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汇总7篇_第1页
大班教案汇总7篇_第2页
大班教案汇总7篇_第3页
大班教案汇总7篇_第4页
大班教案汇总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he process of constantly discovering that the previous self was a fool is growth.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大班教案汇总7篇 大班教案 篇1一、幼儿园入厕教学现状随着对纲要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教师们对入厕教学管理越来越重视。教育环境中的盥洗室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幼儿教学的又一阵地。虽然,教师们对这一教育在意识上引起了重视,并逐步在行动上得到了落实,但据笔者的自身经历及对同行的一些了解,在入厕生活环节中,存在问题多多,困惑连连。问题一:在对幼儿园安全事故的不完全统计中,有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发生在入厕环节中。如:

2、某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在入厕小便时,由于地面较湿,不小心滑了一下,摔倒在地,额头磕在小便槽的边角,裂开了口子,缝了好几针。又如:在小班小朋友集体小便时,一女孩在裤管拉到一半跨小便槽时,小脚踩在了便槽里,接着整个身体摔倒在小便槽,自那次惊吓后,以后不敢独立小便了。问题二:中班凡凡小朋友的生物钟跟别人不一样,每到中午进餐时“老师,我要大便”,弄得老师胃口都没了,且拿他没办法。这天,洗手的小朋友过来汇报:“老师,凡凡大便拉在了上面。”听了小朋友的汇报,老师一脸的不高兴,马上拉长了脸,边过去边对大声斥责凡凡说:“你怎么大便拉在哪里都不知道,每天这个时候拉,臭死了,以后大便在家里拉。”后来的几天,凡凡妈妈替

3、孩子向老师请假说:“凡凡不想上幼儿园,他怕在幼儿园拉大便”问题三:盥洗室成了孩子们借口逗留玩耍的场所。如:在一教学活动中,某一调皮幼儿要求小便,虽然活动前都小便过,但怕他小便在身上,就答应了幼儿的要求,然而,要求小便的幼儿一去不回,在盥洗室尽情玩耍起来,而专心于教学活动的老师也早已忘记了孩子的小便行为,结果,孩子在盥洗室里度过了大半个活动的“快乐”时光。问题四:在非入厕活动期间,大班一孩子正在便后擦屁股,只见他屁股翘得高高的,手里拿着一大叠手纸,拉玩后就拿起一张纸(较大的完整的手纸)擦起了屁股,一擦,手纸中间用力被擦破了一个洞,他马上一扔,再拿一张纸来擦,然后又有一个洞,再扔?,拉一次大便,手

4、纸用了一大堆,屁股擦得并不干净,且手上也弄脏了。二、原因分析当前,教师们都理解“一日活动都是课”的含义,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那为何仍会频频出现类似以上的问题呢?我们细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1、无系统的教育目标、计划尽管一日活动都是课这一理念在教师们的脑海中扎下了根。但由于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脱节,教师们对一日活动中的集体教学、自选游戏等都制订了具体明确的计划、目标,而对于生活活动,特别是入厕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计划,更没有细化的内容。以上问题的出现都是教师忽视幼儿入厕教学、忽略幼儿入厕能力培养,对入厕教学盲目化、随意性的反映。2、平时缺少对幼儿的入厕技能指导孩子的

5、入厕技能是在一次一次的学习和实践中习得的。由于教师心中无目标,脑中无计划,因此没有详细的阶段性的内容实施,也就缺少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技能指导,从而导致幼儿不会正确洗手,不会正确使用手纸擦屁股,养成了不良入厕习惯,最终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入厕安全事故。如问题一、三等。3、教师缺乏耐心,训练方法不当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有些教师也较重视幼儿入厕教学管理,但由于训练方法过于简单或有些粗暴,缺少耐心,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如问题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4、家园配合不到位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中普遍存在重早期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而忽视早期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许多孩子本该自理的事情都由

6、家长包办了。据初步统计,我园中班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大便后由大人擦屁股。小班孩子大多数是由家长代为穿脱衣服,不给孩子锻炼机会。幼儿园五天那老师指导督促下初步形成的自我服务良好习惯被两天双休日家长的不配合化为了乌有,又恢复到了原样。“5+2=0”现象体现明显。三、概念界定幼儿入厕教学: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活环节。指教师在管理幼儿大小便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由于大小便活动与洗手活动紧密相关,因此,_所指的幼儿入厕教学中包含了入厕时的洗手教学管理。四、幼儿入厕教学的实践探索一)制订各年龄班幼儿入厕教学的目标大班:1、养成定时大小便及便后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2、自觉地有序入厕。大便后

