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_第1页
第二讲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_第2页
第二讲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_第3页
第二讲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_第4页
第二讲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是哲学的进步任务,而要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就要探讨世界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探讨自然、社会、人类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这是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与唯心主义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于精神性不同,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唯物主义的进步前提是承认物质在我们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而且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物质性的理解,看法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而是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与世界全部关系的基础,而且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物质活动,构成了一种直接而现实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所

2、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学说,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前提,是正确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它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性的实践活动辩证地统一起来了。这是哲学世界观的深刻变革。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确立科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物质、运动、时空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一个焦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准确的理解物质的概念,及其存在形式,对我们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非常重要。1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依据对“物质”的不同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我们可以把唯物主义哲学划分为三种形态,即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代表了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历史阶段。古代哲学家们从世界的“本原”、“基质”、“统一性”问题,引出了物质问题。他们把水、火、土、“元气”、“原子”等“原初物质”当作世界的本原。这些朴素唯

4、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在当时并没有被科学所证实;它阿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问题简单化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基本历史阶段。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能够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是以前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

5、可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从而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并得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特性的结论。这就是从17世纪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一定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此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总的来说这是一种进步,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它把在质上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简单的粒子(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而看不到原子本身的质的的多样性、复杂性,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它不理解特殊和

6、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物质的共性;于此相关,也就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是哲学物质观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从而把哲学物质观提高到现代唯物主义的水平。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哲学的物质观作了唯物辩证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额

7、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对“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于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

8、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物质概念是任何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为基本的范畴,是建造全部体系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它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自然也在自己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这一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正是以对物质概念的这种理解为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唯物主义才成为辩证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一切现象、事物、过程,是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是物质的个性,它是可变的、相对的;一切具体形态和不同结

9、构的物质又都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这是物质的共性,它是不变的、绝对的。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性。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旧唯物主义理解事物、物质的原则,是一种纯粹的受动性原则,它把事物仅仅理解为一种能够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在这种理解中,人就是一种完全受动性的存在。为了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直观性,消除旧哲学中客观性原则与能动性原则相分离的状况,应该把能动性导入对物质的理解之中。导入能动性的根本点, 就是把作为一种客观实在的人的感性活动或实践概

10、念引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之中。而实践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是人的能动的客观的活动,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这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原则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直观性、受动性,而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和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也就合理地被导入唯物主义体系之中,从而达成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辩证法的坚实基础。物质概念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而任何认识论都是以一定的本体论为前提或基础的。作为唯物主义基石的物质概念,就构成了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根本性前提。近代唯物主义作为一

11、种感觉论、经验论的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抓住了物质的可感觉性,这有其合理性。但以一种作为主体的内部状态的感觉经验为中介去规定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在逻辑上往往要引向不可知论,如在洛克和拉美特利那里便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可知论倾向。因此,在旧唯物主义那里,其本体论与认识论往往是不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包括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之中,这就为克服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倾向,实现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前提。由于实践既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同时它本身又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实在,因而它能够合理地沟通主客体,使主体超越内部状态达于客观实在,成为人

12、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的证明。这样,以具有客观实在的能动性的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把旧唯物主义直观的、消极的机械反映论改造成了能动的反映论。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旧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领域才是唯物主义的,而在历史观领域则背叛了自己,陷入唯心主义,因而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自然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旧唯物主义在对自然事物的说明中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即把自然事物理解为独立于人的精神的存在,而对于社会事物,则由于不理解人类的实践活动本身即是一种客观实在,因而不能坚持客观性原则,把历史过程完全理解为一种主观的存在。这样便导

13、致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裂,即所谓“半截子”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概念理解上的革命性变革,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从而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彻底的、完备的理论。这里,是否把人类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活动、客观的存在,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因而在历史观上都陷入了唯心主义。这说明,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中去,对于唯物主义地说明历史过程,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物质的存在形式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与它的运动观、时空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

14、质是运动的载体,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态、具有丰富多彩的、生动的样态和形式,正是因为运动是其内在的根本属性,由此而形成了世界的变化、发展和多样性。(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形态、属性、结构和功能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表现出来。“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

15、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这是因为,运动的基础在物质,运动的原因也在物质自身,在于物质自身内部所包含的矛盾;任何现实的物质形态都包含有相反的成分于自身,都必然包含着矛盾,事物自身的矛盾正是事物永远处于运动状态的内在根源。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容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设想非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人类全部实践和科学都不断证实,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正如恩格斯所说:“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

