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采薇教案合集7篇采薇教案合集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采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采薇教案 篇1学习目标: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3、背诵并默写课文,归纳诗经的艺术特点,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学习方法: 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前提详解1、作者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
2、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背景介绍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
3、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3、相关资料诗经的语言特点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4、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 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 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二、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尤其是重点字词,句式,文章大体翻译。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5、?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译文: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
6、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
7、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
8、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
9、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4明确特点,熟读成诵。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
10、特有的音乐之美。三、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采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创作成就,积累文中出现的名句,品味中国古代经典的思乡主题所反映出的内涵。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培养审美鉴赏能力。3、通过涵泳、美读等方法的活动体验,结合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脉络。4、通过小组讨论形式,采用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集体品评文中优美的语段,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比较鉴赏文章的意境美。5、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文本、编者
11、、老师、学生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难点:“家”在本文中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阅读时细细品味“家”的涵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课题导入: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听,历史的声音从那头传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二、 介绍诗经:1、 学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2、 教师总结,通过多媒体展示诗经相关的知识资料: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
12、500余年间的诗歌305部,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就称为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划分的。风是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有“正”的意思,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作品。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大雅多为西周早期的诗,共31篇;小雅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诗,共74篇。大雅多为赞美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小雅多为怨刺诗,表达下层贵族牢骚不平的情绪。从风格上看,大雅雍容华贵,诗味不浓;小雅生动活泼,艺术价值较高。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三种:赋、比、兴。“赋”:铺陈叙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13、。“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教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 诵读并感知课文:1、让一学生上台朗读,读完后正音。岁亦莫(m)止 猃狁(xin yn )之故 载(zi)饥载渴王事靡盬(g) 我行不来(li) 彼路(l)斯何 四牡騤騤(ku)雨(y)雪霏霏 小人所腓(fi) 象弭(m)鱼服学生集体朗读全诗2、学生小组讨论,疏通语句,评点全诗。(通过小组之间的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明确:第一章: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冒出了 芽尖。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又到了年末。都
14、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有家等于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不停地奔走,没有空闲。第二章: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忧闷。忧闷的 心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 地方总是没有固定,无法叫人向家里捎信。第三章: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已经又老又硬。说回家呀道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阳春。王室的 差事没有尽头,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有谁来慰问。第四章:那开得茂盛的是什么花?是常棣的花密密层层。那驶过的 大车是 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 坐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一个月的交战就有几轮。第五章: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又强壮。将帅们坐
15、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牙装饰的弓和鱼皮箭囊。怎能不天天警戒,猃狁入侵,战事十分紧张。第六章:想起我离开家的 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乡的 途中,纷纷扬扬雪花漫天。路途泥泞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 伤痛又有谁能体会。3、梳理诗歌的思路:明确:第一章至第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四、 合作探究:1、 找出本诗中表现人物强烈思乡情感的诗句。(学生活动,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先分小组交流,后展示本组的共同成果(每组准备两到三处)。2、“昔我往矣
16、,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活动,个性化阅读)3、拓展迁移。回忆诗经中其他不同思乡的作品。(学生活动,教师概括总结)采薇教案 篇3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
17、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3学生质疑。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2自学。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
18、意来和大家说一说?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七、总结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
19、交流。采薇教案 篇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品内容与情感;理解诗歌意思,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最后一个章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诗歌的整体理解和诵读中,让学生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2、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基本能够独立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难点 理解主人公对家园之思的深切之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 一 课 时一、导入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人类历史的车轮,并不都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
20、过,而是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诗经?小雅中的采薇这首诗,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苦难的体味,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的复杂的人生百味。出示本文学习目标。二、整体把握、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诵读、翻译。重点理解的句子:(1)岁亦莫止(2)我心孔疚(3)载饥载渴(4)王事靡盬(5)我行不来(6)彼路斯何(7)四牡骙骙(8)小人所腓(9)象弭鱼服(10)雨雪霏霏。2.整体把握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
21、表现这种情感?明确:“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3.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问题:你觉得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要点提示:第一、二、三、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以及军旅生活之劳苦。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
