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锚索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锚索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锚索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锚索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为在边坡锚固工程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和高速公路建设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1.2本暂行规定适用于路堑高边坡及滑坡等病害坡体治理的边坡锚固工程。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并应满足本暂行规定,如有矛盾,应以设计要求为准。当需要补充、修改或变更设计时,应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应签署有关设计变更文件。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施工图设计要求,认真编制边坡锚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应根据施工技术工工艺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并应实行工序检查,当上道工序合格后,下道工序方可施工。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及验

2、收,应使用经济计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并应按有关规定操作。在边坡锚固工程施工中,应执行本暂行规定,如有未尽事项,参照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执行。2 基本规定2.1边坡锚因工程系指锚索(锚杆)框回(或格子梁)、锚索框梁、锚索墩(垫块或十字面板)和锚索抗滑桩等边坡加固工程。22边坡锚固工程施工是一项地质条件变化复杂、关键工程隐蔽和施工技术难度较大的特殊施工作业,应由受过专业训练,只有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各主要施工工序应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23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原则要求按照锚孔钻造、锚筋制安、锚孔灌浆、钢筋砼和张拉锁定封锚等主要工序依次进行,各工序在保证主要施工顺

3、序和工艺要求条件下,可以统筹安排。24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前,要认真检查原材料型号、 品种、规格及锚筋体各部件的质量,并检查原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5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前,应按照施工图设计规定进行锚索或锚杆基本试验,即抗拔拉破坏试验,以便及时调整和修正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如果考虑应急抢险工程,则可以在设计单位认可的条件下安排同步试验替代,即验证性试验。26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必须搭设满足相应承载与稳固能力和施工技术与安全要求的操作平台、运输通道及升降设备。27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全过程应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并作为原始资料汇入竣工报告。3锚孔钻造31锚孔测放:根据具体工点锚固工程施工图要求,将

4、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在坡面上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32钻孔设备:钻孔机具的选择,应该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孔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待来选择钻孔设备,岩层中应采用潜孔冲击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应采用跟管钻进技术。33钻机就位:锚孔钻进施工,应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100mm,钻孔倾角和方

5、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为10,方位允许误差2.0。34钻进方式:锚孔钻进应采用无水干钻,禁止开水钻进,以确保锚固工程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应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上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35钻进过程:钻进过程中应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应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36孔径孔深: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为确保锚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

6、设计孔径。为确保锚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37锚孔清理:钻进达到设计深度之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原则要求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 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宜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坟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不上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 次钻进等方法处理。38锚孔检验:锚孔成造结束后,须经现

7、场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贱尘碴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既右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锚孔底部的偏斜应满足设计要求,可用钻孔测斜仪控制和检测)。39锚孔钻造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9的规定。锚孔钻造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3.9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孔位坡面纵向 50mm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坡面横向50mm孔口标高100mm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8、2孔向孔轴线倾角1.0用测角仪或地质罗盘检查孔轴线方位2.0用经纬仪或地质罗盘检查孔底偏斜满足设计要求用钻孔测斜仪检查3孔径满足设计要求验钻和尺量检查4孔深大于设计深度20cm验钻和尺量检查4锚筋制安4.1锚筋体材料:在边坡锚固工程中,锚筋材料一般有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杆和非预应力锚杆等几种。预应力锚索家选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一般适用于预应力值较大和锚固较深的工程情况。预应力锚杆家选用高强螺纹钢筋,当预应务值较小或锚固深度较小时,可采用II级或III级钢筋。非预应力锚杆宜选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II级钢筋。对因锚固地层松散破碎而导致成困难的情况,宜采用自钻式锚杆,即杆体材料一次性钻进植入,内空反

9、压注浆。自钻林锚杆可以设计为预应力的非预应力两种。42锚筋体组装:锚筋体的组装应遵守下列规定。421当采用锚杆(钢筋)作为锚筋体时,锚杆组装前钢筋应平直,并经除油和除锈处理合格。锚杆接头应采用专用锚杆连接接头或其它保证强度和质量要求的连接技术。如采用焊接的搭接接头,焊接长度为30d,但不得小于500mm,并排锚杆钢筋的连接也应采用焊接。沿锚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0-2.0m,应设置一个对中支架,必要时设排气管,并与锚杆体绑孔牢固。锚杆体自由段应用塑料布或塑料管裹套,与锚固段联接处应用铅丝绑牢和封扎严密,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422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作锚筋体时,锚索编束前,要确保每根钢绞线

