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1)_第1页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1)_第2页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新理念、新教法在历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使用,探究性学习、主体教育、发展性评价等给原本沉闷、乏味的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教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空间很大,但很多看似平淡、毫不新颖的教学方法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比较法就是其中之一,历史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对它的掌握有利于实现新课改提出的水平培养目标。我感到,采用比较的方法,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联系起来,实行比较,不但有利于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起来,达到化繁为简,由厚变薄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尤其重要的是,能够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培养学

2、生的创新水平,提升思想素质的目的。科学地使用比较法实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历史现象,深刻地提示历史规律。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通过宏观比较,协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历史课程的学习始终离不开记忆,如果学生只对单个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至历史专题的死记硬背,往往会前读后忘,顾此失彼,事倍功半。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抱怨:“历史需要记忆的太多了,记不住”。其实,高中生所处的年龄段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记不住”并非因为记忆力差,而是因为忽视了对整个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的宏观把握,使用历史宏观比较法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站在历史的整体角度分析总结历史,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构

3、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我们将必修课中某些相关的单元内容实行重新组合,指导学生用表格等方式将中外历史置于相同的历史背景下比较。以近代历史为例: 世 界中 国 经济对 外屈 辱政治民主化进程经济 现代化17、 18 世 纪资本 主义 兴起资本原始积累:早期殖民扩张闭关锁国落后 19 世 纪 中 期工业 革命 完成扩大海外市场:对外扩张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农民:太平天国(均田、自由、平等) 地主: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洋务企业、民族 资本主义兴起19 世 纪 末 期第二次 工业 革命 完成向垄断过渡:瓜分世界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不平等条约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

4、变法(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活动(民主科学)民族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二、通过微观比较,协助学生准确掌握史实。历史是相似性使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混淆知识,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也正因为历史具有相似性,我们能够在教学中采用微观比较法,即“站在历史的特定角度,对各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概念或局部的、个体的历史问题实行具体的比较”,判断异同,从而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史实。比如在历史(1)第四单元中有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按照割地、赔款、开口岸、特权四大方面对其实行比较。这个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条约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条约内

5、容的分析,总结出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三、通过纵横比较,协助学生发掘历史规律。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背后往往隐含着很多历史规律,在教学中,通过纵横比较,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很多以前熟视无睹但又有价值的东西,协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特征、本质、规律和地位。中国近代上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实行的探索,农民阶级发起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兴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先后掀起了旨在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当无产阶级的代表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从此才焕然一新。通过对革命史实的比较,学生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无

6、产阶级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纵横两方面的比较,不但使同学们克服了在复习中存有着的孤立地、分散地去记忆历史事件或人物,以至于不胜其烦,难以掌握的弊病,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而且从一个新的视觉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境界。这种纵横比较方法的使用及其成效就远不是“炒现饭”式的再把教材重新讲一遍或按照“专题”简单地把知识归纳的自习方法所能比拟的。四、通过古今比较,协助学生克服难点。历史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因为学生的阅历、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对某些史实难以理解。而通过古今的比较,能够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史实,解决难点。比如在分析马关条约时

7、,有的学生便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允许列强开工厂是对我国的一种新的经济侵略方式?现在我国不是搞改革开放,而且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积极引进外资,鼓励兴办外资、合资企业吗?对此,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背景、目的、政策、结果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说明,从而让学生理解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列强开设工厂是为了更好地掠夺我们的原料、劳动力,抢占我们的市场,因而是一种经济侵略行为,与我国对外开放的现行国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五、通过辩证比较,协助学生提升分析水平。历史学习除要求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更重要的是对历史思维水平的培养”,而“用科学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8、水平”。历史辩证比较正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比如在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则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所以能够总结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结论。再比如通过比较三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后果,能够得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结论。总来说之,学生能够使用这些规律来对历史现象实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所以,使用历史辩证比较,能够协助学生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历史比较法作为一种教学法,并非万能,既要灵活使用,又不能滥用。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可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六、使用比较法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比较对象应具有可比性。可比性指被比较的历史对象之间存有着某种关系或联系,它是比较的前提条件。如果把没有可比性的历史现象硬凑在一起比较,就违背了逻辑,必然得出荒谬的结论。 2.要以科学的历史观为指导。严格地讲,比较本身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比较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历史观是否准确。 3.把握比较教学的特性。比较教学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培养思维水平并实行思想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