7、会正确使用手纸(女孩子能从前往后擦)3、不在厕所里玩耍,懂得一些自护方法中班:1、学会定时大小便,有困难时会大胆主动提出要求,便后主动正确洗手2、学会正确的入厕方法,并有序地进行入厕活动,学习大便后使用手纸(女孩子学习从前往后擦)3、知道不能在厕所里玩耍,学习初步的自护方法小班:1、学习有序入厕,学习正确的入厕方法2、知道便后要擦屁股,会主动向老师提出要求,学习便后正确的洗手方法3、知道入厕时不要玩耍,要注意安全二)教学原则1、个体差异原则每个幼儿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这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因素。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受家庭成员不同教养观念、行为的影响,导致了不同的能力差异。如:同样是小班孩子,

8、能力强的孩子能按正确的方法入厕,而能力差的孩子连裤子都不会脱。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加倍关注能力差的幼儿。2、表扬鼓励原则积极的鼓励和表扬是幼儿成长、建立自信的基石。在刚刚入园的小朋友中,有许多幼儿由于胆小,又不适应幼儿园的蹲厕,因此,常常害怕入厕,从而也就经常大小便在身上。还有幼儿因为不会大小便而不愿上幼儿园。在中大班小朋友中,有个别幼儿因为不会擦大便又害怕老师批评,有了便意却常常憋着,等回家再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亲近幼儿,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入厕方法,逐步克服害怕心理,对幼儿的点滴进步予以表扬,让幼儿体验到自我服务与管理的成功与喜悦。3、随机教育原则

9、在幼儿入厕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抓住教育契机,针对幼儿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教育。处于真实情境中的即时教育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成效。如:在一次中班集体入厕活动时,一调皮幼儿在便后洗手时,将小手指塞进了水管里,水花四溅,他开心极了,可旁边的小朋友却被水花溅湿了衣服和头发。这时,教师就马上阻止其行为,在不伤害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组织幼儿讨论水花四溅的原因,讲解其科学道理,满足幼儿欲望。然后再让幼儿说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教育,避免日后此行为的再次发生。4、循序渐进原则正确入厕方法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目标和内容的安排上必

10、须由易到难。如在有序入厕的内容与要求上:小班做到学习有序入厕(在老师的提醒下有序入厕);中班要求基本能有序入厕;而大班要求自觉地有序入厕。三)实施入厕教学的策略1、多样法学习正确的入厕方法1)童谣法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的童谣幼儿非常喜欢朗诵,也利于幼儿接受理解。幼儿在诵读童谣的同时强化和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例如:在让幼儿排队入厕时学念儿歌:小朋友,有礼貌,一个一个排好队,前面有人等一等,前面没人再上去,知道排队来入厕。在学习擦屁股时念儿歌:小手纸,手中拿;小屁股,翘起来;手纸对准小屁股;轻轻地擦一擦,再把手纸折一折,然后再来擦一擦,屁股擦得真干净。在洗手时学说儿歌:小朋友,来洗

11、手,伸出手,淋淋湿,抹上肥皂搓一搓,清清水里洗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最干净。2)榜样法孩子常规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遵守规则、执行规则到内化为自己自觉行动的过程,即是一个从他律规则转变为自律规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榜样、奖励非常关键。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良好入厕习惯时经常运用榜样、奖励的方法,以此提升幼儿行为品质。如在组织幼儿排队入厕时,让未轮到的幼儿欣赏有序小组幼儿的良好行为;在组织幼儿洗手时,组织几名洗手方法好的幼儿进行示范,通过榜样示范,幼儿欣赏,使他们产生要学习的心理氛围,然后要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良好行为,形成习惯。然后组织幼儿互相学习欣赏,使幼儿产生自

12、豪感。3)家园联手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熟悉、最亲密的人,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有了家长的配合教育那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把对孩子入厕方面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家长,如:家长会、电话、家园联系窗等,请家长配合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商量对策,家园同步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家长在家也对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让孩子学习自己主动入厕,这样家园一致形成合力,孩子就顺利地学会了自己入厕。2、多途径培养入厕能力)营造家庭式宽松入厕环境小班、小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家庭式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给孩子

