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管病变A_第1页
糖尿病血管病变A_第2页
糖尿病血管病变A_第3页
糖尿病血管病变A_第4页
糖尿病血管病变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2013年年IDFIDF第六版糖尿病地图第六版糖尿病地图 治疗人群 2940万 诊断人群 3440万 患病人群 1.139亿 47.7 66.2 30.1% 85.4% 2013年9月最新流行病学研究发表在JAMA杂志: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增至11.6%,总人数已达到1.139亿,其中只有2940万接受降糖治疗 Xu Y, Wang L, He J, et al. JAMA, 2013, 310(9):948-59 N=98,658 ,年龄18岁 中国糖尿病患病和诊疗现状严峻中国糖尿病患病和诊疗现状严峻 糖尿病并发症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糖尿病并发症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1.Wi

2、lliams et al 2002. Diabetologia;45:S13-17. 2.Wang et al 2009. Value in Health;12(6):923-9. 花费影响* Williams et al 2002 欧洲欧洲 亚洲 Wang et al 2009 *与无并发症患者的花费比较与无并发症患者的花费比较 1.7x 2.0 x 3.5x 1.7x 1.5x 2.1x 无并发症微血管 并发症 大血管 并发症 微血管与 大血管并发症 无并发症微血管 并发症 大血管 并发症 微血管与 大血管并发症 中国中国 工作年龄成人致盲的第一位原因1 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4 心血管死亡

3、和中风增加24倍2 非创伤性下肢截肢的第一位原因5 1.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 2.Kannel WB,et al.Am Heart J.1990;120. 3.Gray RP 26(Suppl 1). 5.Mayfield JA,et al.Diabetes Care 2003;26(Suppl 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 眼眼 心脏,冠脉循环心脏,冠脉循环 肾肾 脑和脑循环脑和脑循环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下肢(外周血管疾病)下肢(外周血管疾病)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

4、者每10人中有8人死于 心血管事件3 Stratton IM et al. BMJ 2000;321:40512. 平均 HbAIc (%) 每1000人年的校正发病率 (%) 并发症的发病率 N=4,585 *p0.0001 HbA1c 每下降每下降1% 风险降低风险降低* 相对危险度 N=3,642 -1% 糖尿病 相关的死亡 心肌梗死 微血管 并发症 外周血管病 -21% -14% -37% -43% (ns) 早期且长期控制血糖达标,显著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早期且长期控制血糖达标,显著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lUKPDS研究:20年干预性试验(1977-1997),5102名新诊断T2DM患者入

5、组从6年到20年,平均 随访10年 尽早控制血糖达标,减少并发症相关费用尽早控制血糖达标,减少并发症相关费用 Shetty S, et al. J Manag Care Pharm, 2005, 11(7):559-64. T2DM相关总费用 (美元/例患者) 32% P7% N=3559 HbA1C7% N=3121 2000 1500 1000 500 0 1171 1540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分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分类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微血管微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大血管大血管 心脑血管病 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和

6、并发症危险因素和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 眼睛眼睛 肾脏肾脏 神经神经 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 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 周围血管病变周围血管病变 中风中风 足 高血压高血压吸烟吸烟 凝血功能凝血功能 障碍障碍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炎症炎症高血糖高血糖 遗传背景 比如: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分泌 并发症 : 环境因素 营养 肥胖 体力活动过少 年龄 0-15+15-40+15-60+25-70+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加速 糖耐量受损餐后高血糖空腹血糖升高死亡 假性正常胰岛素 视网膜病变 肾病 神经病变 低胰岛素血症 失明 肾衰 截肢 缺血性

7、心脏病 中风 微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 致残 致残 7年间心梗的发病率年间心梗的发病率 (%) 糖尿病糖尿病(n=1059) 非糖尿病非糖尿病 (n=1373) 0 10 20 30 40 50 无糖尿病, 无心梗 无糖尿病, 心梗 糖尿病, 无心梗 糖尿病, 心梗 5 15 25 35 45 3.5 18.8* 20.2 45 Haffner SM et al. N Engl J Med 1998;339:229-34 * p0.001 与无糖尿病无心梗相比 p0.001 与糖尿病无心梗相比 一组提示患者总体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的危险因素的集合 包括内脏肥胖和其他在心血管风险评估时通常不会

8、考虑到的指标 患者有一个危险因素,就有可能有其他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终确 定依赖于患者存在有多少种心血管代谢风险组分 注意并非所有的危险因素都有相似的权重 美国糖尿病学会. Understanding Cardiometabolic Risk: Broadening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有必要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的代谢风险进行评估 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病及进展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病及进展的危险因素-2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防治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4倍,病变更严重、更广泛、预后更差、发 病年龄更早 发

9、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时可为无痛性 脑卒中是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每年评估,包括:当前或以前心血管病史、年龄、腹型肥胖,心血管危险因素,血脂谱 和肾脏损害,房颤 控制高血糖、控制高血压、纠正血脂异常、抗血小板治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第29-32页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横断面动脉横断面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主要指下肢动脉病变,发生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 发病年龄更早、病情更严重、病变更广泛、预后更差 常累及股深动脉及胫前动脉等中小动脉 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出现下肢不适症状或运动功能下降,下肢血管检查异常, 心血

