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O H O H O H C O O H O OH C O O H N H 2 OH C O O H OH C O O H OH C O O HOH OH C O O HC H 3O OH C H 2O H C H 3O OH C O O H O H OH C O O H O glc OHOO OH C H 2O glc 莽 草 酸 酪氨 酸 对羟基 桂 皮酸 阿 魏 酸 松柏 醇 O 甲基 化 H 缩 合 缩 合 木脂素 木质素 7 -羟基 香 豆 素 香 豆 素 H 苯丙 烯 类苯丙 醇 类 F植物中存在的苯丙酸类成分主要是植物中存在的苯丙酸类成分主要是 桂皮酸的衍生物桂皮酸的衍生物 R1
2、 R2 HO COOH 对羟基桂皮酸 R1=R2=H 咖啡酸 R1=H,R2=OH 阿魏酸 R1=H,R2=OCH3 芥子酸 R1=R2=OCH3 第二节第二节 香豆素类香豆素类 F一、概述及结构分类一、概述及结构分类 F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F三、香豆素的分离方法三、香豆素的分离方法 F四、香豆素的波谱学特征四、香豆素的波谱学特征 一、概述一、概述 F是顺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基本骨架为 苯骈-吡喃酮,7-位常有羟基或醚基。 F具,不饱和内酯结构 OHCOOH OO 顺邻 羟 基桂皮 酸 香 豆 素 1 2 3 4 5 6 7 8 分布分布 F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在高等植
3、物体内,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在高等植物体内, 常常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常常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 大多存在于植物的花、叶、茎和果中,通常大多存在于植物的花、叶、茎和果中,通常 以幼嫩的叶芽中含量较高。以幼嫩的叶芽中含量较高。 F部分香豆素在生物体内以邻羟基桂皮酸苷的部分香豆素在生物体内以邻羟基桂皮酸苷的 形式存在,酶解后苷元邻羟基桂皮酸立即内形式存在,酶解后苷元邻羟基桂皮酸立即内 酯化而成香豆素。酯化而成香豆素。 OO HOOglc COOH COOH OglcHO 酶解,内酯化 香豆素的生物活性香豆素的生物活性 F1) 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浓度刺激、高浓度抑制植
4、物生长调节剂:低浓度刺激、高浓度抑制 植物发芽、生长植物发芽、生长 F2) 光敏作用:治疗白斑病光敏作用:治疗白斑病 F3) 抗菌、抗病毒作用:秦皮中的七叶内酯及其抗菌、抗病毒作用:秦皮中的七叶内酯及其 苷治疗痢疾;蛇床子中的奥斯脑可抑制乙肝表苷治疗痢疾;蛇床子中的奥斯脑可抑制乙肝表 面抗原。面抗原。 F4) 平滑肌松弛作用:冠状动脉扩张和解痉利胆平滑肌松弛作用:冠状动脉扩张和解痉利胆 F5) 抗凝血作用:防止血栓形成抗凝血作用:防止血栓形成 F6) 肝毒性:黄曲霉素致肝癌。肝毒性:黄曲霉素致肝癌。 分类 药名 原植物主要香豆素成分 简单 香豆素 茵 陈 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
5、aris的幼苗 含滨蒿内酯与茵陈素;另含茵陈色酮、挥 发油、绿原酸等 秦 皮 苦枥白蜡树 Fraxinus rnyhchopnylla的树皮 含七叶内酯、七叶苷;另含鞣质、秦皮素、 秦皮苷等 蛇床子 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的成熟 果实 含欧芹酚甲醚、二氢欧山芹素、二氢欧山 芹醇、O-乙酰二氢欧山芹酯、O-异戊烯二 氢欧山芹醇;另含挥发油等 呋喃 香豆素 独 活 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的根 含佛手柑内酯、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二 氢山芹醇乙酸酯、伞形花内酯、二氢山芹 醇、当归醇等 前 胡 紫 花 前 胡 P e u c e d a n u m decurs
