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学第一册教案(定)_第1页
小数学第一册教案(定)_第2页
小数学第一册教案(定)_第3页
小数学第一册教案(定)_第4页
小数学第一册教案(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上上 学学 了了.1 上学了上学了.1 数一数数一数.2 比一比比一比.4 一一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7 15 的认识的认识.7 0 的认识的认识.11 比较比较.14 5 以内的加法(一)以内的加法(一).18 5 以内的减法以内的减法.21 二二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23 610 的认识(一)的认识(一).23 610 的认识(二)的认识(二).26 6,7 的加法的加法.29 6,7 的减法的减法.33 8,9 的加减法的加减法.38 连加连加.42 连减连减.44 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47

2、 三三 分一分分一分 认识图形认识图形.50 分一分分一分.50 认识图形认识图形.54 四四 1120 各数的认识各数的认识.58 1120 各数的认识各数的认识.58 五五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内的进位加法.60 3、4、5 加几加几.60 6、7 加几加几.64 8 加几加几.67 9 加几(一)加几(一).69 9 加几(二)加几(二).72 六六 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以内数的退位减法.74 11 减几减几.74 12 减几减几.76 13 减几减几.78 14、15 减几减几.80 16、17、18、减几、减几.82 上上 学学 了了 上学了上学了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23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了解学校生活,培养初步观察的 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数 110 各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在数数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以感受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友好,克 服陌生感。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 上课后,先引导学生参观自己的校园,边参观教师边介绍。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自己的校园,你们发现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一 样呢? 学生自由发言。 如:学生甲:幼儿园的玩具多,而小学的玩具少。 学生乙:幼儿园是围成圆圈坐的,而小

4、学是面对黑板坐的。 教师:看来,小学和幼儿园比,学习的东西多了,而玩的东西相对少了,这 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你们由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什么了?学 生:变成小学生了。 教师:是呀,变成小学生就意味着你们长大一些了,要学习了,同学们想当 个好学生吗? 学生:想。 教师: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学生都会成为好学生的。我们这里发生了这样大的 变化,下面我们去丁丁的学校看一看,看看他的学校有些什么?教师贴出教科书 第 2,3 页的主题图。教师:丁丁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比,你发现有哪些地方相 同?哪些地方不同?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甲:丁丁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都有教室、操场、小树。教师:教室是我 们学习

5、的地方,操场是我们活动的地方,每所小学都应该有。小树美化学校的环 境,因此很多学校都有小树。你发现丁丁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乙:我发现丁丁的学校比我们的学校好多了,教学楼很漂亮,还有足球 场。 教师:今后我们的学校也会变得这样漂亮。你能仔细地说一说丁丁的学校有 些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图上的一些事物,并鼓励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表述,如 由远说到近、由左说到右等。 教师:同学们刚才说了有小朋友在浇花。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呢? 学生:有 2 个小朋友在浇花。教师:大家能像这样带着一个数来介绍你看到 的丁丁的学校吗? 学生甲:丁丁的学校有 1 面国旗,1 个学生正走进校门,围墙上有 1 盏

6、灯。 学生乙:有 5 个人在墙报前讨论,墙报上写有“欢迎新同学”5 个大字。 点评:首先采用参观自己校园的方式引入课题,再通过图上的校园与自己 的校园比较,让学生明白小学校里都有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从中初步感知自己的 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这里的主题图可以是教师自己画 的,也可以发挥教材上主题图的作用,引导学生直接看书上的图,这样设计对教 学条件要求不高,适用于广大农村,特别是农村村小的教学。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数一数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5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

7、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会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110 的数字卡片以及相对应的图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口头数数一、口头数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会从 1 数到 10 吗?数数看。 同桌同学互相唱数。然后先请几位会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的试 着跟大家数几次。 二、看图数数二、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先出示一位老师,再出示两位学生 (生:老师好。同时鞠躬、敬礼。师:同学们好),接着陆续出示一

8、组一组的学 生,最后从天边飞来 7 只鸽子(伴有鸽子的哨音)。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 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 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 物个数。 (1)数数量是 1 的事物。 教师: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有几位老师? 在国旗的下面出示老师图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9、课件同时在两幅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 再小声读一读。 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 1?(一栋教学楼) 此时不再单独出示教学楼的图。 (2)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仿照(1)进行。 数到数量是 3 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 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 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对不对。 (3)认读 110 各数。 10 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 数一数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 让学生说

