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复习大整合_第1页
气象学复习大整合_第2页
气象学复习大整合_第3页
气象学复习大整合_第4页
气象学复习大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 引论对1. 气候与天气的不同有哪些?2. 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 名词解释:气温直减率、饱和水汽压、相湿度、露点、饱和差。4. 如何用饱和差、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5. 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1. 天气:一个地方某一瞬间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间发生的天气状态,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2. 依据:根据大气温度和水汽的牵制分布,大气的扰动程度和电离现象等不同性质,把大气分为五层. 平流层:1.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2. 气流比较稳定;3. 空气中水汽含

2、量很少,天空晴朗,很少有云出现。对流层:1.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 2. 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3. 温度湿度水平分布不均匀。 3气温直减率:在垂直方向每变化100m气温 的变化值。饱和水气汽压: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达到最大含水量时的水汽压力称为饱和水汽压。饱和差: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称为饱和差。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在一定的气压条件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简称露点。 4、饱和差:公式: d=E-e d 表示实际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在研究水面蒸 发时常用到。 当空气

3、饱和时,d=0;当未饱和时,d0;当过饱 和时,dtd时,空气未饱和 ; ttd时,过饱和; t=td时,饱和 相对湿度:用百分数表示,即:f=e/E*100 f 的大小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当空气饱和时:f=100% 未饱和时: f 100% 第二章 和 第三章1. 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大气透明度(P)、太阳高度、太阳直接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之窗。2. 为什么地面和大气的辐射是长波辐射?为什么说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能量的来源?3. 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4. 地面净辐射的概念,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意义。5. 什么叫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和

4、公式。有哪些影响因子?6. 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和解释各项的意义。7. 逆温的定义。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8. 什么叫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9. 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的定义。如何计算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积温在林业生产中有何意义?1、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 垂直于太阳光线 的面上 所接受到的 太 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 大气透明度: 大气透明度的特征用大气透明系数(P)表示。大气透明系数:指当太阳在天顶时,即m=1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和大气上界太阳常数S0之比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

5、度角的简称,是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间的夹角,以h表示。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的面上的辐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的方式投射到水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Sb。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四面八方,其中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之窗:812um处大气对长波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因此称此波段为“大气窗口”。这一波段内的辐射,正好位于地面辐射能力最强处,所以地面辐射有20%的能量透过这一窗口射向宇宙空间。2. 发热辐射95%以上能量集中在3120um的范围内,属红外远红外辐射,地面平均温度约为300K(10m),对流层的大气平均温度约250K( 15

6、m),它们辐射峰值在1015um范围内,所以属长波辐射。太阳虽是地球上的主要能源,但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而地面却能大量吸收,并转化给大气,所以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3. 太阳直接辐射 太阳散射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的方式投射到水平面上的辐射通量密度。与h.p.m相关散射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其中散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与h.p相关。4. 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获得的能量与地面有效辐射失去的能量之差。(B)5.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L0)与地面吸收的大气辐射(Ea)之差。Ln = L0 La 6.土壤热量方程 B为净辐射,P为感热通量,LE

7、为潜热通量,E为蒸发或凝结量,L为蒸发或凝结耗热量,约等于2.5106J/kg,Qs为土壤热通量。7.逆温:在一定条件下,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 而升高,气温直减率为负值,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 辐射逆温形成条件: 天气:晴朗而有微风的夜晚,无云或云层很薄很高。 地形:在山谷或凹地、干燥地区有利于辐射逆温的 形成。 8.土壤日较差:指一日中同一地方土壤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气温日较差:指一日中同一地方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影响土壤日较差大小的因子: 1)纬度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土壤日较差也越大;纬度越高,土壤日较差也越小。 2)土壤的热性质 导热率大或容积热容量大的土壤其温度较差小。

8、3)土壤颜色、地形、斜坡的方位 4)天气 5) 季节 6) 地面热收支状况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子: 纬度 季节 地表面性质 天气状况10. (积温:植物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所 需的累积温度总和称为积温。) (活动温度:指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活动积温:指作物或林木某一生长发育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活动温度的总和。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有效积温:指作物或林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积温的应用:在林业气候分析与区划中,积温被用作林业区划主要的热量指标。 不同树种、或同一树种的不同生长发育期,要求不同的积温。 积温可以

