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基础控制测量与航测成图工程测量报告_第1页
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基础控制测量与航测成图工程测量报告_第2页
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基础控制测量与航测成图工程测量报告_第3页
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基础控制测量与航测成图工程测量报告_第4页
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基础控制测量与航测成图工程测量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基础控制测量与航测成图工程测量报告1 概况1) 项目概况受福建省南平市高速公路筹建处委托,*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完成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基础控制测量与航测成图工程。航测成图范围为沿拟建公路中线两侧各350m的带状地区;互通式立交成图范围以甲方所提供的1:5万地形图上所标定的为准。2) 测区位置测区主要经过福建的武夷山市、建阳市和邵武市,东接建设中的浦南高速,经麻沙、下沙、晒口和大埠岗等镇至和平镇与建设中的京福高速相接。测区东起东经11805、西至东经11718,北起北纬2732、南至北纬2708。3) 测区地形测区内地形复杂,山林叠嶂,地貌大部分为重丘山岭。测

2、区植被繁茂,主要是松树、杉树、竹林和灌木,山上杂草丛生,通行困难,谷底有少部分为水稻田。工作区域交通比较方便,但是205省道上双向车流量很大,给外业测量工作来较大的困难和一定的危险性。2 测绘工作内容1) 建立路线全线首级GPS平面控制网、一级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2) 采用航空摄影与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测绘1/2000数字化地形图。3 测区资料情况1) 1/10000地形图(附有路线方案);2) 1/50000地形图(附有路线方案);3) 测区已有高等级国家三角点和国家、等水准点资料。4 资源配置情况*投入以下人力物力资源,确保本项目的按期完成。作业中的测量仪器均经过了严格的检校,保证了测量成

3、果的可靠性。1) 人员:25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8人、技术员14人、农民工若干。2) 南方NGS9600 静态GPS 接收机6台 (10mm+2ppm);3) 南方 NTS352全站仪 3台 (2、2mm+2ppm);4) TOPCON数字水准仪 DL-101C 2台 (0.4mm/km);5) 台式电脑15台,便携式计算机3台;6)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 NT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20台;7) HP800PS绘图仪1台;8) 计算软件若干套;9) 汽车2台。5 执行技术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JTJ/T06698);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摄影测量规范(JTJ0659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989-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15967-1995);7) 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9) 中华人民共和

5、国行业国家标准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18316200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11) 本项目技术设计书航带设计编制测量设计书6 工作流程选点、埋石航空摄影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不合格平面、高程外业自检合格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内业加密 内业测图 不合格编辑成果整理成果审核合格资料上交图1 工作流程图7坐标系统选择1) 平面坐标系统路线在测区内为东北西南走向,测区全长约为90Km,路线范围内的控制点高程大部分在180m450m之间,高差较大,为了保证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基础上建立武邵

6、高速公路抵偿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40,抵偿投影面的高程为320米。2) GPS测量系统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3)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像片控制测量和1/2000数字化地形图采用与控制测量一致的坐标系统。8 选点、埋石与编号8.1平面控制点8.1.1点位布设沿线路前进方向平均每5.0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四等GPS点(或公路三级GPS点)。在此基础上,全线布设一级导线控制网,一级导线利用四等GPS控制网(或公路三级GPS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网。 一级导线点间距为300500米(隧道、河流除外),最大间距不大于500米,最小间距不短于50米。路线起终点分别与浦南

7、高速公路和京福高速公路的施工控制网联测。8.1.2选点与埋石8.1.2.1 点位要求1) 选点员按要求进行踏勘,并实地核对、调整、确定点位。点位应有利于采用其它测量方法扩展和联测。对需做水准联测的点位还应踏勘水准路线。2) 四等GPS点(或公路三级GPS点)及一级导线点均应选在基础稳定,并有利于长期保存的地点。点位距离路线中心线应在50m-200m之间。3) GPS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4) 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点位距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的距离应不小于400m;距220kv以上电力线路的距离不小

