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研究_第1页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研究_第2页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研究_第3页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研究_第4页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等奖新农村90后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基于龙兴村的调查与分析广陈镇龙兴村 潘丹摘 要:本文关注的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村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龙兴村与新富余劳动力相关的各项数据的基础上,对新富余劳动力就业能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与分析认为,应制定有关保障政策和制度,同时新富余劳动力应改变自身观念、通过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唯有通过这三方共同努力,使当今比较严峻的新富余劳动力就业形势和就业能力提升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关键词:新农村 新富余劳动力 就业问题引言“90后”是“80后”的派生词,指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

2、以后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农村新富余劳动力”,主要是指80后、90后,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

3、他们的准备。本文中的“新富余劳动力”指的是生长在农村,户口在农村,毕业后在户籍所在的镇、市里务工的,并未跨市、跨省务工的新一代农村劳动者。也就指户口在龙兴村的,在广陈镇上务工或者在平湖市城区里务工的80后、90后农村劳动者。一、龙兴村劳动力的现状(一)龙兴村劳动力的分布统计,平湖市广陈镇龙兴村全村共有农村劳动力2159人,其中1952年1959年出生的为475人,占全村劳动力的22%,1960年1969年出生的为745人,占全村劳动力的34.5%,1970年1979年出生的为371人,占全村劳动力的17.2%,1980年1989年出生的为310人,占全村劳动力的14.4%,1990年1994年

4、出生的为258人,占全村劳动力的11.9%。(如图:1.1龙兴村劳动力分布图)图1.1(二)农村新富余劳动力的特征1龙兴村新富余劳动力大多在钟埭经济开发区工作,从事光机电产业,进入中外合资企业的较多,如川电钢板、日本电产。2虽然新富余劳动力绝大多数在农村长大,但缺乏务农经验;3新富余劳动力更关注工作环境,在职业选择上比上一代农民工的期望更高,敢于辞职,就业的稳定性差;4新富余劳动力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比较高,社会不公平感更重,因为不像第一代农民工,新富余劳动力是以身边的群体,而不是农村的群体,作为比较的参照群体;5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新富余劳动力对城市生活更加认同,他们中很多人进城打工的动机不再

5、仅仅是为了生存,也在某种程度上寻求个人的发展。他们中的许多人希望能在城市定居。他们被称为 “农村中的城市人”(因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多过农村),飘浮于城乡之间,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难以扎根。(三)形成特征的原因1中外合资企业上班时间固定,工资福利较好中外合资企业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三班倒或者两班倒,企业有需要员工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加班,员工可以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中外合资的企业工资相对较高,福利相对较好,并且能较好的执行劳动法中的一些条款,比如能按照劳动法付于员工相对倍数的加班工资。2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我国80年代以后,随着把规定一对城市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优生和优育定为一项基本

6、国策后,很多农村人也开始响应国家政策,思想也在逐渐转变,认识到其实生男生女都一样,不再一味要求要生育男孩,也就形成了一些家庭在允许生二胎的情况下,选择只生育一个子女的情况。平湖市广陈镇龙兴村共有90后农村劳动力258人,其中是独生子女的占93.8%。3受教育程度高,生活经历简单90后受教育时间较长,但专业技能较欠缺。新富余劳动力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拥有中专(中技、职高)、大专(或高职)、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更长,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处于30岁以

7、下的新富余劳动力599尚未结婚,而传统农民工中已婚比例为93;务工前他们的生活经历更简单,741外出务工前“在学校读书”。在龙兴村,1990年1994年出生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90后”中,高中及中专毕业的占16.7%,大专在读的占36.8%,本科及以上在读的占45.5%。4家庭经济情况逐渐好转“农民人均纯收入”指的是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民纯收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2007年龙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949元,2008年龙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034元,2009年龙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523元,2010年龙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296元,2011年龙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

8、1109元。(如图2.1龙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图2.1“90后”具有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很多人有一技之长;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往往具有成年人很难理解的古怪爱好;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但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网络时代的广阔事业,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的特点。二、“90后” 新富余劳动力在求职路上碰到的问题“90”后已陆续走出学校,走上社会,那么他们在就业路上会碰到那些问题呢?1就业盲目:如同“苍蝇人”爬

