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明借箭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删改。本文的主人公诸葛亮,字孔明,早年隐居在襄阳隆中,他二十七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使得这位“躬耕陇亩”的“布衣”一举登上当时风云变幻、群雄角逐的政治舞台。在他的辅佐下,刘备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鼎足三分天下的形势。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赤壁大战之前。全文以“借箭”为线索,按照“为什么借箭”“怎样去借箭”“借着箭没有”的思路展开故事的情节,记叙人物的言行,突出地表现了诸葛亮的才智过人,也写出了周瑜的妒贤嫉能、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谨慎多疑。“为什么借箭”,这是故事的起因
2、(第1、2自然段)。文中写周瑜对诸葛亮的才干心怀妒忌,故而要他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已心中有数,以大局为重,立下了军令状。“怎样去借箭”,这是故事的经过(第37自然段)。先略写诸葛亮为借箭做的准备(第3自然段):他深知鲁肃的为人处世,因而向前来探听情况的鲁肃借了船只、军士等物,并请鲁肃对周瑜保密。后详写诸葛亮妙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全过程(第47自然段):在出发时间的选择上,先写第一、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再写直到“第三日四更时分”,才见“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这就造成一个悬念: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发?读至后文,疑虑顿消,原来“是夜大雾漫天,对面不相见。”这是由于诸葛亮通晓
3、天文,料定第三天的这个时候江面必有大雾,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兵谨慎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只得放箭迎战。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当初周瑜限十天造好箭时,诸葛亮偏要减至三天;为什么三天时间已很紧迫,诸葛亮在前两天却按兵不动。在行动步骤的安排上,一写诸葛亮吩咐把借来的二十只船用绳索连接起来驶向北岸;二写他等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下令调头,一字儿摆开;三写他又叫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四写他在草船的一边受箭之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再次逼进曹军水寨去受箭;五写他再下令叫船驶向南岸;六写他在船的两边都受满箭之后,吩咐军士们向曹操道谢。这一切都部署得十分周密,表现出诸葛亮的深谋远虑、善于用计。还值得一提
4、的是:在写借箭的过程中,穿插了诸葛亮约鲁肃在船上饮酒这一场面,把诸葛亮的谈笑风生与鲁肃的吃惊神色对比着描写,为刻画这位政治家和军事家所具有的那种沉着镇定的非凡风度增添了光彩。“借着箭没有”,这是故事的结果(第8、9自然段)。先写诸葛亮告诉鲁肃“已得十万余箭”,鲁肃听他一番关于庸才的谈论之后表示拜服;再写他如期如数交箭后,周瑜的神态和语言,那“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表现出周瑜无可奈何、不得不服的心境。诸葛亮是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面对周瑜的阴谋诡计胸有成竹、谈笑风生,避免了和周瑜发生正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表现出他特有的风采。孔明借箭教学设计之一yangping教学目标:1
5、、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妒忌、军令状、迟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欣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教学准备
6、:1、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孔明借箭的内容资料。2、查阅搜集介绍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关资料。3、船模型及相关的演示材料。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2、学习生字新词。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4、介绍文章的背景、人物。教学过程:、揭题激趣。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
7、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孔明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课文通过孔明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二、自读课文。1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请教老师和同学,读通课文。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填空练习,了解大意。()要()三天赶造()。()向()借船,然后用草船向(
8、)借到了箭。三、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擂”读作li,不读成li;“丞”读作chng,不读成cn。比较下面各组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雷擂内呐属嘱日曰愉瑜昨诈吾语勿匆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读)四、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回答问题。(理清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题)2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借箭的过程:准备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3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9自然段)、三(10自然段)、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五、自己练习读课文。六、布置作业:1
9、、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2、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3、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孔明借箭。(出示课件题目)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深入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三段1、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板书:神机妙算)2、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读句,“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3、“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
10、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4、针对“神机妙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或你想知道些什么?)(预测:为什么要用“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在哪里?怎样神?教师择要板书问题。)(二)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诸葛亮“神机妙算”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联系全文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一边默读,一边勾划,一边批注。)生默读课文,思考。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讨论
11、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会不会是凑巧赶上大雾满天呢?联系上文说说。“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
12、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议论。)小结:“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2、“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3、“孔明叫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军事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4、“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
13、来吗?(小组讨论后组织全班交流。)学生交流提示: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不把这些话写出来呢?”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为什么?因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样写,不仅使课文含蓄,而且给读者以思考回味的余地。5、诸葛亮算得准不准呢?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出示:“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
14、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琴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6、“孔明叫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为什么?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妙不妙?(生齐答:妙。)7、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出示:“待至日高雾散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孔明
15、神机妙算,吾不如也!”(三)学生理解以上内容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借箭起因”(12节)。学习方法: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做人物心理分析。周瑜:表面客气设下圈套步步相逼话里藏刀置人死地而后快。诸葛亮:表面糊涂早已察觉立下军令状胸有成竹置于死地而后生。(四)出示讨论: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提示后讨论交流)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教师提示:根本区别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的是什么,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觉得两个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五)孔明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满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2、请同学们自己组织语言,练习复述课文。3、题目“孔明借箭”,箭是借来的吗?题目说“孔明借箭”合适吗?为什么?4、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管理学教育课件
- 班主任工作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12
- 食堂整改报告(31篇)
- 两个甲方 合同格式
- 理财签约协议书
- 放弃亲子关系的协议书
- 合同首页盖章最简单处理
- 合同审批财务意见常用语
- 煤矿培训课件-调度和应急管理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IVD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标识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
- GB/T 43232-2023紧固件轴向应力超声测量方法
- 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 铬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 部编小语必读整本书《西游记》主要情节赏析
- 企业工会工作制度规章制度
- 公路工程随机抽样一览表(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自动计算)
- 学生矛盾纠纷化解记录表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数与形(1))数学广角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