10、数。 3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 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 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三、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 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 地方看到的东西。 四、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 比一比比一比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6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发学生

11、学习数 学的热情。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体会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一些实物,如:粉笔、皮球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一、情景引入 老师拿出 2 支同样长的红色和白色粉笔,(1 支横放,1 支斜放)并问:哪 支长?(学生自由说。观察的方位不同结果也不同) 教师:出示粉笔长短的比较结果。(一样长)

12、 教师:同样长的粉笔为什么大家得出的结果不同? 教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那你们愿意和老师继续探索更多更好的比较方法 吗?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比一比”(板书课题:比一比)。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1.高矮的比较 (1)老师请一高一矮两名同学上讲台。教师:谁知道他们的高矮,怎么知 道的?还有别的办法吗?(可请 35 名学生说说)老师再请一名身高介于前面 2 个同学之间的学生上讲台。 教师:谁最高?谁排在第 2?第 3 呢?3 个人的身高大家用什么办法这么快 就比出来了? 教师总结:要多吃饭,不挑食、多运动! (2)老师请身高一样的两个孩子上讲台,一个孩子站在讲台的台阶上,一 个孩子站在教室的地面

13、上。 教师:比一比,谁高谁矮?为什么?那该怎么比?教师总结:对!比身高应 该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比。 2.长短的比较老师拿出不同长度的 2 支笔。 教师:谁能比出这 2 支笔的长短? 教师:大家觉得他比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主要应说到:比较 的时候,2 支笔的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 教师小结:跟高矮的比较一样,在比较的时候,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 3.大小的比较多媒体出示不同大小的 2 个皮球。 教师:谁大谁小?有什么办法可以比出来?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 2 个皮球。 教师小结:在桌面上一比,小球没有大球高,也没有大球宽。能比这两只小 猪的大小了吗?(多媒体出示不同大小的两只猪)

14、4.多少的比较 (1)多媒体出示教科书上第 6 页“多少的比较”第一幅图(苹果和梨)。什 么多?什么少?你是怎么看出苹果多,梨子少的? (2)花盆的个数和小树的棵数怎么比的呢?教师强调:一个花盆放一棵 树,刚好放完,所以花盆的个数与小树的棵数同样多。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作全课总结:我们学习了 高矮、长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较。知道了比较高矮和长短可以把他们一端对齐, 另一端长的就高、长;反之就矮、短。注意比较长短和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 比较大小可以把几个物体放在一起观察看看谁大谁小。多少的比较,我们可以通 过数数进行判断,如果数量小就少,数量大就多。 四、

15、课堂练习四、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教科书第 6 页“课堂活动”,先思考,再回答。说说比的方法。 2.综合练习 (1)比一比,哪条线长?哪条线短? (2)把 3 块同样的糖分别放入 3 个水杯中,溶化后哪杯最甜? 3.开放练习(1)同桌的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文具,比一比它们的长短、大 小和多少。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进行高矮、长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较? 五、教学反思:五、教学反思: 一一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 的认识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9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

16、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认、读、写 15 的数,会用 15 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 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15 个小圆片。学生每人准备 5 根小棒, 5 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丁丁上学的图中找到那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一些数。在上课之前,我们请同学们准备了多少根小棒和多少个小圆片呢? 学生:5 根小棒和 5 个小圆片。 教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 1 到 5 的数。板书课题:15 的认识。 点评: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有利于启动学生原有经验

17、参与新 知识的学习。 二、进行新课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 1 多媒体课件演示奏国歌、升国旗的情景,最后定格为例 1 的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 学生:在升国旗。教师:大家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数?学生观察、讨论后回 答:图中有 5 个小朋友在升国旗,国旗上有 5 颗五角星。 教师:只能在图中找到数字 5 吗?能不能找到别的数?比如国旗上的大五角星 有几颗?小五角星又有几颗?启发学生更深入、细致地找图中的数, 如:学生甲:我明白了。国旗上有 1 颗大五角星,周围有 4 颗小五角星,一共有 5 颗五角星。 学生乙:有 1 个同学站在升旗台上,2 个同学在奏乐,2 个同学在敬礼,一共