10、或高强钢丝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严格按照设计尺寸下料,每股长度误差水大于50mm。钢绞线要求采用机械割,严禁采用电弧切割,并经除油和除锈处理合格,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材料应剔除。钢绞线或高强纲丝应按设计要求平直编排,沿锚索体由线方向自由每1.5-2.0m设置一个隔离支架,锚固段每1.0-1.5m设置一个隔离支架,并在锚固段两隔离支架之间中部设一道紧箍环,采用16号铁丝绕制,不得少于两圈,保证锚索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锚索编束(包括注浆管)应捆扎牢固,捆孔材料不宜用镀锌材料。锚索体自由段应用塑料管包裹,与锚固段相交处的塑料管口应密封并用铅丝绑架。同时,要求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4

11、23在锚索体完成隔离支架和紧箍环的组装之后,应在锚索体底端接装导向帽,以便下锚顺利。导向帽尺寸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尺寸制作误差为5mm,接装定位误差为20mm。导向帽宜采用铁丝绑接牢固,不宜采用焊接。424当采用二次补充注浆的锚筋体组装时,应同时装放二次注浆管和止浆密封装置。止浆装置应设在自由段和锚固段的分界处,并具良好可靠的密封性能。宜用密封袋作止浆密封装置,密封袋两端应牢固地绑扎在锚筋体上。43锚筋体防腐:锚筋体自由段的防腐与隔离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做。当前锚筋体防腐与隔离一般采用首先刷防锈油漆,然后涂脱水黄油,最后外套塑料套管处理。刷防锈油漆要刷盖均匀,不见黑底,待油漆干洁后方可进行下

12、道工序。涂脱水黄油漆要求完全覆盖和填充锚筋材料与外环层之间的空间。外套塑料管之内端,即自由段与锚固段分界处,应缠绕胶布进行固接和密封处理,缠绕长度伸入两侧不得小于100mm,以防止注浆时浆液进入。(对锚筋体的防腐宜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压力分散型锚头等新技术,提高自由段的防腐等级,改善锚固段的工作状态,增强锚固工程的可检性。)44隔离支架:隔离回应由钢质、塑料或其他对锚筋体有损害的材料制作,不得使用木质隔离支架。45塑料套管:塑料套管的材质、规格和型号应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足够强度,保证其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致损坏。尽量避免剪断和接头,如有接头应绑接牢固并作密封处理,确保不产生拉脱和破损现象。塑料

13、套管内径宜大于筋股外径5-10mm,确保穿套顺利、编束方便和防止张拉胀裂。塑料套管应具有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与水泥砂浆和防腐剂接触无不良反应。46注浆管:注浆管应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足够强度,保证在注浆施工过程中注浆顺利,不堵塞、爆管或破损拉断。一次注浆管捆孔在锚筋体中轴部位,注浆管头部距锚体末端宜为50-100mm。如采用二次注浆,须另置注浆管。二次补充注浆管捆扎在防腐塑料管外侧,二次高压注浆管与一次注浆管一起捆扎,管口要求用胶布封堵严密,并按设计要求预留花管孔眼和安放止浆装置。47锚筋体长度:锚筋体长度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锚固段长度制作允许误差为50mm自由段长度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应充分

14、考虑张拉设备和施工工艺要求,一般预留超长1.0-1.5m。48锚筋体检验:在锚筋体制作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验和锚筋体各部件检查。锚筋应经除锈处理,无油污和锈斑,筋股顺直完好,无死弯硬折或严重碰割损伤。锚筋筋股的排列分布与编束绑架应符合设计要求,筋股顺直,不扭不叉,互不贴接,排列均匀,绑架牢固。锚筋自由段防锈漆、防腐油和各项缠绕密封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防锈漆刷盖均匀,不见黑底;防腐油完全覆盖和填充锚筋材料与外环层之间的空间;缠绕密封牢固严实。锚筋自由段塑料套管、注浆套管、隔离(对中)支架、紧箍环、以及导向法壳绑扎捆架应符合设计要求,塑料套管绑扎稳固密塞,具有足够强度,外观完好,无破损修补痕迹;注

15、浆管安装位置正确,捆扎匀称、松紧适度,隔离(对中)支架,紧箍环和导向尖壳等分布均匀,定位准确,绑扎结实稳固。并且,应按锚筋体长度和规格型号进行编号挂牌,使用前需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49锚筋体的储存、运输与吊装:锚筋体的储存、运输与吊装应因地制宜拟定方案。组装完成的锚筋体应顺直地分开摆放在通风干燥处,露天储存或制作时,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并应采用覆盖措施。水平运输时,各支点间距不得大于2m,锚筋体的弯转半径不宜太小,以不改变和损伤钢筋体结构为限。垂直运输时,除主吊点外,其他吊点应使锚筋体快速、安全脱钩。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应细民操作,不得损伤锚筋体及其防护介质和组成部件。410锚筋体安装:锚筋

