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_第1页
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_第2页
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_第3页
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_第4页
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51210-201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4-2008 计算参数:2钢管强度为 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 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 6.0m,梁截面 B D=800mm 600mm,立杆的纵距

2、 (跨度方向 ) l=0.40m ,立杆的步距 h=0.90m, 梁底增加 3道承重立杆。2 2 2面板厚度 15mm,剪切强度 1.4N/mm2,抗弯强度 17.0N/mm2,弹性模量 9000.0N/mm2。 内龙骨采用 40. 80.mm木方。木方剪切强度 1.7N/mm2 ,抗弯强度 17.0N/mm2,弹性模量 9000.0N/mm2。 梁底支撑龙骨长度 1.20m 。顶托梁采用双钢管: 482.8 。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 250,350,350mm计算。模板自重 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 25.50kN/m3。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 2.00kN/m2,23.7/2=8

3、.5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11.00kN/m2。其中: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2.5 ,最大楼板跨度 3.7m: (楼板长) 1(楼板宽)0.15(楼板厚)25.5(钢筋混凝土自重) 1.2(安全系数)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 1.00 。8000006250 350 350 250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按照 GB51210规范 6.1.11 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2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1.2(25.50 0.60+0.20)+1.40 11.00=34.000kN/m2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1.3525.50 0.60+0.7 1.40 11.00=31.43

4、5kN/m2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 1.2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 1.4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 (D4-d 4)/64 ,抵抗距计算采用 W=(D4-d 4)/32D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 ,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500 0.600 0.800+0.200 0.800=12.40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11.000) 0.800=10.4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

5、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3截面抵抗矩 W = 30.00cm 3;截面惯性矩 I = 22.50cm 4 ;(1) 抗弯强度计算0M / W f其中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 (N/mm2) ;结构重要性系数;面板的最大弯距 (N.mm);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 17.00N/mm2;M = 0.100ql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 (kN/m) ; 经计算得到 M = 0.100 (1.20 12.400+1.40 10.400) 0.200 0.200=0.118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计算强度 f = 0M/W = 1.00 0.118 10001000/30000

6、=3.92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 满足要求 !(2) 抗剪计算0T = 3 0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 (1.20 12.400+1.40 10.400) 0.200=3.533kN2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1.00 3533.0/(2 800.000 15.000)=0.442N/mm2 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 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小于 T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v = 0.677ql/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 12.400 2004/(100 9000225000)=0.0

7、66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200.0/250, 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龙骨的计算(一)梁底龙骨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1. 荷载的计算:(1)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kN/m) :q 1 = 25.500 0.600 0.200=3.060kN/m(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m) :q 2 = 0.200 0.200 (2 0.600+0.800)/0.800=0.100kN/m(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11.000+2.000) 0.800 0.200=2.080kN均布荷载 q

8、 = 1.20 3.060+1.20 0.100=3.792kN/m2.91kN3.79kN/m350 350 250集中荷载 P = 1.40 2.080=2.912kN250龙骨计算简图龙骨弯矩图 (kN.m)0.810.520.190.000.000.00 0.000.190.520.81龙骨剪力图 (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3.16kN/mAB250 350 350 250变形计算受力图龙骨变形图 (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 1=0.708kNN 2=4.530kNN 3=0.708kNN 4=0.000kNN 5=0.00

9、0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055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4.530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015mm 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3截面抵抗矩 W = 42.67cm 3;截面惯性矩 I = 170.67cm(1) 龙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0M/W = 1.00 0.055 106/42666.7=1.29N/mm2 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17.0N/mm2,满足要求 !(2) 龙骨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0T = 3 0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00 0.809/(2

10、 40.00 80.00)=0.379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70N/mm 2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 龙骨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015mm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 350.0/400( 木方时取 250), 满足要求 ! (二)梁底顶托梁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75kN/m 。4004004004.53kN 4.53kN 4.53kN 4.53kN 4.53kN 4.53kN 4.53kNA托梁计算简图0.317托梁弯矩图 (kN.m)2.271.59 1.592.942.272.942.94 2.941.5

11、9 1.592.27 2.27托梁剪力图 (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400400400A1.35kN 1.35kN 1.35kN 1.35kN 1.35kN 1.35kN 1.35kN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托梁变形图 (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317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9.740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024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3截面抵抗矩 W = 8.50cm 3 ;4截面惯性矩 I = 20.39cm 4 ;(1) 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0M/W = 1.00 0.317 106/

