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长: 张瑞芳(财经分院院长/教授) 苟 琦(成都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高级客户经理)项目组学院成员: 1 概述本项目以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背景,探索建立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运行机制;优化“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金融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主导型的新型课程体系;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多学期、分段式的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金融教学团队;增强专业服务、支撑成都金融发展的能力,为成都市金融支柱产业发展输送大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金融服务专门人才,建设国内一流的金融与证券品牌专业。自2012年内增加投入建设资金

2、4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40万元,本学院投入60万元。2 专业建设背景与现状分析2.1 产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2.1.1 产业背景统筹城乡成都市系国家2007年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两个试点城市之一。是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是城乡统筹配套试点改革的9个要点内容之一。在城乡统筹配套改革的大背景下,全面加快成都金融产业的发展,建设“中国西部金融中心”是金融专业改革与发展的产业背景。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早在1993年国务院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纲要中

3、,成都即被确认为中国“西南金融中心”;2007年,四川省政府明确提出了构建中国“西部金融中心”的设想;2009年,成都市出台了关进一步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2010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制定颁布了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提出到2012年构建“三个中心”:一是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二是构建西部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重点打造西部地区票据市场中心、银团贷款中心、产权交易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中介服务中心和居民理财中心;三是构建西部金融服务中心,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各类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数据灾备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到2015年初步建成中

4、国西部金融中心。2.1.2 人才需求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金融业已经成为成都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截至2009年底,成都市金融机构达143家。其中银行机构44家;证券公司41家,期货经营机构9家,保险公司49家。国内12家金融机构在蓉设立了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后台服务总部,金融从业人员达到12万余人 数据提供:成都市金融办。依据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到2012年,成都金融机构总数将达200家以上。其中新培育金融机构50家以上,金融后台服务中心45家,新增村镇银行9家,小额贷款公司20家以上,金融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数据表明,到2012年,成都金融专业人才需求

5、缺口达8万人左右,随着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和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金融产业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更加突出,金融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会更大。据成都市金融办测算,未来三年成都市金融企业基层岗位人才年需求量在15000人以上。目前,四川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有10所开设了金融类专业,年招生总量不超过3000人,面向金融企业一线的技能型的金融服务人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显示了高职金融类专业广阔的市场前景。2.2 专业建设优势2.2.1 开办历史较长,具有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1984年,由成都市人民银行牵头,我院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成都城市信用合作社(现在的成都银行)等5家企业签订了金融专业(金融事

6、务)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协议,银行向学校提供45台计算机设备,累计投资150万元(1987年至1994年,学校每提供1名毕业生,银行付给学校500元培养费)。26年来,5000余名毕业生遍布成都市的各大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成长为业务骨干,部分毕业生走上了领导岗位,专业建设积淀了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2.2.2 学院地处成都国际金融城,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依据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设在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以西、益州大道以东地区。未来2-3年,各大金融企业的总部决策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包括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银行

7、卡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要在这里安营扎寨。我院正好坐落在金融总部商务区内,国际金融城边,近水楼台,优势得天独厚。图4-1 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区位示意图2.2.3 建有四川省高职金融类专业首个省级教学团队金融与证券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行业企业兼职教师9人;教授2人,副高职称教师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2人,专业带头人2人,专业骨干教师6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较好,专业改革与建设成绩显著,2009年8月,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团队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首个金融类省级教学团队。2.2.4 教改科研成绩突出,开发建设了5门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以来,本专业教学团队完成教育科研课题21项,其中国家级研究

8、课题2项,省级课题13项;累计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40余篇发表在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开发建设省级精品课程5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主编、副主编、参编银行会计等教材10余部,其中经济学基础等3部教材获得四川省首届高职高专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等奖项。2.2.5 “滚动式工学结合”教学已经形成常态模式2005年以来,本专业将一个学年分成6个学段,相应地,把学生(大二年级)分成6组群,进入金融企业的大堂经理、综合柜员、客户经理等真实的工作岗位顶岗实训,各组交替轮换,全年不断线。从最初企业的不接受到认可,再到后来的欢迎、满意、离不开,我们在企业顶岗实训方面实现了华丽的转身,目前,常年在企业做工学交替实训

