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感培养之思考与实践_第1页
学生语感培养之思考与实践_第2页
学生语感培养之思考与实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语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广汉市西高镇学校 钟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如何让学生的语感敏锐而强烈呢?(1) 在读中培养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是离不开读的。读,注入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反复读,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1、 分角色

2、朗读 在小学课本里,小蝌蚪找妈妈、山中访友、骆驼和羊等课文,可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如朗读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小马的声音应天真活泼、清脆、甜甜的;老马的声音应显得慈爱温和,声音低一点,语速较小马慢一点;老牛的声音应雄浑低沉,语速更慢一点;小松鼠的声音高、尖、细、快。有时,还可一人多角色地进行练习。经过这样反复练习,学生就能体会角色的语言,体会角色的表情神态,从而加深对作者所进行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的理解,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 教师范读 夏丐尊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要从培养学生强烈敏锐的语感入手,才能有效地

3、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虽然现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已广泛应用,但我认为教师的范读不可少。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体现出教师的朗读技巧。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教师的范读,学生听得见、看的着,可以模仿、可以学习。教师朗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使他们的情感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3、 多读 多读,一指一篇多读。一篇文章读一两遍,只能扫清字词中的障碍,多读几遍,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课文的主题,才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写作特色。一般的课文,我要求学生最少读5遍。好的课文,如:猫、山中访友等,我都要求学生全文背。多读,二指读多篇。学生们在学习

4、中,仅读课文是不够的,还应多读适合少年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书,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严文井童话、革命历史故事、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的书等等。读对学生强烈敏锐的语感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读书的形式有多样:朗读、轻读、默读、速读、慢读、精读、回答读等等。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安排,让学生乐读、爱读,读得有成效。(2) 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文不同于雕塑,不同于刺绣,也不同于盆景,还不同于书法。语文的课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用手是摸不到的。它是要我们凭借语言文字的描写,通过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刚开始,学生们并不会想象,我们应把书上描写的内容直观地再现出来。

5、这可以借助图片、多媒体,帮助学生完成变文字为形象这一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己能想象出课文所描写的形象来。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小女孩,她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它是靠卖火柴为生的。文章写了她的五次想象,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头脑里将这一过程变为“内心视像”,使课文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里一幕幕闪现,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觉。语感愈强烈、愈敏锐的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内心视像”的图像就愈鲜明、愈具体。这是因为语感强烈而敏锐的学生对作者在描写这个艺术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时所用的词语理解准确,并且能对作者提供的信息在头脑中十分准确而快捷地做出反应所造成的。

6、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课文中关键性词语的教学应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有的词语光靠翻字典是不能真正弄懂词的意思的,必须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的词在课文里用的是它的本义,有的词在课文里用的是它的比喻义,还有的词在课文里则用的是它的引申义。在教学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真正准确理解它,让他们的头脑里显现出更鲜明、更具体的图像来。(3) 在写作中培养语感 读书,是把书中描写的内容变为图像来进行思维。而写作,则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用文字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语感强烈敏锐,那么他们笔下的人、事、物,就会鲜明具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看图作文是很重要的,我曾让学生做过大量的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们先做看多幅图练习,再做看

7、单幅图练习。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看多幅图作文比看单幅图作文想象的成分少些,容易写些。看单幅图作文,不管给的是那一部分的图,都可以凭想象把它想成多幅图来一幅一幅地写。在写作中培养语感,看图作文是基础。写生活中的人、事、物,让学生把鲜活的生活内容改为多幅图来写。这样就化难为易了。怎样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呢?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不管是看图作文也好,还是写生活中的人、事、物也好,都必须教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切实抓住要写对象的特征来。当然这里还有遣词造句的能力、锤炼句子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的培养问题。这些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勤写来达到。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写日记,要他们写下身边的人、事、物或记下自己的所闻、所想,起点不在高低,贵在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