6、ivum的根 含前胡苷元、前胡苷;另含挥发油等 补骨脂 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的成熟 果实 含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及其苷等;另含 黄酮类成分 白 芷 白芷Angelica dahurica的根 含比克白芷素、比克白芷醚、氧化前胡素、 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珊瑚菜素等10种 香豆素;另含挥发油等 吡喃 香豆素 前 胡 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的根 含白花前胡甲素、乙素、丙素、丁素等; 另含挥发油 含有香豆素的常用中药含有香豆素的常用中药 结构类型结构类型 F1、简单香豆素:只在苯环上有取代基的 F2、呋喃香豆素:线型(6、7);角型(7、8)
7、 F3、吡喃香豆素:线型(6、7); 角型(7、8) F4、异香豆素类:香豆素的异构体 F5、其他香豆素: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 OO HO HO 七叶内脂七叶内脂 O O HOO O OH HO HO CH2OH 七叶苷七叶苷 1 1、简单香豆素类、简单香豆素类 F只在苯环上有取代的香豆素类。 F取代基包括羟基、甲氧基、亚甲二氧基 和异戊烯基等。 OO O 6 7 OO O 7 8 补骨脂内酯补骨脂内酯 白芷内酯白芷内酯 2 2、呋喃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类 F苯环上的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 合成呋喃环 。 F1.直线型 2.角型 3 3、吡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 6 7 OOO 花椒内酯花椒
8、内酯 7 8 OOO O glc OH C7,C8-C7,C8-吡喃骈香豆素吡喃骈香豆素 白花前胡苷白花前胡苷 F环合成呋喃环 。 F1.直线型 2.角型 4 4、异香豆素类、异香豆素类 F香豆素的异构体,邻羧基苯乙烯醇的香豆素的异构体,邻羧基苯乙烯醇的 内酯,内酯, F如如茵陈炔内酯茵陈炔内酯 O O OOHO COCH3 CH2OH O O OH3CO 亮菌甲素亮菌甲素海棠果内酯海棠果内酯 5 5、其它香豆素、其它香豆素 F-吡喃环上有取代的一类香豆素。 FC3C4上常有苯基、羟基、异戊烯基取代。 亮菌甲素亮菌甲素 F亮菌甲素是从亮菌中分离的一种新的香豆素衍生亮菌甲素是从亮菌中分离的一种新
9、的香豆素衍生 物,经化学合成而得,能有效促进胆汁分泌物,经化学合成而得,能有效促进胆汁分泌 , 促进受损肝细胞修复,促进免疫功能提高,具有促进受损肝细胞修复,促进免疫功能提高,具有 消炎退黄、解痉利胆、抗癌保肝及抗肝纤维化等消炎退黄、解痉利胆、抗癌保肝及抗肝纤维化等 多重功效。多重功效。 F亮菌甲素氯化钠注射液临床上一般用于急性胆囊亮菌甲素氯化钠注射液临床上一般用于急性胆囊 炎、慢性胆囊炎发作、其他胆道疾病并发急性感炎、慢性胆囊炎发作、其他胆道疾病并发急性感 染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等染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等 疾病的治疗。疾病的治疗。 F06.5.齐齐哈尔第二
10、制药有限公司假药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案:64名受名受 害,多名死亡。原因系公司在购买药用辅料丙二害,多名死亡。原因系公司在购买药用辅料丙二 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 二醇。二醇。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F1 1、性状、性状 F2 2、溶解性、溶解性 F3 3、碱水解反应、碱水解反应 F4 4、荧光、荧光 F5 5、显色反应、显色反应 1 1、性状、性状 F游离香豆素:多有结晶,大多具香味。 F小分子香豆素: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 蒸出,并能升华。 F香豆素苷:多无香味和挥发性,亦不能 升华。 2 2、溶解
