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部战区驻郑州第三通信团卫生队 Logo 序言 P r e f a c e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各类急性疾病和训练 伤的高发季节。 1 1 热射病热射病 2 2 猝猝 死死 3 3 常见食物中毒常见食物中毒 4 4 溺溺 水水 5 5 电击(雷击)伤电击(雷击)伤 2 2 猝猝 死死 3 3 常见食物中毒常见食物中毒 4 4 溺溺 水水 5 5 电击(雷击)伤电击(雷击)伤 1 1 热射病热射病 一、什么是热射病一、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 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 突然发病,体温高达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40以上
2、,疾以上,疾 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 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等中暑症状。等中暑症状。 二、引起热射病的病因二、引起热射病的病因 (一)自然因素:(一)自然因素: 1 1环境温度环境温度32 32 2 2环境湿度环境湿度60%60% 3 3无无 风风 二、引起热射病的病因二、引起热射病的病因 (二)自身因素:(二)自身因素: 1 1获取热量过多获取热量过多 2 2自身产热增加自身产热增加 3 3散热出现障碍散热出现障碍 4 4带病参加训练带病参加训练 三、热射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三、热射病的早期临床表现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急
3、症,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急症,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 乏力,继而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体温达到乏力,继而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体温达到4040摄氏度摄氏度 以上)、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以上)、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 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四、现场急救四、现场急救 1 1、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 敞开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敞开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
4、中暑的药品。 2 2、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有条件可以澡盆中用温、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有条件可以澡盆中用温 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 3 3、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这时应取昏迷体位。、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这时应取昏迷体位。 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 领导重视 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防暑教育 加强后勤 搞好生活管理 保证饮食睡眠 合理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设置场地 科学施训 安排习服训练 提高耐热能力 卫勤保障 做好健康检查 加强卫生监督 做好个人防护 及时休息补水
5、切勿盲目蛮干 五、如何预防热射病的发生五、如何预防热射病的发生 1 1 热射病 2 2 猝猝 死死 3 3 常见食物中毒常见食物中毒 4 4 溺溺 水水 5 5 电击(雷击)伤电击(雷击)伤 一、猝死的定义一、猝死的定义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 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即为猝死。即为猝死。 最为常见,约占心源性猝 死的80%。 心肌炎引起心律失常, 是儿童和年轻人猝死的 常见原因。 如药物、饮酒等因素影响 心脏功能导致猝死。 心源性猝死 冠状动脉异常 心肌异常其他原因 二、猝死的
6、常见病因二、猝死的常见病因 肺梗死、支气管哮喘等。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胰腺炎等。 非心源性猝死 呼吸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 二、猝死的常见病因二、猝死的常见病因 三、急救措施三、急救措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1 1、判断意识: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判断意识: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 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 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 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三、急救措施三、
7、急救措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2 2、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 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 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 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 三、急救措施三、急救措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3 3、人工呼吸: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人工呼吸: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 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
