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doc_第1页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doc_第2页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doc_第3页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1研究对象:健康成年人2研究內容: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3学习的基本观点4生理学研究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5常用术语:1)标准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拢 足尖向 前双目平视2)方位术语:前后内外浅深3)轴与面:面冠状面:与左右方向垂直,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矢状面:与前后方向垂直,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水平面:横切直立人体与低平面平行的切面轴冠状轴:呈左右方向平行于地面,与矢状面相互垂直的轴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平行于地面,与冠状面相互垂直的轴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垂直于地面的轴4)胸腹标志线:腹:上平面:两侧肋弓最低点(第10肋最低点)的肋下平面

2、。 下平面:经两侧僭结节的结节间平面。分上、中、下腹部。经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两个矢状面o分左、右季肋区,左、右外侧区,左. 右髒区,腹上.中、下区第一章人体基础结构与功能1细胞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2基本组织: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3神经元分类:多极、双极、假单极4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少突,小胶质,室管膜,神经膜卫星第二章外皮系统皮肤结构:表皮(基底,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真皮(乳头层,网织层)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外泌汗腺+顶泌汗腺人指(趾)甲 功能:防御、吸收.合成调节体温、免疫.再生第三章运动系统lo组成:运动系统由骨,骨骼

3、肌,骨连接构成2。骨的结构一既轻便又牢固 PS: 块骨長一个器官 组成:骨膜,骨质,骨髓原因:骨髓腔,骨松质的存在3o关节的结构一一既牢固又灵活原因:1)关节的基本结构:A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每一关节至少两个 关节面,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B关节囊外层(纤维膜)-致密、牢固,內层(滑 膜)-滑液、润滑;C关节腔负压、有滑液2)关节的辅助结构A韧带-增加稳固性,限制关节运动;B关节盘、关节半月板-关节面接触更适配,缓解外力冲击,单关节变复关节,增强稳固性和灵 活性;C关节唇-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4。骨骼肌的结构(右图)与骨骼肌收缩的滑行学说骨昭肌桢切示息图川吹AIL外腆JUUK fill束

4、脫型L内肌外膜肌束肌束膜肌内膜肌纤维(肌细胞)肌原纤维细微结构见第四章8肌节形成收缩蛋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调节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腹直肌鞘的作用:5.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兴奋传递特征1)结构:A接头前膜(突触前膜,终板前膜)B接头间隙(突触间隙)C接头后膜(突触后膜,终板膜):皱褶,乙酰胆緘受体 酰胆緘酯酶(AChE)2)传递特征A单向传递:与接头结构有关B突触延搁:与传递过程的复杂变化 有关 受环境变化影响:高敏感性,易疲劳3)过程:冲动一突触前膜去极化一Ca2+内流一激活钙依赖蛋白激酶一突触囊泡 与突触前膜融合一囊泡内Ach释放入间隙一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一通透性改变, Na+内流

5、,产生终板电位EPP-达到肌的阈电位一动作电位(在AChE作用下,ACh 水解失活,保证传递准确性)6o主要骨的名称及特点,主要关节的结构(与第九題同)眼眶:鼻中隔硬腭含气骨7o骨骼肌的收缩:种类与形式种类:形式1)等长收缩:张力变化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2)等张收缩:肌肉长度缩短而张力维持恒定的收缩。3)伸长收缩:负荷的重力超过肌纤维横桥所能产生的力,肌肉被伸长。8o胸廓:12块胸椎+ 1块胸骨+12对肋,借椎间盘.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作 用是:保护和支持胸廓内脏器;胸廊运动,完成呼吸运动脊柱:C7T12L5S1CO1, 24块椎骨+1块舐骨+ 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接而 成。4

