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票据善意取得标准制度.doc_第1页
论票据善意取得标准制度.doc_第2页
论票据善意取得标准制度.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票据善意取得标准制度论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李夏琳摘要:善意取得制度最早起源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是财产所有权制度中的重要制度。该制度保护了交易安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被借鉴到了票据法中。现代各国凡是制定票据法的国家均将这一制度规定在各自的票据法中。票据善意取得是指票据的受让人按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善意地从没有票据处分权利的人手中取得票据因而享有票据上的权利。这一制度适应了票据流通的需要保障了善意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充分发挥了票据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票据善意取得制度关系到原持票人与善意受让人的利益平衡问题因此应该规定严格的构成要件谨慎地适用。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是票据法中的重要制度对保护

2、票据动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票据流通保护票据交易的安全进行特别是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票据法都普遍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一、善意取得制度的起源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是指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财产占有人以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将财产移转占有于第三人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财产时系出于善意即使占有人无处分财产的权利善意受让人仍可取得财产的所有权原财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的制度。由于善意取得制度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关系因而该制度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大多数国家及地区的民事立法所确认。对于善意取得行为法律关

3、系的调整传统罗马法的基本态度是否定的。根据“所有权绝对原则”无论财产几经周转除非取得时效阻却原财产所有人都可以依法追回。我们从“物在呼叫主人”、“任何人不得以大于其所有的权利给予他人”、“我发现我的财产时我就收回”等法律性谚语中也可以看出罗马法原则上是不承认善意取得制度的。由此可见善意取得制度并非发源于罗马法。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一般被法学界认为是现代民法善意取得制度的起源。依此原则“任意授予他人以占有者除得向相对人请求返还外对于第三人不得追回唯得对相对人请求损害赔偿。”此项原则虽未明确提出保护交易安全的理念但它从维护动产占有公信力这一立场出发规定动产真实权利人对动产转让的善意受让人不得

4、请求返还只能对过错人请求赔偿。该原则客观上保护了交易安全且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被英国普通法所吸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发达的立法机构逐步对原封建法制下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进行完善又借鉴了罗马法的时效制度形成了今天各国物权法和票据法中的善意取得法律制度。二、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内涵所谓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是指票据的受让人按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善意地从没有票据处分权利的人手中取得票据因而享有票据上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原持票人本来享有票据权利是合法票据权利人只是由于自己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持有票据。最后持票人是通过合法手段取得形式合法的票据但转让人无权处分该票据。这样就形成了原票据权利人与最后

5、持票人之间的权利冲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有权绝对尊重观念一再经受时代的洗礼与涤荡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扬弃。同时我们又滋生了交易优位的理念以满足现代人不断膨胀的财富增长欲念。于是善意取得制度一项本来是财产所有权制度中的重要制度被我们借鉴到了票据法中以适应票据流通的需要保护票据交易的安全保障当事人特别是善意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代各国凡是制定票据法的国家均将这一制度规定在各自的票据法中。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最早源于1882年的英国票据法。该法第29条第1款规定:“善意持票人(holderinduecourse又称正当持票人或正当程序持票人)是指根据下列条件取得汇票之持有人且该汇票票面完整并合格:(1)在

6、汇票预期以前成为持有人汇票曾有拒付通知而该持票人并不知情;(2)持有人是善意取得汇票要求对价的人并且在受让该汇票时对于让与人在汇票所有权上的任何瑕疵概不知情。”根据这一规定如果一个持票人符合本条规定的全部要求他就拥有为流通票据持票人所具有的全部权利特别是有权不受所有前手权利的约束以及影响前手诸持票人的其他权益的约束是一个真正的善意持票人。1952年的美国统一商法典采取了与英国票据法基本一致的规定即在法典中直接正面明确了善意取得制度。而且1984年的香港票据条例更是全盘沿袭了英国票据法第29条的规定。日内瓦统一法系各国票据法是从条文规定的反面解释中确认了善意取得制度。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16条

7、第2款规定“票据不论曾因何种原因丧失时依前项规定取得权利之持票人除有恶意或重大过失外不负放弃票据之义务。”此项规定的反面解释即为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1933年的德国票据法第16条第2款、1935年的法国票据法第120条第2款、1934年的日本票据法第16条第2款、我国台湾票据法第14条第1款都有类似规定。我国票据法第12条规定:“以欺诈、盗窃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围绕此条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多数学者认为第12条是关于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但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票据法