16、体入放锚孔时,应检查锚筋体制作质量,确保锚筋体组装满足设计要求,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锚孔内及孔外周围杂物要求清除干净,锚筋体长度应与设计锚孔深度相符,锚筋体应无明显弯曲,扭转现象,锚筋防护介质无损伤,凡有损伤的必须修复。入孔安放锚筋体时,应防止锚筋体挤压、弯曲或扭转,锚筋体入孔倾角和方位应与锚孔的倾角和方位一致,要求平顺推送,严禁抖动,扭转和串动,防止中途散束和卡阻。锚筋体入孔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锚筋体安装完成后,不得随意击,不得悬挂重物。411锚筋组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11的规定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锚筋长度50mm尺量检查2锚固段长度50mm尺量检查3塑料套管端头定

17、位50mm尺量检查4注浆管中 心定位10mm尺量检查端头定位50mm5支架环箍导向帽制作尺寸5mm尺量检查接装定位20mm412锚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12的规定.锚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4.12项 次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入孔方向倾角1地质罗盘检查方位22入孔深度200mm尺量检查5 锚孔灌浆51注浆设备:注浆设备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的注浆材料、注浆方式和注浆压力,并结合实际锚固地层情况,综合确定选用相应注浆设备。52注浆材料:注浆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一般宜选用灰砂比1:11:2,水灰比0.380.45的纯水泥浆,必要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或掺加剂。53原材料要

18、求: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采用抗硫酸盐水泥,不得使用高铝水泥。细骨料应选用粒径小于2mm的中细砂;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所含云母、有机质、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宜大于1%,拌合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永久性锚固工程不得使用PH值小于4.0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按SO-24计算超过水重1%的水。必要时,水泥浆中可加入控制泌水或延缓凝结等外加剂,但必须符合产品标;水泥浆中可加入控制泌水或延缓凝结等外加剂,但必须符合产品标准;水泥浆中氯化物的总含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除二次高压注浆(劈裂注浆)和自由段二次注浆(补充注浆

19、)外,一般不宜采用膨胀剂。54注浆准备:注浆准备工作除严格认真备制原材料配比和必要设备外,在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宜用水或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55注浆浆液:注浆浆液应严格按照配合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应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注浆浆体强度不应低于20Mpa。56注浆结束:锚孔灌浆作业一般宜为孔底返浆方式注浆,直至锚孔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时,方可停止注浆。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清洗干净。57注浆记录与试验:注浆作业过程应做好注浆记录,按附表2整理,同时,每批次注浆都应进行浆体强度试验,且不得小于两组,保证满足设计浆体强度要求。

20、58一次常压注浆:一次常压注浆分为锚固段注浆和全段一次性注浆两种注浆方式,一般常采用全段一次性注浆。59二次补充注浆:二次补充注浆适用于一次常压锚固段注浆的情况,即在预应力张拉锁定工序完成之后,对锚固体的自由段进行补充充填注浆。其优点可使施加预应力尽量传递至锚固段,但其施工工艺和工序相对复杂,非设计特殊要求情况,一般不予采用。510二次高压注浆(劈裂注浆):根据设计要求,为提高锚固段的抗拔能力,宜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即劈裂注浆。二次高压注浆的注浆材料宜选用水灰比0.45-0.5的纯水泥浆。一次常压注浆作业从孔底开始,直至孔口溢出浆液,即全段一次性注浆;一次常压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

21、套管清洗干净。对止浆密封装置的注浆应待孔口溢出浆液后进行,注浆太力不宜低于2.5Mpa。对锚固体的二次高压注浆应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5.0Mpa进行,注浆压力、注浆数量和注浆时间可根据锚固体的体积及锚固地层情况确定,并分段依次由下至上进行。6钢筋砼61钢筋砼工程是指边坡锚固工程抑制构件,包括锚索地梁、锚索(杆)框架(或格子梁)、锚索抗滑桩、以及锚索(杆)墩(垫块和十字面板)等。边坡锚固工程之钢筋砼工程应符合交通部一般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相应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及要求。62锚索地梁或框架的制作:地梁和框架宜现场浇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