11、性、溶解性 F游离香豆素:为亲脂性,一般不溶或难 溶于水,可溶于沸水,溶于甲醇、乙醇、 氯仿、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F香豆素苷: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 于氯仿、乙醚、苯等等低极性有机溶剂。 F根据香豆素的溶解性,在提取分离时可 采用系统溶剂法。 3 3、碱水解反应(内酯性质)、碱水解反应(内酯性质) F香豆素分子中具有、-不饱和内酯的结 构,具有内酯化合物的通性。 F稀碱液作用下,香豆素内酯环可被水解开 环,生成顺邻羟基桂皮酸盐,该盐不稳定, 一经酸化即闭环成为原来的内酯结构。 F该性质可用于提取分离。 OO 3 4 5 6 7 8 OO O H - H + C O O - O O H C
12、O O HC O O - O - H + O H - U V 碱水解反应碱水解反应 F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水解产物顺邻羟桂皮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水解产物顺邻羟桂皮 酸衍生物则转变为反邻羟基桂皮酸的衍生物,酸衍生物则转变为反邻羟基桂皮酸的衍生物, 再经酸化也不再发生内酯化闭环反应。再经酸化也不再发生内酯化闭环反应。 F故提取时要注意碱的浓度与作用时间。故提取时要注意碱的浓度与作用时间。 酸化闭环酸化闭环 酸化不闭环酸化不闭环 碱水解反应碱水解反应 OO 3 4 5 6 7 8 4 4、荧光性质、荧光性质 F香豆素母体本身即无取代的香豆素并无荧光, 而-OH香豆素在紫外光下大多显出兰色荧光。
13、F香豆素在碱液中后荧光加强。 F香豆素荧光的有无,与分子中取代基的种类和 位置有一定关系。 7-位导入羟基后,荧光增强, 甚至在可见光下也能看到荧光。 7-羟基香豆素 在8-位引入羟基,荧光则消失。 F香豆素荧光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OO 3 4 5 6 7 8 5 5、显色反应、显色反应 F(1)异羟肟酸铁反应内酯显色反应 F(2)酚羟基反应FeCl3 F(3)Gibbs反应酚羟基对位未被取代 F(4)Emerson反应酚羟基对位未被取代 (1)异羟肟酸铁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 -内酯的显色反应内酯的显色反应 F试剂:盐酸羟胺和三氯化铁。试剂:盐酸羟胺和三氯化铁。 F碱性条件下,香豆素内
14、酯开环,并与盐酸 羟胺缩合成异羟肟酸,再在酸性条件下与 三价铁离子络合成盐而显红色。P141/197 OH N H O O Fe 香豆素 OH- 开环 盐酸羟胺 缩合 异羟肟酸 H+ Fe+ 异羟肟酸铁 红红色色 RO O R H2N-OH RNHOH O R-OH FeCl3 R-C-NH-O O Fe + (羟胺) + () 3 + 3HCl 异羟肟酸铁(红色) OOOHCOONa HONH2. ClH O H N H OHO O H N H OO Fe Fe 3+ H + C C 1/3 ( 红 色 ) (2)酚羟基反应)酚羟基反应 F试剂:三氯化铁。 F具酚羟基取代的香豆素类在水溶液中
15、可与 三氯化铁试剂络合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判断游离酚羟基的有无。 物污绿至蓝绿铁配位化合 香豆素 6pH4 3 FeClOH OHHON Br Br ClON Br Br -O ON Br Br O+ pH 910 (3) Gibbs反应反应 F条件:酚羟基的对位未被取代 F试剂:试剂:二氯(溴)醌氯亚胺 F香豆素乙醇溶液在弱碱条件下,2,6-二氯(溴)醌氯 亚胺试剂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 OO O H - H2OC O O - O H + C lNO C I C I p H 9 1 0 NO - C I C I O C O O - NO C I C I H O C O O -