13、母亲般的关爱,让孩子有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消除紧张情感,才能用语言主动向教师表示入厕的需求。另外,我们的盥洗室虽然在室内,但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要,特地预备了几个痰盂,让孩子自由选择。中大班盥洗室中的大便槽里边安装上扶手把,保证了幼儿的入厕心理和生理健康。2)以个别交流为主,结合集体教育对刚入园的孩子,入厕产生的问题最为突出,我们首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贪玩而忘了说,才尿湿裤子;二是紧张或害怕;三是因不会脱拉裤子不敢说;四是换了陌生环境不愿在幼儿园大小便。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分别“对症下药”,如对尿湿裤子的孩子,及时换上干净的裤子,丝毫不责怪,耐心开导,并多观察其神色,

14、及时提醒。对于情绪紧张的孩子,多去跟他说说话,再运用肢体语言亲近他(如抱抱、亲亲等),从而消除他的紧张情绪;把生活中发生的事编成小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入厕的方法。对于中大班孩子在入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耐心教育,认真训练,决不粗暴斥责。每次入厕后对一些自己正确入厕的孩子予以表扬鼓励,另外带小班、小小班幼儿看哥哥姐姐小便等,从而让其他孩子模拟学习入厕。这样,多数孩子学会了入厕。提升了入厕能力。同时也获得了自信。3、多元化提升入厕安全管理1) 环境暗示走廊、墙面的环境也是一个教育的好场所,我们在培养幼儿常规时将必要的规则融入在墙面环境中,创设隐含规则的教育环境。结合情感、道德、安全等方面

15、的教育,在盥洗室的墙壁上画画,使图文并茂的环境成为培养良好入厕常规的有利途径。如在洗手池边上画上“开水龙头冲湿用肥皂认真搓洗清水冲洗关水龙头甩干擦毛巾”等正确洗手的步骤图,直观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洗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进入盥洗室墙边上贴上小朋友有序排队的图片,从行为规范的角度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这样,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美好的心灵在这里萌芽。2) 值日生督促值日生是一个光荣的职务,是老师的小帮手。幼儿园的值日生活动总是受小朋友欢迎的。每次要当值日生时,他们都会自豪地向同伴和家长说:“今天我当值日生了!”当他们带上值日生标志时,显得尤为自豪。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我们

16、在常规教育中,充分发挥值日生的作用,开展轮流当值日生活动,让值日生协助监督和管理。值日生的竞选其实也是促进行为形成的好途径。我们请的值日生是能遵守规则、又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朋友。在当值日生的这一天,值日生不仅要管住自己,同时也要督促同伴遵守规则。如培养孩子良好入厕习惯时,我们请值日生协助老师检查小朋友是否拥挤,是否正确洗手,是否将水龙头关紧等。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在值日生的指导和督促下得以改进,良好的习惯也逐步形成。3) 分组差时幼儿入厕洗手时,总会你推我抢。为了避免拥挤,我们采用运用分组差时方法,让幼儿先后轮流,这样能较好地避免入厕安全事故的发生。五、入厕教学研究的收获1、幼儿多方发展了随着

17、入厕方法的习得和能力的提高,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如喜欢上幼儿园了、能大方地跟老师、小朋友问好,从不会表示、不敢表示到勇敢地向老师提问,幼儿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提高,其他生活能力也在提高,入厕能力强的幼儿在其他自理能力如穿衣裤、吃饭等方面表现也很出色。2、教师观念、行为转变了教师对“每个接近孩子的人都是教育者”“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育的时机”这种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运用把握得更加准确,对幼儿的关注更加全面、细心,在自然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关注幼儿的言行、需要趋向深入;对环境潜在教育功能的认识与利用更加清晰和娴熟;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得到增强,教师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能

18、力进一步提高。3、安全事故减少了伴随着幼儿入厕能力的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了。他们懂得了在入厕时不能玩耍,你不推,我不挤;洗完手能主动地用毛巾擦干。安全事故大大减少。大班教案 篇2一、主题生成及活动说明:在三月初的一次谈话 我要上小学啦 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谈到我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们马上要上小学啦,而且在谈到上小学时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份向往,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兴趣点,引发了我要上小学啦的一系列生成活动,并且因此召开了一次家长会,邀请西圩小学的老师为我们的家长进行了一次讲座,介绍了一些小学的情况,使家长明确了自己孩子在上小学前应该为孩子准备些什么?小学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和幼儿园

