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的弊端与战略_第1页
科技成果转化的弊端与战略_第2页
科技成果转化的弊端与战略_第3页
科技成果转化的弊端与战略_第4页
科技成果转化的弊端与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技成果转化的弊端与战略本文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机理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是人们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自己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史,它是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在科学技术的促进下,不断地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的结果。从严格的理论上讲,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成为显性生产力,而是一种潜在生产力,也就是只有当科学技术从“知识”状态下被应用到劳动过程中时,它才能改造并提高劳动资料尤其是劳动工具的性能,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转化速度的加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增强,科学技术真正地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2、”。从历史发展角度讲,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首先来源于社会实践,来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为追求获得更多的物品,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而逐渐形16成的。如往土地里施肥、嫁接上摔断的且、计算一年的长度等等,都是为了节省时间,节省体力,医治创伤,获得收益的例子。很多很多的生产经验经过反复实践后形成“一般”的知识即所谓“理论”,作为科学技术,向其他人群传播,向后人遗传,这就是教育。随粉人口的增多,劳动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改进和应用,社会就需要有人来专门进行科学研究。加上生产的风险性不断增强,科学研究成为人类的分工的一部分不仅必要而且必撼。因此科学研究就从生产过程中相对分离出去。通过一系列模

3、拟真实生产过程的实验,获得指导实践的方法,然后再推广到真实的社会生产过程中,这种活动不仅分享到分工益处,也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科学研究日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生产活动之外的运行系统,尤其在人类知识积萦量增多,信息大膨胀的年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传播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教育是知识传播、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培养的方式,同时承担着相应的科研任务。教育系统内部科研人员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科研活动,获得科研成果,完成自己内部对科研成果结果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创造、研究、积累和传播(指教育的内部)遵循着上述一个简化了的内部过程(如下图方框内),一些基础性科学研究在短期内的确如此,它暂时“脱离”了生产实

4、践,但从长期来看它不会脱离生产活动,最终还是要为社会服务的。而对于应用型科学研究则绝对不能脱离开生产实践,它必须从立项开始就以生产需求为目标,以应用于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效果为检验标准,只有这样科学技术才能发挥其巨大的创新作用。离开实践的所谓从知识到知识的理论推论,终究不能成为“科技成果”。人才的集中地,所以更有优势来直接进行科学研究,这也是大学能够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哺育场所和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的原因。但是我们更应看到大学除了具有人才集中的优势外,它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由于它相对游离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之外,因而大学在科研时的立项选择、研究对象、结果侧脸等系列环节就受到一定限制。高等学校的这种特点在

5、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中都客观存在着,它们都面临着如何把科学研究同生产活动相结合的问题。在如今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高校能否把科学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创造联系起来,已成为评判高校是否成功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地位的衡t标尺。 二、我国商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一项科研成果从产生、成熟到应用能否顺利实现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科研立项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客观生产活动(2)科研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教育质量(3)科研设备的优劣,科研人员的积极程度投资体制(4)“试制”产品的转化速度企业的吸纳能力这四个因素对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应用甚为关键,缺一不可,否则实现科技成果

6、的转化将成为一句空话。在传统体制下,高校在行政上隶属于国家教育部门或其它部委,经费来源由财政拨款,这种体制强化了科技开发同产品生产的分离,使其成为间接甚至互不相干的关系。虽然,我国高校在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改革步伐大大落后于其它方面的改革。也就是说,计划经济体制的锁链仍严重束缚着高校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技术成果所有权仍归国家或集体单位所有参科研立项和成果质量由主观部门批准和评审。这就严重地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随省其它各个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体制也开始进行探索,并取得了许多鼓舞人心的成功范例,如频传高校科技成果在拍卖市场上创

7、出高价;校企联合攻关以及学校创办的著名企业等等。但就总体而言,大部分高校科研成果仍然是墙里开花,不能离开象牙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受阻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剖析:第一,高校科研投资体制不合理长期以来,高校的一切经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工资、学生学费以及科研费用等都由国家包办。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当归国家,至于科技成果是否有用或有多大用处,同科研人员并无直接关系。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上的拮据,学校的经费开支转由政府拨款、学校创收和学生收费几方面来支持。但由于高等教育原本是一种昂贵的高层次教育体系,其教育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等

8、,所谓的“不封顶”教育。高等学校的各种硬软件设备(教育技术设备、教学经费、师资培养等)都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机构.因此,目前学校从以上三个方面所获收人远远不足以支撑学校各方面的质与t的提高。而我国的企业,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在改革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企业一方面要求高校能为其提供有用的、及时的、适宜自己发展的技术来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它们也有资金,有惫愿给学校投资,并利用投资者身份让学校为其更好的服务。但是这种要求在现行体制下,尚未形成有效的运作方式。资金投人的不足,使高校科研工作捉襟见肘,许多项目难以启动,或半路夭折,科研人员无心恋战,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去做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事情。话

9、又讲回来,即便学校有经费,但离开企业的现实土壤,科研立项一开始就可能是缺乏实践基础的,所谓的科研成果不是过时,就是无法适应生产工艺的18要求。第二,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无法培养出科研型人才自恢复高考的20余年间,高等学校为社会各界翰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他们正逐步地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骨干力t。但是当我们同世界列强相比后,才发现,我们的杰出人才太少了,具有全面素质的优秀人才严重不足。一般而言,留在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理解、把握和应用等诸方面的能力都高于同类学生,可以说是大学生中佼佼者。但令人遗撼的是,他们要么受自己能力限制,要么受宏观环境的制约,不能创造出优异的科学成果来。究