22、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钢筋砼地梁或框架中的立柱埋入平台地面标高以下不小于0.5m,地梁及框架宜用C25砼灌注。灌注砼前,必须将锚具中的螺旋钢筋、波纹管(宜用钢质)和锚垫板按设计要求固定在地梁或立柱的钢筋上,方向与锚孔方向一致,摆放平整,再一起现场浇注,振捣,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应仔细振捣,保证质量。锚索框架应分片施工,每片由两至三根立柱及其横梁、顶梁组成。两相邻框架接触处(横梁、顶梁)留2cm宽伸缩缝,用浸沥青木板填塞。63锚索地梁或框架砼的检验:地梁和框架砼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预留(埋)孔位、孔径和倾角等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锚斜托的承力面应

23、平整,且与锚索受力方向垂直。锚索地梁或框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外观上顺直、美观、无麻面。64锚索地梁或框架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6.4的规定。地梁或框架的允许误差和检查方法 表6.4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孔距偏差50mm每20m用经纬仪检查3点2孔口高程100mm每20m用经纬仪检查3点3锚索轴线误差3查施工记录,每20m碍2根4框架地梁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每个工点取3组试样5框架地梁断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每5根抽查1根6.5锚固桩(抗滑桩)的制作,锚固桩(抗滑桩)的制作应满足下列基本规定:在抗滑桩地段,当路堑开挖高程至桩顶标高时,应先施工抗滑桩,待抗滑桩竣工达到强度后,再按边坡

24、设计坡率开挖桩前土体,砌筑护面墙等。抗滑桩桩位应按设计图纸放线。多根抗滑桩施工时,应从两端向中部间隔两桩开挖施工,待桩身砼灌注完毕七天后,方可开挖邻桩。每桩开挖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开挖情况作好地层记录及地质柱状图,并核对锚固地层情况。若地质条件与设计出入较大时,应及时通知业主,由业主会同设计和监理确定是否需要变更。66锚固桩(抗滑桩)桩坑开挖:锚固桩(抗滑桩)桩坑挖孔前应作好准备工作,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开挖工作。主要准备工作和施工技术要求如下:整平孔口地面,作好桩区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在雨季施工时,孔口应搭雨棚。(坑口平场严禁开挖山侧坡体,如场地限制或施工安全考虑,可做临时支护处理

25、)准备好各项工序的机具器材、井下通风与照明设施,落实人员调配、施工组织计划工作。设置对边坡变形、位移的观测,作好井下作业和撤出人员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桩坑护壁井挖分节进行,每节高度视岩土地质情况而定,宜为1-2m,地层松散,破碎或有水时,分节不宜过长,不得在土石层变化或滑面处分节,应开挖一节,立即支护一节。(当出现坑壁坍塌或护壁变形破坏时,应及时加固支护处理。)开挖过程中,要在桩坑的四角处吊垂线,确保桩身截面不小于设计值,保持桩身垂直。1-2次预张拉,确保黛固体各部分接触紧贴,锚筋体顺布平直。永久锚筋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其极限应力值的0.6倍,临时锚筋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其极限应力值的0.65

26、倍。73锚筋张拉程序:锚筋张拉程序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作业,常用张拉作业顺序和技术要求如下:边坡锚固工程之锚筋张拉宜采用超张拉,超张拉力值为设计拉力值的1.1-1.2倍。锚筋张拉力值宜分两次张拉作业施加,第一次张拉作业力值为设计张拉力值的一半,第二次张拉作业值至超张拉力值。每次张拉宜分为5-6级进行,除第一次张拉需要稳定30分钟外,其余每级持荷稳定时间为5分钟,并分别记录每级荷载对应锚筋体的伸长量,按附表3做记录。张拉时锚筋体受力要均匀,发现异常情况应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解决对同一结构单元上的锚筋张拉原则要求同步进行,确保结构受力均匀,避免局部变化和相互影响。如果因施工设备和结构条件按照合理的方

27、式进行循环张拉。如采用循环张拉,在第一次张拉作业时,宜按照先左右后中间,先上下后中间和先对角后中间的作业原则进行,结合具体结构单元受力特点和锚孔布置情况,合理拟定张拉方案,报请设计和监理部门审核认可后,方可作业施工。第二次张拉作业,即按照第一次张拉作业顺序循环张拉作业,直至张拉满足设定最大张拉荷载值。74锚筋锁定:锚筋张拉至设定最大张拉荷载值后,应持荷稳定10-15分钟,然后卸荷进行锁定作业。锁定使用锚具和夹片应符合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若发现有明显预应力损失,应及时进行补偿张拉。75锚孔封锚:锚筋锁定后,须用机械切割余露锚筋,严禁电弧烧割,并应留长5-10cm外露锚筋,以防滑。最后用水泥净浆注