8、于50m。5) 由于山区植被茂密,至少应有一对相邻点必须通视,便于路线勘测和施工使用。 8.1.2.2 埋石1) 标石规格:四等GPS点(或公路三级GPS点)、一级导线点标石,规格按公路摄影测量规范附录D所示。中心标志直径选用不小于12mm钢筋制作,并刻有十字。标石面上应刻有顺序号,正线为“W(武邵)”,比较线为“W B或W B(2)”。四等GPS点(或公路三级GPS点)编号如WGPS 001,一级导线点编号如W001,如WB001。2) 当四等GPS点(或公路三级GPS点)、四等水准点或一级导线点位于山区坚硬岩石地段或建筑物上时,可在岩石或建筑物顶上现场浇灌。3) 埋入地下的标石,底部土地应

9、捣实,埋石应牢固,防止下沉。4) 选点、埋石应分组对视作业,以确保相邻点的通视。5) 点位选在耕作地区时,应埋设于非耕种地上如田埂等地方,并露出地面少许。当必须埋设于耕地时,标石顶面应埋设于耕种表土层以下。6) 利用原有平面控制点时,应确认该标石完好,并用红油漆依路线前进方向对其顺序编号。7) 点位选埋后,应准确绘制点之记,规格见JTJ/T065-97公路摄影测量规范(附录E),纸张用A4幅面。8) 四等GPS点(或公路三级GPS点)及一级导线点应分别沿路线前进方向进行编号,不得重号。8.2高程控制点1) 沿路线方向每5公里埋设一个永久性水准点(见下图)。临时性水准点埋设间距为:平原区(相对高

10、差50米)0.5-0.8公里。 2) 永久性水准点可利用线路上的四等GPS点(或公路三级GPS点)或一级导线点,不再单独埋设标石,带四等水准点的GPS点或一级导线点,按四等水准点要求埋设并加注“ WGPS”或“ W”如 WGPS001或 W001。3) 永久性水准点应按国家规定标准埋设,临时性水准点可利用坚固地物、建筑物、一级导线点或砼桩埋设。9 测量方法及要求9.1 GPS控制测量本次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了6台南方NGS9600单频GPS接收机(10mm+2ppm)进行施测,接收来自卫星的L1信号进行载波观测值观测。GPS测量采用静态定位模式,三级GPS平面控制网的网形为双基准菱状网,以点连接、

11、边连接或网连接方式构成(见图2)。 1 N2 M图2 双基准菱状网9.1.1 GPS观测规范操作1) 观测人员严格遵守了观测计划和调度命令,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了同步观测作业,测站之间做到了密切配合;2) 观测人员到达测站点位以后,按要求架设好接收机天线,做到了精确对中与整平。天线高量取了两次,差值小于3mm时取平均值,取位到1mm;3)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人员经常查看了测站信息及其变化情况,做到了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通报调度员,以便及时调整观测计划;4) 观测时段结束时,观测人员进行了认真检查,当测量数据符合要求后才按照观测计划迁站。9.1.2 GPS观测采用的技术指标 GPS测量采用的技

12、术指标 表 1级别卫星数接收机精 度卫 星高度角GDOP观测时间(分)最弱点点位中误差(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四等点410mm+2ppm1584051/4万一级导线点410mm+2ppm15830101/2万注:观测时间为有效观测时间。 1) 四等GPS平面控制网(或公路三级GPS网)均使用静态定位模式进行观测,所使用的GPS接收机观测前均应进行检验。2) 四等GPS平面控制网应与附近国家三等以上控制点联测,联测点不得少于3个,计算时进行整网平差。国家控制点应均匀分布,且能有效控制本控制网。当线路控制网较长时,应增加联测点的数量。9.2 高程控制测量 本次高程控制测量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采用了水

13、准测量和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施测。野外测量数据当天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对原始数据实行双人备份。平差采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研制的科傻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计算。9.2.1 四等水准测量与精度要求1) 本次水准测量采用了2台TOPCON DL101C型电子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2) 到工地后检验水准仪i 角误差,i 角值分别为0.6(仪器号为25003)和2.9(仪器号为24644),其值小于公路勘测规范中不得大于20的规定值;3) 所使用的水准仪及标尺,出测前均应进行检校。4) 水准测量按照后-前-前-后的顺序观测,后前高差与前后高差之差不得大于3mm;5) 外业观测数