9、的学生已经稳定在120人规模,也即有720名学生受益,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广泛好评,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2.2.6 校企合作建设了以“金融超市”为标志的实训基地金融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与成都市高新区金管办、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银行、中国银河证券等金融企业联合建设;以“现代金融超市”理念为指导,融合了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要素,模拟训练岗位基本含盖了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基地总建筑面积达1500方米,内设四个功能区(理实一体教学区,岗位模拟操作区,职业技术鉴定区,货币文化展示区),10个实训室,可满足金融大类各种教学项目的实训要求,同时可满足成都银行等合作企业在

10、职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需要。图4-2 金融与证券专业校内实训基地2.2.7 面向企业开展培训,共同开发岗位技能鉴定标准2005年以来,本专业发挥教师团队资源优势,先后为交通银行成都分行、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成都银行等金融企业提供金融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达40000以上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训鉴定服务情况见表2-1);2008-2009年与成都银行合作开发了成都银行柜面人员岗位操作技能鉴定标准,标志着校企合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09年与成都银行合作开发了综合柜员基础理论和技能考试培训系列教材。表4-1 金融与证券专业培训鉴定服务一览表年度培训人数培训内容培训单位2

11、0054500人次银行规范服务、柜面人员操作业务、职业礼仪培训等建行成都二支行,交行成都分行,成都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企业,200622500人次银行规范服务、证券、保险职业礼仪培训等成都市商业银行,川财证券经纪有限公司,中信银行成都分行等单位20075000人次银行规范服务、柜面人员操作业务、职业礼仪培训成都市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都江堰支行等单位20083000人次银行规范服务、柜面人员操作业务、职业礼仪培训成都银行、四川省信用联社等单位3600人次成都市中职金融师资培训成都市教育局所属中等职业学校20095000人次银行规范服务、柜面人员操作业务、职业礼仪培训成都银行、

12、浙江民泰银行、中信银行等单位2.3 专业建设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3.1 校企合作共建运行机制建设问题尽管我院金融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制约其发展的基础性因素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运行机制尚不成熟和完善,如何从实际出发,闯出一条适应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全面发展的新路,在金融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一座畅通的桥梁,建立一种稳定的运行机制,是金融专业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2.3.2 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问题近年来,我院金融专业创设了“滚动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取得一定成果,但金融企业中一些核心岗位业务,容不得学生进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建设一个稳定成型、功能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13、,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2.3.3 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主导型课程体系建设问题深入开展金融职业和岗位研究,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对“金融与证券”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专业课程资源库开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2.3.4 金融“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问题金融企业政策性强,对从业人员管理严格,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收入高,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的管道不畅,热情不高。如何扫除障碍,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3 建设思路与目标3.1 建设思路以教育部 财政部教高200614号文、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教

14、育部、财政部教高20108号文的有关精神作为专业建设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思想。在“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框架之下,贯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办学方针,探索建立“金融与证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以服务为宗旨,主动服务成都金融产业,力求将本专业建设纳入成都金融产业发展规划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对接产业链,围着行业转,合作企业办,瞄准职业干,实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专业的“五业联动”。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核心,构建“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主导型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外政策、人力、资金、技术、环境等资源共享平台,提升金融服务专业人才培

15、养质量。3.2 建设目标密切跟踪成都金融产业发展动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金融服务人才的需要,集中精力加强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内涵建设,在探索与实践中创建全国一流的金融与证券专业。适应学院办学体制改革要求,脚踏实地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战略,探索建立有特色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运行机制。在“滚动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框架下,遵循“共同设计、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共同评价”原则,按照“双证”制度要求,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解构和重组,构建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

16、力形成的新型课程体系。按照“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原则,开发、建设并形成金融与证券专业“理实一体”的系统化的6门核心专业课程。在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改“任务派遣制”为“项目管理制”,以项目建设管理为抓手,突显管理机制的“导向功能、竞争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打造有影响力的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与国际著名金融机构渣打银行、四川联行、金控集团等企业共同建设“产学紧密结合型”的校内实训基地,精心设计、开发校内“模拟金融超市”,将其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的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动将“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融入成都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体系之中,实现学历教育、技术服务和继续教育

17、的协调发展,构建金融服务人才终生教育基础平台,提升本专业的辐射力和社会服务功能。4 建设内容与实施4.1 建立并运行互利共赢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从专业建设的层面上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的重点是按照“双向对等、互利共赢”原则,谋划催生合作项目,组建机构,订立规则,实务推进。4.1.1 “融入园区、共建共享”机制未来3-5年成都要建设“3大金融区域”(位于锦江区的金融产业集聚区、位于高新区的金融总部商务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集聚区)、7大金融项目、27个具体项目。为了适应金融业发展的新形势,要设立分院院长牵头、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事务的管理与推进,健全制度,整合资源,协调