19、有什么不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由于幼儿知道的小学内容较散,对小学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同时,又因为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常常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较高的层次。在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对家长进行指导,经常通过班级家长园地进行宣传,及时把活动信息和进展情况告诉家长,使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有效。二、主要活动内容:1、我要上小学啦 。2、我的小学在这里。3、我的朋友在哪里?4、整理小书包。5、我要做小学生了。6、课间我要干什么?7、与小学生见面会。8、参观西圩小学三、主题活动总目标:1、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

20、在园时光。2、通过与小学生见面与参观小学,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一些有关小学的事情,进一步激发入小学的愿望。3、能有条理的整理小书包,自觉准时来园。四、主题活动内容:活动一:谈话活动-我要上小学啦小朋友你们现在是幼儿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呀?王强新说:我很高兴,因为我要上小学啦,可以学到很多本领。李新雨也说:妈妈说我要上西圩小学,因为她上班很忙,只有叫奶奶接我和送我。 李新雨的话引来了大家的窃窃私语:我也上西圩小学。我也是。这时我又问孩子:你们知道小学生每天干什么吗?你们对小学生活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小学生为什么不睡午觉?小学里有电

21、脑室吗?小学里一个班级有几位老师?小学里吃饭和我们幼儿园都是在教室里吃的吗?等等许多问题。活动二:家园互动-我的小学在这里。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与家长的共同参与,对将来所上小学进行初步了解。2、知道几所周围小学的名称,所在位置。活动准备:幼儿主动与家长谈话,家长带幼儿到所上小学拍照留影。活动过程:1,你们回家都问爸爸妈妈你要上哪所小学呀?为什么?2、幼儿结合照片讲述。3、将幼儿的照片贴在展示板上,集体认识小学的环境。4、同一所小学的幼儿互相问好。活动延伸:将照片收集起来与幼儿共同布置后墙我的小学在这里。活动三:调查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活动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培养关心别

22、人的情感。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填写调查表。活动准备:事先设计好调查表、开展过我的小学在这里活动、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活动过程:1、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知道她们将来要上哪所小学吗?2、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3、介绍调查表,说明填写要求。4、幼儿填写,教师巡回指导。活动延伸:将调查表布置环境我的朋友在哪里,供幼儿参观交流。活动四:社会-整理小书包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件事。活动准备:电视机、摄像机,教师示范用的书包和学习用品一套。活动过程:1、请幼儿观看电视第一段,并进行提问,让幼儿知道爱惜学习用品。2、看表演的第二段,

23、继续进行提问,教育幼儿知道整理小书包的重要性。3、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书包,里面都有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怎么整理呢?请幼儿和小伙伴说一说,讨论整理小书包的方法,最后告诉老师。4、教师示范平时小朋友整理书包时常犯的一种错误,提醒幼儿整理书包时轻拿轻放。5、请幼儿自己取出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检查是否折角,并进行展角和整理,要求认真细致和轻拿轻放。延伸活动:绘画我的书包装什么并且布置墙面供幼儿交流。活动五:谈话活动-我要做小学生了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活动准备: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2、挂历一本。3、收集

24、以前幼儿园活动照片与幼儿合影活动过程: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2、出示挂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讨论:(1)我们还有多少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可以结合照片讲述。(3)剩下这些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3、想象未来的幼儿园是个什么样?4、绘画未来的幼儿园。延伸活动:将幼儿收集来的照片和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环境小学生活我知道我们永远是朋友难忘好时光未来幼儿园供幼儿参观交流。活动六:谈话活动-课间我要干什么?1、下课十分钟,小学生们会做些什么事?2、学一学,做一做,

25、模仿小学生下课十分钟休息。3、再次讨论:你在下课十分钟里做了些什么?4、选择幼儿较好的经验,请幼儿再次学一学,做一做下课十分钟。活动七:社会 活动-与小学生见面会(面与面的接触)原先在制定这一活动时,我想带幼儿到小学去见面的。由于我们有35名幼儿去小学容易影响小学生上课。因此,我请了我以前毕业的小朋友到我班来解答小朋友的疑惑。这一天,我从西圩小学请来了王一飞、张浩宇两位小朋友,老师请来了两位原先是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请她们为我们解答关于上小学你们想知道的事情?我请幼儿有秩序的向她们两位小学生提问。当李胜杰问道:上小学一个班有几个老师? 张浩宇回答道:有7、8个老师。下面的小朋友一口同声的:啊!