16、变化中。”同脱离物质的运动一样,脱离运动的物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这表明运动作为物质所固有的存在方式和属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对静止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例如,一个物体没有位移,一个细胞没有分裂,一种社会形态没有变革,等等。这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但是这种静止和稳定并不是绝对静止和绝对稳定,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决不能

17、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应当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强调静止的作用。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就会使一切都变成不可捉摸、无法认识的东西,从而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总之,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具有相互辩证的关系: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2)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什么是时间、空间运动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要深入把握物质的运动或运动的物质,就要把握时间和空间

18、范畴。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表现为:一事物存在和一种运动过程进行的久暂,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种运动过程和另一种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它们之间间隔的长短。在科学和日常语言中经常使用的“过去”、“现在”、“未来”、“长久”、“短暂”这些词,表示的就是时间形式或时间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这是指时间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它的流逝总是沿着单向前进,去而不返,不可逆转。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这种广延性表现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等。在科学和日常语言中经常使用的“位置”、“场所”、“距离”、“体积”、“角度”

19、这些此,表示的就是空间形式或空间关系。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通常又把时间和空间联结起来,称之为四维时空。运动着的物质同时间和空间不可分离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无论在宏观领域,还是在微观领域,物质运动都有其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20、表明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一方面同唯心主义对立,认为时间和空间作为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又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相区别,认为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形态、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割裂开来,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具有不受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变化影响的绝对不变的特性。在这种观点看来,时间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

21、;空间是与物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架,虽有物质充塞其中,但它本身却是不变的。牛顿力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时空观就是如此。现代科学证明,绝对空虚的空间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物理学上所说的真空,并不是真正的空虚无物,而是以各种场(引力场、电磁场等)的形式存在的特殊的物质形态。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的相对论,不仅进一步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而且更深刻地揭示出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物质的运动和质量都制约着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和变化形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揭示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之间的深刻联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爱因斯坦以真空中光速不变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22、他用光速不变重新审定了时间的概念。按照他的理论,某一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是确定的、不可逆的,如炮弹总是先发射后落地,发射和落地不可能同时发生,更不可能先落地后发射。但是,两个事件的“同时”性却不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同时”或“不同时”只有在和运动着的物质体系联系起来才能确定。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如果在地面上看来是同时发生的,那么在高速运动的观察者看来则不是同时发生的。就是说,“同时”的概念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不变的时间,没有绝对不变的同时性。狭义相对论还揭示出,物质客体尽管有其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但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中,空间广延的长短时间间隔的快慢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

23、对的。根据相对论的公式,尺子的长度在不同的运动着的物质体系中是不一样的,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缩短,运动的速度越快,长度就变得越短,即空间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样,同一个时钟的时间间隔性在不同的的物质运动体系中也是不一样的,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慢,运动的速度越快,指针的速率就变得越慢,即时间的间隔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出空间和时间的特性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但还没有深入到时间和空间同场这种物质形态的关系,那么,在广义相对论中,则揭示了空间和时间与场这种物质的内在联系。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出时间和空间与引力场的关系,认

24、为有引力场存在的宇宙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没有引力场存在或者引力场很弱的时空则是平直的时空,而且物质质量愈大,分布愈密,引力场愈强,时空也愈弯曲。这样,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证明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密切关系。可见,时间和空间的特性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时空曲率也受物质质量的影响。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正确性,指明了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相对的。形而上学机械论的绝对时空观否认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是不符合事实的,从而给唯心主义留下了空隙。唯心主义者利用关于时空观念改变的事实,宣称时间和空间是意识的产物,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已不存在,唯物主义已被驳倒。实

25、际上,科学发现所推翻的仅仅是形而上学的时空观,而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空存在的绝对性和它们的具体形态、特性的相对性的理论。正如关于物质的构造和运动形式的科学知识的可变性并没有推翻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一样,人类的时空观的可变性也没有推翻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而且,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的统一。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物质体系,尽管它同其他自然存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一种物质存在形态。要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就要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1自然界的客观

26、实在性(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自在到自为的合乎逻辑的飞跃;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则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社会演化的前史。人类社会的产生,决不是神和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物质世界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1)自然界的物质性现代自然科学以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着自然界的物质性。整个宇宙中,只存在着以时间和空间为自己存在形式的运动着的物质,物质的基本形态是实物和场,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构成宇宙中的各种物质形态,迄今为止,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可划分为微观、宏观、宇观三个层次。微观世界