6、个生理弯曲 作用是支持身体保护神经系统和内脏、运动颅腔:脑颅8块、面颅15块、(听小骨6块);(1)脑颅大大扩展,容积大 大扩大;(2)颅骨变薄,变轻;枕骨大孔朝向直下骨盆:由紙骨、尾骨及左右韻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功能:支持体重 保 护盆腔脏器分娩产道9o 一些腔璧或隔的形成:围成眼眶的骨、骨中隔的骨.硬腭的骨等围成眼眶的骨:眶上.下裂、视神经管、泪囊窝骨中隔的骨:筛骨的垂直板、犁骨含气骨:额骨.筛骨、上颌骨、蝶骨第四章神经肌肉生理刺激与适宜刺激:概念及参数(强度、时间、强度变化率)刺激:凡是能为机体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统称之。适宜刺激:一种组织一般只对某一能量形式的刺

7、激易于接受、比较敏感,这种能量形式的刺 激就是这个组织的适宜刺激。如光对视杆细胞的刺激2。兴奋:反应与应激性兴奋与兴奋性兴奋:受到刺激后,组织的生理活动在原来的相对静止的基础上转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活 动由弱变强。兴奋性:生物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产生冲动的能力。反应:由刺激而引起的机体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体的活动状态的改变。应激性:一切活组织和机体对有效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特性引起兴奋的条件:内因(机能),外因(刺激)兴奋性高低的指标:A:刺激阈值(在适宜的刺激时间下,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 强度称二简称阈值)B强度时间曲线(指反应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时,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 时间之间关系的

8、曲)C时值(用两倍基强度刺激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持续时间 称为时值)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四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绝对不应期决定单位时间内神经发放冲动的次数3o生物电现象:一1)膜离子(离子流)学说要点1 细胞膜上存在离子泵,靜息时细胞内外各种离子分布不均(如Na-K泵) 2细胞膜是一个选择性半透膜,在不同状态下,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相同 (K+通透性大,A-不通透,Na+通透性极小,C1-受胞内A-影响,通透小)2)静息电位及产生:一一K的平衡电位通透性不同(K、C1大,Na、有机物小);选择通透性(Na出K入);导致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膜内K、有机物膜外;膜

9、外Na、Cl膜内)3)影响RP因素:K胞内外浓度差:A胞外K浓度增大,K外流减少,静息电位减小B胞外K浓度降低,K外流增加,静息电位增大膜通透性”A. K通透性增大,K外流增加,静息电位增大B. 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增加,静息电位减小钠钾泵(3钠出2钾入)4)动作电位及产生:一一Na的平衡电位阈下刺激,Na+少量内流,去极化;阈刺激达阈电位,Nq+通道大量开放,内 流直至动作电位发生,接近Na+平衡电位一超射。胞外Na+內流J, K+外 流缓慢t复极化动作电位AP: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细胞膜发生一次可沿膜快速传导的一过 性电位变化;极化:静息电位(如-70mV)去极化:膜电位减小(_70

10、mV - -35mV)反极化:膜电位倒转超射:极性倒转的部分(0mV-+30mV)复极化:膜电位恢复超极化:膜极化状态变大(-70mV 80mV)阈电位:静息电位RP:是指细胞在靜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即跨膜 电位)。是一切生物电产生的基础4 动作电位的特征:1)“全或无”特性2)经产生就往外传播(传导/传递)3)非递减性(等幅等速)4)脉冲式传播(不融合)5.神经冲动的传导:原理(局部电流学说)传导速度 传导与传递传导特征:完整性双向性全或无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传递的特点: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 突触活的可塑性调节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6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不符合全或无,不同纤维传

11、导速度不同7神经肌肉接头:运动单位传递特点:单向,突触延搁,易受环境影响&骨骼肌收缩一一滑行学说骨骼肌结构 1.显微结构细胞核:多核肌纤维.(AIU0K)粗丝细丝细駅腹(肌膜):凹陷形成T管了肌原纤维(肌徹丝)细舱质(肌浆X质网:L管,并形成终也(二)亚显微结构(超微结构)1 肌原纤维横豪-暗带(A带):由粗丝组成,H带,M线 明带(I带),由细丝组成,Z线(2)肌微绍细肌绍肌节=1/2l+A+4/2l相肌丝:肌球Pro(肌凝蛋白)杆:双链,支架作用3 可和细丝上的肌动 Pro可連结合.使细 丝向.4带内滑行.b具有ATP愆活性, 结合后被激活,水 解ATP,释放能量。头(横桥,(两对)肌动P