16、OHH N N NH 2 C H 3 C H 3O K 3Fe(C N)6 N N NC H 3 C H 3O O + O 氨 基 安替 比 林 ( 红 色 ) (4)Emerson反应反应 F条件:酚羟基的对位未被取代 F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 F香豆素的碱性溶液中,加入2%的4-氨基安替比林和 8%的铁氰化钾试剂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红 色化合物。(测定挥发酚的原理) OO OH- H2OCOO- OH + N N CH3 CH3 N OO COO- N N CH3 CH3H2N O O K3Fe(CN)6 GibbGibbs s 、EmersonEmerson反应检识反应检
17、识 FGibbs 、Emerson反应用于检识香豆素结构中有 无游离酚羟基(对位未被取代)。 F判断6-位上是否有取代:无取代(+)。先内酯 环碱化开环后有游离酚羟基,可与Gibbs试剂、 Emerson试剂反应。 F7-羟基香豆素(-) 香 豆 素 G ibb Em erson 试 剂 与 酚 羟 基 对 位 活 性 氢 综 合 蓝蓝 色色 红红 色色 OO OH COO 6OH - - 三、香豆素的提取分离三、香豆素的提取分离 F游离香豆素大多是低极性和亲脂性的,一部分与 糖结合的极性较大,故开始提取时先 用系统溶 剂法较好。 F香豆素分子过去认为较稳定,因此利用它的内酯 性质以酸碱处理,
18、或利用它的挥发性以真空升华 或水蒸汽蒸馏的方法来分离纯化。 F现在渐渐明白香豆素并不稳定,遇酸、碱、热、 层析时的吸附剂;甚至重结晶的溶剂都有使之发 生变化的可能,由此所获得的物质,过去被认为 是新发现的香豆素,后来证实只是次生物质。 三、香豆素的分离方法三、香豆素的分离方法 F1 1、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 F2 2、酸碱分离法、酸碱分离法 F3 3、系统溶剂法、系统溶剂法 F4 4、色谱方法、色谱方法 馏出物馏出物 残油 加热溶于乙醇加热溶于乙醇 乙醇液乙醇液 放置放置 粗品粗品 以乙醇、乙醚或石油醚以乙醇、乙醚或石油醚 重结晶重结晶 结晶(橙皮油素)结晶(橙皮油素) OOO CH
19、3 CH3CH3 O 橘子油橘子油 1 1、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 F某些小分子的香豆素类具挥发性可用蒸馏法与不挥 发性成分分离,常用于纯化过程。 F例如:橘子油橙皮油素的分离 2 2、碱溶酸沉法、碱溶酸沉法 F原理:1.具酚羟基(加酸析出)。2.内酯性质(加 碱开环加酸恢复)。 F碱液水解开环时,要注意碱液的浓度和加热时间, 否则将引起降解反应而使香豆素破坏,或者使香 豆素开环而不能合环。对酸碱敏感的香豆素用此 法可能得到次生产物。 OO OH- H+ COO- O- OH- O- COO- 乙醚萃取液乙醚萃取液 NaHCO3水溶液萃取水溶液萃取 碱水层碱水层 (酸性成分)(酸性成分)
20、乙醚层乙醚层 0.5稀冷的稀冷的NaOH进行萃取进行萃取 碱水层(酚性成分碱水层(酚性成分 包括酚性香豆素)包括酚性香豆素) 乙醚层乙醚层 回收乙醚蒸干并回收乙醚蒸干并 用用NaOH水或醇水或醇 溶液进行水解溶液进行水解 (香豆素盐)接下页(香豆素盐)接下页 F香豆素类化合物多呈中性或弱酸性,常与中性、弱酸性 杂质混在一起。利用内酯遇碱开环溶解,加酸又环合沉 淀的特性分离。 水解后得到的溶液水解后得到的溶液 乙醚萃取乙醚萃取 乙醚层乙醚层 (不水解的中性成分)(不水解的中性成分) 碱溶液碱溶液 酸中和乙醚萃取酸中和乙醚萃取 水溶液水溶液乙醚层(香豆素内酯成分)乙醚层(香豆素内酯成分) 香豆素碱
21、溶酸沉法流程演示香豆素碱溶酸沉法流程演示 3 3、系统溶剂法、系统溶剂法 F香豆素类成分的极性不同,各种溶剂都 有提出该成分的可能。可采用系统溶剂 提取法。 F一般可用甲醇或乙醇从植物中提取,然 后用石油醚、苯、乙醚、乙酸乙酯、丙 酮和甲醇顺次萃取浸膏,分成极性不同 的部位。 F石油醚对香豆素的溶解度不大,其萃取 液浓缩后即可得结晶。 F乙醚是多数香豆素的良好溶剂,但亦能 溶出其他能溶性成分,如叶绿素、腊质 等。其他极性较大的香豆素和香豆素苷, 则存在于甲醇或水中。 EtOH 不同浓度 药材 回收溶剂加水 水溶液 有机溶剂萃取 石油醚 苯 乙醚 乙酸乙酯 醇提液 石油醚回流提取 石油醚液 回收