8、并未明文规定善意取得。笔者同意多数学者的观点第12条虽然没有从正面直接规定票据的善意取得但是依该条的反面解释如果持票人是善意受让票据就可以取得票据上的权利。所以该条文实际上肯定了我国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为了强化票据的流通性由于让与人持有的票据背书连续从而具备了作为权利者的外观对信赖外观而由此取得票据的受让人给予一种特别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作为保护票据交易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应理解为我国票据法第12条采用了票据善意取得制度。三、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功能实行票据善意取得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促进票据流通保障交易安全充分发挥票据的功能。票据善意取得之所以成立其基础在于票据权利与票据这一物质形态的紧

9、密结合使得票据具有了类似于“物”的动产性质;而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的实质则在于以牺牲真实票据权利人的利益来消除票据受让人在权利取得上的瑕疵从而使票据受让人不仅在形式上成为票据权利人而且在实质上也成为票据权利人。如果将审查票据前手人的合法性作为票据受让人的义务以及取得票据权利的条件不仅使受让人背上了不公平的负担还会直接影响到票据的流通性这一存在的本质目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票据的流通就不会产生现代的票据法制度。票据的特点在于流通票据流通的基础又在于票据能够频繁地转让。可以说票据转让是票据制度的核心。离开了转让票据就失去了其作为票据的特点票据制度也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在票据转让流通过程中由于诸多纷繁

10、复杂的因素受让票据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转让人是否为真正的权利人也很难要求他去逐一辨别查明。如果受让人不知或不应知道转让人不是票据上的真正权利人在转让完成后因无权处分行为使转让无效要求受让人返还票据则使受让人产生不安全感在票据流通的过程中随时担心交易的安全以致于不敢接受票据这必然阻碍票据的流通。相反如果依法确认善意受让人能够即时取得票据则能消除受让人的后顾之忧放心大胆地受让票据促进票据的流通转让从而充分发挥票据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四、票据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是以牺牲原票据持有人的利益来保护善意取得人的利益因而对于票据持有人构成善意取得的要件应该加以严格限制。否则持票人有可能滥用此项

11、制度从而损害原票据持有人的合法利益。构成票据善意取得需要具备哪些要件我国票据法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国内学者解释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学说:(一)、二要件说二要件说即票据善意取得必须具备两项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票据善意取得的主观要件是受让人必须为善意且无重大过失。票据善意取得的客观要件是受让人需依背书转让方式取得票据且依背书连续证明自己为合法持票人。(二)、三要件说三要件说即票据善意取得必须满足三项要件。包括:1、须受让人从无票据处分权人手中取得票据;2、须依照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式取得票据;3、取得票据之时须无恶意或重大过失。(三)、四要件说四要件说即票据善意取得必须满足四项要件。包括:1、必须是

12、从无权利人处取得票;2、必须是依票据法上的转让方法取得票据;3、必须是基于善意而取得票据;4、必须是付出相当代价而取得票据。(四)、五要件说五要件说即票据善意取得必须满足五项要件。包括:1、须从无处分权人处取得票据;2、须以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取得票据;3、须取得有效票据;4、须无直接恶意或间接恶意;5、须给付对价。(五)、笔者观点笔者基本赞同四要件说认为构成票据善意取得必须具备以下要件:1、必须是从无处分权人处取得票据这是善意取得的首要条件。如果受让人系从有处分权人手中取得票据当然享有票据上的权利自无适用善意取得规定之必要。无权处分人仅以善意受让人之直接前手为限对于其间接前手是否有权处分则在

13、所不问。即受让人如果是从有正当处分票据权利的人处(包括善意受让人)取得票据当然享有票据上的权利。至于受让人是否明知其间接前手为无权处分人并不影响其取得票据权利只有这样才能使票据的流通性得以正常发挥。只是在受让人明知其间接前手为无权处分人仍受让票据时其不能向失票人主张票据权利(向失票人行使追索权)失票人此时可以适用票据法中有关票据抗辩的规定。需要分析的是何为无处分权人其范围如何界定我国票据法理论中对此鲜有论述。为了明确哪些人属于无处分权人有学者根据我国票据法的有关规定及票据使用实践首先归纳出在票据转让过程中转让方转让(处分)票据行为的效力存在缺陷的几种情况后认为只有非法持票人和拾得票据后进行处分