12、8496.0=35.54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205.0N/mm2,满足要求 !(2) 顶托梁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 0.024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 400.0/400, 满足要求 !三、立杆的稳定性计算1、按扣件脚手架规范计算立杆稳定性: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9.74kN (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00 1.20 0.869=1.043kN顶部立杆段,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00 1.20 0.203=0.243kN非顶部立杆段 N = 9.740+1

13、.043=10.783kN顶部立杆段 N = 9.740+0.243=9.984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 由长细比 l 0/i 查表得到;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 2) ; A = 3.98W 3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 W = 4.25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 1.60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l 0 计算长度 (m) ; 参照扣件式规范 2011,由公式计算 顶部立杆段: l 0 = ku 1(h+2a) 非顶部立杆段: l 0 = ku 2hf = 205.00N/mm(1)(2)u 1, u2计算长度附

14、加系数,按照表5.4.6 取值为 1.155, 当允许长细比验算时 k取1;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 C表;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 0.50m ;顶部立杆段: a=0.2m时, u1=2.153,l 0=3.233m; =3233/16.0=201.904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允许长细比 (k 取1) 0=201.904/1.155=174.809 210 =0.178=1.00 9984/(0.178 397.6)=140.715N/mm2a=0.5m时, u1=1.532,l 0=3.362m; =3362/16.0=209.976 允许长细比 (k 取

15、1) 0=209.976/1.155=181.797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0.1662=1.00 9984/(0.166 397.6)=151.264N/mm22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500 时, =151.264N/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 求!非顶部立杆段: u2=3.251,l 0=3.379m;=3379/16.0=211.065允许长细比 (k 取1) 0=211.065/1.155=182.740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0.163=1.0010783/(0.163 397.6)=166.72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 !

16、考虑风荷载时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2MW=1.4 0.6Wkl ah2/10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2W k=uzusw0 = 0.300 0.510 0.127=0.019kN/mh 立杆的步距, 0.90m;l a 立杆纵向间距 ( 梁截面方向 ) ,0.40m;l b 立杆横向间距, 1.20m;N w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60.0190.4000.9000.900/10=0.002kN.m ;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轴力 Nwk计算公式Nwk=(6n/(n+1)(

17、n+2)*M Tk/B其中 M Tk 模板支撑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kN.m) ,由公式计算: 2MTk = 0.5H l awfk + Hl aHmwmkB 模板支撑架横向宽度 (m) ;n 模板支撑架计算单元立杆横向跨数;Hm 模板支撑架顶部竖向栏杆围挡 ( 模板) 的高度 (m)。M Tk = 0.019 6.0 0.40 (0.5 6.0+0.60)=0.168kN.mN wk = 6 8/(8+1)/(8+2) (0.168/8.00)=0.011kNN w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顶部立杆 Nw=9.740+1.200 0.203+ 1.4 0.6

18、 0.011=9.993kN 非顶部立杆 Nw=9.740+1.200 0.869+ 1.4 0.6 0.011=10.793kN 顶部立杆段: a=0.2m时, u1=2.153,l 0=3.233m;=3233/16.0=201.904允许长细比 (k 取1) 0=201.904/1.155=174.809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0.1782 =1.00 9993/(0.178 397.6)+1.00 2000/4247=141.221N/mm2a=0.5m时, u1=1.532,l 0=3.362m;=3362/16.0=209.976允许长细比 (k 取1) 0=209.976

19、/1.155=181.797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0.166=1.00 9993/(0.166 397.6)+1.00 2000/4247=151.780N/mm22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500 时, =151.780N/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 求!非顶部立杆段: u2=3.251,l 0=3.379m;=3379/16.0=211.065允许长细比 (k 取1) 0=211.065/1.155=182.740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0.1632=1.00 10793/(0.163 397.6)+1.00 2000/4247=167.245N/m

20、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 !2、按模板规范计算立杆稳定性:不考虑风荷载时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9.740kN (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00 1.20 0.145 6.000=1.043kNN = 9.740+1.043=10.783kN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60c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A=3.976cm2;W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W=4.247cm3;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00N/mm 2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

21、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0.50m;h 最大步距, h=0.90m;l 0 计算长度,取 0.900+2 0.500=1.900m; 长细比,为 1900/16.0=119 150满足要求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 0/i 查表得到 0.464 ;2经计算得到 =1.0010783/(0.464 397.6)=58.394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W=1.40.6Wkl ah2/10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W k=uzusw0 = 0.300 0.510 0.127=0.019kN/m 2 h 立杆的步距, 0.90m;l a 立杆纵向间距 ( 梁截面方向 ) ,0.40m;l b 立杆横向间距, 1.20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60.0190.4000.9000.900/10=0.002k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