22、至小体积 浓缩液 放置、析晶 粗晶 冷石油醚洗 结晶(可能是混和物) 进一步分离 单体(亲脂性香豆素) 残渣 乙醚液 乙醚回流提取 回收分离 单体(亲脂性较弱香豆素) 残渣 乙醇提取 乙醇液 回收分离 香豆素苷类 甲醇或乙醇提取 提取液 回收溶剂 浸膏 药材粗粉 未知结构香豆素提取流程演示未知结构香豆素提取流程演示 4 4、色谱方法、色谱方法 F分离结构相似的香豆素。 F一般用硅胶、氧化铝和聚酰胺层析。 F常用吸附剂:硅胶、中性或酸性氧化铝等。 F碱性氧化铝可能使香豆素发生降解,故很少使 用。对酚性香豆素易产生强吸附。 F洗脱剂可用环己烷乙醚、环己烷-乙酸乙酯和 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 F
23、TLC、GC、HPLC也常用。尤其HPLC分离弱极性的 香豆素和强极性的香豆素苷。 四、香豆素的波谱学特征四、香豆素的波谱学特征 F1 1、UVUV F2 2、IRIR F3 3、NMRNMR F4 4、MSMS F已知香豆素:已知香豆素:也常用也常用PCPC、TLCTLC、GCGC、HPLCHPLC 标准品对照标准品对照。 1、UV F无取代的香豆素UVmax(nm): 在274nm 284nm (苯环)和311nm (-吡喃酮环) 处有吸收。 FC6、7位如有羟基、甲氧基或-D葡萄糖取 代,红移。几乎成1峰,和-吡喃酮相似。 F多数在碱液中较在中酸性溶液中红移。 与与黄酮黄酮比较比较 和和
24、-吡喃酮相似。吡喃酮相似。无取代时无取代时3峰峰 香豆素香豆素 274nm 284nm 311nm (苯环苯环) (,-不饱和内酯不饱和内酯) 黄酮黄酮 两吸收带两吸收带 250285nm 304350nm (苯甲酰系统引起苯甲酰系统引起) (桂皮酰系统引起桂皮酰系统引起) 2、IR F-吡喃酮羰基 :17501700cm-1 F羰基如与取代基形成分子内氢键 : 16801660cm-1 F芳环双键 :16451625cm-1 F羟基:32003600 cm-1 F呋喃环双键 :16391613cm-1 3、H1 NMR OO + + - - C3、C6、C8-H 在较高场 C4、C5、C7-
25、H 在较低场 OO 3 6 8 4 5 7 F受内酯羰基吸电子共轭效应的影响3、 6、8 小; 4、5、7 大 FC3、C4未取代的香豆素在芳香未取代的香豆素在芳香 质子区可见一对双峰,分别位于质子区可见一对双峰,分别位于 芳香质子区的两端芳香质子区的两端 FH-5,6/8 (7.83,6.87)夹在)夹在H-3 和和H-4之间之间 FC-7有氧取代,有氧取代,H-3 -0.17ppm 。 由于其供电子共轭效应,使得由于其供电子共轭效应,使得 C-3的电子云密度增大,的电子云密度增大,3-H的的 化学位移向高场位移。化学位移向高场位移。 OO H H 4 3 OO H RO 3 7 H-3,d
26、,6.16.4 J=9.5Hz H-4,d,7.58.3 J=9.5Hz C-7有氧取代,有氧取代,H-3 -0.17ppm OO 3 6 8 4 5 7 C3,4,5,6,8-H 4、MS F分子离子峰较强 F基峰是失去CO的苯骈呋喃离子 F香豆素母核的基峰为M-CO峰,母核有较 强的分子离子峰 OO O - CO + + 146 (76) 118 (100) 第三节第三节 木脂素木脂素 (liganans) F一、定义及分类一、定义及分类 F二、木脂素的性质二、木脂素的性质 F三、木脂素的提取分离三、木脂素的提取分离 F四、木脂素的鉴别四、木脂素的鉴别 F五、木脂素的结构鉴定(略)五、木脂
27、素的结构鉴定(略) F六、木脂素的生物活性(略)六、木脂素的生物活性(略) 一、定义一、定义 F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 的天然产物。通常是指其二聚物,少 数是三聚物和四聚物。 F多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和树脂中,或 在析出时呈树脂状,故称木脂素。 组成木脂素的单体组成木脂素的单体 F 桂皮酸(醛)桂皮酸(醛) F 桂皮醇桂皮醇 F 丙烯苯丙烯苯 F 烯丙苯烯丙苯 COOH CH2OH 分类:木脂素和新木脂素分类:木脂素和新木脂素 F最早分类最早分类 F前两种前两种-C原子是氧原子是氧 化型的,组成的聚合化型的,组成的聚合 体称为体称为木脂素木脂素或或 Haworth木脂素木脂素。 F后两