8、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 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 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 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 三、急救措施三、急救措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4 4、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躺于平整坚硬的物体上,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躺于平整坚硬的物体上,按压 位置为胸骨正中线与男性乳头交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位置为胸骨正中线与男性乳头交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 另一手手背,十
9、指交叉,将掌根置于按压位置,依靠上半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置于按压位置,依靠上半 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下陷约为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下陷约为4-54-5厘米,双手臂必厘米,双手臂必 须伸直,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须伸直,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80-100次。次。 三、急救措施三、急救措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5 5、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为3030:2 2,即做,即做3030次按压后要次按压后要 进行进行2 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在急救的同时要设法联系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在急救的同时要设法联系 医院或警方,以开展进一步救治。
10、医院或警方,以开展进一步救治。 三、急救措施三、急救措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6 6、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1 1)颜面部紫绀改善,口唇、甲床颜色好转;)颜面部紫绀改善,口唇、甲床颜色好转; (2 2)能触及到周围大动脉搏动;)能触及到周围大动脉搏动; (3 3)恢复自主呼吸,瞳孔变小;)恢复自主呼吸,瞳孔变小; (4 4)患者确认死亡。)患者确认死亡。 四、四、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1、充分认识自身健康状况、充分认识自身健康状况 平时定期参加体检,及早识别自身健康的高危因素,平时定期参加体检,及早识别自身健康的高危因素, 减少潜在的危险。减少潜在的危险。 四、四、预防措施
11、预防措施 2 2、运动时注意控制心率、运动时注意控制心率 正常人运动时最高心率应该为(正常人运动时最高心率应该为(170170年龄)年龄)85%85%为为 佳,平时运动时若感到不适要及时停止,避免盲目蛮干。佳,平时运动时若感到不适要及时停止,避免盲目蛮干。 四、四、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3 3、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要根据自身情况设计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糖尿病人要根据自身情况设计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糖尿病人 不宜空腹运动等。若运动过程中出现了胸闷气短、恶心呕不宜空腹运动等。若运动过程中出现了胸闷气短、恶心呕 吐等症状,应当及时停止剧烈运动。但同时要注意不要猛吐等症状,应当及时停止剧烈
12、运动。但同时要注意不要猛 然停止,否则容易导致心源性休克。然停止,否则容易导致心源性休克。 1 1 热射病 2 2 猝猝 死死 3 3 常见食物中毒常见食物中毒 4 4 溺溺 水水 5 5 电击(雷击)伤电击(雷击)伤 一、夏秋季常见食物中毒一、夏秋季常见食物中毒 1 1、细、真菌性食物中毒、细、真菌性食物中毒 夏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大,夏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大, 细、真菌污染食物后,会在短时间细、真菌污染食物后,会在短时间 内大量繁殖,烹饪时如果灭菌不彻内大量繁殖,烹饪时如果灭菌不彻 底,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底,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一、夏秋季常见食物中毒一、夏秋季常见食物中毒 1 1、细菌
13、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生食中常带有许多细菌、寄生生食中常带有许多细菌、寄生 虫卵,在切割生食时,食物中的细虫卵,在切割生食时,食物中的细 菌会残留在上面。用切过生食的刀菌会残留在上面。用切过生食的刀 案切熟食,就会将生食上的细菌、案切熟食,就会将生食上的细菌、 虫卵污染到熟食品上,并且大量繁虫卵污染到熟食品上,并且大量繁 殖,危害人体健康。殖,危害人体健康。 一、夏秋季常见食物中毒一、夏秋季常见食物中毒 2 2、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是残留的农药、化肥、杀主要是残留的农药、化肥、杀 虫剂、亚硝酸盐和重金属等化学物虫剂、亚硝酸盐和重金属等化学物 质大量混入食品中。这类中毒一般
14、质大量混入食品中。这类中毒一般 症状较重。症状较重。 一、夏秋季常见食物中毒一、夏秋季常见食物中毒 3 3、有毒的动、植物、有毒的动、植物 参见的有河豚鱼、生扁豆、苦参见的有河豚鱼、生扁豆、苦 杏仁、发芽的土豆、毒蘑菇等。夏杏仁、发芽的土豆、毒蘑菇等。夏 秋季野外植物生长茂盛,野外作业秋季野外植物生长茂盛,野外作业 人员容易误食有毒果实,造成食物人员容易误食有毒果实,造成食物 中毒。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二、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是食物中毒的最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是食物中毒的最常 见表现,严重者还可能伴有神经损害。见表现,严重者还可能伴有神经损害。
15、三、预防措施三、预防措施 1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勤洗手,生食蔬菜、饭前便后要勤洗手,生食蔬菜、 水果要仔细清洗,良好的卫生习惯水果要仔细清洗,良好的卫生习惯 可以大大减少致病菌的感染几率,可以大大减少致病菌的感染几率, 防止防止“病从口入病从口入”。 三、预防措施三、预防措施 2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 食品采购要通过正规渠道,不食品采购要通过正规渠道,不 能采用过期和能采用过期和“三无三无”产品。也不产品。也不 要在没有卫生许可的小摊贩处购买要在没有卫生许可的小摊贩处购买 食物。食物。 三、预防措施三、预防措施 3 3、尽量不吃剩饭