18、有 5 个同学。 学生丙:升旗的人中有 3 个是男同学,2 个女同学,一共有 5 个同学。 教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就从图中找出了 1,2,3,4,5 这 5 个数,真了 不起。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主要经历了“观察”和“深入观察”两个过程,不仅使学生 从图中找到了 15 的数,而且从中通过深入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从中 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学例 2 教师:同学们能从图中找出 15 的数,你们会用小圆片摆一摆,并数出 15 的 数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来摆一摆、数一数。 先抽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做示 范,教师说一个数学生摆一个数,再由同桌的两个学生

19、一个说数一个摆小圆片,然 后教师在黑板上摆小圆片学生说出相应的数。也可以让学生用 5 个小圆片摆一个美 丽的图案,最好能在图案中找到 15 这 5 个数。 学生的图案可以摆成:学生甲:我摆的小熊图。第 1 排有 1 个小圆片,第 2 排 有 2 个小圆片,有 3 个蓝色的小圆片,第 2,3 排一共有 4 个小圆片,一共是 5 个小 圆片。 学生乙:我摆的梅花图。中间有 1 个小圆片,再用 2 个小圆片对着中间的小圆 片摆,3 个小圆片是红色的,四周有 4 个小圆片,一共是 5 个小圆片。最后教师说 数学生任意摆学具,如教师说 3,学生可以摆 3 个小圆片,也可以摆 3 根小棒,也 可以伸出 3

20、 个手指头,也可以拿出 3 本书。在整个拼摆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正确操 作。 点评:边摆边数小圆片是学生深入理解 15 的数的重要一步,教学中设计了 多种摆小圆片的方式,这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摆小 圆片的方式,使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不断加深对 15 的认识。摆图案既是 学生深入认识 15 的数重要的一步,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学生 的创新意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教学例 3 教师:通过刚才的拼摆,同学们知道 3 可以表示什么?学生:3 可 以表示 3 个小圆片、3 根小棒、3 颗糖、3 本书、3 个学生 教师:3 可以表示这么多的东西,那么

21、 1,2,4,5 又可以表示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生活中的 1,2,3,4,5 又可以表示些什么呢?比如说在我们的教室里, 你能找到哪些用 1,2,3,4,5 表示的数。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后,再把自己想到 的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抽几个学生回答。 学生甲:教室里有 1 块黑板,1 个学习园地。 学生乙:1 张桌子坐 2 个同学,4 张桌子排成 1 排。 教师:1,2,3,4,5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些什么?学生相互说后,再 抽几个学生说给全班学生听。 点评: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既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普遍适用性,又让学生感 受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4教学例

22、4 教师:下面我们来写一写这 5 个数。教师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 1,2,3,4,5,写完一个引导学生书写一遍,并讲明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教师: 同学们会写这 5 个数了吗? 学生:会写了。教师:请大家翻开书,看一看例 4,谁来说一说题中要求我们 怎样做?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我们先用手比一比,再画一画小圆,然后读一读这 个数,最后写出这个数。 教师:同学们会做吗?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抽一个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示范 写数“1”。教师:同学们会写吗? 学生:会。教师:好。大家先给自己的小手和小嘴分一分工,然后再按书上的 要求写一写。学生书写时,教师做必要的指导。写完后,抽几个同学的课本在视频 展示

23、台上展出,然后请全班同学评一评哪个同学写得最好,请写得好的学生介绍经 验。 教师:书上有这样几句话,1 添上 1 是 2,2 添上 1 是 3你能用手指演示来 说明这几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演示。(略) 教师:你从中发现什么?指导学生说出:我发现我们学的这几个数一个比一个 多 1。 点评:写数也是这节课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既体现了教师的示范作用, 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题 目的意思,通过用手指演示书中重要的几句话,引导学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5.教学例 5 教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这么一

24、小会儿就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 现在再看老师手上的小棒。出示小棒。教师: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学生: 1,2,3,4,5,一共 5 根。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你们手上的小棒,看是不是也是 5 根啊? 学生:是。教师:很好,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把这 5 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 怎么分?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棒分一分,能有几种分法?学生独立分小棒。 教师: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后抽学生边展示边介绍分 的方法。教师:小朋友们的分法可真多,现在大家能结合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把书上 的表补充完整吗? 学生:能。学生完成后抽一名学生的表来展示。教师:大家从这个表中可以发 现些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后

25、得出:5 根小棒可以分成 2 根与 3 根,1 根与 4 根,3 根与 2 根,4 根与 1 根。 教师:根据刚才分小棒以及填表我们知道了 5 是可以分成 1 与 4,2 与 3,3 与 2,4 与 1,那么最后一个式子 5,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 2、3 题,并分组讨论。 2.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第 1 题做游戏。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 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学生回答。(略) 五、教学反思:五、教学反思: 0 的认识的认识 教学内容:

