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是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 内容,是继电流、 电压之后的第三个重要物理量。 本节知识的探究要依据前面电 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电流表的使用等知识。而正确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 的关系是学好下一章欧姆定律的前提。本节知识主要包括导体、绝缘体、电 阻的概念,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等,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一节。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2. 过程与方法 围绕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组织学生讨论改变电阻大小
2、的方法,培养学 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 同时教育学 生学习欧姆不懈努力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教法学法】教师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验法, 在课堂教学中, 既发挥教师的主 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大胆 实践,勇于创新,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不断 发展和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准备 】 电池组、开关、灯泡、电流表、电线、钳子
3、、铜丝、铁丝、电阻 定律实验器等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功能引发动机师:同学们,我们常用 的导线是由铜制成的, 钢铁 也是金属,并且又多又便 宜,为什么不用钢铁做导线 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 一起都进第五章第三节 (板 书课题)学生观察导线,质疑通过与生活 联系紧密的一个 小问题来激发学 生的学习欲望, 让学生带着问题 走进课堂。自主探究1. 引导学生进行小制1. 学生讨论,得出实通过小制作作:导电性检测器验原理图。的设计到制作过讨论引导提出问题 :我们如何来程,培养学生的(一)研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实验设计能力,呢?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探 究:不同对于学生的讨
4、论给予 必要的肯定并加以点拨。验证身边的物品 (细培养学生的 观察比较能力及物质的导2. 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铜丝、细铁丝、硬币、总结语言表达能电性能学生总结归纳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板书)铅笔芯、橡皮、塑料尺、力。课件的使用3. 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木片等)。观察灯泡的有助于学生深刻导电性顺序表,你都发现了什么?4. 课件展示证明导体与发光情况, 并逐一记录。2. 学生汇报自己观理解这一知识点。察到的现象及数据。3. 学生观察顺序表,充分体现物绝缘体无明显界限。明确:理走进生活的理5.在日常生活中, 你都 看见过哪些导体、绝缘体 呢?教师出示电工工具 (电 线、钳子、螺丝刀等),学 生指出哪部分
5、是导体和绝 缘体。(1)从上到下,绝 缘能力越来越强。从下 到上,导电能力越来越 强。(2)导体和绝缘体 之间没有绝对界限。4. 学生观看课件,体 会。5. 学生举例。 学生观察并回答,由此 得出:导体和绝缘体都 是重要的电工材料。念。(二)提问:上面同学们汇报的体会理解电阻的物利用上面的现象中,会发现,不同的导体理意义实验数据让学生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是不同总结出电阻的容易理解接受电的,为了描述不同导体对电流 的阻碍作用的大小,我们物理 学引入一个新的概念 - 电阻。引导学生得出电阻的概 念,(板书)符号 R ,单位欧 姆。概念阻概念的引入。(三)实验 探究探究决定 电阻大小 的因素知识拓
6、展提出问题 : 既然不同导 体的导电性是不同的, 那么 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和那 些因素有关呢? 大家猜的对不对呢? 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 来探究一下。教师让观察电阻定律 实验器,小组讨论下实验方 案,并说说自己的做法, 教 师再引导学生运采用控制 变量法来研究。让学生根据方案探究 任一因素。巡视指导。 让学生汇报,师生共同 总结得出结论:(1)电阻大小与材料 有关。(2)导体的电阻与导 体的长度有关,当导体的材 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长度 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3)导体的电阻与横 截面积有关,当导体的材料 和长度一定时,横截面积越 大,导体电阻越小。教师板书三个因素。 你知道电灯泡的灯丝
7、为什么往往是在开灯的瞬 间烧断吗 ?用课件展示电阻 与温度的关系。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 验方案并交流:实验 1:换用粗细, 长短都相同的锰铜合金 丝和镍铬合金丝,观察 小灯泡亮度,记录电流 表示数。实验 2:任选一根合 金丝,利用鳄鱼夹将其 不同长度连入电路,观 察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 数。实验 3: 将长度相 同、粗细不同的合金丝。 连入电路后,观察小灯 泡的亮度及电流表示 数。进行试验,收集证 据: 小组合作探究 分析论证:各组根据 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得 出结论并汇报。带着问题观看课件, 总结出电阻受温度的影 响。通过探究影 响电阻大小因素 这个实验让学生 整体体会了实验 探究的 7 个
8、步骤, 培养了学生的实 验,观察,归纳 总结等各个方面 的能力。同时还 让学生体会到团 结协作的精神。开阔视野,体 会科学的广度。大屏幕展示:有关欧姆 坚持不懈精神的文章。学生了解物理学家 欧姆的知识,并以此激 励自己。加强思想教 育,这种教学激 励是课堂中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课堂小结由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知 识,并谈谈探究过程的心学生踊跃发言。培养学生归 纳总结能力。回得。并回答本节课开始的问 题。答开始的问题做 到前后呼应。实践验证用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习题的设计分基础验收和 能力提高两方面。学生思考、讨论、回 答。培养学生的 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发展1 观察自己家中的用 电器(不要随意动手)
9、 ,看 看哪些部分是绝缘体, 哪些 部分是导体,它们分别由什 么材料做成的,各有什么作 用?2上网查找有关超导 体的信息。课下观察思考网上查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板书设计】.导体 : 容易导电二绝缘体 :不易导电电阻4.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教学反思】1. 定义: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2. 符号:R3. 单位:欧姆质5.影响因素(1) 导体的长度(2) 导体的横截面积(3) 导体的材料3 电阻一堂成功的物理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物理学知识,还要学生学到一定的 物理学方法,培养一定的能力, 甚至要形成一些基本的物理学思想。 本节课改变 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