12、io细丝主干,(肌纤蛋白)双螺旋结构原肌球Pm双链,起位阻效应.阻止肌球与肌动Pm结合肌钙Pro:c亚基:与钙结合t亚基:肌钙蛋白结合在原肌球蛋白I亚基信息传递给距肌球蛋白井使其构彖改变.解聆位用效应肌管系统:肌质网:L管是细胞內的滑面內质网(肌质网),与肌原纤维平行排列,近横管处膨大成终池.T是肌细胞膜在Z线水平向细胞內凹陷形成,经过分支在肌原纤维之间 形成环行管,与肌原纤维长轴垂直。是细胞间隙在细胞内的延伸学说基本内容:骨骼肌收缩时肌原纤维缩短并不是肌丝本身的卷曲和缩短, 而是通过粗细肌丝在肌小节内互相滑行的结果。即Z线发出的细肌丝向暗带 中央移动,肌节变短(暗带长度始终保持不变)收缩过程

13、:AP传至轴突末梢,接头前膜Ca2+内流,ACh释放到接头间隙-ACh与接头后膜特异受体结合,阳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终板电位-终板膜周围肌膜产生AP一AP沿肌膜传导,通过横管系统传导到细胞深处-三联管结构将横管膜的兴奋传递给毗邻的终末池膜 一终末池大量释放Ca2+进入肌浆 一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Pro位阻效应解除暴露肌动蛋白上的横 桥结合位点 一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向H帶摆动,解离,再结合不断循环-细肌丝向粗肌丝间隙中滑行,肌小节缩短,肌纤维收缩 一钙泵活动将Ca2+泵回肌浆网,从肌钙蛋白上解离下来,肌纤维舒张 收缩形式:等长,等张收缩总和:单收缩,强直收缩(临界融合频率:产生完全

14、强直收缩的最低刺 激频率)影响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收缩能力男女竹盆的特点项目男性女性计盆全形高而狭窄低而宽阔大竹盆较狭窄较宽阔骨盆腔高而窄、漏斗形低而宽、圆柱形丹盆上口较小、呈心形较大、呈环形竹盆下口较小较大锻骨岬显著不显著耻计角(弓)7075 度90100耻丹联合狭而长宽而短向前弯曲度大向前弯曲度小2 兴奋和不兴奋性兴奋:受到刺激后,组织的生理活动在原来的相对静止的基础上转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活 动由弱变强兴奋性:生物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产生冲动的能力。兴奋是细胞具有兴奋性的表现,兴奋性则是细胞能够对刺激产生兴奋的前提。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概念神经调廿是指神经系统

15、调节身体的各个 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 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 各项生命活动。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 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 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 谢和生长发弃所进行的调节。结构基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体液(主要是血 液)基本方式反射与靶器官和靶细胞特异性结 合信息传递1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 导2以突触的结构形式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 传递经体液(主要是血液)运输到 全身各处反应速度迅速、准确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局限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时间短暂时间比较长4 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膜内位之间稳泄的电位差电位是连续快速变化电位不能传播一经

16、产生便会沿着膜向四周 快速传播静息电位标志细胞未受刺激 岀于静息状态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后处 于兴奋状态的标志5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先天后天形成的反射弧特点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完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神经联系固定,不会消退暂时,会消退引起反射的刺激感受器接受的直接刺激叫非 条件刺激任何无关刺激都可以转变为 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条件刺激功能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适应范围广,可适应多变的环 境6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皮质机能系统。望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皮质机能系统。能将语言(声音的刺激)、 文字