14、据和记事项目,在现场直接记录于水准仪内存中;6) 观测结果超限进行重测;7) 测站观测超限立即重测,否则从水准点或间隙点起重测;8) 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超限必须重测,重测后应选用往返合格的成果。如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差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9) 数据传输采取双人同时备份,不得修改数据代码与原始观测资料。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表 2项 目技术要求视线长度100m前后视距差5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中丝最低视线高度0.2m 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表 3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偶然中误差 全中误差平原微丘区山

15、岭重丘区四等510206或2530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Li为检测测段长度(km)。结点路线长度不得超过附合路线长度的0.7倍。9.2.2 三角高程测量与精度要求1) 测区大部分属于山岭重丘区,采用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代替四等水准;2) 光电测距高程导线布设成附合导线、结点导线或导线网等形式;3) 施测高程导线前,沿路线选定测站,视线长度一般不大于700m(河流与大沟除外),视线高度和离开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4) 光电测距高程导线采用每点设站对向观测。斜距观测两测回(每测回照准一次,读

16、数四次),各次读数互差和测回中数之间的互差为10mm和15mm。仪器高和棱镜高应在测前和测后各量一次,两次读数互差不超过2mm。5) 光电测距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光电测距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 表 4等级仪器测距边测回数垂直角测回数指标差较差()垂直角较差()对向观测高差较差(mm)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四等DJ223774520注:D为光电测距边长度,以km为单位。高差计算时,对观测斜距施以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气象改正。最终成果取至小数点后三位。9.3导线控制测量1)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表5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

17、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测回数一级100.5175.01/150001022) 一级导线点采用GPS测量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进行;3) 导线测量采用附合路线形式、导线网等形式,观测时间根据仪器精度、等级要求、导线长度及周围环境等条件综合考虑;4) 水平角观测两测回,分别观测左角和右角;5) 仪器高与觇标高量取两次,取其平均,精确至毫米;6) 原始导线观测记录手簿应记录准确、规范,字迹清晰,不得连环涂改。10 数据处理及精度评定10.1 三级GPS平面控制网10.1.1 GPS数据处理1) 存储在接收机内的观测数据每天及时传输至计算机中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和其它数据预处理。2) 三级

18、GPS平面控制网基线解算和平面控制网平差使用南方测绘公司的GPSpro 4.0版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包。3) 对周跳较多或接收质量较差时段的数据,其观测值数据剔除率均小于10。4) 当采用多台接收机同步观测时间超过40%时,均应解算多条边的GPS基线向量,并计算出同步闭合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同步时间超过80%的闭合差应符合下列要求:式中:W 同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mm); 弦长标准差(mm); n为同步环基线个数; aGPS接收机固定误差(mm); bGPS接收机比例误差(ppm); d为环中基线的平均长度(km)。5) 异步环的坐标分量及全长闭合差均满足: Vx Vy Vz V 式中:V异步

19、环坐标分量闭合差(mm); 弦长标准差(mm);n异步环中的边数; 10.1.2 GPS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及精度评定1) 三级GPS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采用南方测绘公司的GPSpro 4.0版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包。2) 按基线向量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三维基线向量网向二维基线向量网的坐标转换、与地面网的约束平差三个步骤进行。3) 三维基线向量网的无约束平差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4) 二维基线向量网的平差在武邵高速公路抵偿坐标系下进行。三级GPS平面控制网总点数为221个,其中福建省C级GPS 控制点4个,经相容性检验后(见相容性检验表6),采用了4个C级GPS 控制点作为起算点。点名分别

20、为:平墩山(PDSB)、里南源(LNYA)、界首(JSAA)、猪母山(ZMS1)。 国家点相容性检验 表6点名平差坐标(m)理论坐标差值(前后)X(m)Y(m)X(m)Y(m)Dx(m)Dy(m)里南源3015794.763479802.4993015794.829479802.479-0.0660.020平墩山3005658.013470273.5893005657.943470273.6310.070-0.042猪母山3044794.224536495.2613044794.187536495.2310.0370.030界首3028977.778503528.9113028977.8075

