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内容简介】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具有与其他王朝皇位继承制度迥然不同之处。它先后有过四种皇位继承形态,经历了从不立储君,到公开建储,又到暗定储君,再到不立储君的曲折变化;它所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解决了皇储矛盾与储位之争问题,是对中国皇位继承制度的重大改革。 本书直接采用第一手满文,并广泛搜集、运用其它史料,将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的嬗变与清朝皇权的产生、发展、中衰、消亡进程作为一个总体,从、等不同视角,进行了综合考察。【目录】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皇权与皇权传承 第二节 清朝皇权与皇权传承 第三节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研究回顾 第二章 汗位推选制度  
3、; 第一节 汗位推选制的产生与实施 一、 后金汗权的建立与努尔哈赤选立继承人的失败 二、 八王共治国政制与皇太极继位 1、建立在八王共治国政制基础上的汗位推选制 2、八王共治国政制对于皇太极的”保护”作用 第二节 崇德时期的皇位传承
4、 一、 天聪汗权向崇德皇权的转变 二、 皇太极的建储意图 三、 形同而质异的汗位推选制 第三节 汗位推选制的消亡 一、 清朝入关与皇权高度集中、强化的奠基阶段 二、 顺治帝的建储意图 1、孝庄母子关系探析 2、储君人选的分歧  
5、;三、 顺康之际皇位交接第四节 关于汗位推选制的几点思考一、与氏族推选制及世选制的异同二、短暂的最高权力传承制度三、天、崇、顺、孝(庄)权力传承思想之演变<p>第三章 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上) 第一节 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实施的政治 一、康熙朝皇权的集中与强化 1、清除鳌拜集团 2、改进中枢辅政机构 解决皇权与阁权的矛盾二、崇儒重道
6、方针的确立三、建储前政治形势概观四、满汉朝臣对建储的态度第二节 康熙帝对子嗣的 一、以满文化为本、汉文化为用的教育宗旨二、文武兼备的培养目标三、注重实践的施教特色四、亲自谕教 严格要求第三节 权力关系:皇帝与储君、储君与皇子之间 一、皇储关系的嬗变 1、皇太子的成长环境 2、皇储矛盾的积累深化二、太子党的构成特点 1、皇太子与汉族大臣的疏离 2、太子党中的满族大臣 3、索额图
7、的谋主角色三、皇子中反太子派的形成 1、天潢贵胄的地位与权势 2、反太子派成员综述<p>第四章 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下) 第一节 两废太子 一、皇权的限度:嫡长子皇位继承制下储权对皇权的反作用二、反太子派与太子的第一次较量:一废太子 1、”帐殿夜警
8、”与皇长子等在一废太子中的作用 2、 皇太子的”狂易之疾” 3、 满汉传统观念的冲突与复立太子 4、 一废太子的反响三、反太子派与太子的第二次较量:二废太子 1、 反太子派的倒太子活动 2、 二废太子的导火线:景熙首告托合齐结党会饮案 3、 太子再废 反太子派受挫四、康熙朝晚期的储位之争 1、 废太子的潜在威胁与康熙帝的防范措施 2、 皇八子的角色转换 皇四子的韬晦
9、之策 3、 康熙帝晚年的忧虑 第二节 秘密建储计划 一、秘密建储计划的形成二、康熙帝的秘密建储思想三、皇十四子西征四、功亏一篑第三节 关于康熙朝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几点思考一、与历代汉族王朝不同之处二、严格与宽容: 两种文化形成的差异三、下五旗王公所扮演的角色四、对嫡庶有别原则的部分背离五、康熙帝的性格、作风因素六、皇权高度集中与强化态势的影响第五章 秘密建储制度 &n
10、bsp; 第一节 秘密建储方针的成功实践 一、雍正帝急于秘密建储的背景分析 二、雍正帝的秘密建储思想 三、雍正帝杀子辨疑 第二节 秘密建储制度的确立 一、秘密建储制度化与乾隆帝的建储思想 1、乾隆帝的秘密建储 2、乾隆帝对康雍二帝建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乾隆帝的重要贡献 &nb
11、sp;二、弘晳”心怀异志”案剖析 三、乾隆帝内禅与秘密建储 第三节 成为”家法”后的秘密建储制度 一、继续专权 颓势难挽 二、嘉道二帝建储 三、清朝中衰之势在皇位传承中的反映 第四节 关于秘密建储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对秘密建储制度的总体评估 1、中国皇位(皇权)传承中的制度创新 2、对于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立储原则的局部扬弃 3、秘密建储制度的局限性 二、皇权极度集中与强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秘密建储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历史过程