10、而是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要求: 面向全 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 “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 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完整,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体现了物理知识 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教学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即收获了知识又培养 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分析概括能力等综合素质, 同时还学到控制变量法等学习 方法,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不怕困难,积极探索,服务人类的科学思想。教科版 九年级第六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第一课时彭店子初级中学 袁又红教材分析欧姆定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四五章知识之后的第一个电学定律, 是进一步学习 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 是本章的重点。 本次课
11、主要是通过实验由学生找出 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理论性,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 验的设计、 数据的选择性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 学 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练习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通过实验认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过程与方法 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动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实验方法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
12、验结果的评估。四、教学方法:探究实验五、教学准备 学具: (24 组) 每组配备:电源(3 节干电池)、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10、15)、 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引入:思考:是什么原因改变了小灯泡的亮度?同 一个小灯泡连在一节电池和两节电池下,两 个不同的小灯泡连在相同的两节电池下,发 现并提出问题: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改变? 问:这说明了什么? 问:电流与电压之间,电流与电阻之间到底 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二:新课讲授 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 电路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电路 图,强调滑动变阻器的地位)2学A生 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过程和表格实验次 R
13、R=?数 U/VI/A1233.学生分成三大组 5 欧、10 欧、15欧进行探 究4. 汇报结果,进行评价。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 电 压增大电流 增 大和小灯泡 的电阻不同。 学 生积极猜想 三者的关系,热 烈讨论。 想 出了探究电 流 与电压关系 的方法 要研究电流与 电压的关系,要 控制电阻不变; 学生动手连接 电路 总结注意事项 设 计电路和表 格 学生动手连接 电路 学生畅谈。 学生做题 设计意图 这是定性的研究 电流与电压,电 流与电阻的关 系,引导学生探 究定量关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 在实验中控制变 量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己设 计、连接电路的 能力 为更好地完成电 流与电阻的关系
14、 做铺垫 进一步培养学生 在实验中控制变 量的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总 结能力,分析数 据能力。 巩固本节知识 对电流与电压关 系的理解学生对电流与电 阻关系的理解 滑动变阻器的作 用的理解 对实验的整体掌 握 连接电路 控制变量 知识迁移 数据的处理 两表的读数 问题的处理能力5. 结论: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 压成正比 提问:在实验中你注意了那些问题? 实验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学A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过程和表格实验次R=? U=?V数V R / I/A1231 电路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电路 图,强调滑动变阻器的作用)3. 进行探究,强调滑动变阻器的作用4. 汇报结果,进
15、行评价。5. 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三、小结。四、收获。五:练习:( 1)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3V 时通过的电 流为 0.3A ,当电压增大到 6V,那么它的电 流为 ;如果要使电流为 0.1A ,那么电压为 。( 2)当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接上 5的 电阻时通过的电流为 0.6A ,那么把电阻改为 15,则通过的电流为 。(3)滑动变阻器在两次的实验中分别起到的 作用是 。(4)某同学用电源、 定值电阻 R、滑动变 阻器 R、电流表、 电 压表、开关与若干导 线,设计了一个电路,如右图所示( 1)用笔划线代替导线, 在右图实物中, 根 据电路图把电路实物连
16、接完整 ( 导线不得交 叉);(2)若该 同学想利 用此电路 探究“导 体中电流 与电压的 关系”,在实验过程中, 必须保持电阻 R的不 变,同时不断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 变 R的阻值,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 值来进行探究那么,在探究过程中,他采 取的研究方法是。在日常物理学习时,还有 一些物理知识采用了同样的研究方法,试举 两个例子、;( 3)若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实验次 数123电压 u v3.24.86.4电流 I A0.50.751.00中实验数据,可以推理分析出的结论是:(4)若某次接 通电路后,电 流表、电压表正常工作,如右图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 电压表
17、的示数为 V,此时定值电阻为 ;(5)若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 时,该同学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忽 有忽无,可能的原因是。六、作业。板书设计: 6.1 欧姆定律实验次 数R=?U/VI/A123实验次 数R=?U/VI/A123结论:1.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过程:猜想设计实验讨论结论 方法:控制变量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压成正比。2.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的一节实验探究课,需要学生通过数据的 分析得出各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所以对数据的采集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 在研究 电流与电压关系的
