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周末练习苏教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周末练习苏教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周末练习苏教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周末练习苏教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周末练习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课文精品回放。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请写出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志_若_2请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3你对伯牙“破琴绝弦”的做法是如何看待的呢?答:_2.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

2、卒业。1“问之,曰:欲作针”中“之”指的是(_)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中“弃”的意思是(_)3“逢老媪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A.方才B.正在C.方形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画竹题记郑燮(xi)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咚咚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注释)新篁(hun):刚长出的竹子。榻:狭长而低的床。凉适:凉爽舒适。围屏骨子:屏风架子。窗棂(ln):窗户

3、上用木条或铁条等交错制成的格子。冻蝇:过冬受冻的苍蝇。岂非:难道不是。1解释下列词语。(1)余家:_(2)师承:_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_(2)岂非天然图画乎?_3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郑燮是清朝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画的竹子尤为出名,竹石一诗就是他写的。(_)(2)“秋冬之际”和“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这两句中的三个“之”意思一样。(_)4在郑燮的眼中,美丽的竹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结合文段,想象竹林中的美景,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_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4.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

4、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两小儿辩斗(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3)及其日中如探汤(_)(4)孔子不能决也(_)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5. 文言文阅读。冯梦龙翠鸟移巢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

5、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注释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靠下。更加。1简述上文所说的内容。_2阅读本文使你听白了一个什么道理?_6. 小古文阅读。_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一则与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

6、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本文选自西游记,选入时有改动)1此段选自西游记里的哪个故事?请在文中横线上写上题目。2读一读横线的句子,理解句意后加合适的标点。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句:“未入流”:_ “见责”:_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_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孙悟空被封的官名是

7、_,他原本以为_,但听了众仙的话后才知道_,得知真相后,孙悟空觉得_。5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孙悟空的个性特点是()A.桀骜不驯B.活泼乐观C.忠心耿耿D.嫉恶如仇7. 文言文阅读。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师旷: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8、”。昧,黑暗。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A.安全B.哪C.平安2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吾年七十年方十八B.臣闻之如日出之阳C.善哉积德行善3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译文: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B.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译文:壮年好学,好像正午的阳光C.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译文:老年好学,好比举着蜡烛走路。4翻译句子“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正确的是()A.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B.点上蜡烛照明不比在黑暗中走路好吗?C.点上蜡烛照明比在黑暗中走路好。5这则短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A.少而好学B.老当益壮C.学无止

9、境8. 古文我也懂。南辕北辙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注释: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之:动词,往,到。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仆夫。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1)君之楚,奚为北面?_(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_2成语“南辕北辙”比喻_。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0、。”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东游 东:东方 问其故故:缘故,原因B.我以日始出时 以:认为 始:始于C.去人近 去:距离 孔子不能决决:判断,判定D.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 知:知识2按要求改写句子。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改写成间接引用句: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改写成直接引用句:_3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孰 为 汝

11、多 知 乎?4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A.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汤里一样,这不是因为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的原因吗?B.太阳刚出来时凄凄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开水一样烫,这不是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吗?C.太阳刚出来时凄凄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因为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的原因吗?D.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吗?5读了这篇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任选角度谈谈你的体会或感悟。_10. 文言

12、文阅读。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其子趋而往视之(_)2翻译下列的句子。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_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_11. 文言文阅读。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解释加点的字。其子曰 其:_。其邻人之父亦云 云:_。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_。而疑邻人之父 之:_

13、。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_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_4在小学阶段,我们还学过许多寓言故事,如:_、_;学过许多神话故事,如:_、_;学过许多历史故事, 如:_、_。12. 文言文阅读。陈际泰勤读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注)外

14、兄:表兄。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南英辈: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子”。经生:研读经书的书生。1解释加点字词。(1)遂通其义_(2)则携至田所_(3)其为文,敏甚_(4)无若际泰者_2翻译下列句子。(1)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通。译文:_(2)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译文:_3本文强调了“勤”的重要性,请写出两个关于“動”的名句。_13. 读古文书戴嵩画牛,完成题目。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囊玉( ),常以自随。一日( )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

15、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2读懂上面的古文,说说文中下列字词的意思。戴嵩:_拊掌:_股:_ 谬:_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_4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这则文言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_14.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已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1)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2)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注释)行炙人:传递菜肴的仆役。炙,烤肉。因:于是;就。辍已:指自己停下来不吃,让出自己那一份。左右:在身边。所以:缘故。1解释下列语句中带点词的意思。(1)尝应人请_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