28、种后两种-C原子是非原子是非 氧化型的,组成的聚氧化型的,组成的聚 合体称为合体称为新木脂素新木脂素。 F传统分类传统分类 F由由C6C3单元侧链的单元侧链的 (8-8)碳原子连接碳原子连接 成的聚合体称为木脂成的聚合体称为木脂 素。素。 F由单元侧链由单元侧链非非-碳原碳原 子连接成的聚合体称子连接成的聚合体称 为新木脂素。为新木脂素。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8-8) ( 8-8,7-2 ) F二聚物碳架多数是由二聚物碳架多数是由-碳原子碳原子(8-8)(8-8)连接。
29、连接。 8 8 33 F此外,木脂素还有一些新的类型 苯丙素低聚体:如三聚体-倍半木脂 素,四聚体-二木脂素。 杂木脂素:如黄酮木脂素、香豆素 木脂素等。 去甲木脂素:这类木脂素的基本母 核只有1617个碳原子。 F大多采用俗名,也有用系统名的。 O O H H OH OHOMe OMe 9 9 8 8 4 43 3 (8R,8R)-4,4-二羟基二羟基-3,3 -二甲氧基二甲氧基-9-氧代氧代-8-8,9-9 -木脂素木脂素 罗汉松脂素罗汉松脂素 命名 木脂素常见类型结构 。 O O 简单木脂素 木脂内酯 环木脂素 联苯型木脂素 木脂素结构类型分类 F1 1、(简单香豆素)二芳基丁烷类(简单
30、香豆素)二芳基丁烷类 F2 2、(木脂内酯)二芳基丁内酯类(木脂内酯)二芳基丁内酯类 F3 3、(环木脂素)芳基萘类(环木脂素)芳基萘类 F4 4、(单环木脂素)四氢呋喃类(略)、(单环木脂素)四氢呋喃类(略) F5 5、双四氢呋喃类(双环氧木脂素)(略)、双四氢呋喃类(双环氧木脂素)(略) F6 6、联苯环辛烯类(略)、联苯环辛烯类(略) F7 7、(新木脂素)联苯类等(略)(新木脂素)联苯类等(略) F二分子二分子C6C3单元侧链的单元侧链的碳原子聚合碳原子聚合 HO HO OH OH CH2OH CH2OH H3CO H3CO OCH3 OCH3 去甲二氢愈创木脂酸叶下珠脂素 1 1、简
31、单香豆素(二芳基丁烷类)、简单香豆素(二芳基丁烷类) 该类化合物是木脂素侧链形成内酯结 构的基本类型。 O O O O O O 单去氢双去氢 2 2、木脂内酯(二芳基丁内脂类)、木脂内酯(二芳基丁内脂类) O O O O O O H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H H 扁柏脂素 桧脂素 (台湾脂素B) 台湾脂素A 有芳基萘、芳基二氢萘和芳基四氢萘 三种结构。 3 3、环木脂素(芳基萘类)、环木脂素(芳基萘类) O O H HH O O O O CH2OH H H COOglc H OCH3 OCH3 H3CO 奥托肉豆蔻脂素去氧鬼臼毒素- D- 葡萄糖酯苷 F芳基萘类木脂素
32、常以氧化的碳原子 缩合形成内脂,依内酯环合方式分 上向和下向两种。 O O 1 2 3 4 O O 1 2 3 4 上向 1-苯代-2,3-萘内酯下向 4-苯代-2,3-萘内酯 O O H H H OCH3 OCH3 H3CO O O OR R=H 1-鬼臼毒素 R=glc 1-鬼臼毒素- - D-葡萄糖苷 依据氧的连接位置不同,可形成依据氧的连接位置不同,可形成7-O- 7、7-O-9、9-O-9三种四氢呋喃结三种四氢呋喃结 构。构。 O 7 7 O 9 9 O 7 9 4 4、四氢呋喃类(单环木脂素)、四氢呋喃类(单环木脂素) O O O O O O OH CH2OH OCH3 OH HO
33、 H3CO O O O H H O O (-)-galbacin 橄榄脂素橄榄脂素荜橙茄脂素荜橙茄脂素 F取代呋喃类木脂素取代呋喃类木脂素 O OCH3 OH H3CO HO furoguaiadin 由两个取代四氢呋喃单元形成四氢呋由两个取代四氢呋喃单元形成四氢呋 喃骈四氢呋喃结构。结构中有喃骈四氢呋喃结构。结构中有4个手个手 性碳,天然产物两个四氢呋喃以顺性碳,天然产物两个四氢呋喃以顺 式相骈。式相骈。 O O O O O O HH O O O O HH O O (+)-芝麻脂素(+)-细辛脂素 5 5、双四氢呋喃类(双环氧木脂素)、双四氢呋喃类(双环氧木脂素) 此类木脂素集中存在于五味子
