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僧 v 及其?出三藏记集?述评摘 要:僧?v,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卒于梁武帝天监十七年 518年,一生精研律部,为其时不 可多得之律学大师。他不仅是当时在朝野都颇具影响力的僧 人,从治学角度来说,更是目录学家、文献学家、史学家和 艺术家,尤其是他的?出三藏记集? ,在我国古代目录学史 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关键词:僧 ?v; 目录学 ;文献学 ;?出三藏记集?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589 2021 25-0162-02南朝活泼于齐梁两代的僧 ?v,不仅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僧 人,从治学角度来说,更是目录学家、文献学家、史学家和 艺术家,尤
2、其是他的 ?出三藏记集? ,对后世产生了多方面 的 影响。一、僧 ?v 的生平僧?v,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卒于梁 武帝天监十七年 518年,一生精研律部,为其时不可多得 之律学大师,其高徒慧皎所著?高僧传? ,凡十四卷、附录 一卷,在其中开列“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忘身、 诵经、兴福、经师、唱导等十类条目,将所载述的僧人划 类分入其中,?齐京师建初寺释僧?v?位列卷一、?明律? 条目下。足见僧 ?v 一生精力,主要集中于戒律之学。按?高僧传?中所述,僧?v俗姓俞,原籍彭城下邳今 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 ,父辈时便已定居建业今江苏南京 市,正因为他生在“南朝四百八十寺相对集中
3、的都城建 康建业,这里佛教气氛浓厚的南朝文化气息从小影响着 他,抑或因为佛教思维中的“夙世因缘,僧?v幼年时到建初寺礼拜,便“踊跃乐道,不肯还家 ,由于父母对他志向 的怜爱,便同意其皈依佛门,师从僧范。父母的爱怜也同样 表达在对僧 ?v 娶妻生子的期望上,在他十四岁时, “密为访 婚,但僧 ?v 却“知而避至定林 ,坚决拒婚,投奔定林寺法 达。僧 ?v 曾师从法颖, ?高僧传?记载法颖“以律藏知名 、 “为律学所宗 、“时开律席 ,并在宋孝武帝和齐高帝时, 因学问与修行的出众两次出任僧正一职 ;其避婚时跟随的法 达,也是一名“戒德精严的法师,再加上僧?v自身“竭思钻求、无懈昏晓 的学习态度,
4、终于“大精律部, 有迈先哲 由于僧 ?v 精究律部, 辩白入微, 齐竟陵王萧子良经常邀 请他开讲律学, “听众常七八百人 。永明年间,又尊奉齐武 帝敕命,前往吴地今江苏苏州、湖州、浙江绍兴一代去 试选僧尼五众,并宣讲?十诵律?和受戒之法。僧?v “为性巧思,善于规划设计造、刻佛像 ;身为一代宗师,又热心佛 教事业,“凡获信施 ,或用于修、造寺庙,或用于举办无遮大会、舍身斋,或用于搜集整理经卷 ;毕其一生,僧、俗门徒 到达一万一千人之多。齐、梁二朝朝野上下、僧俗两序莫不 对之恭敬有加。开善寺智藏、法音寺慧廓,都是当时著名僧 人,对僧?v “崇其德素,请事师礼;皇亲贵族也争相以师礼 敬之,如临川王
5、萧宏、南平王萧伟、永康定公主等;梁武帝更是“深相礼遇 ,凡遇到佛教界的重大问题,都会请他审度 决断,待到僧?v年老又患脚疾时,“敕听乘舆入内殿,纵使 素有佞佛帝王之城的梁武帝,也绝非对待任何僧人都有如此 规格的敬重的。天监十七年518年,僧?v去世后,归葬于定林寺墓地, 为其撰写碑文的,正是“依沙门僧 ?v、与之居处、积十数年 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二、僧 ?v 的主要学术成就 僧佑精研佛教戒律学,此外,对佛教目录、佛教历史、 佛教文献、佛教艺术也奉献较大,终其一生,著述等身。其 中被他亲自名之为?释僧 ?v 法集?的八种著述,分别为?出 三藏记集?弘明集?释迦谱?萨婆多部相承传? ?十诵义
6、记?世界记?法苑集?法集杂记传铭? ,按道世?法苑珠 林?载,那么为有?出三藏记集? ?法苑集?弘明集?世界 记?等十四种,其实也多为拆分前述八部或异名而形成。这 些著作,根本涵盖了上述佛教戒律、目录、历史、文献等诸 多方面。僧 ?v 一生奉献,大致可归纳如下。1.精擅戒律,戒德精严。僧 ?v 于佛教的弘扬主要以宏兴 律学为己任,他认为佛法能否在时间长久弘扬,主要依赖于 僧团对戒律的重视和持守情况。 僧 ?v 先后亲近的法颖、 法达、 法献等高僧修学二十余年,而这些僧人无一例外均为专研佛 教戒律学的高僧。除积极开讲律学、试选僧尼并讲述受戒之 法等具体实践外, 在理论上僧 ?v 主要撰成两部佛教