27、的运动遵循核物理和量子化学的规律,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夸克等层次的物质形态;宏观世界的运动遵循经典物理和化学的规律,包括分子体系、凝聚态物体、地面物体、太阳系内天体系统等层次的物质形态;宇观世界的运动遵循广义相对论的规律,包括星系、星系团、总星系等层次的物质形态。无论是微观、宏观,还是宇观,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遵循着物质运动的规律,所谓神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生命现象比较复杂,但也是物质现象。它是从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发展来的。随着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揭示了生命现象的基础并不是非物质的神秘的“生命力”,而是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等实物大分子的蛋白体这样一些

28、“自然物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人们已经弄清了一些较为简单的蛋白质、核酸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并且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这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这是对生命本质之认识的重大突破。所有的科学事实都证明,生命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说明生命现象也是一种物质过程,同时也说明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界、各种生物体之间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至于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也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一种物质形态向另一种物质形态的转变,而不是什么非物质的“生命力”或神秘的“造物主”的力量。(2)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人类社会固然同自然界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却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

29、界发展的高级阶段。自然界的物质性证明着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这种先在性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自然界本身由自在形式发展到自为形式的高级物质形态;其二是指,尽管社会是一种高级形态,它同自然界有质的区别,但它的存在和发展,仍然要以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作为自己的基础。诚然,人类社会创造出了人化的自然,但人化自然只不过是人赋予自然界以人化的形式而已,究其内容,仍然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过程,是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转化过程。因此,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始源证明。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

30、社会的先在性表明,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人类社会同样具有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现代科学证明,人和人类社会是从古猿及其动物联合体的生物学结构演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古猿的体质形态、群体结构以及生存环境,构成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前提。大约在2000万年前,由于当时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热带草原向森林的“进袭”,作为人类祖先的非洲南方古猿有一个从林栖到地栖的生活习性的改变过程。地栖的生活特点,使古猿逐步开始直立行走,扩大了视野,解放了前肢,促使猿脑结构重组,脑容量缓慢扩大。这些都为人类的产生在体质上准备了自然前提。地栖生活又使古猿的群体结构形成两个新的体质:其一,古猿

31、的协同行动是依靠面对“首领”的定向方式实现的,即每一个群的成员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为首领的一个或几个古猿身上,全体的行动都直接以首领的意志和行为作为标准,这就更能保障群体活动的协调一致。其二,面对“首领”的定向方式又主要借助于群内原先已有的协作互组关系来实施,即通过使用交际手段,如姿态、手势、声音等相互理解后加以推行。古猿的群体结构是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借以发生的生物学前提。转入热带草原生活的古猿群体结构的新特征在两种行为方式御敌和狩猎的进步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从而为人类社会的产生准备了自然前提。然而,古猿在体质形态和群体结构上的变化只是为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提供了自然前提,人和人类社会产

32、生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却是劳动。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它既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特殊本质的标志。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本质上说,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劳动不仅生产出人们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劳动产品,而且同时也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劳动构成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在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即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劳动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劳动不仅把人类社会同自然界分离开来,同时又把二者联系起来,即劳动不间断地实现人和自然界的物质

33、交换,从而使人类社会能够存在和发展下去。(2)人类社会是特殊的物质形态 劳动作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过程,以自然界的存在和人的自然力的存在为其自然前提,同时又有其具体的社会形式,即作为劳动全部内容之历史的具体的表现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都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社会存在)。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等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必然处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之中,脱离一定的地理环

34、境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地理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取得所需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地理环境的好坏对于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有重要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作用,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表现出来,社会生产越发展,就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领域,扩大社会和自然之间越来越多的联系。地理环境虽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要素。它的好坏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相反,地理环境的面貌及其发展变化,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被纳入到了社会的发展过程而带有社会性,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变成

35、了“人化自然”。除地理环境外,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基本因素。二者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并存”并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却不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首先,人口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其次,人口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再次,人口也不是社会变革的原因。地理环境和人口,二者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要素,只有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能成为社会存在的要素,才能表现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随着一种生产方

36、式转变为另一种生产方式,原来的社会形态也就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具体地讲,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的物质力量,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并取得物质成果;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活动的互换,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并使自然界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生物的人上升为现实的人。因此,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存在是社会关系中的物质实体、物质力量和物质关系的统一体,是一种物质存在。总之,人类社会尽管有其复杂性和

37、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物质性的。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这不仅表现在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表现在,它本身就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可见,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标志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物质性,即它们本身固有的“物质交换”和“物质关系”,并最终体现在作为物质力量的生产力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标志着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和人类社会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的产生,也伴随着意识的产生。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而人一旦意识到意识自身并对意识进行模拟,便产生了“人工智

38、能”,这标志着人类的意识发展到了高级的阶段。(1)意识的起源随着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人类意识也就产生了。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结果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其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其二,由刺激感应性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其三,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符合规律的结果。无机界只具有反映特性;生物界则具有感应性;只有出现了人类,才产生了意识。意