26、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011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 1 个也没有就用 0 表示,能认、读、写 0,知道 0 能表示起点。 2让学生经历认识 0 的过程,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4 个完全一样的纸盒,一个纸盒里放 3 颗糖,另一个纸盒里放 2 颗,第 3 个纸盒里放 1 颗,第 4 个纸盒里 1 颗也不放;还要准备视频展示台和断 头尺。学生准备 5 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一、激趣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 学生:1,2,3,4,5。教师拿出 4 个纸盒放在讲台上。

27、教师:这是几个纸盒? 学生:4 个。 教师:这 4 个纸盒装的什么东西呢?我们请 4 个同学打开看一看。抽 4 个同 学打开盒。 教师:装的什么? 学生甲:糖。 教师:有多少颗? 学生甲:3 颗。 学生乙:我这个盒子里是 2 颗。 学生丙:我这个盒子里是 1 颗。 教师:不管是 3 颗、2 颗还是 1 颗,你们的盒子里都有糖。(问学生丁)你 的盒子里呢? 学生丁:我的盒子里一颗也没有。 教师:一颗也没有,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0”。 板书:0 的认识。 点评: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让学生在“有”的基础上认识“没有”, 这样通过“有”与“无”的对比安排,使学生对 0 的认识

28、更加深刻。教学中采 用了盒子放糖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对新知识的 探讨。 二、进行新课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 1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例 1 的情景图。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我知道左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 2 个气球,他把这两个气球放飞以后, 就 1 个也没有了。 教师:这个小朋友手中拿着 2 个气球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学生:可以用数字 2 来表示。 教师:全部放飞以后呢?学生:1 个也没有,就用 0 表示。 教师:这和我们前面的糖果盒一样,1 个也没有,就用 0 表示。教师一边说 一边板书“0”, 并告诉学生 0

29、的读法,引导学生读两遍。 教师:下面按要求拿小圆片。请同学拿出 5 个小圆片来,看小圆片说 1 个数; 再去掉 1 个小圆片,看着剩下的小圆片再说 1 个数;再去掉 1 个小圆片,看着 剩下的小圆片再说 1 个数这样连续做 5 次。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边拿小圆片边说 数。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拿小圆片的过程。学生:我拿出 5 个小圆片,去掉 1 个,还剩 4 个;再去掉 1 个,还剩 3 个;再去掉 1 个,还剩 2 个;再去掉 1 个, 还剩 1 个;再去掉 1 个,就 1 个也没有了。 教师:最后一次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学生:1 个也没有了,就用 0 表示。教 师:能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 0

30、吗?学生讨论后回答。我笔盒里 1 支铅笔 也没有了,可以用 0 来表示;树上的小鸟全飞走了,也可以用 0 来表示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说了这么多用 0 表示的例子,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第 10,11 页第 1,2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 出,集体订正。 点评:这里采用观察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理解 0 的含义。观察情景图时, 注意引导学生把两幅图连贯起来看,让学生从中体会从“有”到“无”的过 程,学生的操作也是按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的。这样进行对比观察和操作,不但有 利于学生加深对“0”的认识,还可以从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比较能力,使学生学会辩 证地看问题。 2教学例 2 把

31、断头尺放在视频展示台上。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你能在这把尺子中找到你学过的数吗?指导学 生找出尺子上的 0,1,2,3,4,5。 教师:直尺上的 0 排在哪里? 学生:排在 1 的前面。 教师:这把尺子是从 0 开始排的,所以 0 在尺子上也表示起点。它是我们学 过的最小的数,比 1 还要小。你能说出直尺上的哪个数最大吗? 学生:5 最大。 教师:5 后面还有数吗? 学生:还有。教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因为这是一把断头的尺子,后面的数被折断了。 教师:能想到这一点,真不错。请同学们翻开书第 10 页,先独立完成第 4 题的 填空。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

32、订正。 教师:从上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呢?学生讨论后 回答:从上往下看,小方格一个一个地在增多;从左往右看,小方格一个比一 个多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真不错。 点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直尺上 0 在什么地方,思考直尺为什么要断头,充 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加深学生对“0 可以表示起点”和“0 是我们学 过的最小的数”的理解。 3教学例 3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 0,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数。 要把 0 写好,首先我们看一看 0 像什么呀?学生:0 像一个鸡蛋。 教师:所以我们在写 0 的时候,要像画鸡蛋一样,两头小,中间大。教师边说 边在“田”字格里书

