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作文端午节的风俗4篇_第1页
2021年作文端午节的风俗4篇_第2页
2021年作文端午节的风俗4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2021年作文端午节的风俗4篇 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例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下面一起随我来观赏关于端午节的风俗的作文吧。 作文端午节的风俗1: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我最喜爱看赛龙舟的竞赛了,这竞赛并不是为了争谁第一水其次,是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现他们娴熟的技能与美妙的姿势。 我先来说说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绿色的芦叶包裹着糯米和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芳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粽子还有一个悠久的故事。传奇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2、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很多着名的诗篇,提出过很多爱国的政治主见,但是君王不接受。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还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当做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遗忘宏大的诗人屈原呢?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漂亮芳香,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怪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

3、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作文端午节的风俗2: 今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进行赛龙舟。这不,我们一家人带着外婆、舅舅、舅妈、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镇观看赛龙舟。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因上午下雨,本来在上午的赛龙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见我对赛龙舟很感爱好,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介绍起来:赛龙舟是端

4、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非常流行,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消遣工程,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划手。有26个划手,1个舵手,2个鼓手,还有1个喊号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下午,我们走出客栈,来到了河边。河边的吊脚楼悬在岩石上。为了遮挡剧烈的太阳光,家家户户的阳台顶上都挂着蓝布。我们走过了石桥,连续向前走去 哇!看到龙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龙舟的颜色各不一样:艳丽的红、光明的黄、黯淡黑和清爽的蓝。原来,龙舟的颜色是跟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的漆来定的。 我们刚一来到河边,划手们就出场了。喝,一个

5、个都特别强壮。并且不同的龙舟上的人都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请参赛选手入座!裁判员用扩音器叫道。划手们根据序号坐好位置。123!动身! 立刻,鼓声大作,观众的喊声和运发动的呼声汇成一遍,响彻云霄。参赛队员们用力把木桨向后划。紧接着,船渐渐地挪动起来慢慢地,慢慢地,每条船都越来越快,好像漂移在水面上看不出来一丝波纹。慢慢地,慢慢地红色的龙舟渐渐地超过了其它龙舟。黑色的龙舟明显是体力缺乏了,落后于其它龙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红色龙舟遥遥领先,蓝色龙舟又追逐上来,两条龙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蓝色龙舟领先了。最终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蓝色龙舟赢了。蓝色龙舟的划手们下船后,都拥抱

6、在一起,表示他们心中的喜悦。看完竞赛,我念念不舍地分开了风景如画的中山古镇。 我觉得今年的端午节最好玩、最好玩。因为这一次的端午节让我领阅到了民俗风情。 作文端午节的风俗3: 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家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风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瘦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当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渐渐地爬上梯子。最终,外公认真找这门

7、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专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似乎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肯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风俗把古老又悠久的风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作文端午节的风俗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风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很多人划船追逐挽救。他们争先恐

8、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嬉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消遣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进行龙船节,以庆贺插秧成功和预祝五谷丰收。云南傣族同胞那么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

9、奇有所不同。直到今日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进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头进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情赛。如今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进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进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竞赛工程,并每年进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其次家乡中国湖南岳阳市,进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进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发动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

10、光(即点晴)。然后,参与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与竞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此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风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把戏繁多。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剧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

11、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奇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样,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预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那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损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进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

12、人屈原。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奇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芳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样子,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得意。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漂亮芳香,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怪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