9、作为树木物候期、发育期和病虫害发生期等重要依据。 积温可以为植物引种和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避免引种和推广的盲目性。第四章 大气中的水分1. 名词解释: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变率、蒸散2. 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道尔顿定律。蒸散的概念是什么?3. 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4. 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有哪些?5. 辐射雾、平流雾形成条件有哪些?6. 根据上升运动的特点,云可分为哪几类型?7. 形成降水的原因和种类有哪四种?名词解释: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变率、蒸散1. 降水量:自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水或融化后的固态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聚集在水平面上的水层

10、深度.降水强度: 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单位为mm/分,mm/小时降水的绝对变率:某一时期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R) (表示降水量的变动程度)降水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的比值。蒸散: 植物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总和称为蒸散。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道尔顿定律。蒸散的概念是什么2.影响蒸发的因素水源 热源 风速与湍流扩散 气压 饱和差(d)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3.土壤蒸发第一阶段主要受气象因子影响,蒸发速率和水面蒸发接近第二阶段 受水分从土壤下层向上转移速度的影响第三阶段 受水汽从下层土壤向表层扩散速度的影响4.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

11、有哪些4. 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一.有凝结核或凝华核的存在二.大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辐射冷却 绝热冷却 平流冷却 混合冷却5.辐射雾、平流雾形成条件有哪些?辐射雾形成条件: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 天气晴朗少云;风力微弱(13m/s); 大气层结稳定。 平流雾形成条件: 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s); 层结较稳定。6. 根据上升运动的特点,云可分为哪几类型(1)热力对流 (积状云) 指地表受热不均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引起的对流上升运动。 (2)动力抬升 (层状云) 指暖湿气流受锋面、辐合气流的作用所引起的大范围上升运动。(3)

12、大气波动 (波状云) 指大气流经不平的地面或在逆温层以下所产生的波状运动。(4)地形抬升 (积状云、波状云和层状云) 指大气运行中遇地形阻挡,被迫抬升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既有,通常 称之为地形云。7.形成降水的原因和种类有哪四种?地形抬升作用地形雨热对流作用对流雨 气旋活动气旋雨 台风活动台风雨第五章 大气的运动1. 低压、低压槽、高压、高压脊、鞍型气压场、大气活动中心。2. 在水平方向上,作用于空气的力都有哪些?每个力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起作用的?3. 简述地转偏向力的性质。4. 什么是地转风、梯度风?画图并说明北半球的地转风、梯度风是如何形成的?在南、北半球,它们与水平气压场之

13、间的关系(风压定律)是什么?5. 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的定义。画图说明海陆风、山谷风的形成过程。6.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分别是在哪些因子下形成的?7. 什么是行星风系?有哪些气压带和风带?在行星风系的控制下,各纬度的气候特征是什么?低压、低压槽、高压、高压脊、鞍型气压场、大气活动中心1、 低气压(简称低压,又称气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中心气压低,气压值由中心向外逐渐增高,空间等压面向下凹陷,形如盆地。 低压槽(简称槽)低压向外延伸出的狭长区域高气压(简称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中心气压高,向四周逐渐降低,空间等压面类似山丘,呈上凸状。高压脊(简称脊)由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区域。 鞍形气压场(简称

14、鞍)由两个高压与低压相对组 成的中间区域。大气活动中心:冬、夏季在平均气压图上出现的大型高、低压系统,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在水平方向上,作用于空气的力都有哪些?每个力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起作用的2、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单位质量空气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空间气压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气压梯度。)( 是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造成的.是一个向量,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地转偏向力:因地球绕自身轴转动而产生的非惯性力 (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或科里奥利力)(空气是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着,当运动的空气质点以其惯性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简述地转偏向力的

15、性质 3、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性质:(a.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向(即风向);c.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1.地转偏向力只是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垂直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右方,使物体向原来运动方向的右方偏转;在南半球,则相反。3.地转偏向力是一个视力和假想力,它垂直于空气运动方向,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不改变空气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4.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同风速和所在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它随纬度的减小而减小,到赤道上减为零;两极最大,等于2V。什么是地转风、梯度风?画图并说明北半球的地