26、这时,张弦问道:为什么不是两个老师呢?跟幼儿园为什么不一样?两个老师教这么多的功课会很辛苦的,而且小学里有许多门功课。张弦听了满意地坐下了。两个小学生回答得非常好,回答了许多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而且最后还补充介绍了小朋友们没有问到的问题,如:小学里还有校报,可以投稿,小学生要自己搞卫生,还要进行评比活动八:社会活动-参观西圩小学本次活动为了给幼儿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学习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活动。西圩小学临近我园,而且我园大部分幼儿毕业后也将会成为西圩小学的一员。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在西圩小学进行,并充分利用小学的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观看升旗和鼓乐队表演、参观校园、观看小

27、学生上课、做操,与一年级小学生谈话等多种形式,使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消除陌生感。活动目标:1、让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初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激发幼儿争当小学生的愿望。2、通过找出小学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3、了解初入小学时会遇到的困难,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增强幼儿自信心。4、培养孩子勇于大胆提问,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活动准备:1、事先与西圩小学联系参观的时间、内容以及当天的活动安排。2、组织大班年级的老师集中讨论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以及具体的安排。3、幼儿对小学生活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活动过程:1、

28、全班集中:观看升旗和鼓乐队表演。2、分班参观:参观校园环境和小学生上课情况。3、课间十分钟。4、自由交谈:与小学生交谈。5、回幼儿园讨论。6、活动小结。五、主题活动的反思:随着新纲要的进一步实施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更趋灵活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很好地适应是首要的问题,为此在大班第二学期通过生成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一、在本次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是:我们每进行一项活动后都在环境创设中留下痕迹,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关注生成活动:我要上小学啦、我的小

29、学在这里、我的朋友在哪里、我的书包装什么、小学生活我知道等等。幼儿非常喜欢自己班级的环境,通过观察幼儿自由活动时经常对着墙面驻足观看、议论交谈。二、本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因为第一次谈话时当小朋友说到即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时,许多幼儿都哭了,说明幼儿与教师之间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如何化解幼儿的这种悲伤情感,既要使幼儿留恋幼儿园的生活又要将幼儿的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引导,也是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利用我们永远是朋友、难忘好时光、未来幼儿园等活动内容,将幼儿的这种情感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拉长幼儿的情感空间,有效的化解幼儿的情感压力。三、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进行幼小衔接适应,

30、以往的幼小衔接我们注重小学生活时间的安排,忽视了小学的活动内容安排,导致有的幼儿进入小学后无所是从,还有的课间发生了事故,所以我们结合日常活动安排,开展了早读活动(每天早上利用十分钟,读一些古诗、儿歌。培养阅读兴趣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折纸活动(培养幼儿的看图能力,为幼儿的课间十分钟提供丰富内容)、整理书包活动等等,用游戏的形式模仿小学生活,帮助幼儿感受小学生活。总之,通过这次生成活动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工作试验,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如果有可能对我班幼儿进行跟踪研究,将会有重要的意义,我愿意与大家共同探讨。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1、根据图中物体的不同点来列出算式,巩固对加法意

31、义的理解。2、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活动重难点:学习6的加法运算,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熟练计算6的加法,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活动准备:课件、苹果树、数字卡片。活动过程:一、复习6的组成。美丽的春天,花婆婆要到我们大二班来做客,我们一起来做个碰球游戏欢迎她。二、学习6的加法运算。你们看,谁来了?(花婆婆),花婆婆要考考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看看那个小朋友表现最棒,大家有没有信心?1、出示幼儿用书第十二页图,幼儿根据树的不同列出算式。幼儿列式:1+5=6你是根据什么来列的?各

32、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还可以怎样列式?(5+1=6)每个数字又分别表示什么?(1)刚才我们根据树的高低不同来列式的,根据树的其它不同点还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呢?(2+4=6),你是根据什么不同来列式的?(种类)数字2、4、6各表示什么?根据种类的不同还可以列出什么算式?(4+2=6)(2)可以列出其它的算式吗?(3+3=6)根据什么来列式的?(3)除了这5道6的加法算式题,还有没有得数也是6的加法算式题?(6+0=6,0+6=6)(4)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6的加法算式题念一遍。(5)比一比:1+5=6和5+1=6、2+4=6和4+2=6、0+6=6和6+0=6这三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发现交换