14、的人以及依原持票人的意志占有票据但不享有票据权利、无处分权又不属于票据代理人的持票人属于善意取得制度中无处分权人的范围。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在使用票据过程中转让方转让(处分)票据行为的效力存在缺陷有七种情况:一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转让票据;二是出票人或背书人在票据上记载禁止转让文句使后手转让票据的权利受到限制;三是票据法对于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票据限制其背书转让;四是持票人以偷盗、胁迫、欺诈等非法手段或依拾得取得票据并进行转让即持票人在没有合法持票根据而持有票据的情况下进行转让;五是持票人依原持票人的意志占有票据但在并未取得票据权利也无权处分票据的情况下将该票据转

15、让给他人;六是持票人虽未采取非法手段取得票据但因该票据是从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处取得而欠缺票据行为生效的实质要件时又将票据转让;七是取得该票据的票据行为欠缺形式要件而不能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况下又将票据转让。在上述几种情况下转让方是否均属于善意取得制度中无处分权人的范围并无明确规定。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属于法定的无票据能力的人不论受让人是否知道其没有票据能力转让行为均一律无效。受让人不能以善意为由主张取得票据权利因此善意取得中的无处分权人没有必要包括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无处分权人系指让与人对于票据无实质上之权利或处分权而言若让与人原为实质上之权利人仅其行为能力有所欠缺则

16、受让人不受善意取得之保护惟第三人若自受让人处取得票据仍有善意取得之适用。”对于第二种与第三种情形来讲转让人转让票据的权利虽然受到禁止或限制但他本身是合法权利人票据不能转让或限制转让属于票据记载事项上的要求即该票据的性质属于限制转让的票据而不是因转让人是非法持票人而不能转让再者受让人取得该票据时只是对前手的追索权受到影响并不一定不能取得票据权利。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转让人均不属于善意取得中的无处分权人。在第五种情况下如果在票据上载明代理的字样则是无权代理的问题也不是善意取得制度中的无处分权人。在第六种情形转让人虽然因他取得票据时不具备取得票据权利的一般要求而不能享有票据权利但他将该票据再次转让时基

17、于票据行为独立性的原理最后持票人仍然取得票据权利。这一问题在我国票据法第61条中有专门规定。故此此种情况下转让人不属于本文意义上的无处分权人。就第七种情形而言转让方在形式上就是无票据权利人不具有权利外观的信赖关系也就不可能成为善意取得制度中的无处分权人。综上分析不能对善意取得票据权利制度中的无权处分人作宽泛的理解而应当限定在以下范围内:首先主要是前文所述的第四种情形即无权处分人指基于盗窃、欺诈、胁迫等法律强行禁止的非法手段而持有票据的人严格意义上讲应当称为非法持票人以及拾得票据后进行处分的人。这一理解与我国票据法第12条的精神是一致的。我国票据法所要求的持票人取得票据时的善意主要就是针对以盗窃

18、、胁迫、欺诈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据然后进行转让的情形而言的。此外无处分权人还应当包括依原持票人的意志占有票据但不享有票据权利、无处分权而又不属于票据代理人的持票人即前文第五种情形中不属于票据代理的部分。我国票据法虽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此种情况下也涉及原权利人与善意第三人的权利冲突在解释上应当涵盖这种无处分权人为善意取得制度中无处分权人的范围。2、必须是依票据法上的转让方法取得票据票据法规定的票据权利的转让方式一般有两种即背书转让和单纯交付转让。背书转让适用于记名式票据单纯交付转让适用于无记名票据和空白背书票据。实际上由于各国票据法对票据的形式要件要求不同善意取得制度所要求的转让方式也就不可能完全一

19、致。按照我国票据法第22条、第76条、第85条的规定汇票和本票都必须记名支票可以记名也可以不记名。此外按第30条的规定背书只能是完全背书不允许空白背书。这些规定表明在我国汇票、本票、记名式支票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必须以完全背书的方式进行转让而不记名支票的善意取得既可采背书方式也可采单纯交付方式。受让人如果系通过其他方法取得票据如通过继承、公司合并、普通债权转让等方式取得票据则不得援引票据法的规定发生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3、必须是基于善意而取得票据这一构成要件实际上是对受让人主观心态所提出的要求。“所谓善意是指无恶意或无重大过失。”具体来讲一方面受让人在取得票据时若存在恶意就不得享有票据权利。在票据

