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不息 将成江河_第1页
涓涓不息 将成江河_第2页
涓涓不息 将成江河_第3页
涓涓不息 将成江河_第4页
涓涓不息 将成江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涓涓不息 将成江河 涓涓不息 将成江河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文/ 本刊记者李宇清 刘延霞 张晓博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将至,在一个晴好春日的午后,我们造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教授。这是一位和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在数学领域成就卓然,是中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者之一;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学和科研骨干力量;同时写得一手好文章,文字清新、笔调流畅、情理交融。在明净的客厅里,86岁高龄的王梓坤教授和我们分享了他读书、写作的经历和体会,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心得和思索。 记者:您是怎么与书结缘的,有哪些难忘的读书经历? 王梓坤:我确实爱看书,也

2、算是读了一辈子书。我的一生大志,便是教书,而当老师,不多读书是不行的。我爱上读书,是因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生在非常穷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养了很多鸡,有一天我从鸡屋的角落里找到一本书,叫罗通扫北,这是我最早看的一本书了。后来又找到一本薛仁贵征东,一本薛丁山征西。那时候我也就六七岁的样子,这几本书是故事书,对我来说吸引力非常大。跟着大人到地里去干活,我每次都带一本去。薛仁贵征东的那首开卷诗至今还记得:日出遥遥一点红,飘飘四海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第一句指山东,第二、第三句分别点出薛仁贵雪,人贵。 那时候识字少,都是靠半看半猜。后来又从别人家借到几本,像是彭公案施公案等。再后来识

3、字越来越多,胃口也越来越大,陆陆续续又读了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西游记民国通俗演义聊斋志异等。我开始给村里人讲故事了,什么“孔明借箭“荆轲刺秦王,大人惊奇的目光极大地激励了我。从此,放牛也好,车水也好,我总要带一本书,还练出了边走路边读书的本领。 上了小学、上了中学,学校里有图书室,我下了课就跑去看书,假日也全用来读书。读高中时找到了列宁写的几本小册子,那时还没解放,列宁的名字有时能听到,非常神秘,越神秘就越想看。虽然不懂他讲的道理,但多少能感到列宁在替穷人说话,便自然赞成他。这是我读革命书籍的开始。 有些好书借了实在舍不得还,在外面买不到也买不起,便自己抄。抄书辛劳,但真有益处,抄完毫末俱见,胜

4、读十遍。我抄过林语堂的高级英文法,抄过英文本的英文典大全,还抄过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这本书实在喜爱,竟一口气抄了两份,送给好友一份。 后来到长沙去考大学的时候,在街上看到一本经史百家杂钞,是曾国藩编的。这本书非常薄,印得也不清楚,但是我还是买了,当宝贝一样储存着。上大学有了一点钱后,又专门去买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现在还在我的书架上。大学毕业后我到南开大学教书,没什么事的时候就去图书馆待个一天半天。每个月的工资也没有别的用处,一件衣服可以穿个十几年,所以钱大多花到书上去了。到现在,我的两处住处和办公室里,积存出了三个“小型图书馆。 记者:我们的读者大部分是机关里的秘书人员。要当好领导的“智囊,必必

5、需掌握广博的知识。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王梓坤:每个人都有合适自己的读书方法。一种方法对这个人来说行之有效,对那个人来说不见得好用。我讲讲自己的体会,大家聊作参照吧。 读书要有选择。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书,有的不值一看,有的只值看二十分钟,有的可看五年,有的可储存一辈子,有的将永远不朽。即使是不朽的名著,由于我们的精力与时间有限,也必必需加以选择。决不要看坏书。对一般的书,要学会速读。古人说,一目十行。今天看来,这速度不能算快,速度快的在一小时之内就可大致看完一本五百页的书,并且说出它的主要内容和精华。对名著,读一遍是不够的,隔一段时间重读,会有新的体会。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只

6、阅读非常出色的著作,他甚至常常说,如果他也像其他学者那样阅读那么多的书,他就会与他们一样无知了。这话说得不够客气,但他读书注意选择,却是很对的。 要带着问题去读。跟着书跑,一直从头看到尾,过几天可能就不记得了。如果是围绕一个问题看,印象就深入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就重点看,如果别的书里也谈到这个问题,就看看别的书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讲的。一本书就是一个专家,好几本书就是好几个专家。讲一个事情,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说,有时候两个专家还会互相矛盾,这时我们的思维是主动的,很快就能找到答案,或者发现书中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

7、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读书要有的放矢,所谓“偏重一方面去读,例如读红楼梦,第一遍读可偏重其中人际关系,第二遍可偏重景物描写,第三遍可注意当时的饮食和医药。每读一遍,深入一面,甚至可以出论文呢。 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同学,名师出高徒。梁曾经总结康的教学法说:“康先生之教,专标专精、涉猎二条,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精辟极了,胜过一篇大论。学理工的要学点文史哲,学文史哲的也要学点理工。历史上一些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对理工很钟情。马克思写过数学手稿,拿破仑写过影射几何的论文。司汤达、托尔斯泰、契诃夫也都注重数学,这对他们的文学创作无疑是有益的,至少可以避免大小不一、