33、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2、花婆婆要给小朋友送礼物了!看看这是什么呀?(苹果树)苹果树上有的苹果已经成熟了,有的还没成熟。现在我们要把成熟苹果的摘下来,但是只有得数是6的苹果成熟了,得数不是6的还没成熟,不能摘。(教师请个别幼儿摘苹果,并说出算式和得数。摘对了其他小朋友就说:对对对,1+5=6你的苹果成熟了,如果算对了,这个苹果就送给你;反之,就说:错错错,你的苹果没成熟,这个苹果就不能送给你)。3、看看花婆婆又带谁来和我们一起玩了?(小兔)糟了小兔有麻烦了,大灰狼张着血红的嘴来吃小白兔了,还好,小兔子身上有3个数字,只要把这三个数字编成一道6的加法算式题,小兔子就

34、会隐身术了,请小朋友快来救救小兔子。三、总结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帮小兔学会了隐身术,大灰狼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花婆婆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能干,她说还想和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学本领,你们愿意吗?(幼儿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自己摆出6的加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大班教案 篇4目标;1、了解面粉具有吸水、有黏性的特点,加入水后面粉会变成糊状或团、块状,感知干湿面粉的不同。2、对制作面制品有好奇心和兴趣,有成功感。准备:面粉、勺、水、塑料小盆、抹布、水桶、擀面棒、葱、小刀、芝麻、蜂蜜。指导要点:一、谈话导入课题:今天你们的早餐吃什么?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面粉怎么做成饼的呢?我们自己来做做怎么样?二、探

35、索和面1、了解面粉并和面:“做饼需要什么?”“先来看看面粉是什么样的?”“粉状的面粉里加水后会怎么样呢?看看面粉有什么变化?”“加了水后要怎么做?”老师演示和面。2、幼儿操作和面、教师观看指导幼儿和面。3、交流分享:介绍一下自己怎么和面的,互相看看和面的情况,也可以提出问题,没和好面的幼儿继续探索,或在同伴帮助下揉出面团。三、做饼1、探索做饼的方法2、幼儿做饼,教师观察指导。3、品尝各种饼,交流感受。4、小结操作情况,提出新的问题:我们用面粉加水和面就能做饼,用这样的方法能不能做馒头、面包呢?回去可以试试看。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特别是幼儿动手自己做饼时他们更开心,从而幼儿也了解了面

36、粉具有吸水有黏性的特点.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大班教案 篇5活动目标:1、引发幼儿对于回音现象的兴趣,初步了解回音的原理。2、感受歌曲中用音乐表现回声的方法,体验歌曲中的强与弱。3、尝试表现回声。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活动准备:1、课件小兔淘淘、磁带山谷回音真好听2、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感受声音的“强与弱”。活动过程:一、律动“郊游”导入在音乐声中师生共同表演律动导入录像。二、出示课件(揭示回音的原理)观看第一段视频,教师提问: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到底是谁在骂淘淘?(提醒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使用文明用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它是什么?(

37、回声)回音和原来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声音的大小不一样、回音越来越模糊、回音是断断续续的、回音一直在重复)观看第二段视频,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有回音呢?(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大山中喊话,声音向远方传去,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大山就返回来了,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回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回音呢?(地下室、停车场、楼梯口、空房子等)请小朋友做一个回音的游戏。三、游戏教师做喊话者,请幼儿扮回音。四、欣赏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第一次欣赏小朋友听到歌里唱的什么了?音乐里有回音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他是怎样唱的?哪一句是表现原来的声音?哪一句是表现回音的?第二次欣赏出现回声的地方老师注意提醒,注意

38、感受音乐在表现原来的声音和回声时强弱的不同。第三次欣赏将幼儿分两组,面对面的站好,跟音乐表演,在唱到回声时,一组是唱原来的声音、一组唱回音 。五、谈话结束活动反思:回音较为抽象,孩子能听得见但看不见、摸不着。要理解它的产生原因是重难点。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呢?本次科技活动借助“”小兔淘淘在山中喊话”的动画片直观形象地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回音。小朋友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很多幼儿在生活中注重观察,他们都能想到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回音。为了增加乐趣我设计了“回音的游戏”,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比较好,但在这个环节的处理时,我只注重了让孩子去模仿,模仿时注意一个声音高,一个声音低,却没有关注孩子的回声的模糊、断断续续的、回音的重复这一点处理得不好。我要灵活地掌握幼儿的每一个问题,让幼儿把每一个环节都学透,掌握牢固。大班教案 篇6活动目标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