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说课稿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_第1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说课稿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_第2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说课稿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_第3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说课稿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说课稿课 题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20050241210 2008年6月5日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出自人教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2003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的第三章第五节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进行讲解。一、 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是数列这一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错项相减、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

2、的数学素养。而且“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储蓄、 分期付款等有关计算密切相关。(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方法2.掌握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及应用能力目标1.会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解题2.灵活应用公式与性质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领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2.体会类比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公式推导、公式特点以及公式应用;难点是公式推导过程以及运用中与1的关系。分析:这样确定重点,凸现了掌握知识的三个层次:识记、理解和运用;而公式推导过程中用了类比、错位相减、分类讨论

3、等多种数学思想,所以是难点。二、教法分析本堂课我准备采用以学生探索、交流、发现为主,而老师点拨、引导、提示为辅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分析:这样做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三、 学法分析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演算,合作交流,让学生们发现规律,给他们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思维品质的锻炼,从而让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四、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引入:印度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景的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4、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况且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象棋发明者要求的小麦是多少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探讨:发明者要求的麦粒总数为 式有什么特点?如果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比较、式,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观察和比较.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推导的关键是变“加”为“减”,学生会很难理解,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下工夫,从而抓住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良好契机.由、两式相减,就可以消去中间所以相同的项,得到.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繁琐复杂的计算,突然发现这种解法,会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

5、的兴趣和学好的信心.2新课讲解(类比联想 推导公式)设为等比数列,为首项,为公比,如何求的前项之和?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行推导公式,老师只是适当的点拨和提示,从而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探讨1:由得对不对?当时,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讨论,培养他们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探讨2:由,如何用表示(引导学生得出另一公式)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的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3范例讲解已知=1 =2的等比数列,求(粒) 7000亿

6、吨(所以国王是满足不了象棋发明者的要求的)设计意图: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给予解释,有助于学生克服认知疲劳,促进积极思维。4课堂练习求等比数列的前8项之和。 等比数列的前多少项和是? 求等比数列第3项到第10项之和。设计意图:通过要式提纲,深化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研究公式特点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使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5课堂小结知识(公式特点)为明线方法(错位相减)为暗线6课后作业分层练习 重温课本 p143练习1、2、3 思考求和五、 板书设计 为了直观形象,我将本课堂的板书设计如下:3.5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1小麦总数的求和过程2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公式和推导过程3范例教学和课堂练习4小结,课后作业六、 教学评价本堂课通过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的推导,使学生掌握推导过程中 “错位相减”这一重要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