9、在玻璃上,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在进入学校后只顾学习,并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具体的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开始就没有定位,没有明确的目标,致使在毕业后面临就业时显得非常迷茫。不能正确看待第一份工作也是造成就业盲目的一个原因。第一份工作重要的是去锻炼而不是去发展。凡事朝前看,路虽远、行则必至。2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业完全依赖学校和家长、觉得此事与我无关。现在学校对于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相当重视的,在每年都会举行校园招聘会,对于那些在招聘会上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学校会与企业联系进行推荐。家长也会各显神通,为自己的子女搭桥铺路。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时没有感觉到压力和紧迫感。3抱怨工作累、压

10、力大。广陈多服装类的企业,如:悦来春、春竹等企业。据我走访的部分服装类企业反映,在他们企业招聘时发现一些90后的年轻人不愿意到生产一线、怕加班时间长,怕苦怕累,有些则是在进厂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呆不下去了,离开了厂子。这不仅仅给就业工作增加难度,还给企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要端正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首先,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同时,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第三,正确就业定位。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还要树立最现实的就业“三观”:1先就业后择业观:先生存再发展。2终生就业观:没有终身的职业,只有终身的就业。3自主创

11、业观:自己当老板,是最快乐的就业。应对就业就应该像达尔文进化论中所说:“变者生存、适者生存”。(二)政府在新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1政府明确自己在新富余劳动力就业中的责任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培训投入和政策引导,满足新富余劳动力的内在需要。政府应从国民教育和国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角度出发,加大培训投入,增加培训效果,增强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意味着增强了我国的生产力。其次政府应该发挥其公共职能,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由于其公共产品特征明显。再次,在当前和谐社会,建立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政府在提供服务时应确立好自己的定位。政府应是宏观的推动者而不是具体的实施者。推动的含义在于,政府

12、在发起和组织这项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从发展的角度考虑这项工作的宏观推进,从政策的制定方面思考如何最大效率的动员和组合各类社会资源,而不是自己去实施各项工作。2增加培训机会新富余劳动力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缺乏在城市从业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一些学历低的人只能从事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又脏又累的工作,也较难在一地长期稳定就业。因此,得到相关的职业培训是新富余劳动力的迫切希望。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要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技术教育。要完善并认真落实有关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规划,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

13、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向农民传授外出就业基本知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3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增加工作岗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微型和小型企业的发展不仅为本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为需要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为数重多的就业机会。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也不例外,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之时,中小企业的发展正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当前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大幅度下降,企业压力越来越大;困难企业增多,农民就业和和增收问题凸显;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

14、颈;总量不足规模偏小,创业难带来就业难,发展环境有待改进;新兴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各国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一般在95%以上。各国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提供多项优惠政策;安排资金扶持,减免小企业赋税;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出口。4创建优异的环境,鼓励自主创业所谓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我国是一个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的发展中国家,就业任务建立。创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鼓励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劳动者的就业门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实

15、现劳动者的个人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的氛围,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上国家给出了很多相关的优惠政策:在企业注册登记方面程序更简化,减免各类费用;在金融贷款方面优先贷款支持、适当发放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利率优惠;税收缴纳方面;企业运营方面员工聘请和培训享受减免费优惠,人事档案管理免2年费用,社会保险参保有单独渠道。还能参加SIYB创业培训。SIYB,全称是“START & IMPROVE YOUR BUSINESS”,它包括“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enerate Your Business Idea -GYB)、“创办你的企业”(Start Your Bus

16、iness -SYB)、“改善你的企业”(Improve Your Business -IYB)和“扩大你的企业”(Expand Your Business -EYB)四种培训课程。国际劳工组织为了促进就业,支持发展中国家微小企业的发展,以创业促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专门组织专家开发了这一培训项目与教材。而我们在创业初期首先要进行培训的就是创办你的企业(Start Your Business 简称SYB)。我市的就业培训中心就有开办这个培训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三)企业要突出优势,吸引留住人才1.企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走发展壮大之路,在于企业者对科技创新和现代经营理念清醒的认识和自觉行

17、动,还在于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上的培育和支持。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包括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在内的企业家队伍,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次,企业需要运用科技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第三,政府和社会需要建立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服务体系。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应不失时机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行动规划和实施步骤,虚心学习优秀企业文化的经验,努力开拓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