18、时候可以放开去做, 但是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时候, 教师 必须做好引导,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学生自己解决,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了过程,体验了成功,使学生对两 个结论的应用得心应手。“伏安法”测电阻沙河驿镇中 石艳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 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1)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拟订简 单
19、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领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初步形成对信息的 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培养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初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 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二、教学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三、教学用具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定值电阻、电源、导线四、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电学的三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我们已经知 道测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电压可以用电压表,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板书课题
20、:测量电阻今天,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怎样测量未知电阻, 二是根据测量数据提 出新的问题,加以讨论。(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讨论实验原理: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中 的电流再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R=U 就可以算出电阻的值。I板书:实验原理: R=UI2. 学生设计电路图:建议学生讨论以上所示电路图的合理性。生只要能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就可以由 R= U 算出电I 阻的值。用电流表、电压表就行,不用变阻器也可以。师另一部分同学,你们为什么要将电路接入变阻器呢?生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师像前一部分同学讲的,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电阻中的电流和它两
21、端 的电压就可以计算电阻。 为什么还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有什 么用呢?引导学生分析:前一个电路只能测一个电流值和电压值 , 而后一个电路中, 利用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由于定值电 阻一般不变,这样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 U=IR ,电流改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也 会改变。因此,就可以测出几组不同的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生定值电阻的电阻值是不变的, 测出一次计算就可以了。 为什么非要测 几组不同的值,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师在实验中测量几组数值的意义也在于此。 多测几组不同的电流和相应 电压的数据, 就可以得到多个电阻的测量值, 从而可以通过取平均值
22、的方法, 去 掉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提高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 “多次测量求平 均值”,这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的方法。因此电路中连入变阻器是十 分必要的。根据欧姆定律 I =U 的变形公式 R=U 算出电阻并求出其平均值作为所测未RI 知电阻的阻值。数据表格及记录:实验次数电压 U(V)电流 I (A)电阻 R( )123电阻的平均值: R R1 R2 R3 =3师大家说,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生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以进行多次测量) 。师老师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一个问题: 就是导线和开关, 在连接电路的 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师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在什么位置上?生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师为什么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或者是有什么必要吗?生(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变阻器滑片先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当闭合 开关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生变阻器的电阻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滑片先处在最大的位置, 那么它改 变电阻时只能从大往小变。生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先从最小慢慢随着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而逐渐变 大。生这样就能避免因电路中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师从这个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大众媒介运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床免疫学检验课件 第13章 免疫细胞的分离及检测技术学习资料
- 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罗江县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版土地抵押合同书范文
- 二零二五委托设计合同书格式范文
- 二零二五公司办公楼租用合同书
- 二零二五教育培训教师聘用合同书
- 迎春接福营销策略
- 二零二五三人养殖合作合同书范例
- 水下抛石护岸施工方案
- 辣椒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 工程设计收费内插法计算表
- 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本科学位论文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论文
- 脊柱手术脑脊液漏的诊疗及护理
- GB/T 42312-2023电化学储能电站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水库工程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Unit 4 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 单词讲义-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必修第三册
- 欧美时尚风格说唱嘻哈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