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手浇开“幸福花”_第1页
众手浇开“幸福花”_第2页
众手浇开“幸福花”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众手浇开“幸福花” 望着眼前水波荡漾的水库,鸡鸣鸭叫的禽舍,绿树成阴的山坡,南城县株良镇移民朱春生整天高兴得合不拢嘴。得益于移民产业贷款政策,他才治下了这份涌金生银的“大家业”。而他,只是该县众手浇开的“幸福花”中寻常的一朵。 500万移民产业贷款让120户移民脱贫致富 2015年以来,南城县紧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不断创新产业培育模式,设立移民产业贷款,正确引导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移民发家致富,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为有效引导金融资本对水库移民产业的投入,解决农村水库移民户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强移民脱贫致富能力,探索移民增收到户新机制,南城县积极探索移民产业扶持新路子,建

2、立移民产业贷款,在全县选择10个村作为移民产业贷款试点,每个村风险补偿金20万元,资金贷款额度160万元。规定每户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5万元,农业合作组织法人不超过20万元。贷款期限1到5年,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到目前,全县已投放产业扶贫资金500万元,重点扶持蛋鸡养殖、大棚蔬菜、 生猪、黄山羊等产业,让120户移民户享受到产业贷款的好处,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659户移民搬迁户全部实现脱贫 近日,笔者走进南城县龙湖镇竺油村东坑村小组,村中道路整齐划一,新农宅鳞次栉比。“从山上搬下来后,我们生活条件好了,致富信息畅通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程应寿向记者介绍,该村小组整体搬迁后,交通方便了,大

3、家脱贫致富的门道更多了,劲头更足了。 “十二五”期间,该县按照“迁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积极组织、群众主动参与的原则,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90.5万元,建设移民扶贫安置点17个,搬迁移民659户共2865人,户均住房面积达120平方米。据2011年该县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群众生存状况调查统计,全县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农户中95%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如今,已搬迁的659户搬迁户开展水产养殖、果业种植等致富产业,或是到外地务工经商,开辟新的增收渠道,人均年纯收入增加到8000余元,搬迁户全部实现了脱贫。 18个定点包扶贫困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邓坊村由臭不可闻的垃圾村成

4、为远近闻名的卫生村,偏远的江头段村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门口,沙坪村反季节西瓜成大都市卖场紧俏货,龙湖村的板栗香飘千家万户2015年,南城县18个省市定点包扶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整洁,社会和谐,基础设施健全,致富产业兴起,群众生活富足。 省市县各挂点单位领导、包村单位干部常年深入扶贫定点村,根据“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工作思路和“整体推进一个村,面貌变化一个村”的工作目标,围绕农业产业、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生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实招、办实事,协调、动员定点扶贫单位加大投入,在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为帮扶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确保定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此外,注重将“输血型”帮扶转化成“造血型”帮扶,通过板栗种植、水产养殖、校具加工、西瓜种植、大棚蔬菜等帮扶项目让贫困村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的贫困问题,扶贫村年人v收入达8000多元。据了解,全年省市各挂点单位共为南城县受扶贫困村争取扶贫资金43万元。此外,直接投入基础设施11万元;文化教育资金9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投入9万元,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90余人;用于医疗卫生4万元;人力资源培训4万元;赈灾救济送温暖10万元;举办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