33、写示范,然后请学生在书上书写,边写边读。写完以后, 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大家评议。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呀?0 表示什么呢?写 0 的时候要注意些 什么?你还知道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 (略) 四、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 比较比较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14 页例 1、例 2,课堂活动第 2,3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语言比较 5 以内数的 大小。 2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形成比较能力。3经历比较的过程,获得一些数 学经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

34、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台、小棒,学生准备小圆片和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一、情景引入 教师: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小蜻蜓和小蜜蜂都来到了花园里,花园里好热 闹呀,同学们想去看一看吗? 学生:想!多媒体课件演示:小蜻蜓和小蜜蜂在花园里飞舞,最后定格为教科 书第 12 页例 1 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中同学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图中有 3 只蜜蜂、4 只蜻蜓和 3 朵花。 教师:你知道这些花儿和小动物在花园里议论什么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我们听听。多媒体课件演示:花儿说:“花比蜜蜂多。”蜜蜂说:“蜜蜂比 蜻蜓多。”蜻蜓说:“错了,应该是蜻蜓比蜜蜂多。” 教师:知道它们在做什

35、么了吗? 学生:它们在比多少。教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助它们比较。板书课题: 比较。 点评:用多媒体课件再造现实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 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讨。 二、进行新课二、进行新课 1教学“同样多”教师:怎样比较呢?我们先来看蜜蜂和花儿是怎样比较的。多 媒体课件演示:先是 1 只蜜蜂停在 1 朵花上,然后蜜蜂飞高,像右图一样定格。 教师:同学们发现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我发现一只蜜蜂对着一朵花,刚好 对完,蜜蜂和花同样多。 教师:对了。一个对着一个,刚好对完,我们就说两种东西同样多。 教师板书:同样多。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摆圆片,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摆。先请一

36、个同 学把 4 个小圆片摆成一排,另一个同学在他摆的小圆片下面再摆小圆片,要求摆的 小圆片与前面那个同学摆的小圆片同样多。学生摆小圆片后,集体订正。然后照这 样多摆几次,加深对同样多的理解。 教师:你是怎样摆与前一个同学的小圆片同样多的小圆片呢? 学生甲:我是 1 个小圆片对着 1 个小圆片摆的,刚好与上面的小圆片对完。这 样,上面的小圆片和下面的小圆片就同样多。 学生乙:我看上面的小圆片是 4 个,我就拿出 4 个小圆片来摆在下面。这样, 上面的小圆片就和下面的小圆片同样多。 教师:下面我拿小棒,要求同学们拿出的小棒与我拿的小棒同样多。教师拿出 5 根小棒,学生也拿出 5 根小棒;教师拿出

37、2 根小棒,学生也拿出 2 根小棒,如此 反复几次。 教师:两边的东西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这个符号 叫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板书:3=3。 教师:请同学们用等号表示 4 和 4 同样多,5 和 5 同样多。学生写出 4=4,5=5 后,引导学生读两遍。 点评:用做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样多”。其中 演示应用了蜜蜂采蜜这个情景,生动地再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让学生初步认识“同 样多”,然后再通过学具操作进行强化,加深学生对“同样多”的理解。 2教学多些、少些教师:刚才我们说 1 只蜜蜂对着 1 朵花,蜜蜂和花就同样多。 如果飞走 1 只蜜蜂

38、或是飞来 2 只蜜蜂后,花和蜜蜂还是同样多吗?多媒体课件配合 教师的语言出示“飞走”和“飞来”蜜蜂的图像。 学生:这时蜜蜂和花的数量就不是同样多了。 教师:能说得更清楚一些吗?引导学生说出:如果花的朵数没有变,飞走 1 只 蜜蜂,蜜蜂就比花要少些;如果飞来 2 只蜜蜂,蜜蜂就比花要多些。 教师:好!我们下面就来研究多些、少些。先看一看屏幕。多媒体演示有 3 只 蜜蜂和 3 只蜻蜓,1 只蜜蜂对着 1 只蜻蜓。 教师:这时比较的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蜜蜂的只数和蜻蜓的只数同样多。 教师:为什么? 学生甲:因为 1 只蜜蜂对着 1 只蜻蜓,刚好对完。没有多的蜜蜂,也没有多的 蜻蜓,这时我们就说蜜蜂