28、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并按设计要求封锚处理,宜用不低于20Mpa的砼封闭,防止锈蚀和兼顾美观。8锚索(杆)试验与监测81锚索(杆)试验的一般规定:锚固体强度大于15.0Mpa时,方可进行锚过(杆)试验。锚索(杆)试验用加荷设备的额定压力必须大于试验压力。锚索(杆)试验用反力装置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应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锚索(杆)试验用检测设备(测力计、位移计、计时表)应满足设计要求的精度。锚索(杆)试验可分为基本试验(抗拔拉破坏试验)、验收试验蠕变试验。82基本试验(抗拔拉破坏试验)任何一种新型锚索(杆)或新型锚固技术、或者已有锚索(杆)及锚固技术用于未曾应用过的锚固地层时,必须进行基本

29、试验。基本试验锚索(杆)不应少于3根,用作基本试验的锚孔参数、材料及施工工艺必须和工程锚索(杆)相同。锚固段长度、每孔锚筋束数和锚固地层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在试验工作开始前提出试验方案,经设计和监理部门审核认可后,方可进行试验。最大试验荷载不应超过锚筋强度标准值的0.8倍。锚索(杆)基本试验加荷等级与测读锚头位移应遵守下列规定:采用循环加荷,初始荷载宜取Afptk的0.1倍,每级加荷增量宜取Afptk的1/10-1/15。(A为锚筋截面积,fptk为锚筋强度标准值)锚索(杆)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见表8.2。锚索(杆)基本试验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 表8.2加荷增量Afptk初始荷载10第一循环1030

30、10第二循环10203040302010第三循环10304050403010第四循环10305060503010第五循环10305070503010第六循环10306080603010观测时间(min)55510555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量不大于0.1mm时,可施加一级荷载,否则需延长观测时间,直到锚头位移增量2.0h小于2.0mm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锚索(杆)破坏标准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2倍。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头总位移超过设计允许位移值。试验报告应按检规则附表4整理,并绘制荷载位移(

31、QS)曲线、荷载弹性位移(Q-S)曲线、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基本试验所得的总弹性位移应超过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张的80%,且小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试验得出的锚索(杆)安全系数K0值由下式确定:K0=式中:R0锚索(杆)极限承载力,取破坏荷载的95%。N1锚索(杆)设计荷载83验收试验验收试验锚索(杆)的数量应取锚索(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最大试验荷载不应超过预应力筋Afptk值的0.8倍,并满足以下规定:永久性锚索(杆)的最大试验荷载为锚索(杆)设计轴向拉力值的1.5倍临时性锚索(杆)的最大试验荷载为锚索(杆)设计轴向拉力的1.2倍。验收试验对锚

32、索(杆)施加荷载与测读锚头位移应遵守以下规定:初始荷载宜取锚索(杆)设计轴向拉力值的0.1倍。加荷等级与各等级荷载观测时间应满足表8.3的规定。验收试验锚索(杆)的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表 表8.3加荷等级测定时间(min)临 时永 久Q1=0.10Nt55Q2=0.25Nt55Q3=0.50Nt510Q4=0.75Nt1010Q5=1.0Nt1015Q6=1.2Nt1515Q7=1.5Nt15同本规定第8.2条第款最大试验荷载观测15min,卸荷至0.1Nt量测位移,然后全部卸荷安装夹片,再按张拉锁定程度加荷至锁定荷载锁定。试验结果按本规定附表4整理,并绘制锚索(杆)验收试验图。锚索(杆)验收标

33、准:同第8.2条第款。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趋于稳定。84蠕变试验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蠕变试验。用作蠕主试验的锚索(杆)不应少于3根。锚索(杆)蠕变试验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应满足表8.4的规定,在观测时间内荷载必须保持恒定。锚索(杆)蠕变试验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 表8.4加荷等级测定时间(min)临 时 永 久Q1=0.25Nt10Q2=0.50Nt1030Q3=0.75Nt3060Q4=1.00Nt60120Q5=1.20Nt90240Q6=1.33Nt120360每级荷载按时间间隔1、2、3、4、10、15、20、30、45、60、75、90、120、150、180、210、240、280、300、330、360min记录蠕变量。试验结果按本规定附表4整理,工绘制蠕变量时间对数(S-logt)曲线,蠕变系数由下式求得:K0= 式中:S1t1时所测得的蠕变量;S2t2时所测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