17、(光的刺激)所包含的内容转变为具有实际意义的第一信号的刺激。听到酸梅流口水 第一信号:自然界中存在的现实的具体信号(如铃声,食物颜色等) 第二信号:人类独有的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7. 觉醒与睡眠相同点:1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两个必然过程,随昼夜周期而相互交替不同点:1.觉醒时,机体对外界和内部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并作出相应的反应。2. 睡眠时对内外环境剌激的敏感性降低,躯体反射机能降低。仍可保持植物性神经 系统的机能调节,但脑的髙级机能均停止。8. 传导路()的比较(1)内侧丘系:由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神经纤维,呈弓形走向延髓中央管的腹侧,在中 线上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折

18、向上行,组成内侧丘系。 先走在正中线两旁,继而偏向外侧,终止于背侧丘脑(丘脑腹后外侧核)。-一-本体感觉通路(2)脊髓丘系:由脊髓后角固有核发出,交叉至对侧,上行到脑干,走在内侧丘系的背外 侧,上行至背侧丘脑(丘脑腹后外侧核)。传导对侧躯干、四肢浅感觉 外侧丘系: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横行部分交叉至对侧形成斜方体,折向上行与同侧不 交叉的纤维合成,止于内侧膝状体。一一听觉传导路三叉丘系:1 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越至对侧,称三叉丘系交叉。交叉 后转而上行组成三叉丘系。三叉丘脑束的位置与内侧丘系毗邻,它上行至背侧 丘脑(丘脑腹后内侧核)。头面部浅感觉传入通路8些激素作用的比较(见第七章)

19、9 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比较1. 大脑半球内部结构:皮质,髓质,基底核,侧脑室大脑皮质结构分层功能分区2)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杏仁核屏状核大脑半球的髓质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分为三类):连合纤维联络纤维投射纤维4)脑室 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2. 脑干内部结构与脊髄比较,脑干有下列特点(灰质在内,白质在外)2)经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有不少在脑干内交叉到对侧。2)灰质被交叉的纤维分割成不连续的细胞团块(神经核)。3)由于中央管在延髓上部和脑桥背侧敞开成为第四脑室底,运动核与感觉核从在脊髓的 背、腹关系变成为内、外关系。4)脑干网状结构复杂。3. 小脑的结构小脑皮质:分子层梨状细胞层颗粒层小脑髄

20、质:攀缘纤维苔蘇纤维中央核(小脑核)4 间脑的结构20 植物性和躯体传出神经的比较内脏运动神经(交感、副交感)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器官内脏、心血管、腺体骨骼肌,意志支配纤维成分两种: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_种神经元数目从低级中枢到效应器要 经一个植物神经节换元 从低级中枢直接到效应 器从低级中枢直接 到效应器纤维粗细不同薄髄(节前纤维)和 无髓纤维(节后纤维)较粗的有髓纤维分布形式以神经从的方式攀附脏 器或血管,由丛再分支至 效应器。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中枢部位脑干副交感神经核,Tl-L3、S2-4 侧角脑干 脊髓灰质前角M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比较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T1-L3侧角脑干副交感核(

21、4对)紙2-4节段副交感核周围部交感干 内脏大神经 内脏小神经编入第 Ilk VII、IX、X 对脑神经S2-4加入盆神经丛神经节位置椎旁节,椎前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节前:节后N元1: 11-171: 2纤维长短节前短,节后长节前长,节后短分布范围较广较窄递质节前:乙酰胆碱 节后: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功能作用适应环境急剧变化保护、恢复、积蓄能量等12 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比较特异性非特异性冲动特定感觉冲动上行激动系统冲动N元接替2-3级多次换元丘脑核团感觉接替核非特异性核团通路专一无专一投射部位特定区域(特宦感觉)皮质广泛区(无特泄感觉)感觉与皮质定位点对点联系无生理作用产生特泄感觉,触发传出冲动维持改变大脑状态关系是非特异性传入冲动的来源是特异性作用的基础13锥体外系(路)和锥体系(路)的比较比较锥体系锥体外系起源4、6区,旁中央小时皮质广泛区域换元次数1次多次最后通路通过延髓锥体不经锥体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