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学生专用)_第1页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学生专用)_第2页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学生专用)_第3页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学生专用)_第4页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学生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学生专用)(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2、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3、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b

2、氯化钾(kcl)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4、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 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5、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 bc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7、碱式碳酸铜受热能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请你判断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

3、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8、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9、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0、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1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

4、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2、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1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14、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15、下

5、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16、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17、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2h 2nh3 so2 o mg2+ 2oh 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d表示

6、分子个数的是18、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19、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读出液体的体积 d液体的取用20、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3

7、)氢气燃烧:_。2、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填“酸性”或“碱性”)。(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填孔穴序号,下同)。(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3、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_,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_,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

8、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前如图向a端通入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发现b管中形成液柱并且液面不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_。(2)然后由导管_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3)其次由导管_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4)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5)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2、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数字标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o2,加入药品前先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3)使用装置f收集o2,应由_端进入,如装置f中充满

9、了水,收集o2由_端进入;(4)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与收集实验装置是_。(5)某同学用kmno4制取氧气时,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发现收集到o2的质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猜想:(提出猜想)猜想一: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o2;猜想二: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o2;猜想三:_;(实验验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错误;实验二:取锰酸钾置于试管中,在250条件下加热,没

10、有用测定锰酸钾质量的方法,而是用了另一种实验方法得出了猜想二是正确的,该方法是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取200g某变质的naoh溶液(含有na2co3),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克?(2)求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根据要求计算:(1)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求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2)若铁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1、 ,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不需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a3、b4、c5、c6、a7、d8、b9、c10、d11、c12、c13、b14、a15、b16、a17、c18、c19、b20、a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4p+5o22p2o5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 2、碱性 2、5 3 2naoh + h2so4= na2so4+ 2h2o 3、b c a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 无明显变化 较少 b 变浑浊 较多 对比,检验二氧化碳 多2、锥形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a ae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分解放出o2 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内,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