39、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出现还是社会的产物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是在从猿到人,从猿脑到人脑,从古猿的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最关键之处在于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着决定作用。具体地理解应当是:首先,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一般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人却能积极地支配自然、改造自然,这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正是劳动。劳动同动物活动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

40、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明现象,而且要求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所不能胜任的。要做得这一点,必须有抽象思维能力,必须有人类意识这种反映形式。其次,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协同动作的需要,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山脉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于是就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并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再次,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它的容量越来越大,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和严密,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由

41、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因为劳动一开始就是集体的、社会的活动(劳动是社会性的),离开了集体和社会,就不会有劳动以及语言,也就不会有人的意识。所以马克思认为,意识是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人的意识,同动物心理相比,具有本质的区别和全新的特征,动物反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生物体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物活动的需要,而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则服从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需要。理解这一区别的关键是意识的社会性。意识从来就是社会的人的意识。离开社会,离开实践,就不可能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作出科学

42、解释。(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要理解这一物体,就要懂得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依赖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也依赖于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人的大脑是由大约1000亿(1011)个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多数分布在大脑皮层。人脑的神经网络具有“等级式”的结构。最简单的分析、综合和调节行为的职能,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脊髓、延髓、中脑和间脑执行的,复杂的职能则由大脑皮层来执行。外界因素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刺激,沿着神经纤维传达到大脑皮层专司不同职能的各个区域

43、,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复杂的意识过程。人脑是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离开了人脑神经活动的生理过程,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大脑活动及其结果就是意识。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就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表明,意识活动是经过人的大脑对外部神经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而实现的。人的意识活动要借助于外部刺激物的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即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一信号系统,同时还要大量借助于语言作为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即第二信号系统,这一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是许多同类刺激物的概括的标志。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是感性的,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产生的反映是理性的。人类在第一信号系统

44、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这就是意识。而这一意识活动,无论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动物心理所无法比拟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仅仅把意识理解为大脑的机能,并不能完全说明意识本身。因为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并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外界信息输入,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脱离了客观物质世界,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人的大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如果无法从客观世界取得原料或半成品,“加工厂”便无料加工,就不可能产生出任何成品。但人的大脑并非是一块“白板”,并非只是对外界作机械的应答,而是要用主观的反映形

45、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对外界信息进行能动的改造,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就是说,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属于人的主观世界。但是,无论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外部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本质,都是客观存在的。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主体的会有不同的反

46、映,存在着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等区别,这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但是,究其原因,这种情况无非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实践的差异所形成的。而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或者是两种原因兼而有之,都可以从物质的过程得到说明。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主观映象只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谬的观念形态。但是,这种歪曲虚假的主观映象,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即使是荒唐的宗教观念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客观基础的,它不过是把自然界和自然力神化,或是使人间的力量具有超人的威力罢了。人的意识不管主观的色彩比较浓厚,不管批上了什

47、么样的神秘外衣,它归根结底有着自己的“客观原型”。意识的产生和本质,揭示了意识来源于物质,依赖于物质。(3)意识的结构和功能意识的结构意识尽管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产物,但它本身却是一个有结构的系统。意识是人类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这一精神活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对意识的结构加以剖析。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是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它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满意、不足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的心理体验、心理活动;“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

48、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意识作为人类知、情、意的精神结晶,也就不同于一般心理,而是高度理性化和理想化的心理,这就使它与动物心理区别开来。通常我们把意识的含义理解为与“精神”相同,如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可称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人类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存在物,表明它不但追求着对世界的真理性的认识,而且也追求着人类的全面发展,追求着美好的理想,以及人与世界的和谐。从意识的活动主体看,意识可区分为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人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群体意识又可划分为民族、阶级、小团体、职业性的各种意识,它是由不同的主体不同社会地位和立场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

49、映;个人意识是由个人的实践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意识的自觉性程度看,意识又可划分为潜意识与显意识。潜意识又叫无意识,它是潜藏于深处,未被唤起或不自觉反映的意识,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显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并有一定目的控制的意识。人类的意识总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统一,在显意识控制下的那些反映,只是与随意行为有关的那些部分,而大量的不随意行为则是由潜意识自发控制的。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意识又可区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传统意识是人类从整个历史发展、民族发展中继承下来的意识,它已经自然而然地渗透于人们习惯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中,具有强大的惯性作用;