18、产学研活动,将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与园区的经营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双方共同发展。4.1.2 “需求导向,项目合作”机制设立省金融学会牵头、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门人员组成的“项目部”,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运作和管理;健全项目管理的相关办法,以项目合作为抓手,推动和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未来三年,本专业要重点做好由本专业教师担任主研人员的成都市锦江区西部金融中心区域定位研究项目;成都银行总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力争将此中心建在我院金融实训中心);在市金融办指导下,与渣打银行合作建设“成都金融服务人才培训教育基地”,与四种联行、成都金控集团等企业合作举办成都金融产业服务学院,实现专业教育、培训教育和社会服

19、务的有机对接。4.1.3 “专家主导,定期会晤”机制对接成都三大金融区组建市金融办主任牵头、由行业和企业专家及专业教师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密切跟踪成都市新兴金融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的发展动态,适时调整优化金融专业群结构,为专业建设指明方向并对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形成专家定期会晤机制。体制和机制的背后是“利益链”,关键是找到利益切入点,拓宽利益关联面,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使得双方成为“利益攸关方”。4.2 创建有自身特色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

20、“区院融合、三维实践”总体模式框架下,遵循“共同设计、共同制订、共同实施、共同评价”和“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原则加快跟进“成都三大金融区”建设步伐,构建有金融与证券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4.2.1 适应成都金融发展新要求,确立专业开发建设机制主动适应成都打造3个中心(金融中心: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西部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西部金融服务中心);构建3大金融区域;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培育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机构的金融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抢抓机遇,围绕金融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是金融专业人才市场导向培养模式最为重要的任务。基本思

21、路是组建“金融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在其指导下适时提出金融专业改革建设方案,在金融与证券大专业下设立针对性强的分支专业方向:银行方向、证券方向、保险方向、金融后台方向、农村金融方向、信托经营方向、融资租赁方向等,服务和支撑金融产业的发展。4.2.2 期货式招生、集装箱就业,提升“订单培养”水平“订单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产学结合的重要体现。未来三年,我院要主动配合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建设,以金融服务中心(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人才需求为重点,扩大期货式招生比例,同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举办订单班,既从大一学年组建、也从大二、大三学年组建,

22、力争使订单培养人数达到本专业当年毕业人数的50%。4.2.3 构建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现行的“滚动式工学结合”模式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美中不足。就像一部“独轮车“一样,缺乏稳定性和完整性。“双轮驱动”的基本思路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全和完善,由独轮变双轮,规划、设计具有基础性的校内模拟企业岗位系统金融超市,从而建立新的运行体系。“双轮驱动”是校企统筹、内外结合、虚实对接、合作育人的运行模式。“双轮驱动”中:一个轮子是以真实的“金融企业岗位”为依托的“顶岗实训滚动交替”;另一个轮子是以校内模拟金融超市为基础的“校内模拟学训交替”,包括“职业感知单项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两个轮子

23、,一内一外,一校一企,一虚一实。“双轮驱动”是一个完整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校企共同设计,共同谋划,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并进行有效沟通。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见图4-1。图4-3 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图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推进:要设立由分院领导牵头、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参加的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组织开展专门的研究活动;同时,要按照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协调好“规范与创新”“刚性与柔性”、“原则与灵活”的关系,尝试打破常规以我为主,以我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运行方案,适应和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教学,健全 “

24、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考核要求等,采用更具弹性的、更加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自觉地由“主动”变“被动”;由“自动”变“互动”,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标。4.3 构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4.3.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金融与证券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金融服务意识,掌握客户管理、金融营销、综合柜业务、个人理财、证券投资等专业基础知识,面向金融企业的大堂经理、网点储蓄、综合柜、信贷、出纳、客户经理、证券经纪等金融企业岗位就业,能够熟练进行

25、银行综合柜业务操作,客户开发管理,金融营销和个人理财规划等业务处理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高素质金融服务人才。4.3.2 课程体系构建理念坚持开放性原则,广泛、充分地听取行业和金融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坚持行动导向原则,力求教、学、做一体化;贯彻国家标准原则,以国家金融职业资格相关标准作为参照依据;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新,实现由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的转化。4.3.3 课程体系基本框架按照理实一体、行动导向、工学交替、双证并行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解构、重构课程体系,力求有破有立,有分有合,创新再造,形成三个大的板块:基础素质能力板块、专业素质能力板块和拓展素质能力板块。拟建课程体系见图3-