16、菜、尽量不吃剩饭菜 剩饭菜、点心都是病菌良好的剩饭菜、点心都是病菌良好的 培养基,食用后容易致病。有些隔培养基,食用后容易致病。有些隔 夜菜特别是隔夜的绿叶蔬菜,非但夜菜特别是隔夜的绿叶蔬菜,非但 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 硝酸盐。硝酸盐。 三、预防措施三、预防措施 4 4、不吃发霉、变质食物、不吃发霉、变质食物 一些人经常把食物发霉的部分一些人经常把食物发霉的部分 去掉,剩下的继续吃。这是错误的,去掉,剩下的继续吃。这是错误的, 我们看到的我们看到的“发霉部分发霉部分”,其实是,其实是 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在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在 其附近,
17、已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其附近,已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 霉菌存在。霉菌存在。 三、预防措施三、预防措施 5 5、警惕误食有毒物质、警惕误食有毒物质 使用杀虫剂、消毒液等化学物使用杀虫剂、消毒液等化学物 质时要避免接触食物。装有有毒物质时要避免接触食物。装有有毒物 质的容器也需要妥善处理,防止用质的容器也需要妥善处理,防止用 来盛装食品导致中毒。来盛装食品导致中毒。 三、预防措施三、预防措施 6 6、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 不喝生水,在野外不喝江水、不喝生水,在野外不喝江水、 湖水,不喝没有标识的瓶装水。湖水,不喝没有标识的瓶装水。 7 7、加强锻炼,提升免疫力、加强锻炼,提升
18、免疫力 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可以抵抗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可以抵抗 致病菌的侵袭。致病菌的侵袭。 1 1 热射病 2 2 猝猝 死死 3 3 常见食物中毒常见食物中毒 4 4 溺溺 水水 5 5 电击(雷击)伤电击(雷击)伤 一、定义一、定义 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 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 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 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 二
19、、溺水的常见原因二、溺水的常见原因 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意识,疏忽大意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意识,疏忽大意。 1 1、游泳技术不够熟练、游泳技术不够熟练 2 2、在不明水域游泳、在不明水域游泳 3 3、在身体不适时游泳、在身体不适时游泳 4 4、跳水、潜水、嬉戏打闹、跳水、潜水、嬉戏打闹 5 5、长时间疲劳游泳、长时间疲劳游泳 三、急救措施三、急救措施 1 1、水中营救、水中营救 救助溺水者时,有条件的可以使救助溺水者时,有条件的可以使 用长杆、救生圈。必须下水营救时,用长杆、救生圈。必须下水营救时, 则应从背接近溺水者,从背后把溺水则应从背接近溺水者,从背后把溺水 者牢牢抓住,抓住溺水者的下巴,使
20、者牢牢抓住,抓住溺水者的下巴,使 其仰面,并用力用肘夹住溺水者的肩其仰面,并用力用肘夹住溺水者的肩 膀,采取仰泳的方式将溺水者拖回岸。膀,采取仰泳的方式将溺水者拖回岸。 三、急救措施三、急救措施 2 2、快速畅通呼吸道、快速畅通呼吸道 立即清除溺水者的口、鼻中的杂草、污泥等异立即清除溺水者的口、鼻中的杂草、污泥等异 物,保持呼吸道畅通。随后及时倒出患者呼吸道及物,保持呼吸道畅通。随后及时倒出患者呼吸道及 胃中的水,主要倒水动作有:膝顶法、肩顶法、抱胃中的水,主要倒水动作有:膝顶法、肩顶法、抱 腹法。若有异物卡住呼吸道可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腹法。若有异物卡住呼吸道可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 法排出异物。
21、法排出异物。 三、急救措施三、急救措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 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 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然后将双臂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然后将双臂 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 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 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 的上腹部中央,形成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合围”之势。之势。 三、急救措施三、急救措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用力
22、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 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 腹部下陷,腹腔内容上移,迫使膈肌腹部下陷,腹腔内容上移,迫使膈肌 上升而挤压肺及支气管,从而将异物上升而挤压肺及支气管,从而将异物 从气管内冲出。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从气管内冲出。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 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 排出。排出。 三、急救措施三、急救措施 3 3、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溺水者要迅速进行心肺复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溺水者要迅速进行心肺复 苏。此时要注意,患者背部地面要坚硬,每次人工苏。此时要注意,患者背