7、戒律学的 重要著述,一是?萨婆多部相承传? ,二是?十诵义记? 。?十 诵律?,系属说一切有部律,是中国汉语系佛教四部广律中 传来最早的一部,在晋、宋、齐三朝已经大肆盛行,僧 ?v 所 擅即为此律,迨隋末唐初道宣等人以压倒一切的态势弘扬法 藏部?四分律? ,本律遂湮没不传。僧 ?v 所撰?萨婆多部相 承传?,即为?十诵律?律学师师相承的传记。而?十诵义 记?,那么是一部记述律学义解的专著,僧 ?v 在?释僧 ?v 法集 总目录序?中自己写道: “少学律学,刻意毗尼,旦夕讽持, 四十余载,春秋讲说,七十余遍。即禀义先师,弗敢坠失。 标章括条,为律记十卷。 因此,?十诵义记?应当是僧 ?v 多 年
8、研习、讲诵、修持?十诵律?的心血结晶。僧 ?v 对戒律的 重视,也表达在对门徒的影响上,其高徒明彻“因从佑受学 ?十诵?,随出扬都,住建初寺,自谓律学绳墨。 此外,?经 律异相?、?名僧传?、?众经要钞?的作者宝唱,也是“投僧 佑出家,咨禀经律。 2.撰?弘明集?,抵御异说。僧 ?v 所处的南北朝时期, 既是佛教大为兴盛之时,也是诸家学说并起、释道儒三家互辩 的思想纷争时期。 ?弘明集?编撰的目的,僧 ?v 自己说得很 明确,“余所集?弘明? ,为法御侮,通人雅论,胜士妙说, 摧邪破惑之冲,弘道护法之堑,亦已备矣。 本书从第一篇 牟子博的 ?牟子理惑论? 到最后一篇释宝林的 ?破魔露布文? ,
9、 以及僧?v自己的?弘明集后续?,无一不围绕着弘扬佛教理 论,抵斥异说理论而收集。在僧 ?v 主观的编撰目的之外,这 部撰著还具备另外三大优点。其一,相对全面地反映了汉末 至南北朝时期思想领域中的各种争论 佛教与道教、佛教 与儒家、神灭与神不灭、本与末、夷与夏、沙门礼敬王者与 否、因果报应与否。通过它,更利于后人理解当时的思想状 态。其二,从中国佛教史研究角度出发, ?弘明集?所收录 的文章不少为当时饱学文人所著,呈现了当时人们尤其是知 识分子对佛教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的情况。其三, ?弘明集? 所收录的作者,其中不乏相关作品散佚的名士、僧徒,而正 是由于?弘明集?的编述,才使得我们今天仍能见到
10、他们关 于佛教的论述。3.监造佛像,以像立法。僧?v除在上述佛教典籍整理、佛教戒律学等方面有很高成就外,对佛教 艺术同样造诣颇深。首先, 僧?v对佛教艺术应当有着深厚修 养,比方在?法苑集?中,他就搜集整理了大量佛教音乐、 歌呗、梵舞、造像等方面的记载和文献。尤其是在造像艺术 方面,他更是具备一种近乎天生的卓越能力, “为性巧思, 能自准心计,及匠人依标,尺寸无爽。故光宅、摄山大像及 剡县石佛等,并请?V经始,准画仪那么。光宅大像,系天监 八年 509 年奉敕于小庄严寺铸造,后移奉于梁武帝舍宅 为寺之光宅寺的无量寿佛铜像,此佛像用铜四万三千余斤 约合今量 34 吨,佛像身高一丈九尺, ?高僧传
11、? 称其“自 葱河以左,金像之最,唯此一耳 。摄山大像,即为栖霞山 大佛,其时由齐豫章王、齐竞陵王等出资,僧 ?v 参与设计改 造的,石窟正中无量寿佛采取坐式,坐高约十米,佛座高约 二米,左右两侧分立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像,各高约十米。 剡县石佛,原由僧护于齐建武年间 494 年 498年募召 僧俗欲雕凿“弥勒千尺之容 ,未及刻成僧护染疾身亡,而 佛像那么“仅成面朴 ,僧淑继之,但“资力莫由 ,亦“未获 成遂。天监七年 508 年,继由梁建安王充当施主, “敕遣 僧?v律师专任像事,天监十二年513年春根本完成,天 监十五年 516 年彻底竣工。大佛“坐躯高五丈,立形十 丈。4.总集众经,撰著经
12、录。既有文献,那么目录不可或缺, 殷商以数万计的甲骨文献已有排列顺序,?汉书 ?艺文志?记载,至汉武帝时,已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群书目录。西汉成帝 时,刘歆著?七略? ,为第一部正式的官修分类目录,确立 了较为完全的著录方法,奠定了我国传统目录学的根底。刘 歆?七略?收录方术,晋后数部书录也兼收佛经,直至南朝 齐王俭?七志? 、梁阮孝绪?七录?都特别为?佛经?单列 目录,但毕竟自汉武帝之后,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佛道诸 教及先前之诸子百家都难以与之比肩,尤其正统目录学家都 局限于四部之例, 于是佛教徒转而纷纷自立门户, 抄集结藏, 著录成目,其中奠定佛经目录根底的,当为东晋道安的?综 理众经目录?。