26、4。图4-4 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 4.3.4 嵌入4ps职业素质培养体系4ps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包括:职业道德规范体系(professional ethics system);职业礼仪养成体系(professional etiquette system);职业精神培育体系(professional spirits system);职业技能训练体系(professional skills system )。每个体系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力求将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义务劳动、社会服务、技能水平、创业实践等内容融入其中。制定细致的量化办法予以考核并给予若干学分。通过4ps系统,引导、培养、提

27、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品质。4.3.5 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学分体系课程体系建设要主动对接各岗位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将专业相关证书按不同标准分类。如按主考部门将证书分为国家统考证书、省考证书、行业证书、校考证书;按取证要求分为必考必过证书,鼓励报考证书等。要将本专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必考必过证书纳入学分系统,确保双证率达到100%。4.3.6 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借鉴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职业教育经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创建三个系统:一是网络课程系统,二是网络及电教系统,三是学生选课系统。通过三个系统的组建和实施,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务求

28、取得实际效果。4.3.7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度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设进度见表4-2。表4-2 课程体系改革建设进度安排序号建设内容完成时间预期成果1人才需求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2011年形成2010年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2课程体系重构论证2011年2012年初步构建课程体系,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课程体系论证3课程体系试点2011年2012年在2010、2011届学生中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后的教学试点,形成试点总结报告4课程体系完善推广2013年根据试点总结报告,结合企业调查信息,召开专业建设论证会修订完善课程体系,在本专业全体学生中推广,总结推广效果形

29、成报告4.3.8 优质核心专业课程开发建设遵循“四共同(共同设计、共同制订、共同实施、共同评价)原则,与企业合作调研建立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中心设计实习实训教学系统;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 3年内建设期内完成按照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经过重组序化后主要专业课程标准的完善与优化;开发建设6门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平台的优质核心专业课程;配套完成2-3门课程特色教材的编写出版任务。4.4 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金融专业教学团队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造一支具有国家水准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2-3名,培养骨干教师5-8名

30、,使专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人数达到90%以上;从金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中选聘40人组成兼职教师“人才池”,三年内使企业专业人员担任的专业课教学学时最终达到50%。4.4.1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充分发挥利用本专业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巩固与中国建设银行、成都银行、华西证券等现有合作企业伙伴的关系,同时加强与成都三大金融区的交流密度,以主动服务取得信赖,以优质服务赢得合作,以有效服务换得机制,取得企业在专业技术和师资方面的支持。通过协议,改变目前主要靠个人关系、靠人情、亲情维系的合作关系,实现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组织对接”, 吸引企业自觉自愿地与学院合作,形成“单位

31、对单位”、“公对公”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长效机制。制定与学院“双进工程”(学校教师下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相匹配的管理办法和制度,确保3年之内每位专业教师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从事挂职、任职服务与实践锻炼;同时聘请企业专业进学校。改“任务派遣制”为“项目管理制”,完善内部综合考核奖励制度,突显机制的“导向功能、竞争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彻底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形成“想做事有机会,能做事有条件,做成事给待遇”的局面。制定分院专业教师聘用、管理制度和教师测评体系,专任教师个性化职业规划,建立健全专任教师培养制度和考核评

32、价标准;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认定及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兼职教师培训、考核方法及管理制度。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建设与职业规划工作内容及进程见表4-2。表4-3 师资队伍机制建设与职业规划工作内容及进程序号工作内容完成时间预期成果1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制度2011年针对金融与证券专业特点,制定适合本专业特点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认定及考核标准,专、兼职教师任职标准及管理制度,教师培养制度2修订个性化的教师职业规划、对本专业50%的专职教师进行测评2011年根据专业建设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个人兴趣制定教师个人职业规划,通过测评,形成本专业教师年度测评报告3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制定与试点2012