39、和蜻蜓同样多。 学生乙:因为蜜蜂是 3 只,蜻蜓也是 3 只,3 和 3 同样多。多媒体课件演示又 飞来 1 只蜻蜓,排在原来的 3 只蜻蜓的后面。 教师:现在呢?学生:现在的蜻蜓比蜜蜂多 1 只。 教师:如果用蜜蜂的只数与蜻蜓比呢? 多媒体课件随教师的语言指示,谁与 谁比(如图)。 学生:蜜蜂比蜻蜓少 1 只。 教师:也就是用 4 与 3 比,你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我发现 4 比 3 大,3 比 4 小。 教师:我们用 43 表示 4 比 3 大,“”是大于号,读作 4 大于 3;用 34 表 示 3 比 4 小,“”是小于号,读作 3 小于 4。引导学生读两遍。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 2

40、 个小圆片摆成一排,再在这 2 个小圆片下摆小圆片,使 下排的小圆片比上排多 3 个。学生摆小圆片,教师做必要的指导。 教师:你们在下排摆了多少个小圆片?学生:5 个。 教师:你能用大于、小于说一说你摆的小圆片吗?学生讨论后回答:5 大于 2,2 小于 5。教师:请同学们在 2 和 5 之间填上大于号或小于号。学生写后,抽两 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25,52,并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 3教学例 2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符号? 学生:等于号、大于号和小于号。 教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第 13 页,在例 2 下面写一写这些符号。学生写符号,教 师做必要的指导。完成后抽两个学生的作业

41、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评议。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特别突出在“同样多”的基础上探讨“多些”和“少些” 的问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比较的方法。还特别强调“谁和谁比”,引导学生深刻理 解有“4 比 3 多些”就有“3 比 4 少些”,提高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水平。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 2 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第 3 题做游戏。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哪些新的符号?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 小?你掌握了哪些比较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说出来大家分享。学生回答。(略) 五、教学反思:五、教学反思: 5 以内的加法(

42、一)以内的加法(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820 页的例 1例 4,课堂活动第 1,2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加法算式。 2.探索 5 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计算 5 以 内数的加法。 3.通过观察、尝试、讨论、交流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初步形成应用加法 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3 辆可贴的小汽车、5 朵黄花、三角形、5 朵小红花。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都去过枣儿垭收费站吧?今天老师再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教 师在黑板上画出

43、主题图的交汇公路,并告诉学生左边是化成到巴中的公路,右边是 清江到巴中的公路,下边就是枣儿垭收费站。 二、创设情境,二、创设情境, 理解加法的含义 1体会“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左路贴 2 辆汽车,再在右路贴 1 辆汽车,并问:你 们知道“笛、笛”是什么声音?学生:是汽车的鸣笛声。 教师:哦,是有汽车来了,是从哪来的?有几辆?该怎么表示? 学生:是从化成、清江来的,化成来了 2 辆,用 2 表示,清江来了 1 辆,用 1 表示。动态演示主题图并问:现在枣儿垭合起来来了几辆车? 学生:合起来来了 3 辆。教师:在“2”与“1”之间用一个什么符号就很清楚地表 示出 2 辆与 1 辆合起来是 3 辆呢?

44、学生看书解决。 教师:“+”,是加法运算的符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以后像这种把两部分合 起的,都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先学习 5 以内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点评:这里用谈话导入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熟悉、轻松的环境中,并 通过动态的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加法的含义。 2认识加号、加法算式及读法教师:2 辆车与 1 辆车合起来是 3 辆车,我们可 以用 2+1=3 这样一个简洁的加法算式表示。板书:2+1=3 加号读作:2 加 1 等于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结合日常生活,说说 2+1=3 的实际含义教师领说:2 朵花和 1 朵花合起来是 3 朵花。 学生:2 颗糖和 1 颗

45、糖合起来是 3 颗糖。 学生:2 本书和 1 本书合起来是 3 本书。学生:2 根手指和 1 根手指合起来是 3 根手指。 三、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样化三、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1探索 3+2=出示例 2 图,左摆 3 朵花、右摆 2 朵花,再画集合圈。 问:这幅画是什么意思? 学生:左边 3 朵花,右边 2 朵合起来是几朵花? 教师:小朋友真聪明,那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用加法计算:3+2=5(教师板书 3+2=5)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仅能说出算式,还能自己解决问题。那谁能说说是怎 么算的?把你的想法先告诉同桌的同学。 2讨论交流算法学生甲:我是看图 1,2,3,4