20、法理论及司法实务中对于是否构成恶意主要有以下主张:一为共谋说即转让方与受让方对于无权处分票据行为有共谋;二为故意说即受让方取得票据有损害原持票人的故意;三为明知说即受让方明知转让方为无权处分人仍受让票据。笔者认为共谋说与故意说都是以受让人明知转让人无权处分票据这一事实为前提而实际上只要受让人明知转让方为无权处分人一般情况下他就会得知必然有一原权利人的票据权利受到损害。在此情况下他如果仍然接受票据即使主观上不存在与转让人共谋或故意损害原权利人的故意但仍然是明知他人合法权益受损害而置之不顾的行为。如果确认恶意的标准时不仅要求受让人“明知”还要附加“共谋”或“故意”的条件显然对于原权利人过苛而对受让

21、人过宽有失公正。有鉴于此应当把“明知”作为确定恶意的标准即只要受让人明知转让人为无处分权人均为恶意。我国现行票据法第12条采用的正是这一标准。另一方面受让人在取得票据时虽无恶意但存在重大过失也不得享有票据的权利。在民法理论中重大过失是相对于一般过失和轻过失而言的是指当事人对于某一损失的发生欠缺一般社会公众应当尽到的起码的注意即普通社会成员能够注意到而当事人没有注意到。我国票据法没有关于何为重大过失的解释一般票据法专着也很少涉及。理论上一般认为票据取得人只要尽一般人起码的注意稍加分析即能发现无权处分的情形但取得人没有注意到即为重大过失。笔者认为在票据法的立法或司法解释上应当采用更为具体的标准即根

22、据我国目前票据交易中通行的最为基本的常识和规则确立一些具体的要求当事人如未按这些要求去做即为重大过失。需要说明的是判断受让人是否为善意首先应以受让人取得票据当时的情况作为判断标准而不能以事后发生的情况作为判断标准。如果受让时为善意即使受让以后得知让与人为无权处分人受让人仍属善意以保证票据的流通性和无因性。其次判断受让人是否为善意还应根据法律的规定票据交易的一般习惯以及当事人双方本身的情况确定同时还应考虑票据本身的特殊性质。从举证责任方面看传统的善意取得制度其是否善意的举证责任主要归由受让人(善意人)原权利人有权要求受让人陈述可判定非恶意的具体事实否则将不得主张善意。这势必导致受让人承担因不能举

23、证善意即被推定为非善意的风险有违善意取得的时代精神。所以现代各国都认为举证责任应由让与人负担即受让人无须举证证明其为善意而由让与人举证证明其系恶意或有重大过失让与人如不能证明受让人为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则推定受让人为善意。这不仅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价值目标也符合举责任的原则。英美法系票据法对善意的认定基于下列原则:受让人只需能够证明他是诚实地行事的并不知道票据转让人的权利有缺陷或有任何可疑之处则说明受让人是善意地取得票据。1882年英国票据法第90条明确了这一点:“按本法之意义凡某件事确实被诚实地办理不论疏忽与否都被认为是出于善意而为之。”可见只要受让人证明他不知道这种缺陷并未产生过任何疑问也不是故

24、意对可疑之处视而不见则善意是确定的。当然这还需要法院依据案件的具体事实来认定。4、必须是给付相应的对价而取得票据这一要件主要是英美票据法的规定大陆法国家的票据法一般无此要求但我国票据法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票据法有此规定。美国统一商法典第3-303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对价取得票据的三种情况:1、约定的约因已经履行或者持票人依法律程序之外的方式取得对票据的担保利益或质权;2、持票人取得票据是为了对任何人的前项权利主张作出清偿或担保而不论这种权利主张是否到期;3、为取得票据持票人向第三人给付票据或作出不可撤消的承诺。我国票据法第10条第2款规定“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即要求取得票据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等价有偿的原则。对价一词来源于英美合同法但其被运用于票据法后含义要比合同法中的广。在合同法中一般认为过去的对价是无效的但在票据法上仍承认其效力。另外非法的对价会导致一项合同的无效但对于流通票据来说只要未知有非法对价之事那就不一定会使对价受让人失去权利。对价必须是有价值的但是否应当价值相等或者说要给付多少相当于票据价值的代价才算给付了对价各国票据法对此都没有明确规定。按照英国汇票法(第2条)的解释对价为“有等值的酬偿”。我国票据法中规定的“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