33、年根据测评结果,制定本专业教师下一年度培养计划4修改完善测评体系,对本专业所有专兼职教师进行测评,并形成长效机制2013年按照培养计划,对比测评结果,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并取得成效,保证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建设指标顺利实现4.4.2 专业带头人培养重点培养3名专业带头人,给机会、给平台,给环境、给条件、给待遇,促使他们尽快“成名成家”。专业带头人建设工作内容及进程见表4-3。表4-4 专业带头人建设工作内容及进程序号工作内容完成时间预期成果1选拔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2011年-2012年安排其到企业锻炼,参加学术交流,牵头协调校企合作,出国系统培训,主持教学改革研究与横向合作的科研项目,将其培

34、养成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高职教育理论水平、较高学术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的专业带头人从合作企业中选定并聘用专业带头人1名2010年-2012年从合作企业中选定并聘用具有高级职称、技术水平高、能准确把握专业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级人才1人作为专业带头人2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专业建设工作2010年-2013年按照重点专业建设目标,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使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接轨,提高整体水平3组织协调校企合作2010年2013年负责协调校企合作,制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联系4家企业,落实2个校外实训基地4承担科技项目与科技服务2010年2013年申报省级科研项目1项,立项并实施

35、研究;承担横向科技服务项目1项,并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5主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2010年2013年主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1项,教改项目在重点专业中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6骨干教师培养指导2010年2013年指导本专业2名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按照骨干教师培养的工作项目顺利推进各项工作4.4.3 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做好金融与证券专业“双师素质”培养培训规划(见表4-4),选拔5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重点培养,优先安排到生产单位挂职锻炼,参加行业研讨会或学术交流,牵头主持课程建设,出国培训进修等。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内容及进程见表4-5。表4-5 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师培训规划项 目2011年2

36、012年2013年国内进修、培训(人次)6810出国培训1-21-21-2企业锻炼(人次)(每期半年)333学术交流、学术会议(人次)8910表4-6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内容及进程序号工作内容完成时间预期成果1确定骨干教师,并制定骨干教师培养方案2010年选定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制定出培养的实施方案2骨干教师企业锻炼2010-2012年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骨干教师生产实践、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能力3骨干教师进修培训2010-2013年安排教师进修培训,通过进修培训拓宽视野,提升理念,学习、推广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达到培训目标4骨干教师参加科研及学术活动2010-2013年参加行业研

37、讨会或学术交流30人次,骨干教师均参与科研项目1项/人,发表论文1篇/人.年,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研讨能力5骨干教师主持课程建设2010-2013年骨干教师牵头主持或参与课程建设,完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完成校本特色教材编写,达到相关建设指标,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能力4.5 根据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开发实训项目强化实训室功能4.5.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金融与证券专业校内摸拟“金融超市”,为实现职业认知与岗位体验对接、岗位体验与岗位模拟实训对接、岗位模拟实训与校外生产性实训对接、校外生产性实训与就业对接奠定扎实的基础。健全金融实训基地管理,完善岗位责任制,实训基地指导

38、教师考核制度,实训指导教师培训制度,实训基地资产管理制度,实训基地设备维护制度,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制度,实训基地卫生管理制度等,确保实训教学及服务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深化与成都银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的银行员工技能培训、鉴定合作,力争把成都银行员工培训中心引入我院,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形成集金融专业教学、银行员工培训和银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身的区域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利用学院区位优势,吸引金融机构直接进入校园,如金融后台中心分部等,开辟金融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现有校内模拟金融超市的基础上,启动实训基地项目系统开发工程,制定项目开发规划,强化实训室“金融超市”功能。有计划地更新校内实训基地计算机等软

39、硬件设备、设施,使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4.5.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基础上,逐步拓展拓宽校外实训基地,满足150名学生同时顶岗实习的需要,并为教师实践锻炼创造有利条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内容见表-3.7。表4-7 校外实训基地(新建)规划一览表序号企业类型单位进度功 能1证券公司类企业华泰证券等2011年1、 入职教育2、 顶岗实训3、 顶岗实习4、 创业实践5、 订单培养6、 挂职锻炼2黄金交易类企业四川鑫洋集团2011年3农村金融类企业县域农村银行2012年4外资金融类企业渣打银行2012年5金融消费类公司等锦程金融消费公司2013年6成都市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行后台服务中

40、心2013年4.6 发挥专业资源优势,强化社会服务功能4.6.1 强力推进面向金融企业的培训服务工作走职业教育综合发展之路,自觉将本专业发展纳入地方政府金融服务人才终生教育体系,构建金融服务人才终生教育的基础平台,提高本专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每年完成企业技能培训鉴定不下5000人次。通过社会服务,密切和加深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4.6.2 提升面向金融企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近年来,随着专业建设的不断推进,本专业主动承接了部分面向金融企业的技术服务项目,并且取得成果。建设期内,我们要继续加大技术服务力度,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成都银行职工(各条线)业务考核