16、转风、梯度风是如何形成的?在南、北半球,它们与水平气压场之间的关系(风压定律)是什么?4、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 梯度风: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画图并说明北半球的地转风、梯度风是如何形成的 在南、北半球,它们与水平气压场之间的关系(风压定律)是什么 地转风与气压场的关系,即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的定义。画图说明海陆风、山谷风的形成过程 5、海陆风:在沿海地区发生的昼夜间有风向转换现象的风 山谷

17、风:山风和谷风和称为山谷风。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夜间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 焚风:沿着山坡向下吹的炎热而干燥的风。画图说明海陆风、山谷风的形成过程 山谷风形成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分别是在哪些因子下形成的?6、单圈环流、三圈环流的影响因子: 单圈环流:假定地球表面结构均匀,也不自转. 太阳辐射-单一(热力)的环流圈 三圈环流:假定地球表面结构均匀,消除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影响.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什么是行星风系?有哪些气压带和风带?在行星风系的控制下,各纬度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7、行星风系:全球范围内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18、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风带: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 信风带 赤道无风带 在行星风系的控制下,各纬度的气候特征:赤道低压带是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复合带,气流上升,风力减弱,对流旺盛,云量较多,降水丰沛,.副极带高压带是极地东风和中纬度西风交绥的地区,两种不同性质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叫做极峰,大气层结稳定,晴朗少云,温度极低,形成冷空气的源地. 第六章 天气和灾害性天气1. 什么是气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怎样进行分类?由下垫面的性质可分为哪7类?试述影响我国的气团和天气特征,并阐明我国春、夏、秋、冬在不同气团影响下的主要天气特征。2. 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的定义和天气特点。 3. 画图并说明

19、锋面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点。4. 试比较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点。5. 画图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论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影响?6. 冰雹的定义,降雹的条件。霜冻的定义,影响辐射霜冻形成的因子。7. 干旱的类型和指标有哪些?预防干旱有哪些措施?8. 洪涝灾害和类型和指标有哪些?试述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御措施。什么是气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怎样进行分类?由下垫面的性质可分为哪7类?试述影响我国的气团和天气特征,并阐明我国春、夏、秋、冬在不同气团影响下的主要天气特征。气团:指占据广大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比较均匀,铅直方向上各处物

20、理属性的分布比较相似,在它控制下有大致相同的天气特点的大块空气。气团形成条件: 1)要有大范围 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 2)要有一个能使空气物理属性在水平方向均匀化的环流场 。 (可以使空气能有充分时间和下垫面交换热量和水汽,取得和下垫面相近的物 理特性.)气团的分类(1)地理分类法 按源地分为:北极气团(冰洋气团) 中纬度气团(极地气团) 热带气团 赤道气团(2)热力分类 根据气团移动时与下垫面间温度对比划分为:冷气团、 暖气团暖气团:气团温度高于流经地区下垫面温度的,称暖气团 。冷气团:气团温度低于流经地区下垫面温度的,称冷气团。按源地下垫面性质分类:冰洋大陆气团(Ac):气温低、水汽少;

21、天气寒冷而干燥。冰洋海洋气团(Am):气温低,水汽较多;天气寒冷潮湿。极地大陆气团(Pc):气温低、水汽少;天气冷而干燥,天气晴朗。极地海洋气团(Pm):较暖、较潮湿;天气温暖而潮湿。热带大陆气团(Tc):高温干燥;天气晴朗炎热而干燥。热带海洋气团(Tm):天气炎热、潮湿。赤道气团(E):湿、热,气层不稳定;天气闷热多雷暴。 试述影响我国的气团和天气特征,并阐明我国春、夏、秋、冬在不同气团影响下的主要天气特征。影响-主要是变性中纬度大陆气团和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其次是中纬度海洋气团,热带中性气团和赤道气团冬季:西伯利亚气团:导致我国寒冷干燥的天气. 热带太平洋气团或南海气团:冬季势力较弱,是江南

22、冬季多雨的主要成因.夏季:热带太平洋或南海气团:是主要气团,形成雷暴天气. 西伯利亚气团:夏季势力北退,出现在长城以北 热带大陆性气团:青藏高原附近,形成干燥,晴朗,日照强烈的天气。 赤道气团:造成炎热,潮湿和多雷阵雨天气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的定义和天气特点。 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锋前连续性降水,雨区宽300400km,不稳定时,出现积雨云,。形成阵性降水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称为冷锋。 锋后连续性降水,雨区宽150200km不稳定时,出现积雨云,形成阵性降水准静止锋:指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锋面受地形阻挡,锋面呈 准静止状态的锋。天气