10、管危险因素评估异常 控制高血糖 控制高血压,改善血脂异常;阿司匹林,血管扩张剂 间歇性跛行者鼓励常规运动锻炼;戒烟限酒 血管腔内微创治疗和外科手术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第2,42-44页 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足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第44-46页 l是最痛苦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致残的主要原因 l预防胜于治疗 l有足溃疡或截肢病史、独居、经济条件差、老年、合并肾脏病变等 l有神经病变症状;血管状态不佳 l足部皮肤异常;骨/关节畸形;不合适的鞋袜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

11、变 白内障白内障 青光眼青光眼 糖尿病主要眼部并发症糖尿病主要眼部并发症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第38-41页 l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l可出现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微血管异常,黄斑水肿等 l主要: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及血脂紊乱 l其他:妊娠,糖尿病肾病 l1型糖尿病:发病3年后首诊,每年1次随诊 l2型糖尿病:确诊时首诊,每年1次随诊 l妊娠糖尿病:妊娠前或妊娠初3月首诊;随诊:NPDR中度:每312个月, NPDR重度:每13个月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国际

12、临床分级标准(20022002年)年) 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严重程度散瞳眼底检查所见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无异常 轻度非增殖期(NPDR)仅有微动脉瘤 中度非增殖期(NPDR)微动脉瘤,存在轻于重度NPDR的表现 重度非增殖期(NPDR) 出现下列任何一个改变,但无PDR表现 1.任一象限中有多于20处视网膜内出血 2.在两个以上象限有静脉串珠样改变 3.在一个以上象限有显著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增殖期(PDR) 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改变: 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前出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第39页 背景性视网膜病变背景性视网膜病变

13、早期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I期 微血管瘤、出血、 II期 硬性渗出、 III期 棉絮状软性渗出、 I期II期III期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晚期严重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IV 新生的异常血管、 V 玻璃体出血 VI 纤维状瘢痕 IV期 V期VI期 治治 疗疗 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和视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和视 力损伤力损伤 制定随诊计划:按视网膜病变程度制定随诊计划制定随诊计划:按视网膜病变程度制定随诊计划 治治 疗疗 光凝固治疗光凝固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临床有意义的黄主要用于治疗增殖性糖尿病

14、视网膜病变和临床有意义的黄 斑水肿斑水肿 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是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是 发生在黄斑中心凹发生在黄斑中心凹1 1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 硬性渗出出现在中心凹周围硬性渗出出现在中心凹周围500500 范围范围 视网膜水肿出现在中心凹视网膜水肿出现在中心凹500500 范围范围 治治 疗疗 治治 疗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不吸收的玻璃体积血不吸收的玻璃体积血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影响黄斑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影响黄斑 牵引孔源混合性视网膜脱离牵引孔源混合性视网膜脱离 进行性纤维血管增殖进行性纤维血管增殖 眼前段玻璃

15、体纤维血管增殖眼前段玻璃体纤维血管增殖 红血球诱导的青光眼红血球诱导的青光眼 黄斑前致密的出血等黄斑前致密的出血等 治治 疗疗 采用严格的血糖、血压、血脂(甘油三酯)控 制措施可显著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 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 目前尚未证实有确切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 的药物 治治 疗疗 治治 疗疗 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术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加快,建议对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加快,建议对白内障 手术前,眼底检查尚能看到黄斑水肿、严重背景性或增殖手术前,眼底检查尚能看到黄斑水肿、严重背景性或增殖 性视网膜病变时,先进行全视

16、网膜光凝治疗性视网膜病变时,先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如果晶体混浊严重,白内障术后第二天应检查眼底,若存如果晶体混浊严重,白内障术后第二天应检查眼底,若存 在黄斑水肿、严重背景性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时,行全视在黄斑水肿、严重背景性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时,行全视 网膜光凝治疗网膜光凝治疗 治治 疗疗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的首 要原因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中每10人 有8人死于心血管事件4 脑卒中 危险性增加 2-4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导致非创伤性下 肢截肢手术的主 要原因 外周血管病变 导致非创伤性下肢截 肢手术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眼病 成年人致盲的 首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确诊时50%的患者已存在并发

17、症 29 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糖尿病并发症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1.Williams et al 2002. Diabetologia;45:S13-17. 2.Wang et al 2009. Value in Health;12(6):923-9. 花费影响* Williams et al 2002 欧洲欧洲 亚洲 Wang et al 2009 *与无并发症患者的花费比较与无并发症患者的花费比较 1.7x 2.0 x 3.5x 1.7x 1.5x 2.1x 无并发症微血管 并发症 大血管 并发症 微血管与 大血管并发症 无并发症微血管 并发症 大

18、血管 并发症 微血管与 大血管并发症 中国中国 工作年龄成人致盲的第一位原因1 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4 心血管死亡和中风增加24倍2 非创伤性下肢截肢的第一位原因5 1.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 2.Kannel WB,et al.Am Heart J.1990;120. 3.Gray RP 26(Suppl 1). 5.Mayfield JA,et al.Diabetes Care 2003;26(Suppl 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 眼眼 心脏,冠脉循环心脏,冠脉循环 肾肾 脑和脑循环脑和脑循环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下肢(外周血管疾病)下肢(外周血管疾病)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每10人中有8人死于 心血管事件3 Stratton IM et al. BMJ 2000;321:40512. 平均 HbAIc (%) 每1000人年的校正发病率 (%) 并发症的发病率 N=4,585 *p0.0001 HbA1c 每下降每下降1% 风险降低风险降低* 相对危险度 N=3,642 -1% 糖尿病 相关的死亡 心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