21、03528.921-0.029-0.010三级GPS平面控制网由1505个闭合环(含同步环与异步环)组成,环闭合差均满足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闭合环相对误差最大的是418号闭合环,见表7: 最大闭合差统计 表7环号边长闭合差(mm)相对误差(ppm)边长闭合差限值(mm)环中的点41811.1439.911.21WGPS079 、WGPS080、 GW61三级GPS平面控制网有43条重复基线,重复基线差均满足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重复基线误差最大的是见表8:最大重复基线差统计 表8环中的点重复基线差(mm)相对误差(ppm)重复基线差限值(mm)WGPS07

22、4、WGPS073441.428三级GPS网平差后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0.505cm,点名为GW60,满足公路勘测规范不得大于5.0cm的要求。三级GPS网平差后最弱基线边长相对中误差1/41979,基线边为WB221WB220,满足公路勘测规范中不得大于1/40000的要求。10.2 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网10.2.1 一级导线数据处理1) 水平角观测两测回,分别观测左角和右角取平均;2) 观测斜距施以加常数、乘常数改正及气象改正;3) 全站仪与棱镜的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按下式进行改正后用于投影改正:式中:测距边两端点仪器与棱镜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m); 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m

23、); 垂直角观测值(); 地球曲率与大气折光对垂直角的改正值,不论仰角或俯角,恒为正值; 平均大气折光系数; 地球平均曲率半径。4) 参加平差计算的边长经水平距离改正后按照下式进行投影改正,将实测边长改化至武邵高速公路抵偿坐标系所规定的抵偿投影面上:式中:测距边两端点平均高程面的水平距(m); 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长度(m); 测距边两端的平均高程(m); 测区平均高程(m); 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的法截弧曲率半径。10.2.2 一级导线平差计算及精度评定1)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网采用公路三级GPS平面控制网的平差成果作为起算资料;2)观测数据严格按200%检查后用于平差计算。平差软件采

24、用武汉大学COSAWIN软件即“地面测量工程控制与施工测量内外业一体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系统”(简称科傻系统);3)全线共施测29条一级导线,一级导线网平差后最弱点点位误差为8.494cm,点名为W085,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20001/20000,导线边为W163W164,满足公路勘测规范要求;4)一级导线网由64个闭合环组成,其中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大的为62号导线闭合环,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69591/15000,满足公路勘测规范要求。10.3 高程控制网10.3.1 水准数据处理1) 水准观测数据严格按200%检查后用于平差计算。平差软件采用武汉大学COSAWIN软件即“地

25、面测量工程控制与施工测量内外业一体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系统”(简称科傻系统)。2) 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或附合路线的环线闭合差在计算高差中误差或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超限时,应对路线上闭合差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和按下式计算: 式中: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R测段长(km)n测段数W路线经过各项修正后的环线闭合差(mm) N水准环数F水准环线周长(km)10.3.2 高程导线数据处理1) 垂直角观测3测回,指标差较差和垂直角较差均满足要求;2) 观测斜距施以加常数、乘常数改正及气象改正;3) 观测斜距经上述步骤改正后,再按下式进行改正后用于计算全站仪和棱镜之间的高差:式中:测距边两端

26、点仪器与棱镜的高差(m); 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m); 垂直角观测值(); 地球曲率与大气折光对垂直角的改正值,不论仰角或俯角,恒为正值; 平均大气折光系数; 地球平均曲率半径。10.3.3 高程控制网平差计算及精度评定路线全线共有测量里程227.716km参与全网整体平差计算。全线共联测国家等水准点两个:南建35(NJ35)、南建36(NJ36);等水准点五个:邵泰5(ST5)、邵泰7(ST7)、江建30(JJ30)、江建34(JJ34)及福建省C级GPS点“界首”(JS)。经过国家水准点相容性检验(见表9),表明南建35、南建36、邵泰5、邵泰7、江建30、江建34及福建省C

27、级GPS点“界首”,相容性较好,可作为高程控制网的起算点。 国家水准点间相容性检验 表9序号起算点检验点检验点理论值(m)观测值(m)前-后差值(m)1江建30邵泰7邵泰5392.009392.002 0.007 南建42186.741186.759 -0.018 界首272.047272.031 0.016 南建35221.002220.984 0.018 南建36234.360234.351 0.009 江建34150.626150.678 -0.052 2界首南建42南建36234.360234.363 -0.003 南建35221.002220.995 0.007 邵泰7421.852