41、系统开发” 项目;第二,“金融企业职业礼仪培训开发” 项目;第三,在2008-2009年与成都银行合作开发的银行柜面人员岗位技能操作鉴定标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省市劳动部门、金融机构和行业组织的联系,努力打造四川区域性银行员工技能培训鉴定标准。通过技术服务,力争使每年的技术服务收益达到50万元以上。4.6.3 对口指导支持一批设有同类专业的高职院校示范院校的价值是示范、是带动。建设期内,我们要把本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全部无条件地提供给开设金融大类专业的相关高职院校,指导和帮助5-7所兄弟院校办好金融专业,携手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贡献力量。4.7 拓宽视野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

42、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并顺势而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交流,是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澳大利亚中央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central tafe)合作举办面向成都外资金融企业的银行服务定向培养班1个,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面向金融企业一线、以综合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见长的现代金融服务人才,为成都的金融国际化提供人才支持,计划招生50-60人。与台湾环球科技大学合作办学,互派出留学生,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未来3年使交换留学生规模达10人以上。5 金融专业群建设金融与证券专业群包括投资与理财、经济信息管理、商务英语(金融方向)等专业。近年来,在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带动下,专业群规模不断扩大,

43、现在校生1875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7.02%。5.1 建设目标根据成都金融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设金融保险等专业,以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2 师资培养通过引进和培养(考察、进修、培训、企业挂职)等措施,使每个专业有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教学能力突出,在业内有一定影响的1-2专业带头人及5-8名骨干教师,让本专业带头人成为全省高职教育的领军人物。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内容与进度安排见下表。表4-8 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内容、进度安排序号建设内容进度安排预期成

44、果1培养骨干教师2010年2013年提高骨干教师学习力、教学力、研究力2专业带头人2010年2013年使专业带头人有较强的专业和行业影响力3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企业锻炼2010年2013年整体提升专业群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水平5.3 课程体系建设在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专业群中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并进行课程标准、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5.4 实训基地建设在完善金融与证券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兼顾投资与理财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打造“金融超市”,实现资源共享、特色发展的目标。6 预期建设成果6.1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2012年5月与四川联行

45、等企业合作举办的挂牌运营。2012年7月与渣打银行合作举办的挂牌并投入运营。2013年,“成都金融产业服务学院”、“成都服务人才培训教育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体系化,业务开展规范化,培训学员2000人次以上,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充分对接。金融与证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校企师资交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6.2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2012年,立项课题:金融与证券专业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式”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2013年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结题,发表论文1-2篇,形成系统的成果资料。有创新意义和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6.3 课程体系构建优化2012年,以职业能力

46、和职业素质为主导的新型课程体系构建路线图确定并进入实施程序2013年 “一年基础,二年分流、三年拓展”的“金融超市” 式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优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台。6.4 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2012年,建立于新型课程体系上的基础上的金融与证券专业资源库网络平台初步建成,2013年,本专业70%以上的教学资源上网,初步形成本专业网络资源体系。2013年,专业资源库不断完善优化,按照“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理念改造、开发和建设6门专业核心精品课程,基本建成有特色、有市场、有影响的适应会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的专业课程教材体系。6.5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2012-2013年,在省级教学团

47、队的基础上,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总体要求,组成以“专兼结合”为标志的具有较强“学习力、教学力、实践力、研究力和影响力”的较高水准的专业教师队伍,争创国家级教学团队。6.6 教学实训基地建设2012-2013年,在现有实训基地基础上,根据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网中网公司合作开发具专业实训项目,重点完善校内“金融超市”的教学功能,建成国内一流的金融职业技能鉴定与岗位培训基地。6.7 管理及综合素质教育2012年,在专业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形成本专业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册。2013年,4ps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取得重要成果,发表相关论文,完成省级科研课题结项。7 经费

