危险性小区共xx处(各危险区名称),面积 xxkm占总面积的XX%,共发育有灾害点xx处,威 胁人口 XX人,已经造成XX万直接经济损失,威胁资产 XX万元;不危险区共XX处(各 不危险区名称),面积 XXkm,占总面积的XX%。七、 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建议在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和危险性分区评价的基础上,结合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并进行了分区评价。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X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