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案例_第1页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案例_第2页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案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案例一、背景介绍如何以故事为载体,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案、组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而,不少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仅就文章细节和某些事实向学生提问,即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直接的或命令式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必要的;但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无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英语课堂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牛津英语教材的故事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意识的素材,从中挖掘创造性思维的

2、因素,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堂课的课题A little, green man是一则故事,主要句型为动词过去式的结构。重点是故事的阅读理解,难点是动词过去式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质疑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以交际法为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运用多媒体声、色、形结合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活动情境,交际的空间,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二、案例实录1、利用话题,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一开始,我就问学生Whats your favou

3、rite thing? 这个话题学生比较熟悉,贴近他们的生活,纷纷举手发言。 S1: My favourite thing is doll. S2: I like football best. 随后,我让学生猜猜:Whats my favourite thing?学生非常感兴趣,一方面很想知道我的最爱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想表现出自己非常了解我,于是他们的思考热情和发言欲望得以初步激发。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S1: Your favourite thing is money.(你最喜欢钱。) (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 S2: Your favourite thing is us.(你最喜欢我们

4、。)(我点头说:Yes, I love you.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用真诚的眼光望着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 这些书本上永远找不到的回答非常符合实际,表明学生的确了解我。这一话题的引出,通过教师的问,学生的答、猜,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又为师生间创造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语言交际性的特征。 在引出了spaceship,本故事中一个重要因素后,我又以spaceship为话题,提出以下问题: Whats the another name for spaceship? S1: UFO. (原本我并没有百分百的肯定会有学生回答出这个问题的

5、,可事实证明学生的知识面真广,教师不应该小看他们,一定要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立即翘起大拇指予以表扬,其他学生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随后我又问学生: Did you see the spaceship? Where did you see it? What colour was it? What shape was it? Whos in it? If you saw a spaceship, how do you feel? What will you say? 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有的答案都是正确的。有的学生见到过飞船,就作了一番介绍,

6、有的没见过,就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一话题的引出,既为下面的故事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又把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发言欲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也为最后自编对话作了初步的铺垫。以下是部分学生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 Welcome to our school.(欢迎来我校参观。) Go away, I dont like you.(走开,我不喜欢你。) Dont kill me. Im young.(别杀我,我还小。) Im Alice. Who are you? (请问,你是谁?) 学生的发言众说纷纭,精彩迭出。由学生的回答可见

7、,学生的想象力是绝对丰富的,想象力没有高低之分,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都有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想象的角度。想象使学生进入了所学情境之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能充分挖掘可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素材,为他们提供一个空间,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2、利用多媒体,在故事教学中,层层设梯,分散重点,突出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 整篇故事我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利用多媒体设计成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各有侧重,教学方法、目的,训练内容各不相同。前后环节在教学中、在对学生的训练上呈向上梯状。 第一个环节以出示故事开头的画面,我有目的地提问,学生回答为主。训练学生

8、看图回答问题的能力,并为第二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提问打下基础。 以下是我的提问: Who was she? Where was she? What was she doing? Who came in? What was the noise? What did John say? 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快捷的优势,将答案一一出示,既将故事的开头出示。第二个环节是本课教学训练的重点,我直接在屏幕上出示故事的经过,让学生自主提问,集体解答。T: You can ask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picture? 由于有了第一个环节中的准备,学生不用被动地去重复教师刚才所

9、提的问题,主动地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结合新的句型展开了丰富激烈地全班大讨论。S1: Where did they come? S2: They come from the Mars. S3: Why they came here? S4: Because they wanted to make friends. S5: Because they liked us. S6: Who was afraid? S7: The little, green man. S8: Why was he afraid? S9: Because he was little. S10:Because John and

10、 Mary were strong.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完全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作为教师的我只能作壁上观,看着学生的表演,听着他们激烈而有序的问答。不时为他们精彩的提问和意想不到的回答喝彩。学生所学的已经完全超越了教材的范围。在一种轻松、活泼、民主、富有创新精神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各自的知识、能力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得到充分发挥,思维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思考,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探究性的思维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

11、础。三、案例反思: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我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教学生,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供独立思维的机会、空间,让学生去说,去学习,去表现自我,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本案例中,我作了一些尝试:1、设置交流话题,激发创新思维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有计划地尝试提出学生感兴趣,有言可说的话题。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和碰撞的场所,为他们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发言欲和求知欲。学生好表现自我,乐于展现自我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2、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英语由于受语言的限制,学生的提问不可能像语文一样有深度、发人深省。但英语具有交际性的功能,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对于学生的提问从不分高低,只有好、精彩的表扬。不在乎质量,只求数量,对于学生的种种奇思怪想,从不批评指责。在本课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在做过充分的设梯后,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教材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