23、特点:云区宽,降水强度比暖锋小,但持续时间比暖风长,往往连绵细雨不断。锢囚锋:冷锋快行赶上暖锋,或两条冷锋合并而成。天气特点:锢固点附近:云层加厚,降水加强,降水区扩大,锢囚峰两侧都是降水区。画图并说明锋面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点。温带气旋:是指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因而又称锋面气旋。其突出特点:温带气旋形成于一条锋面上,(在这里相邻两气团之间绝大部分温度对比集中形成一条狭窄的过渡层,按天气图尺度来看,实际上相当于一条温度或密度的不连续线。)试比较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点。区别时还应加上: a)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 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低压。 反气旋:占有三度空间

24、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高压。 b)气旋和反气旋的范围大小 反气旋范围比气旋大的多 C)气旋和反气旋的强度画图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论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冰雹的定义,降雹的条件。霜冻的定义,影响辐射霜冻形成的因子。冰雹:是指从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下的固态降水物。降雹的条件:1) 强烈的上升气流 2) 丰富的含水量 3) 足够的低温和适当的温度配置 4) 冰雹的胚胎数量适当霜冻:在植物生长季里,植物表面以及附近气层的温度降到0或0以下,引起植物受冻害或 死亡的现象,称为霜冻。影响霜冻形成的因子:1)天气条件 2)地形(山谷山顶山腰)

25、 3)土壤状况(干燥疏松土壤 湿土、粘土)干旱的类型和指标有哪些?预防干旱有哪些措施?干旱类型:大气干旱 土壤干旱 生理干旱干旱的指标:1.降水量 2.降水距平 3.土壤湿度 4.干燥度预防干旱措施:1.种草种树,改善生态环境 2.选用耐旱植物,培育抗旱品种 3.节水灌溉 4.地面覆盖和化学控制措施洪涝灾害和类型和指标有哪些?试述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御措施。洪涝类型:洪水害 涝害 湿害洪涝成因:天气 气候 地形 土质 母质 社会因素 人为的活动我国洪水泛滥与季风和风暴活动有关防御措施:1.易出现山洪,泥石流区域加强防御 2.洪涝灾害易发生区域,选择抗水性强,深根性等适宜树种造林 3.合理开沟 4

26、.生物工程措施 5.兴建水利工程防洪第七章 气候和中国气候1. 名词解释:干燥度、大陆度。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定义,它们出现时对我国气候有哪些影响?3. 洋流如何影响气候的?4. 海陆分布对气候有何影响?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哪些差异?5. 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形成的影响。6. 气候型的概念。有哪些气候类型?7. 季风的定义。季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有哪些?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有哪些区别?8. 简述高山气候与高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别。1. 干燥度:表征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数,最大可能蒸发量/降水量大陆度:某地气候受大陆影响的程度2.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27、Nino”的音译,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已用来专门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拉尼娜:为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2)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 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3) 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

28、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 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4) 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3.洋流如何影响气候的?1) 洋流缩小了南北温差2) 洋流增大了大陆东西两岸的温差3) 洋流对降水、雾的影响 :暖流沿岸多降水,冷洋流沿岸多雾4.海陆分布对气候有何影响?(P183)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哪些差异?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在同样的辐射下,它们的增冷和增热有很大差异,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气温,夏季,大陆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它们具有不同的辐射性质,热特性和交换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气候。对气压,风,湿度,云量,雾,降水量由很大影响,从而形成两种气候,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某一地区的气候受海洋影响较深,且能反映出海洋影响的气候特征,称为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某一地区的气候受大陆影响较深,且能反映出大陆影响的气候特征,称为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比较气温日较差年较差最热月最冷月春秋温差海洋性小小82负大陆性大大71正降水性质水量变率分配湿度云量雾日海洋性气旋雨 锋面雨多小全年均匀冬季多大多多大陆性对流雨 地形雨少大夏雨集中小少少5.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形成的影响。迎风坡,气流被迫抬升,加上坡地的热对流作用,常形成上升运动,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