12、四、秘密建储制度的多元文化特色 五、两种皇位继承制度下统治集团成员的不同关系与心态第六章 懿旨确立嗣君 第一节 晚清皇权 一、主权不断丧失与皇权的重大变化二、慈禧专权 1、皇权衰微与辛酉政变2、垂
13、帘听政体制的确立3、慈禧专权的四个阶段 4、慈禧长期专权的原因三、 地方势力的增长 第二节 内外矛盾交织下的皇位传承 一、秘密建储制度的终结 二、光绪帝继统 三、戊己废立四、最后一次皇位交接 第三节 慈禧的权力传承思想一、对秘密建储制度的吸收借鉴二、传位不传权的主旨三、联姻的策略结语 附表一 清朝皇帝简表 (一) 清朝入关前诸帝(二)清朝入关后诸帝附表二 清朝皇子简表(一)太祖天命汗诸子(二)太宗崇德帝诸子
14、(三)世祖顺治帝诸子(四)圣祖康熙帝诸子(五)世宗雍正帝诸子(六)高宗乾隆帝诸子(七)仁宗嘉庆帝诸子(八)宣宗道光帝诸子(九)文宗咸丰帝诸子<p>主要参考文献与书目后记<p>【原书结语】<p> 在中国封建王朝皇位继承制度发展演变历程中,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地位。它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具有不同于历代封建王朝皇位继承制度的独特之处。 同历代封建王朝皇位继承制度相比较,清朝皇位继承制度所具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皇位继承形态的复杂性、多样性。 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
15、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4种模式。此外,康熙帝的继位主要由孝庄皇太后而定,雍正帝则是利用康熙帝实行秘密建储计划中的失误,侥幸取得皇位。晚清三次以懿旨确立嗣君方式出现的皇位继承个案(包括未能成功的己亥建储),继承人与皇帝的辈份关系及其承继关系,也各不相同。 清以前历代封建王朝恪守嫡长子皇位继承制,无论在实施中出现何种情况,这一制度本身,并未发生变化,其发展轨迹具有静态特征。与此不同,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呈现出不断改革调整,以便更加适合客观形势需要的演变轨迹,具有动态的发展特征。这种制度化与灵活性相结合,不拘泥于已有模式的限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原有制度及时做出更改、修订,甚至废弃的特点,反映了满族统治者的创新、务实精神。 清朝皇位继承形态的不断变化,实际上主要是择嗣标准的反复变化,以及储君、储权的时有时无。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中选立储君的标准,有过数次改变。 汗位推选制下,八王(诸贝勒)以贤能与否作为唯一标准,在八王范围内推选汗位继承人。 康熙帝实施嫡长子皇位继承制时,以皇子是否具有嫡长身份,作为择选皇位继承人的唯一标准。 秘密建储制下,皇帝是从选贤的标准出发,择定皇位继承人,但优先考虑具有嫡长身份的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航空大学《土力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吕梁学院《软笔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牡丹江师范学院《算法设计与分析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理工学院《IntroductiontoMicroprocessors》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生态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与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范文公园游乐场地租赁合同
- 护坡承包合同书范例
- 二零二五工程停工补偿协议
- 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通用易错题13致死类的遗传题(解析版)
- 四百字作文格子稿纸(可打印编辑)
- 变更被告申请书模板
- 中建项目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第09章 天然气制合成油课件
-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
- 消防维保质量保证体系
- 《光》 单元作业设计
- 财建2016504号-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含附件
- 心内科进修工作汇报
- GB/T 18323-2022滑动轴承烧结轴套尺寸和公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