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过是溪_(2)未成,弃去_(3)逢老媪方磨铁杵_(4)欲作针_2下面的句子省略了人名,请将人名补写出来。_问之,_曰:“欲作针。”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4读了这个故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2. 文言文阅读。1黠xi猱no1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zho。虎首痒yng,辄zh使猱爬搔so之。2 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觉也

2、。3 猱徐取其脑啖dn之,而以其余奉虎。虎谓其忠,益爱近之。4 久之,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ling大吼,乃死。字词解释:缘:_辄:_殊:_ 啖:_ 奉:_ 谓:_ 益:_ 迹:_ 踉:_2粤yu令好谀y1 粤西有令性悦谀。每布一政,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2 一隶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曰:“凡居民上者,咸喜人谀。唯阿主不然,视人誉蔑mi如耳。”3 其令耳之,亟j召隶前,抚膺yng高蹈,嘉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唯汝,良隶也!”自是昵n之有加。字词解释:悦:_谀:_乃:_阿:_偶语:_ 咸:_蔑mi如:_亟:_膺:_已:_昵:_3黠xi鼠苏子夜坐,有鼠方啮ni。抚床而止之

3、。既而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tu中空,嘐jio嘐聱o聱,声在橐tu中。曰:“嘻x!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j死耶?向为何声,岂有鬼耶?”覆f而出之,堕地乃走。字词解释:方:_啮:_抚:_ 烛:_ 橐:_ 嘻:_ 见:_ 发:_ 遽:_ 向:_覆:_ 堕:_4包惊几笃于友谊陈包惊几笃(d)于友谊,与吴东湖善,吴卒,抚其家甚至。后方嫁女,闻吴女将适人,贫不能理装,即以其女之奁(lin)具赠之,己女后一载始嫁。时论称之。字词解释:笃:_于:_卒:_抚:_甚至:_方:_ 适:_ 理装:_ 即:_奁:_具:_后:_载:_3. 古文阅读。

4、伯牙鼓琴_,_。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钟子期死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4. 小古文阅读。画龙点睛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注释)张僧繇:中国古代著名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每:常常

5、。以为:认为。诞:荒唐。须臾:一会儿。破:击破。1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的龙不点睛的原因是( )A.“画四龙于壁”B.“点之即飞去”C.“二龙乘云腾去上天”D.“未点眼者皆在”2文中画“”的句子说明了( )A.画上眼睛的龙非常吓人。B.两条龙飞向天空的速度非常快。C.雷电非常厉害,一下子就把墙壁击破。D.画家张僧繇的绘画技艺十分高超。3下面对“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比喻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形容龙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画得太像就会飞走。B.形容画家绘画技巧非常高明,画得就像真的一样。C.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D.说明画龙不能画眼睛,画眼睛就会变成真龙飞走。4下

6、面选项中与“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A.余音绕梁B.栩栩如生C.妙笔生花D.笔走龙蛇5. 文言文阅读。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本文的作者是_,文章标题中的“戴嵩”是_代画家2解释下列加点字尾搐人两股间(_)笑而然之(_)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A.“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两句用具体的行动表现了杜处士对于斗牛图的喜爱之情。B.牧童见到了斗牛图后“拊掌大笑

7、”,可以看出他对杜处士的嘲笑。C.“处士笑而然之”说明杜处士是个知错就改的人。D.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随意炫耀自己的宝贝,以免受人笑话。6. 阅读与理解。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壁:驻扎。垓(g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汉军:刘邦的军队。诸侯兵:韩信、彭越的军队。是何:这是为什么。1下面句子中的“之”与“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用法不同的是( )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B.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C.送孟浩然之广陵D.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古文的意思。

8、(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_(2)是何楚人之多也?_3南宋李清照就这段历史典故,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生当作人杰,_。_,不肯过江东。4我知道“四面楚歌”这个词后用来形容_与“四面楚歌”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还有:_等。7. 阅读下面文言文,再做题。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逆:违抗。不信:不真实,不可靠。1解释下列加点词。(1)虎以为然,故送与之行_(2)兽见之,皆走_2翻译句子。(1)今子食我,

9、是逆天帝命也!_(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_。8. 阅读并答题。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_)(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B.使/弈秋/诲/二人弈C.使弈秋、诲、二人、弈3短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

10、棋,一个_,一个_,告诉我们_的道理。9. 文言文阅读。后羿射日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 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 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选自淮南子)(注释)后羿:后裔,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贞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尧: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猰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跑得快、要吃人、叫声如婴儿啼哭的丑恶可怕的怪兽。凿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据说有露出口外状如凿子长三尺的牙齿。九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九个头的怪兽。大风:古代传说中的

11、一种大猛禽,据说飞时伴有能毁坏建筑的狂风。封豨:大野猪。修蛇:一种能吞食大象的长蛇。畴华:地名,在南方。凶水:地名,在北方。青邱:大泽名,在东方。洞庭:洞庭湖。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逮至尧之时(_)置尧以为天子(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译文:_3你认为后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10.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注释)祠(c

12、):祭祀。舍人:指投靠在贵族家里的门客。卮(zh):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皿,类似壶。相谓:相互商量。且:将要。为之足:给它画上脚。安能:怎么能。1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2解释加点字的字义。(1)蛇固无足 固:_(2)子安能为之足 子:_(3)遂饮其酒 遂:_(4)终亡其酒 亡:_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_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_11.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各小题。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

13、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注释)俟: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_)(2)狼子野心,信不诬哉(_)2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么:(1)竟忘其为狼(_)(2) 将啮其喉(_)(3)乃杀而取其革(_)3文中体现小狼“阳为亲昵”的语句是_,而体现其“阴怀不测”的语句是_。(直接摘录)4用自己的话解

14、释下面的句子。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_5从狼子野心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分若干点简要阐述)_12. 阅读理解。父子性刚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待我与他对立在此!”冯梦龙广笑府(译文)有父子俩,性格刚烈,不肯让人。一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入城买肉。儿子提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门,正巧一个人迎面走来,两人不肯相让,横眉竖眼,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久。父亲见儿子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就去寻找,看到这种情景,就对儿子说:“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

15、,让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遣子入城市肉(_)(_)谓子曰(_)值一人对面而来(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_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_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_13. 阅读下面的短文,借助注释,完成练习。狐假虎威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予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

16、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注释)荆宣王:楚国的国君楚宣王。北方:指我国当时中原一带的各个诸侯小国家。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江一: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长(zhng):长官,做首领的意思。然:就是这个样子,(回答)“对”的意思。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这段话的意思。“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_2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假”的意思是_。这个成语的本意是_,这个成语常用来比_。14. 文言文训练。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注解:田登,人名。上元:元宵节)1解释划线词:田登作郡,自讳其名。(_)于是举州皆谓灯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