28、421.845 0.007 江建30176.802176.808 -0.006 江建34150.626150.661 -0.035 邵泰5392.009392.002 0.007 全线整体平差后,每公里高差中数单位全中误差为7.241mm10mm,闭合差或往返测量较差小于6或25,均满足公路勘测规范要求(见表10)。 水准路线闭合差统计 表10序号环线或路线起讫点路线长度(Km)高差闭合差(mm)限差(mm)1界首-江建3052.327.8144.62南建36-江建3061.624.3157.03南建35-江建3065.734.6162.24邵泰5-江建30113.453.2213.05邵泰7

29、-江建30135.153.2232.56江建34-江建3072.039.4169.77南建42-江建3039.56.4125.68南建36-界首9.63.562.09南建35-界首13.76.874.110邵泰5-界首61.481.0156.711邵泰7-界首83.181.0182.312江建34-界首53.777.6146.513南建42-界首21.244.692.014南建35-南建364.710.343.315邵泰5-南建3652.477.5144.716邵泰7-南建3674.177.5172.117江建34-南建3663.074.1158.818南建42-南建3630.541.1110

30、.519邵泰5-南建3549.087.8140.020邵泰7-南建3570.787.8168.221江建34-南建3567.284.4163.922南建42-南建3534.651.4117.723邵泰7-邵泰521.70.093.224江建34-邵泰5114.83.4214.325南建42-邵泰582.336.4181.426江建34-邵泰7136.53.4233.727南建42-邵泰7104.036.4204.028WB135-WB118-WB1770.31.011.529WGPS062-WB2348.716.259.030WB354-P39.313.061.131WB206-WB20514

31、.01.574.932WGPS043-WB30314.013.774.933W112-WB22923.811.997.534WGPS080-GW601.3-9.022.835WGPS005-BM0342.20.529.711 航空摄影测量11.1 航空摄影航摄资料为2006年1月航摄,像幅23cmx23cm,焦距153.84mm,像片比例尺1/10000,航摄内、外方位元素详见航摄鉴定表。成范围为沿拟建公路中线两侧各350m的带状地形区,互通式立交部分范围按照相应要求以甲方提供的1:50000地形图上所标定的为准。 沿路线方向共飞行15条航线, WSN1 WSN2 WSN3 WSN4 WSN5

32、n6n7 WSN8 WSN9 WSN10n11 WSN12n13 WSN14-1 WSN14-2和WSN15共12测区, 292张1/10000黑白航摄像片,航摄像片图像清晰。航向重叠度一般为6065,个别最大不得大于75,最小不得小于56(不得出现绝对漏洞)。相邻航线的像片旁向重叠度一般应为3035,个别最小不得小于13。11.2 像片控制测量11.2.1 像控点的布设 像片平高控制点采用单航线或区域网布点法布设,在区域周边和中央布设六个平高控制点,平高控制点的航向两相邻控制点间的跨度不得超过4条基线(见下图)。像片控制点的编号,平高点编号前冠P,高程点编号前冠G。为防止重复编号,编号采用所

33、刺像片的像片编号的后四位数作为像主点上方的像控点编号,当同一张像片上选取两个及其以上像控点时可用(1)、(2)来表示,如P4436、G4421(1)、G4421(2)等。(像控点的编号采取航线号+流水号方式)。11.2.2 像控的点位要求1)像控点应布设在航向5-6度及旁向3度重叠范围内,尽量使像控点能够公用;2)像控点距像片边缘和各类标志不得小于1cm;3)像控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距离应大于3.0cm。当旁向重叠过大,使相邻航线公用像控点不能保证距离方位线大于5cm时,应采用分别布点;4)点位离开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不大于1cm,困难时个别点可不大于1.5cm。旁向