10、其原因,我认为这是我们教育体制上有问题。我们一直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简单灌输,忽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注重理论的自我推导,而不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理论,只重视学生成绩考核,不重视他们的动手创新能力。长期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其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从大学的基本教育体制改革开始,要以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目的来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第三,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延缓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市场体制尚不健全,资本市场、劳动市场、信息市场才刚刚开始启动,这些都使高校的

11、技术在转化过程中受阻仇从企业角度讲,国企改革尚未彻底完成,企业采纳和应用科技成果的动力不足,缺乏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从高校的角度讲,高校的各项改革滞后,学校在人事、职称升迁等制度上对科技人员的创业形成一种强大的反向压力,致使许多科技人员顾虑重重,不敢“下海”。随着科研投人费用的增加,研究成果的未来潜在收益也高,但风险也同时增加。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科技成果的试验、检测和应用都会受到限制。.同时,短暂的科技体制改革历程尚未在知识所有者和资产所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未来利益分配关系在旧观念、旧体制下的前景预测仍是模糊的。第四,高校科研部门的行政机构设置阻隔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的科研部门

12、是学校的一个行政机构,同市场进行资源交易的渠道并不畅通,各种资源的交易几乎不能发生。科研立项、设计、试验测试及评判都是系统内部的事情,与市场无关,市场标准在此是无效的。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是进行科研的最佳单位,但是正象我们前边提出的,科研成果本身要划分为基础理论型和开发应用型。由于基础理论型科研更侧重于基本理论研究,更倾向于未来长远的战略研究,更依赖于人类大脑的主观思维和逻辑推理,甚至想象,或者验证某种理论所推行的结果。这种研究要么需要的资金投人不多,要么姚量巨大,一般企业无力支持,就需要由政府或特大型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而对于开发型技术成果来讲,这种技术的最初萌芽,大部分落育于实际生产过程,

13、是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素材和要求。高校的相对封闭使科研人员没有机会或能力去发现这些问题,并去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象海尔集团每天都有自我专利的新技术产生,如果不是在生产营销、经营的第一线上及时获取信息,这些成果是不可能获得的。高校科研体制的相对封闭使校企联合的交易费用增加,不同利益主体在收人分配、资派利用、相互责任和义务之间分歧常会发生,尤其在市场机制并不完备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为了减少交易费用,理论上的校企合并或者企业同科研机构的合并在所难免。 三、疏导高校科技转化的几点措施 近年来,经过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已经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一些行

14、之有效的办法,大致说来,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建立技术交易市场。我国高校每年都有一批科研成果通过专利申请,作为商品在各种技术市场上出售。技术市场的建立为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交易做出了贡献,也为企业寻求科学技术支持提供了明确的场所。二是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产学研结合道路又有多种方式,一般是以企业为主体提出科研项目,然后联合高校进行诸如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共建联合实体以及联合对重点项目攻关等各种形式进行合作。产学研的优点在于,它突破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在自愿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和学校优势的互补。三是建立高校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这实质上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全新形式

15、,是产学研在高校内部的创新性自我结合。高校的工业园区是依托学校的科研力量,以科研机构为发起人而集中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其目的在于通过创建科研型企业实体,实现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和应用。我国一些著名的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都已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工业园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家教育部已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鼓励高校通过创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四是科技人员个体自我创业形式。现代高新技术同人力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领域,个人完全有能力独立创业。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人,科研人员以技术人股、创立单人业主制或合伙制企业已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无数的科研人

16、员正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繁荣经济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时也证明了科技的力量.这几种科技转化形式在我国是广泛地存在着的,但我个人认为这与我们的未来科技体制,尤其是应用型科学研究和应用是有距离的。我们的未来应用型科技体制应该是企业是科技研究和应用的主体,高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性研究和战略性研究。所以,我们应该逐渐使应用型科研同高校分离,再同企业结合起来,为企业服务。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实践对科技的要求,我认为目前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疏导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勇需采取以下几条措施:首先,在学校内部实行“一校两制”,即一部分教师以教学和基础性科研为主,另一部分教师以应用型科研以及成果转化为

17、主。对应用型科研人员来讲,学校应在工作安排和待遇上给予区别对待。其次,构建新的高校科研投资体制,拓宽新的投资来源渠道。1.依靠学校在某一项目上的优势,吸引社会风险投资基金,不断扩大规模,最终经过销售、并购、上市等方式获取回报。2.建立政府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共同管理科研的投资体系。政府应在原来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对一些有针对性的、实用性的研究机构,要大胆引人企业投资,如大连海事大学和大连远洋运翰集团公司进行联合,共建相关研究室。3.学校可以以某些科研设施、成果、人员等同企业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为科研机构企业化经营奠定基础。第三,改革现行的教育

18、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不仅要将学生成材的课桌安放在教室里、实验室里,而且更要放在不断变革的社会大舞台上,不断创新的实践领域中。具体内容有:1.及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的相关内容,20要把实践中的最新知识、发展状况、技术要求,通过教材及时传递到学生中去。坚决避免学生在最初接触专业时,学到的是过时的、陈旧的东西。2.部分专业应考虑聘请重要实践部门、著名企业科研技术人员充当学校教师。这一思路操作起来非常复杂,但应成为今后的方向。3.改革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制度。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指标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借此来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4.改革对教师的考评办法,要求教师除了密切注意和研究本专业的科研动向外,同时要把教师对学生科研、社会实践的辅导情况等,作为一项考察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第四,积极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条件.首先,应考虑充分利用一些高校在地理位置上聚结的特点,联合举办科技节,吸引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关注高校的科技成果,并借机洽谈科技成果买卖或其它投资合作事项。规模较大、科技成果丰硕的高校也可以自行组织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