46、,5 数出来的。(教师:用数数 法)学生乙:我先数 3,接着再数 2 个数,就是 5 了。 (教师:接着数)学生丙:3 和 2 组成 5,所以 3+2=5(教师:用数的组成)教师:大 家的想法真不错,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当然,如果你觉得别的同学的计 算方法更快更好,你不妨去试试。 3练习教师:刚才大家想出了那么多好的计算方法,下面,小朋友们就用自己 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第 19 页例 3 田字格中的 3 道加法算式,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后集体反馈,并说说算法。 点评:注重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重视算法的多样化及学生个性的 发展,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

47、的方法来计算。 四、拓展练习四、拓展练习 1说一说,填一填(课堂活动第 1 题)教师引导学生说图意,再放手让学生列式 解答。 2画一画,算一算(课堂活动第 2 题)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意。把缺少的三角形 画出来,再借助图形算出式子的结果。集体反馈,订正。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课堂中得红花的 3 名女同学站右边,2 名男同学站左 边,让学生说一说得红花同学的情况。 学生:有 3 名女同学,2 名男同学,合起来是 5 名同学得红花。 教师:可以怎么表示?学生:2+3=5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仅学会了 5 以内的加法,还能应用它来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 点评:通过拓展练习,综合应用了本节课学习

48、的知识。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你提了几个问题?还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小结。(回答略) 六、教学反思:六、教学反思: 5 以内的减法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123 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以及在分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探索并熟练地掌握 5 以内的减法计算,并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正确 地、有条理地说自己的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3.能从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

49、5 粒葡萄,3 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一、创设情景,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去南龛公园吗?(喜欢)下面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在公园玩 什么?(播放录像)1 个小朋友荡秋千,又来了 2 个小朋友。 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画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原来有 1 个小朋友在玩秋千,又来了 2 个小朋友玩秋千 教师: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学生:用加法 算式计算,算式写成 1+2=3。 教师:小朋友真能干。点评:这里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 个画面复习加法,这样找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有利于学生利用原有知识主动学 习新知识。

50、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 1,秋千图(1)教学减法的含义。 教师:请小朋友注意下面的画面。课件动态演示例 1:3 个小朋友荡秋千,走了 1 个小朋友。 教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原来有 3 个小朋友荡秋千,走了 1 个小朋友,还剩 2 个小朋友。 教师:像这样的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写?怎样读?大家可以看一看书。学生 看书后回答:3-1=2(3 减 1 等于 2) 教师:在这个图中 3-1=2 表示什么?学生:3-1=2 表示原来有 3 个小朋友荡秋千, 走了 1 个小朋友,还剩下 2 个小朋友荡秋千。 教师:真不简单。3-1=2 可不可以说成原来有 3 只蝴蝶,

51、飞走了 1 只蝴蝶,还剩 2 只蝴蝶?那还可以怎样说呢?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汇报。 点评: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使学生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探索知识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这么多,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希望大 家去细心观察,做个有心人。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白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 减少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都用减法计算)(2)探索算法。 教师:公园里原有 5 个小朋友玩滑梯,后来走了 2 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 友?怎样列式?学生:5-2=3 教师:你是怎样计算 5-2 的? 教师:请大家用 1 根小棒代替 1 个小朋友,一边

52、摆一边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 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每一个小组找 1 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的算法。学生操作。小 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 学生想法可能有:学生甲:我是从 5 倒着数 2 个数,4,3。学生乙:我是先摆 5 个圆片,拿走 2 个,还剩 3 个圆片。学生丙:因为 2+3=5,所以 5-2=3。学生丁: 我是想 5 可以分成 2 和 3,去掉 2,剩下 3。 教师:大家真能干,自己想出了这么多算法,以后你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 法来计算。请大家打开课本第 22 页例 3,用你刚才学的方法,算出答案,比一比看 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5-4=1 是怎么算的,2-1=1 是怎么想的?4-3 呢? 教