34、重叠过大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分别布点,航线两端上下像控点在同一像对相互偏离不应超过半条基线;5)因大面积水域、云影、阴影及其它原因使影像不清,离像主点2cm以内选不出明显目标,或航向三片重叠范围内选不出连接点时,落水像对应全野外布点或分别布点以便内业加密分区解算。11.2.3 像控的点位选刺要求 1) 平面控制点应选在影像清晰的明显地物点、接近正交的线状地物交点、地物拐角点或固定的点状地物上,实地辨认误差应小于图上0.1mm。弧形地物与阴影处不得作为刺点目标。2) 高程控制点应选刺在局部高程变化很小的地方。狭沟、尖山顶和高程变化大的斜坡等不宜选作刺点目标。3) 平高控制点的选刺应同时满足平面

35、和高程控制点对点位目标的要求。4) 像控点在各张相邻像片上均应清晰可见,应选择影像最清晰的一张像片作为刺点片,刺点误差和刺孔直径不得大于0.1mm。5) 选刺目标时应认真判读像片。以满足刺点目标要求为主,同时满足像控点布设的点位要求和兼顾联测的方便。选刺完成后,应现场实地绘制能准确确定其点位的略图,并用简练而准确的文字描述点的位置。其文字描述中使用的“东”、“南”、“西”、“北”方向词的定义,统一使用以像片片号方向(“上方”)为北方向(飞行方向为东西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其它方向。6) 每一个像控点应由第二人进行100%的检查,并有刺点者和检查者签名。11.2.4

36、像控点测量及数据处理像片控制点平面测量采用GPS进行测量,按静态模式施测。像控点基线解算和整网平差均采用南方测绘公司的GPSpro 4.0版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包。像片控制点高程测量采用GPS水准测量,GPS高程拟合采用南方测绘公司的GPSpro 4.0版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包。11.2.5 像控测量精度评定 全线共布设像控点134个,像控网由1858个闭合环组成,其中同步环1270个,异步环588个,所有环闭合差均满足限差要求。像控点二维基线向量网的平差在武邵高速公路抵偿坐标系下进行,二维平差后最弱点点位精度为1.8cm10cm,点名为2612,满足公路摄影测量规范要求。 高程拟合后,最弱点

37、点位精度为0.35cm10cm,点名为4102,满足公路摄影测量规范要求。11.3 像片调绘像片调绘采用全野外调绘法,全部采用1/5000的放大调绘片调绘。1)调绘像片采用隔号像片,调绘范围根据测图范围来确定。为使调绘范围界线避开复杂地形,个别调绘像片可以出现连号。在调绘面积线以外,应注明邻接像片号。为避免调绘漏洞,相邻调绘片接边时,右边、下边画为直线,左边、上边接边线根据邻片立体转绘;无接边处应注明“自由图边”。2)地面、地下及架空管线均需要表示,并注记输送性质。3)永久性的电力线、通讯线、电杆、铁塔的调绘,应分明高压线、通讯线,并在转折处标明每条线路的走向。地下电缆、地下管线均仅调绘其拐点

38、位置。4)农田、植被等各种地类界均调绘。在密林区,应调绘平均树高,并且在平均树高有变化的地方分别量注,供内业立体测图时改正。多种植被混生于同一范围内时,只选择其主要的表示。5)地理名称注记要调查核实,正确注记。其内容包括居民地、道路、桥梁、市镇街巷、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农(林)场、大型文化教育建筑、名胜古迹以及山岭、沟谷、河流、湖泊、港口等名称。6)河流和沟渠应标明流向。7)路堤、路堑、冲沟、陡坎、梯田坎等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天然或人工地貌元素应以相应符号调绘于像片上,其比高在1m以上时可在内业立体测图时予以测注;但在阴影覆盖的沟谷和隐蔽地区仍由外业量注。8)铁路、公路、大车路、渡口、人烟

39、稀少地区的小路、桥涵、隧道等均应调绘。对于等级公路,应注明公路的等级、路基和路面的宽度以及铺面材料。以双线表示的道路,当其边线不明显时,须调注路宽和路的一侧至明显地物点的距离。9)房屋、窑洞、厂矿、学校以及文物古迹等建筑物均应调绘。无毗连的房屋应逐个调绘并对房屋的建筑材料和层数进行注记。10)对航摄后拆除的建筑物应在像片上划除。11)境界只调绘县以上行政区界。12)调绘片实地严密接好,并由第二人检查、签名。拼接后的地物、地貌不得改变其真实形状及相关位置。跨越两个调绘片的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如河流、道路、大居民地、植被、土质等注意名称、等级、注记等的一致性。11.4 影像扫描 影像扫描采用几何精

