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_象数二(三)全文_第1页
梦溪笔谈_象数二(三)全文_第2页
梦溪笔谈_象数二(三)全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梦溪笔谈-象数二(3)全文改造浑仪、浮漏、铜表【原文】司天监铜浑仪,景德中历官韩显符所造,依仿刘曜时 孔挺、晁崇、斛兰之法,失于简略。天文院浑仪,皇祐中冬 官正舒易简所造,乃用唐梁令瓒、僧一行之法,颇为详备,而失 于难用。熙宁中,予更造浑仪,并创为玉壶浮漏、铜表,皆置天文院, 别设官领之。天文院旧铜仪,送朝服法物库收藏,以备讲求。【注释】浑仪:也叫浑天仪,我国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景德:宋真宗赵恒年号(1004 1007 年)。韩显符:宋代人,曾在司天监任职,后任殿中丞兼翰林天文, 于宋太宗至道(995 997年)初铸成铜浑仪,著有浑仪法要十卷。刘曜:十六国时前赵的国君(318 329年

2、在位)。孔挺:前赵史官丞,323年造铜浑仪。晁(ch o)崇:北魏道武帝时太史令,于天兴(398 404年) 初改造浑仪。斛(h )兰:北魏太史丞,曾模仿孔挺之法制造浑仪。皇祐:宋仁宗赵祯年号(1049 1053年)。冬官正:司天监官员,主管天文历法。梁令瓒:唐代蜀(今四川)人,善制天文仪器,工于篆书, 擅作人物画,曾与僧人一行合作改制过水运浑仪。一行:唐代高僧、天文学家,巨鹿(今属河北)人,俗姓张, 名遂,出家为僧后法号一行。一行精通历法和天文,曾与梁令瓒一道 制作黄道游仪,用以重新测定 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并发起在全国 12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的活动。一行著有大日经疏等。玉壶浮漏:即浮漏,

3、也称漏刻、漏壶,古代的计时工具,有单 壶、复壶之别。沈括本人对漏壶很有研究,曾主持改进过漏壶,并写 有浮漏议。铜表:铜制的圭表,是古人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仪器。铜表包 括圭和表两部分,表是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表放在圭的南、 北端并同圭垂直。我国春秋时代已经使用圭表测量连续两次日影最长 或最短之间所经历的时间,以定回归年的长度。别:另,另外。领:这里指负责使用和管理。朝服法物库:这里指朝廷存放某种特定物品的仓库。讲求:研究。【译文】司天监的铜制浑仪,是景德年间历官韩显符所制造的,是根据 十六国刘曜时孔挺、晁崇、斛兰等人的方法仿制而成的,具缺点是过 于简略。天文院的浑仪,是皇祐年间冬官正舒易简所制造的,用的是 唐代梁令瓒、一行和尚的方法,结构与功能较为完备,但是缺点在于 使用不便。熙宁年间,我重新制造了浑仪,并且创新改制了玉壶浮漏 和铜制圭表,把它们都安放在天文院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