53、师:很不错,请大家将红色字写一写,看谁写得最漂亮。 三、深化理解三、深化理解 1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 1,2 题。(集体纠正)2课堂活动中第 3 题的教学 (1)教师:清清的河水,碧绿的荷叶,吸引了可爱的小青蛙,看,它们正在举 行游泳比赛,“扑通”,1 只青蛙已跳入水里。小朋友数一数,算一算,荷叶上原来 有几只青蛙?跳入水中几只?荷叶上还剩几只?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你能写出几个减 法算式? (2)分组讨论,互说含义。学生甲:5-1=4,荷叶上有 5 只青蛙,跳入水中 1 只,还剩 4 只。学生乙:5-4=1,荷叶上原有 5 只青蛙,现在还剩 4 只,跳入水中 1 只。教师:根据刚才的情况继续

54、讨论,在讨论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果第 2 只青蛙 又跳入水中,第 3 只青蛙依次下去,会出现什么结果,算式怎么列呢? (3)分小组讨论,比比谁写的算式多。 (4)学生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这节课你提了几个问题?自己解决了几个 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略) 五、教学反思:五、教学反思: 二二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610 的认识(一)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629 页上的部分教学内容,包括例 1、例 2、例 3 和课堂活动 5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 6

55、10 的数,会用 610 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 2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能规范地书写 610 的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学生准备学具盒和 10 根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一、情景引入 教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同学在山坡上植树,最后 图画成为例 1 的情景图时,画面定格。 教师:你们看见了什么呀? 学生:有些同学在植树。 教师:多植树能美化我们的环境,使空气清新。但是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有多 少学生在植树?植了多少棵树呢?我们前面学习的

56、5 以内的数够用了吗?学生观察 后回答:不够,这些数都比 5 以内的数要大。 教师:所以在这节课里,我们要学习比 5 大的数。板书课题:610 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 1 教师:图中有多少个人?有多少棵树?你还能从图中发现些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 学生甲:图中有 10 个人,9 棵树。学生乙:图中还有 8 只鸟,7 把铁锹,6 个 水桶。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6,7,8,9,10。 教师:6 除了可以表示 6 个水桶外,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还可表示 6 支铅笔、6 块橡皮擦、6 个书包 教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 6,7,8,9,10 表示? 学生回答

57、。(略)2教学例 2 教师:同学们,现在拿出你们的 10 根小棒,用小棒摆出 6,7,8,9,10,边 摆边数。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数,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根据前面学的 5 以内数的认识,现在我们来这样摆:5 根小 棒添 1 根是多少根呀?6 根添 1 根呢?7 根添 1 根、8 根添 1 根、9 根添 1 根呢?请 小朋友们试着摆一摆,再说一说你们摆的过程。学生回答:5 根添 1 根是 6 根,6 根 添 1 根是 7 根,7 根添 1 根是 8 根 教师:我们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摆一摆,大家看一看他是怎样摆的。请学生 在视频展示台上摆,边摆边读出自己摆的数。 教师:现在由老

58、师说一个数,请同学们拿出相应数量的小棒,大家会吗? 学生:会。 教师:我说 8。学生拿出 8 根小棒。 教师: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个说数,一个拿小棒。同桌学生活动。教师:请同学 们完成第 28 页课堂活动第 1 题。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并请这个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圈,集体订正。 点评: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数,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与现 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学生对数概 念的理解。 3教学例 3 教师:我们不但要会认这些数,还要会写这些数,你们觉得老师写的这些数漂 亮吗? 学生:漂亮。 教师:下面老师来教你们写这些数,注意

59、看老师是怎样写的。教师在“田”字格 里示范书写这些数,写完后问学生:“老师是怎样写的,你觉得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 什么?”学生回答后,请学生翻开书第 27 页,看例 3 的要求,先用手指比一比,再 画一画,然后边读边写 610 的数。 教师:大家写完了吗?你认为你写得好吗?凡是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同学,都可 以把你写的数放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作 业。 教师:同学们写得这样好,你们写数时有些什么经验吗?下面可以给全班同学 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经验,略。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里,重点是引导学生把 610 的数写好,因为这里面有 些数如“8”,是很不好写的,教学中一是发

60、挥了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教 师是怎样写的;二是让学生亲身实践;三是发挥写得好的学生的带头作用,让这部 分学生介绍经验,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能把这些数写好。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 的发现与小伙伴交流。学生回答。(略) 四、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 610 的认识(二)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729 页上的例 4、例 5、例 6 和课堂活动中的第 2,3,4,5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序数的含义,会用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和位置。 2体会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用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