40、度高于0.002mm,像元尺寸小于0.0125mm的航片扫描仪对航摄原始负片进行扫描。影像扫描时采用扫描在线检校,确保影像几何精度。扫描分辨率为0.025mm,影像格式为TIFF格式。影像框标清晰可见,对数字影像检验,每个影像的框标内定向都在限差以内(0.01mm)。11.5 空三加密所有测区均使用VirtuoZo NT +AATM软件加密,采用PATB软件进行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按5 *3保留像点。WSN1测区平面控制点11个,高程控制点11个(其中3个导线点参与平差计算)。WSN2测区平面控制点14个,高程控制点14个(其中3个导线点参与平差计算)。WSN3测区平面控制点21个,高程控制点2

41、1(其中6个导线点参与平差计算)。WSN5N6N7测区平面控制39个,高程控制点39个(其中5个导线点参与平差计算)。WSN8测区平面控制点23个,高程控制点23个(其中5个导线点参与平差计算)。WSN9测区平面控制点15个,高程控制点15个(其中2个导线点参与平差计算)。WSN10N11测区平面控制点53,高程控制点47个(其中7个导线点参与平差计算)。WSN12N13测区平面控制点24个,高程控制点28个(其中5个导线点参与平差计算)。WSN14-1测区平面控制点12个,高程控制点12个。WSN14-2测区平面控制点12,,高程控制点12个。框标内定向中误差大都小于10 u,最大12u。相

42、对定向上下残余视差都小于10u,加密点平面误差一般小于0.3m,最大不超过0.4m,高程误差一般小于0.3m,最大不超过0.35m。平差中误差统计如下:WSN1测区:rms x = 0.092 rms y = 0.129 rms z = 0.141SIGMA NAUGHT 1.32 = 0.015WSN2测区:rms x = 0.102 rms y = 0.206 rms z = 0.125SIGMA NAUGHT 1.32 = 0.015WSN3测区:rms x = 0.107 rms y =0.108 rms z = 0.163SIGMA NAUGHT 1.25 = 0.014WSN5n6

43、n7测区:rms x = 0.083 rms y = 0.099 rms z = 0.137SIGMA NAUGHT 2.29 = 0.026WSN8测区:rms x = 0.108 rms y = 0.152 rms z =0.115SIGMA NAUGHT 1.25 = 0.014WSN9测区:rms x = 0.128 rms y =0.124 rms z = 0.110SIGMA NAUGHT 1.08 =0.013WSN10n11测区:rms x = 0.143 rms y = 0.131 rms z = 0.146SIGMA NAUGHT 2.52 = 0.029 WSNn12n1

44、3测区:rms x = 0.155 rms y = 0.139 rms z = 0.169SIGMA NAUGHT 2.44 = 0.025WSN14-1测区:rms x =0.091 rms y = 0.098 rms z =0.145SIGMA NAUGHT 1.08 = 0.011WSN14-2测区:rms x = 0.195 rms y = 0.127 rms z = 0.108SIGMA NAUGHT 0.97 = 0.010116 数字化数据采集主体测量及数据采集用vivtu20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作业,利用扫描的像片数据,一般情况直接调用空三加密成果及野外像控点联测等数据文件,建立

45、航空数字影象主体模型,一般不需再进行定向,直接开始主体测量及数据采集工作。11.6.1 主体判绘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时,先内业判绘主体量测及数据采集测图,待调绘资料到达后,再补上调绘资料并最终编辑,审图。判绘数据采集遵循“内业定位,外业定性”的原则,进行全要素的数据采集,主体测绘地物、地貌的作业程序及要求,均按先判绘内业测图的管理和规定进行。对内业有把握并能够判断准确的地物、地貌元素,按图式符号直接采集,对无把握判断准确(如隐蔽地区、阴影部分和较小的独立地物以及无法确定性质的实体元素)地物,作业时尽量采集,并作出标记以备外业实地进行精确定位和补调或补测。对主体模型中地物全部可见的,用测标中心切准地