22、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第四
23、、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三、问题探究1、观察本诗前三
24、章,看看形式上有何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2、从4-5章来看,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场面的特色。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
25、生活的图景。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3、诗歌小结:这首诗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重点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采用了起兴、重章叠句、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起到了强化画面、音韵、情感的作用。第 二 课 时一、情境导入播放余光中的乡愁,为诗歌情境作铺垫。二、诗歌回顾渲染学生通过齐声诵读,抓住重点诗句进行品读,把全诗的内容梳理分为三个阶段,采薇思归、疆场思归、归家之哀,重新回顾全诗内容。引用渲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三、合作探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6、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请谈谈你的理解。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前人赏析佳句: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方玉润诗经原始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景而情与之俱。征役之况,岁月之感,胥在言外。钱钟书2、参考赏析: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春天里,微风吹拂,杨柳轻柔飞扬。依依惜别之情
27、寒冬时节,雨雪飘飞,纷纷扬扬。伤感哀痛之情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焦虑不堪的家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王夫之、对比时序 “今昔”景物 柳雪”人生 “往来”活动小结,画面再现 :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边战士,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四、背诵比拼齐读诗歌。教师提示要点,鼓励学生个人背诵。齐背诗歌。五、延伸拓展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 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28、“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参考赏析: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六、有感而发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互相点评。采薇教案 篇5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解家园之思得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得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得精神世界。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得能力,并能表达自己得体验感受。进一步认识诗歌得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得基础上,能读出诗歌
29、得节奏、韵味。2、过程与方法自行诵读、翻译,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得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得乡思情结得内涵,体验这一美好得感情。鉴赏诗歌,从诗歌得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得成长得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得感情。在更广阔得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得异同,提高自己得文学修养。二、教学重点1、解家园之思得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得感情。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得能力,表达自己得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得对话交流。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得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三、教
30、学难点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得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四、教学方法诵读赏析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知识前提详解1、作者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共305篇。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得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得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整理编定古代得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得正统思想。2、背景介绍诗经得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得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31、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得绝大部分及小雅得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得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得作品,或揭露当时得社会政治得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得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得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得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得展示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得图景。3、相关资料诗经得语言特点诗经得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得各种句式。运用赋、比、兴得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得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得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得起点。诗经得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得几
32、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得效果。增强诗歌得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得抒发情怀。诗经里大量运用赋、比、兴得表现手法,加强作品得形象性,获得良好得艺术效果。所谓“赋” 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 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得手法。“兴”字得本义是“起”。诗经中得“兴”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得开头。大约最原始得“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得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二)、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尤其是重点字词,句
33、式,文章大体翻译。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什么样得主题?明确:采薇是小雅中得一篇,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得岁月里得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对战争得不满和对故乡得思念。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译文: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
34、往家送。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得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得悲伤、厌战和对外族得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得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得怨敌、思家与盼归得心情。
35、“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得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得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得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得战士得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得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得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得。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
36、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得强烈得思归之情。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得对战争场面得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得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忧心烈烈”、“忧心孔疚”得原因,也使前面得“王事靡盬”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得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得心情。有前面得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得战斗之后,战争得幸存者终于踏上归家得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得喜悦,而是营造昔日杨柳依依、如今