13、僧?v认为“昔安法师以鸿才渊鉴,爰撰经录, 订正闻见,炳然区分 ,但是“年代人名,莫有铨贯。岁月 逾迈,根源将没,复生疑惑,奚所取明 ,于是自己才“牵 课羸志,沿波讨源,缀其所闻 ,编撰而成?出三藏记集? 。 费长房所著?开皇三宝录?载?出三藏记集?成书于齐建武 年间,但详阅该书,尚记载有梁天监年间之事,由是那么可断 定?出三藏记集?当成书于齐梁二朝。在僧 ?v 众多的著作当 中,?出三藏记集?堪称其中的代表作,往往列于?大藏经? 目录部之首。同时,僧 ?v 也因“造立经藏、搜校卷轴而成 为中国集结佛经、整理经藏第一人。三、僧?v的代表作一一?出三藏记集?出三藏记集? 一书, 共十五卷, 内容
14、由四大局部构成: “一撰缘起、二铨名录、三总经序、四述列传。 主要是指 佛教三藏在印度的缘起,在中国传译的佛教三藏名录,佛教 三藏的序言和题记,译传佛教三藏之高僧传记这四类。其价 值概言之有以下三项。1. 我国现存的最古的佛教经录。在此之前虽然有朱士行 ?汉录?、竺法护?众经目? 、道安?综理众经目录?等二十 余种佛教目录,但均已散佚,今仅闻其名,所以?出三藏记 集?成为当之无愧的现存最古老的佛经目录。僧 ?v 自己认为 撰录?出三藏记集?是对道安佛教目录的一种继续,它保存 了佚失的道安?综理众经目录?的大致全貌,在其所列十四 类“录中,不只保存了道安的六种录,甚至有些局部都是 将道安的原文植
15、入。在对道安?综理众经目录?认真订补的 根底上,僧?v将由汉至梁四百年间翻译和撰集的众多佛教典 籍,聚集归纳为十四录,共收经目 2162 部、 4328 卷。但不 可否认的是,僧?v 生均活动于南朝,对于北朝所译佛经及 典籍情况,还是有所疏漏的。2. 扩大了佛教经录包含的内容,创立了佛教经录编纂的 新体例。僧 ?v 所分的撰缘记、诠名录、总经序和述例传四个 局部。实际上已大大超出了经录的范畴,单以诠名录一个, 就已经可以概括一般佛教经录的全部内容了,其他三个局部 那么可看作是僧 ?v 独具特色的创新。 撰缘记表达了一些三藏经 典形成结集的经过 ;总经序那么广泛地搜罗了多达 110 篇的佛 教三藏序言和题记,它们不仅使人读之即可未读经便知其略 要,更可以帮助后来人了解相关经典的翻译经过、翻译地点 和时间;述例传那么由详述历代中外僧人的传记组成,共 32篇,凡 32 人、附记 16 人,这局部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僧人传记, 其内容几乎均为僧 ?v 高徒慧皎和宝唱的?高僧传?及?名僧 传?所采录。此外,由于僧 ?v 专门列出注经、杂经、疑经、 伪经、抄经、失译经、古译经、异出经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 中药吴鹏桔梗
- 2025版设计合同样本
- 园来如此-园林规划设计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25年南京房屋租赁合同
- 片石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员工试用期间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样本
- 2024年南通市崇川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真题
- 2024年怀化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军事国防教育基地方案
-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方集
- 蛋鸡155标准化立体养殖模式
- 小儿常见皮疹识别与护理
- 2025年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新版
- 某连锁药店公司发展战略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校长在2025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讲话:用《哪吒2》如何讲好思政课
- T-SSFSIDC 021-2024 认股权综合服务工作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