46、物外轮廓定位采集,做到不遗漏、不变形不移位。对部分轮廓可见地物,则绘出部分轮廓线,便于外业调绘时补调。河流、湖泊、水塘等的水涯线以摄影时为准测绘。对道路、电力线、通讯线等地物采集,判绘采集时,尽量全方位采集。对点状地物,线状要素的采集均按技术设计书要求进行,对地形,地貌描绘均按技术设计书要求,先绘地形线,再绘等高线作业。测绘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取至小数点0.1m,每方格注记高程点1018个。模型或图幅接边均在仪器上按规定进行,如有超限,已查出原因,进行了妥善处理。11.6.2 初步编辑主体测量及数据采集完成后,对采集的数据以图幅为单位向编辑作业室提供不带符号dxf三维数据进行数字化DLG初步编辑,

47、初步编辑主要对采集的数据,该进行符号化的则进行符号化,对地物、地貌表示作适当综合取舍编辑使之协调,检查点线矛盾等问题,并作出处理。11.6.3 初步检查经初步编辑后,以图幅为单位输出一套带符号的二维数据线划图进行初步检查,进一步对图面地物、地貌表示是否合理,点线矛盾等提出修改意见,作进一步修改。11.6.4 数字地形图(DLG)编辑当收到外业调绘资料之后,编辑人员将调绘资料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追加到判绘采集并经过初编,初检的数字地形图原始文件中,在保持这些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几何图形的处理编辑,使判绘采集的数字地形图的原始数据和追加的外业调绘数据达到数字地形图的标准,以实现数据的数字精度和几何精

48、度的内在统一。进而完成了数字地形图的全部测绘工作。 11.7 数字化测图质量控制为了确保1:2000数字化地形图测图质量,对各种作业都进行了严格控制:1)空三加密 内业加密工作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空三加密,加密构网严格按公路摄影测量规范规定构网基线数要求执行,以测段为单元,按像控点的布点划分为单航带航线网或多航带区域网,并且将线路沿线主导线点尽量观测,加入到空三加密网中参加进行整体平差,提高空三加密成果的可靠性。各航线的内定向限差,相对定向限差均严格按公路摄影测量规范相关规定和技术设计书要求严格执行,各航线网加密点的中误差和平差后的限差均符公路摄影测量规范和技术设计书规定的要求。2)数

49、字线划图测图数据的质量控制一般情况,直接调用空三加密成果及野外像控点联测等数据文件,进行数据采集,必要时对模型相对定向,绝对定向进行检查,若超限,则在vivtu20系统中重新进行定向。并由专职检查人员在仪器上检查定向,然后开始数据采集。作业员采集数据完成后,首先由作业员进行100h的自检,然后由专职检查人员在仪器上进行100h的检查,并抽查有代表性的地物,地貌的描绘精度,读点精度,同时作出相应的检查记录,以对作业质量作出评定。经自检和在仪器上的检查,初步编辑完成后,按图幅喷绘出数字地形图单图,由质检人员作进一步的全面的图面检查,提出修改意见并作好检查记录,反馈至主测或编辑作业室修改。当收到调绘

50、资料后,立即组织编辑人员将调绘资料追加到采集,初编的原始数据中,并完成最终编辑后,首先第二人在仪器上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再次按图幅喷绘出数字地形图,由检查人员作最后的图面全面检查,再次提出修改意见并作好检查记录,反馈至工作室修改,并最终作出质量评定。11.8 地形图规格11.8.1 地形图坐标系统 地形图坐标系统采用与控制测量一致的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为武邵高速公路抵偿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11.8.2 地形图规格1)数字化地形图成图比例尺为1/2000;2)基本等高距为2m;3)图幅规格分幅及编号沿路线走向(由武夷山至邵武)自然分幅,一般按整公里分幅,部分图幅破图廓分幅,图幅规格为50cmx70cm,拐弯处垂直线路方向错开0.2km,便于接边;图幅编号以武夷山至邵武前进方向顺序编号,图号由WS-001开始,图廓外左上角图幅结合表用图幅编号表示,图廓外其他规格均按国标图式进行整饰。全线共测绘1/2000数字化地形图115幅。12 路线接线12.1 起点接线武夷山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