50、现实意识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未来意识则是人们依据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的面向将来的意识。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是每一代人在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三种意识,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对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又可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活动中指向性不同然而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意识过程。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脑的大部分区域是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但在其最发达的区域,即在语言区等相关的部分形成人类的“自我意识槽”,它执行着对“自我”的连续性和整个意识统一性发挥作用的功能。人脑的神经生理区说明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都是大脑的机能

51、。作为意识过程,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意识过程。对象意识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它形成对客体的“物的尺度”的认识;而自我意识则指向人类自身内部的各种关系、体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自我意识形成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不难看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使命、功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在人类的意识活动中又具有统一性,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对象意识是人类自我意识到的对象意识,而自我意识又是作为对象来认识的自我意识,二者在人的意识活动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毛泽东曾

52、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物的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些是任何动物所不具备的,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体现。第二,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

53、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表现在以这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自然界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自从地球上出现了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以来,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至山河土地,小至生产和生活用具,到处都有劳动的双手加工制作的东西。地

54、球的各个角落,遍布着人类的足迹。今天,人类花朵的范围已开始冲出地球,飞向遥远的天体,在日益广阔的宇宙空间显示出自己的威力。所有这一切,都凝结着“思维着的精神”的功绩。(4)意识和人工智能我们的时代已经跨入智能、信息起重大作用的时代,对意识的研究以及由对思维的模拟而产生的人工智能,成为现代科学和哲学探讨的前沿问题。研究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不仅对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而且对坚持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都有重要意义。在现时代,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引入瞩目。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我们决不能低估它的作用和意义,但也决不能把“机器思维”与人脑思维等同起来。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55、对于人的思维的模拟可以从两条道路进行,一是结构模拟,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二是功能模拟,暂时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而学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由于人脑系统的阶段复杂性,从结构上模拟人脑是现代科学暂时还做不到的,因而只能走功能模拟的途径。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便是对人脑思维的功能模拟,是对人脑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用信息过程分析人的思维,撇开了人脑的内在结构,也撇开了意识的社会历史性质,而仅把人脑思维作为一种信息处理过程。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把思维的信息过程形式化为五个部分:(1)信息的输入或接收;(2)信息的存储或记忆;(3)信息的运算或分析;(4)信息的控制;(5)信息的输出。

56、人们用相应的部件来完成这五个过程,就构成了电脑或人工智能。由此可见,人工智能作为机器是一点也不神秘的,它实际上是用输入器模拟人的眼、耳、鼻等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用存储器模拟人脑对信息的记忆功能,把信息积累起来,以供随时使用;用运算器模拟人脑对信息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用控制器模拟人脑调节各方面信息,指挥其按各项指令正常运行;用输出器代替人的效应器官,用以输出信息。电脑又以机器装置模拟人的神经细胞运动:人脑中的神经细胞对信息接受或不接受是由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进行的,电脑相应具有接通或断开两种状态;人脑的信息传递利用神经脉冲,电脑则利用电脉冲;人脑的神经脉冲传递按“有”和“无”的规律进行,电脑

57、则采取“1”和“0”的二进制加以模拟。这些机制表明,人工智能并不是人的智能,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只不过是类似于人的思维的“机器思维”,它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机器思维”同人类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其一,机器人毕竟是机器,电脑只是人脑的模拟物,它只是由一些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和线路所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工智能纯系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而人类智能却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其二,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电脑在解决问题时,并不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它只是执行指令而不顾后果。人类智慧却具有社会性,人在行动时,一般都考虑到由此引起的社会效果。其三,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特

58、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电脑可以储存巨大的“记忆”容量,但是它不会自动地提出问题,而且它对任务的解决是机械的,只有在逐一查对了一切可能的途径之后,最后才找到正确的答案。人类思维则能够主动提出新问题,进行发明创造。人类记忆也有一个不同于机械装置的按意义去进行记忆的系统,无需回忆全部信息就可以找出所需要的答案。其四,电脑以它惊人的“记忆力”、敏捷的运算速度、精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是,它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必须由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加以形式化和符号化,以一定的信息输入电脑,它才能工作。二者的程序总是人脑的思维在前,电脑的功能在后。人类思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日新月异,

59、每当人类把新的知识输入电脑时,更新的思想又会在人脑中萌发。可见,思维模拟并非思维本身,人工智能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智能。总之,作为人类工具的智能机器,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我们决不可低估它的作用和意义,但也决不能把“机器思维”和人脑思维等同起来,甚至认为它可以超过人脑思维。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把握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也就掌握了社会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和联系。这种联系表明,包括主观世界、人类世界在内的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它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以及二元论相对立,也同旧唯物主义有原则的区别。(1)世界物质形态的同源性和同构性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宇观世界的星系云团,从无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