48、使用与主要监测点7.1 资金保障本项目建设经费总投入400万元,根据专业建设进度及质量要求,分阶段进行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估。经费预算见表4-9。7.2 进度和主要监测点进度和主要监测点见表4-10。3. 建设经费预算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合 计(万元)中央财政(万元)地方配套(万元)总计(万元)300200100教学条件改善多媒体设备更新15.015.0计算机设备更新60.030.030.0金融实训室打印设备7.07.0实训基地建设金融文化实训室升级改造15.08.07.0成都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建设5.05.0会计信息化考试平台建设8.08.0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双进”工程10.010.0专业

49、带头人引进及培养10.010.0金融专业骨干教师培养8.08.0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经费4.04.0职教理论与实践教师培训6.6.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标准调研论证5.05.0专业标准建设4.04.0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建设(10门课)100.088.012.0专业课程教材开发(8门课)12.06.06.0引进渣打银行金融培训包10.010.0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开发3.03.0教学质量管理建设工学结合实训费用10.010.0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5.05.0专业项目课题研究经费3.03.07.2进度和主要监测点表4-10 进度及主要监测表建设内容2012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

50、3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1、成都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预期目标:2012年上半年投入运营;验收要点:1、 建设协议;2、 培训项目资料。预期目标:2013年步入常态运行,产生良好效益;验收要点:1、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方案资料3、培训成果资料。2、金融产业学院筹建预期目标:2011年下半年签订协议;2012年上半年投入运营。验收要点:1、建设协议;2、合作方案预期目标:2013年步入常态运行,校企合作办学、合作就业产生良好效益;验收要点:1、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方案资料2、办学成果资料汇编。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预期目标: 实施设备管理人员培训、

51、技能考核标准编修工作,完善实训室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1、实训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相关资料;2、技能考核标准;3、实训室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情况报告。预期目标: 按照建设方案要求,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验收要点:1、实训基地管理手册;2、实训基础实训指导书;3、技能考核标准;4、金融实训中心成果展册。2“金融超市”建设设备更新预期目标:更新100台计算机设备、增加货币文化展示室相关设备,增添银行后台管理应用软件。验收要点:1、购买计算机100台;2、购买国际结算、银行信贷教学软件1套。3、购买磁性分析仪(单机型)5台、专业放大镜10个、油墨检测仪5台、磁性检测仪5台。4、人民币鉴别、外币鉴

52、别、金银币鉴别、反假货币培训等资料。预期目标:设备完好,利用率高,功能齐全,示范作用明显。验收要点:1、实训室硬件教学软件完善;2、设备先进,运转情况良好。3校内共享型实训基地功能开发利用预期目标:吸引更多企业加盟,合作建设使用校内实训基地,形成区域性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验收要点:1、银行员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资料;2、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资料。3、面向社会及同类院校开放使用相关资料。预期目标:成都技能型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形成区域性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验收要点:1、银行员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资料;2、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资料。3、面向社会及同类院校开放使用相关资料。4、各种金融

53、机构培训资料汇编。4“金融超市”实训项目建设预期目标:实施“金融超市”实训项目开发工作,本专业校内实训项目在“金融超市”良性运行。验收要点: 1、按计划完成的实训项目标准;2、各实训项目实施过程资料汇编。预期目标:完成“金融超市”实训项目开发工作,本专业校内实训项目在“金融超市”良性运行。验收要点:1、适应新要求的实训项目开发规划;2、各实训项目实施过程资料汇编;3、实训室建设科研成果汇编。5校外训基地建设预期目标:签订3个校外实习实训期地,保证全部学生顶岗实习。验收要点:1、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协议;2、顶岗实习实训过程管理资料汇编;3、订单培养资料;4、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过程及成

54、果资料。预期目标:保持校外实习实训期地正常运行,保证全部学生顶岗实习。验收要点:1、顶岗实习实训过程管理资料汇编;2、订单培养资料;3、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过程及成果资料;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果资料。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建设预期目标:建立专任教师培养制度和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兼职教师培训、考核及管理制度。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培养制度;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制度;3、兼职教考核及管理制度。预期目标: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和考核评价方案,建立教师培训、考核及管理制度。验收要点:1、队伍建设机制成效资料;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制度;3、兼职教考核及管理制度。2专业带头人引进、培养聘用预期目标:通过专业带头人的聘请和培养,使专业建设与行业同步发展,保障专业建设的先进性。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认定文件;2、专业带头人主持完成的专业建设相关资料;3、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果资料;4、2门及以上本专业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5、主持1-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预期目标:完成专业带头人三年期建设任务,实现培养目标要求。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培养过程资料;2、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