34、科五味 子属和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具有联 苯环辛二烯结构。 OR1 R2O H3CO OR4 R3O H3CO 五味子甲素五味子甲素 R1=R2=R3=R4=CH3 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乙素 R1+R2=CH2,R3=R4=CH3 五味子丙素五味子丙素 R!+R2=R3+R4=CH2 6 6、联苯环辛烯类、联苯环辛烯类 7 7、苯骈呋喃类、苯骈呋喃类 苯骈呋喃及其二氢、四氢和六氢衍 生物。 OO OCH3 H3CO OCH3 海风藤酮海风藤酮 以下为新木脂素(非以下为新木脂素(非碳连接)碳连接) O O O OOH HO OH OCH3 OH CH2OH OO O HO HO HOH2CO 猫眼草素
35、猫眼草素 水飞蓟素 8 8、苯骈二氧六环类、苯骈二氧六环类 两分子苯丙素通过氧桥连接,形成两分子苯丙素通过氧桥连接,形成 二氧六环结构。二氧六环结构。 9 9、联苯类、联苯类 两个苯丙素的两个苯环两个苯丙素的两个苯环3-3直接相连而成。直接相连而成。 OH OH OHOH 厚朴酚和厚朴酚 1010、倍半木脂素和二木脂素、倍半木脂素和二木脂素 分别由分别由3和和4分子苯丙素聚合而成。分子苯丙素聚合而成。 O O O HO H3CO O CH2OH OCH3 OH H3C 拉帕酚 A O O O H3CO O CH2OH OCH3 OH O HOH2CH3CO HO H3C 拉帕酚F F形态:形态:木脂素多数为无色结晶,新木脂素多数为无色结晶,新 木脂素不易结晶。木脂素不易结晶。 F溶解性:溶解性:游离型偏亲脂性,易溶于游离型偏亲脂性,易溶于 有机溶剂。少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线施工应急措施
- DB36T-颠茄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
- 老年皮肤课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继续教育粘贴发票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升降台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毛毛球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次高分子标准蛋白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横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楔形弹力线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下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单元集体备课整体教学设计
- 《第3单元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课件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3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手术前呼吸功能评估
- 户口未婚改已婚委托书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2024年中国物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饰品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洞察报告-艾媒咨询
- 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Ⅲ)-临床用药解读
- 2024带病体保险创新研究报告
- 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演讲稿1500字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