8、比例失调的毛病。何况理工重逻辑,文史重形象,在思维方式上正好可以互补。福楼拜有一段话,专论文理的互相渗透:越往前走艺术越是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个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会合。 在先后次序上,我认为要从“精于一开始,在专业中做出成绩,然后逐步扩展领域,简言之,“始于精于一,返于精于博。这里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对专业漫不经心,这山看着那山高,知道一点就夸夸其谈,眼高手低,回过头来却看不起自己的专业,认为那不过是雕虫小技,没多大意思。就好像逛过花花世界的人,瞧不起自己的家乡,这样下去,必将一无所成。另一种是终身只守住专业中一个小角落,其他的科学进展、世界形势,甚至自己专业的近邻,一律不闻不问

9、。长此以往,很可能思想枯竭、性情乖僻。许多大家都是走先精后博、由博返精的道路的。一条路走通了,就可触类旁通地走其他的路;而走了其他的路,又可回过头来看原来的路,互相比较,容易受到新的启发,产生新的发现。 记者:您写得一手好文章。请谈谈您写作方面的体会。 王梓坤:我也是从所读的各种优秀作品中学习如何写作。这里说几点印象比较深的吧。 我们读一些名著,常常感叹它们立意高远、思想精深、内容广博,同时也不禁要问:从哪里找到这么多思想和材料呢?其实,这绝非朝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鲁迅为了研究中国小说史,从上千卷书中寻找所必必需的资料,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等书就是他辛勤辑录的成果,正如他自己所说:“废

10、寝辍食,锐意穷搜。读书应做有心人。对重要的专业书或名著,要勤做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如雨珠落大海矣。要善于在平常搜集对日后有用的资料,把它们写成笔记。有些是简单的摘录;有些加进了自己的见解,成了创作的半成品;有些则是相当完善的精致短篇。零件既备,大器何难!一旦必必需要时,就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著作。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讲了一个故事:香菱向黛玉请教如何作诗,黛玉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

11、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慧聪慧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诗来源于生活,林黛玉的这种学诗方法虽然不够全面,但如果是为了继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并从前人的创作中汲取经验,她的看法却有可取之处。关于初学写来说,可以先多读别人的好作品,模仿其写法和风格,此法单刀直入,易见成效。 陆游在逝世的前一年,曾给儿子写了一首诗,传授自己写诗的经验。大意说,他初学作诗时,专门在辞藻雕琢、绘声绘色上下功夫,只注意追求形式的美,到中年才体会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应该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喜怒哀乐。从此他的诗有了本质的变化,道路越走越宽广。最后他说:“汝果欲学

12、诗,工夫在诗外。这是陆游一生创作的重要经验,而且是在他中年或晚年才总结出来的,值得用金字写下。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陆游在评肖彦毓的诗时说:“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另一处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很清楚,所谓“工夫在诗外,就是强调“躬行。如果只关在屋子里冥思苦想,搜索枯肠,面壁九年,也绝写不出好作品。要做出成绩,就得深入实际,到火热的施行中去体验生活、搜集资料,然后进行艺术加工。文情汹涌而后发,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有血、有肉、有哭、有笑的上等文章。不过,对“工夫在诗外,也不能作片面的理解。如果对一个想学数学、却还不会加减乘除的人说“工夫在数学之外,那未免为时过早。陆游

13、的诗已经作得很好了,技巧很高,缺少的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题材和思想感情,所以他才敢自信地说“工夫在诗外。 记者:您写作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专业研究与写文章有相通之处吗? 王梓坤:其实所谓灵感,并不是什么飘忽无定的神秘的东西,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施行与思索之后,思维高度紧张,所合计的问题已基本成熟而又未最后成熟,一旦受到某种启发便融会贯穿。袁枚有一首谈灵感的诗:“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平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他主张作诗是必必需要灵感的,但那灵感不是天上飞来,而是长期寻诗的结果。因此,重点在“肯寻二字。一旦有了新思想,就要立时紧紧抓住,否则便有丢失的危险。郑板桥说:“偶然得句,未及写

14、出,旋又失去,虽百思之不能续也。这是切身经验之谈。 灵感的反面是思想的惰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有句话:“灵感全然不是美丽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工作时的心理状态。发现灵感的那一双“灵眼,不是神乎其神的稀奇宝贝,而是长期施行、勤奋锻炼的产物。 说到科学研究与写文章的相通之处,我觉得比较显然的一点就是二者都必必需要洞察力吧。科学的洞察力,就是俗话所说的“一眼看穿的能力,它表现在能迅速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表现在对一些表面上似乎不同的事物,能迅速地找出它们共同的原因或彼此间的联系。宋朝时的沈括,是一位多才的科学家。他视察雁荡山,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他以惊人的洞察力,推断其原因是“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他明确熟悉到这是流水腐蚀作用造成的。同时,他又联想到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也是同样的原因,差别只在“此土彼石耳。在西欧,直到18世纪末英国人郝登,才阐述了流水腐蚀作用,比沈括晚约七百年。善于观察,不仅对科学,而且对文学、艺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我也很认同。许多科学名著,都注意作品的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