23、部地面要坚硬,每次人工 呼吸的送气量要大。有条件的可以给予电除颤、吸呼吸的送气量要大。有条件的可以给予电除颤、吸 高浓度氧气等治疗。高浓度氧气等治疗。 四、预防措施四、预防措施 1 1、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支气管、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支气管 哮喘、中耳炎、习惯性头晕以及体哮喘、中耳炎、习惯性头晕以及体 质较弱者,不宜游泳,尤其是长时质较弱者,不宜游泳,尤其是长时 间、长距离游泳。因为过度疲劳会间、长距离游泳。因为过度疲劳会 诱发疾病,增加溺亡的危险。诱发疾病,增加溺亡的危险。 四、预防措施四、预防措施 2 2、不在野外的湖泊、江河或者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不在野外的湖泊、江河或者水库等危险
24、水域游泳。 尽量不要独自一人游泳。尽量不要独自一人游泳。 3 3、饥饿或饱食后不宜游泳,最好在餐后、饥饿或饱食后不宜游泳,最好在餐后1 1小时左右再小时左右再 下水运动。禁止酒后游泳。下水运动。禁止酒后游泳。 4 4、下水前要充分拉伸肌肉,做好准备活动。不要潜、下水前要充分拉伸肌肉,做好准备活动。不要潜 水、嬉戏打闹。水、嬉戏打闹。 四、预防措施四、预防措施 5 5、若发生溺水,应积极自救。水性不好者在积极呼救、若发生溺水,应积极自救。水性不好者在积极呼救 的同时,不要惊慌,尽量平躺于水面,将口鼻部露出水的同时,不要惊慌,尽量平躺于水面,将口鼻部露出水 面呼吸,呼气浅,吸气深。水性较好的如果在
25、水中抽筋,面呼吸,呼气浅,吸气深。水性较好的如果在水中抽筋, 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一侧的脚趾向背侧掰,待抽筋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一侧的脚趾向背侧掰,待抽筋 缓解后再缓慢向岸边移动。缓解后再缓慢向岸边移动。 1 1 热射病 2 2 猝猝 死死 3 3 常见食物中毒常见食物中毒 4 4 溺溺 水水 5 5 电击(雷击)伤电击(雷击)伤 一、定义一、定义 电击伤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或在高电压的作用,或在高电压的作用 下,下,电流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临床电流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临床 上除表现在电击部位的局部损伤,上除表现在电击部位
26、的局部损伤,亦亦可引起全身性损伤,可引起全身性损伤, 严重的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严重的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 一、定义一、定义 雷电是带有大量电荷的云层与云层间、云层与空气间雷电是带有大量电荷的云层与云层间、云层与空气间 或云层与地面间的电位差急剧增大,以致在极短的时间内或云层与地面间的电位差急剧增大,以致在极短的时间内 产生的巨大自然放电现象。人体遭受雷击引起的电击伤成产生的巨大自然放电现象。人体遭受雷击引起的电击伤成 为雷击伤为雷击伤。 一、定义一、定义 我国每年因雷电造成的伤亡达到我国每年因雷电造成的伤亡达到3000-40003000-4000人,我团人,我团 官兵外出巡线,长时间身处树林
27、、草地、旷野等野外环官兵外出巡线,长时间身处树林、草地、旷野等野外环 境,夏季雷雨天气频繁,官兵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境,夏季雷雨天气频繁,官兵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学习防电、防雷知识,十分必要学习防电、防雷知识,十分必要。 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 1 1、呼吸心跳骤停、呼吸心跳骤停 伤者触电后,往往会发生电性昏伤者触电后,往往会发生电性昏 迷,严重者会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发迷,严重者会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发 现伤者遭到电(雷)击后,首先呼叫现伤者遭到电(雷)击后,首先呼叫 120120,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在,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在5-65-6分分 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钟内进行有
28、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 率可以达到率可以达到40%40%以上。以上。 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 2 2、着火、着火 电压较高时,触电者往往全身起电压较高时,触电者往往全身起 火。伤者应立即躺下,切勿盲目奔逃,火。伤者应立即躺下,切勿盲目奔逃, 援救者在确认周围安全后,可以用水援救者在确认周围安全后,可以用水 或隔绝空气的办法扑灭火焰。之后尽或隔绝空气的办法扑灭火焰。之后尽 快联系快联系120120,送至医院救治。,送至医院救治。 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 2 2、着火、着火 电压较高时,触电者往往全身起电压较高时,触电者往往全身起 火。伤者应立即躺下,切勿盲目奔逃,火。伤者应立即躺下,切勿盲目奔逃, 援救者在确认周围安全后,可以用水援救者在确认周围安全后,可以用水 或隔绝空气的办法扑灭火焰。之后尽或隔绝空气的办法扑灭火焰。之后尽 快联系快联系120120,送至医院救治。,送至医院救治。 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 3 3、烧伤、烧伤 烧伤后要及时冷辽。就是将烧伤烧伤后要及时冷辽。就是将烧伤 部位放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浸泡于冷部位放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浸泡于冷 水中。以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痛水中。以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痛 感,降低继续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书销售返利合同范本
- 2025年武威货车上岗证理论模拟考试题库
- 临街门面房转让合同范本
- 全款分期购房合同范本
- 公路施工单价合同范本
- 出售铁皮房子合同范本
- 分销平移合同范本
- 债券托管合同范本
- 修建电动车车棚合同范本
- 物流园遮雨棚安装施工方案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宝石学基础全套课件
- 4.7 数学建模活动:生长规律的描述教学设计
- 手术风险及医疗意外险告知流程
-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重点与难点应对措施方案
-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 饮料与健康课件 (共16张PPT)
- 数量金融的概况和历史课件
- 护士职业素养课件
- 专业医院lovo常用文件产品介绍customer presentation
- 叉车日常使用状况点检记录表(日常检查记录)
- ME基础知识培训PPT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