37、雨雪霏霏得场景,写得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得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得路依然那么艰难。4、明确特点,熟读成诵。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得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得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得残酷。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得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再次,是它得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得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
38、一方面以植物得生长暗示时间得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得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得音乐之美。(三)、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板书设计:采 薇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得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得悲伤、厌战和对外族得仇恨。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得心情。采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诗歌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作用感受诗中所蕴含的家园之思了解诗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情感目标: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
39、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对家乡的情感。教学过程一、 回忆学习过的有关诗经的知识二、 阅读全诗完成(一)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岁亦莫(m)止 猃狁(xin yn )之故 载(zi)饥载渴王事靡盬(g) 我行不来(li) 四牡騤騤(ku)雨(y)雪霏霏 小人所腓(fi) 象弭(m)鱼服靡室靡(m)家 不遑(hung)启居(二) 掌握以下重点词语通假字(1) 岁亦莫止( )(2) 彼尔维何( )(3) 维常之华( )(4) 猃 狁孔棘( )词类活用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动词,雨雪犹“落雪”。)象弭鱼服( 象,用象骨装饰。鱼,用鲨鱼皮制作。 )重点词语,注意其中古今异义 的词(1) 不遑启居(启
40、,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2)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3) 彼路斯何( 路,高大的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今指道路。 )(4)薇亦作止(作,指薇菜冒出地面)(5)岁亦莫止(止,句尾语气词)(6)靡使归聘(使,指使,委托。聘,问)(7)载饥载渴(载,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8)岁亦阳止(阳,指阴历十月)(9)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很。疚,痛苦。来,回家。)(10)彼路斯何(斯,语气词,无实义)(三)疏通文意译文: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
41、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
42、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教师让学生自己译注,适当加以评点。(四)整体感知、归纳1、诗歌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明确:13回忆军旅劳顿,交待不归原因,表达强烈思归之情。45直写战争之惨烈6对比写归途之悲伤、痛苦。2、概括归纳全诗中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明确: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3、找出本诗中表现人物强烈思乡情感的诗句。加以体会。三、赏析探讨全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效果1-3章 采用了重章叠句和兴、赋的手法薇亦作止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岁亦暮
43、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岁亦阳止作用: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4-5章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诗歌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第6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阅读下面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
44、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明确:1、今昔对比,以虚衬实。凯旋之乐与内心之伤悲对比,以乐衬悲。昔日“杨柳依依”与今日之“雨雪霏霏”对比,有今不胜昔之悲。2、“雨雪霏霏”之景与“载饥载渴”之情境相合,情景交融,更突出内心之伤悲、哀痛。本章对比
45、衬托,情景交融,语调低沉,气氛悲怆。充分表现作者内心的伤悲、痛苦。四、作业结合我们所学的诗经两首,归纳诗经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将两首诗熟读成诵,用赋、比、兴的手法尝试作一首诗来表达你的某种情感。采薇教案 篇7一、说教材采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选自诗经。诗歌以追忆的方式,抒发了战士久戍在外的爱国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情怀。本单元处于高一上学期,学习内容为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些诗歌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现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掌握古诗的文体知识,学会赏析
46、诗歌。本文安排在单元第二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本首诗,是树立学生学好古诗的信心,培养一定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关键。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个维度,和高一学生古诗鉴赏能力较弱的现状,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士卒戍边与思乡的情感矛盾,把握其复杂的思想感情。2、品味本诗的语言美,赏析其重章叠句手法的艺术魅力。3、熟记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新课标指出,文学阅读必须“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因此,我将体会感情,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作为教学的重点。由于本诗是早期的文言诗歌,学生在语言感知上有一定
47、困难,因此教学的难点是品味语言,把握情感。二、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采用诵读法和分析法进行教学。诵读法是学习古诗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关键是要根据情感的变化,读出节奏、语气、语调而把握文意,体味感情。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分析法在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了解诗中体会的情感,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三、说学法关于学法,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诗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可以把疏通文意和课文思路的任务交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背诵课文,使记诵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才符合学生
48、的记忆规律,也减轻学生课下的负担。四、说程序本课计划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接下来我将从整体把握、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总结艺术特色四个大环节来安排教学。二、背景点拨,整体把握首先学生回顾诗经的基本知识,我依情况略作补充。简单介绍本诗的历史背景:采薇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经常入侵中原,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玁狁的记载。进入课文后,明确生僻字读音;朗读课文,把握诗歌。让学生对照注释及工具书明确字词读音,老师强调个别容易读错的字,在预习基础上基本把握诗歌大意。三、疏通课文,体会情感学生朗读一至三节,找出通假字,如“莫”;语助词如“止”“曰”;古今异义词如“启”“居”。以及个别短语如“靡室靡家”“载饥载渴”的结构,结合上卫风氓中出现的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来理解。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片尾课件教学课件
- 课件有哪些优缺点
- 人员激励课件
-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件
- 高中+语文++《荷花淀》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人工智能讲义》课件
- 《特种陶瓷作业鲁明》课件
- 小学六年级科学课件教科版第4课 谁先迎来黎明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课件第一单元测试卷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课件第4课 一天的食物
- 智慧农业中的智能装备课件
- 烹饪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技法
-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剪羊毛》
- 甘肃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新部编本完整通过版
- 超高加宽例题
- 第6章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十版)课件
- 给排水系统调试方案94503
- SSS-I双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使用说明书
- 钢管材料对照
- XX音乐厅舞台灯光调试报告
- 民用机场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浅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